「高懸大鏡,坐見四鄰」之術——關於潛望式鏡頭的那些事

2020-12-20 極客小新

現在我們講起拍照這碼事,跟鏡頭總是脫不了干係。

甭管你用的是什麼相機,但凡有個長長的炮筒鏡頭,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大三元」中70mm-200mm鏡頭,外行人自然就會覺得你拍照厲害。

當然,不是說裝上這麼個鏡頭,你的拍照水平就突飛猛進,一下子比肩老法師,就能今天被採訪,明天被頒獎,後天上電視了……

而是說,有了它以後,肉眼看不到的風景,卻被你用相機記錄下來了。

18mm鏡頭拍出來的照片
200mm鏡頭拍出來的照片

在18mm鏡頭裡,只能看到遠處有座橋,再遠點有幾幢大樓,再詳細的就無從得知了。

而在200mm鏡頭裡,不僅橋的名字清晰可見,甚至能看到幾百米外樓上曬出的被子顏色,這個差距有多大就不用筆者我多說了吧。

問題來了,既然鏡頭在拍照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些走在技術最前端的手機廠商怎麼可能不對它動心思呢?

眾所周知,手機相機那塊指甲蓋大小的CMOS,撐破了天,也比不過單反。

目前最大的CMOS是索尼的IMX700,尺寸是1/1.28英寸,和以往的手機CMOS一比,進步還是蠻大的,好歹是從小拇指的指甲蓋變成了大拇指的指甲蓋了。

但單反大哥扛著它的那塊巨無霸CMOS一出場,手機CMOS就只能靠邊站了。既然質量拼不過,那我們就拼數量,你單反一次只能裝一個鏡頭,手機上只要主板允許空間合理,我想塞幾個鏡頭就塞幾個。

於是,一場智慧型手機鏡頭爭霸賽就轟轟烈烈地開場了。從最早的一筒單攝,變成了二筒雙攝,三筒四筒接踵而來,手機的背後不是火癤子就是加特林,輕微密集恐懼症的筆者表示快不能忍了。

從廣角到微距,從中焦到長焦乃至超長焦,在手機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的情況下,攝像頭快被廠商們玩出花來了。但在茫茫一片海中,筆者覺得最有意思的,當屬這兩年興起的潛望式攝像頭。

潛望式的原理與運用

說起來潛望式並不是一個新詞,而是一個小學生都能理解的科學原理。

這項原理的運用最早見於西漢古籍《淮南萬畢術》裡,其中記載了「高懸大鏡,坐見四鄰」之術,文曰「取大鏡高懸,盆中水晃,見四鄰。」

讀起來還有一點晦澀,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來看這張注釋圖吧,牆頭上掛了一面銅鏡,牆角放了一盆水,經過兩次折射後,主人就能看到屋外的情況了,這大概是最早的窺私神器了吧……

但古人對於折射原理的認識仍然停留在這種粗淺運用的階段,真正被發掘到大規模實用階段還是得等到近代。

隨著近代海軍的興起,潛艇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作為潛在水下的艦艇,不管是偵察敵國情況還是發動水下魚雷攻擊,都是它的拿手好戲。潛艇在水下,自然就不能和其他水上船隻一樣,拿著望遠鏡在海平面上四處張望了。

這張是二戰中德國臭名昭著的U型潛艇的設計圖,它的頂部有一個長長的跟桅杆一樣的管道,就是筆者要說的潛望鏡。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小學實踐課上就有簡易潛望鏡的製作方法,兩面小鏡子加一個紙殼子,你就能變成一艘人形潛艇了。

而潛艇上的潛望鏡,雖然其構造更加複雜,但通過構造圖,不難看出其本質上只是個加了更多透鏡的簡易潛望鏡。

潛望鏡頭進入拍照領域

別看潛望鏡頭剛加入智慧型手機的鏡頭豪華套餐,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膽兒大心兒細的相機廠商動過它的心思了。

這是索尼在2008年推出的卡片機T-500,上面令人矚目的Carl Zeiss認證:

這是賓得在同年推出的卡片機W60,握把頗有些iPhone劉海的既視感。

老牌相機廠商尼康當然也不甘示弱,推出的S60「借鑑」了幾年後iPhone「土豪金」配色。

細心點的小夥伴可能都發現了,它們都沒有採用常見的伸縮鏡頭,薄薄的機身下面藏著一顆潛望鏡頭的心。

通過把鏡頭與傳感器模組平放入卡片機中,來減少其實際佔用的面積,這就是廠商那時候一擁而上做潛望鏡頭卡片機的原因。

先不說具體效果如何,單是輕薄美觀這一點就揪住了很多少男少女的心,在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下,潛望鏡頭卡片機賣得還不錯。

不過好日子總是不長久,隨著這類卡片機的數量越來越多,幾個致命弱點也愈發明顯。不僅光圈小,變焦倍率有限,傳感器也比不過傳統結構的卡片機,你說大家為啥要花同樣甚至更貴的錢去購買一個畫質更差的相機呢?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這些卡片機很快就湮沒在其他相機裡了。手機上吃到潛望鏡頭這隻螃蟹其實比卡片機還早一點,它不是諾基亞,也不是三星,而是一家現在改姓「富士康」的日本手機廠商。

沒錯,夏普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一款潛望鏡頭的手機V602SH,其搭載了202萬像素的CCD傳感器,支持2倍光學變焦和40倍數碼變焦,屏幕還能做到反轉180度,跟後來的DC十分類似。

不過彼時的技術還沒辦法把鏡頭模組做薄,反而由於穩定性和抗摔能力堪憂,意義大於實際使用,並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

智慧型手機上的潛望鏡頭

時間來到2015年底,在國內名不經傳的廠商華碩突然公布了自己的新機——ZenFone Zoom。在國內推出時還加了一個前綴:鷹眼。又是Zoom又是鷹眼,光是聽到名字就能知道它主打的功能是拍照了。

它搭載了一顆1300萬像素的攝像頭,採用了日本HOYA光學公司的10片鏡頭模組,能夠做到3倍光學變焦和12倍數碼變焦,還支持4級OIS光學防抖。

瞧瞧下面這個拆解出來的龐大鏡頭模組,跟同期的那些手機對比,簡直就是全家桶吊打兒童套餐,毫無壓力。

實際上這個手機的背後外觀還致敬了我們的老朋友諾基亞Lumia 1020,有一說一,奧利奧鏡頭拿到今天來看也絲毫不過時。

聲勢大雨點小,說的就是華碩推出的這款鷹眼ZenFone Zoom手機了,除了奧利奧的外觀引起老諾粉的熱議外,潛望鏡頭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銷量也非常一般。

2017年華碩又推出了鷹眼ZenFone 3 Zoom,只是這次名字裡的Zoom就有點名不副實了,變成了一款淪為平庸的雙攝手機,再也沒有潛望鏡頭了……

時間繼續往後推,在2017年的MWC上,OPPO首發五倍無損光學變焦技術,潛望式鏡頭搭配普通主攝的設計,讓一部分人直呼Amazing。

說是五倍變焦,但其實這裡OPPO還是耍了一個小聰明的,用兩個固定焦段來互補,主攝負責大部分場景的拍攝,保證畫質,而另一顆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則負責拍遠景,讓遠處景物也能在你手機上清晰可見。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不能算真正的光學變焦,但它能夠兼顧體積和畫質,對於集成度極高的智慧型手機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

當時很多人以為OPPO在17年下半年就會正式發布搭載這項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大家都備好了錢翹首企盼…結果這錢一直留到了2019年上半年,餘額寶裡多出的錢都能再買個充電寶了……

2019年3月26日,華為率先發布了P30 Pro手機,拋開大底主攝不談,最亮眼的就是那顆800萬像素的潛望式超長焦鏡頭了。

2019年4月10日,OPPO也在國內發布了Reno 10倍變焦版,同樣搭載了一顆潛望式鏡頭,只不過變成了1300萬像素。

這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雖然兩部手機宣傳的都是5倍光學變焦,但在實際拍攝中還是有所區別的:OPPO Reno 10倍變焦版由於像素更高,能做到更大的數碼變焦倍數,等效焦距達到了160mm,而P30 Pro則只有800萬像素,等效焦距只有125mm。

但哪怕是華為的125mm等效焦距鏡頭,比之以往智慧型手機的50mm-80mm副攝,也是一次非常大的進步了。

下面是DxOMark測試華為P30 Pro的5倍變焦樣張,與蘋果和三星一比,會發現華為用潛望式鏡頭拍出來的照片,不僅雕像清晰銳利,照片中噪點也控制得更好。

但這樣的長焦畫質並非是沒有代價的,通過下面這張ifixit的P30 Pro拆解圖我們可以發現,加上潛望鏡頭的四攝模組,就快追上整個主板的面積了。

在攝像頭模組變大的同時,還要保持電池容量在4000mAh以上,這對手機的整體空間設計有著極高的要求。

最後鏡頭是塞進去了,但處處都透露著妥協的痕跡:聽筒的喇叭發聲變成了屏幕發聲,振動馬達因為副板空間不夠而挪到了手機左上角,尺寸也比大部分手機的馬達小一些,厚度達到了8.43mm,重量更是來到了192g。

很多人就因此提出了疑問,為了一顆攝像頭,值得嗎?這樣的疑問雖有,但新手機用上潛望式鏡頭卻是大勢所趨。

縱觀19年,潛望式鏡頭手機還在試水的階段,加起來只有三部手機。除了上面提到的P30 Pro和Reno 10倍變焦版,vivo在年底推出的X30 Pro,也搭載了5倍光變的潛望式鏡頭。

但今年還沒過半,就已經有七八部潛望式鏡頭手機上市開賣了,筆者給大家數一數:三星Galaxy S20 Ultra、OPPO Find X2 Pro、華為P40 Pro、榮耀30系列、華為Nova 7系列和小米10青春版。

仔細一看,從近萬元到兩千餘元的手機都有潛望式鏡頭的身影,說不定年底就能看到千元機用上這項技術。

軟體算法和硬體配置缺一不可

回到那個話題,為了這麼一顆鏡頭,值嗎?

筆者的回答是:值。

其實大家這幾年如果對國內手機市場有比較深的了解,就會發現一個很重要的點,廠商們都在費心費力做自家旗艦級別的水桶機。旗艦機都有雙揚聲器?好,我們做,上個更大的音腔!

旗艦機都有X軸線性馬達?好,我們也要做,向蘋果看齊!

旗艦機都有高刷新率和2K解析度?好,跟三星採購高端屏幕!

旗艦機都有一個像iOS那樣絲般順滑的系統?好,我們到處挖人才給你做!

而作為重中之重的拍照,當然更是廠商們關注的重點。不管是P20 Pro初次用一塊大底屠榜DxOMark,還是P30 Pro全球首發50倍混合變焦攝像頭,它們的銷量和口碑,都證明了拍照對於手機的重要性。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智慧型手機早就不是單一的通訊工具,好用的功能越多,硬體越完善,各方面越沒有短板,他為之掏腰包的機率也越大。

但是不是說,只要我把硬體堆徹上去了,就萬事大吉高枕無憂了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你買個手機不可能整天放在手掌上把玩,而是要放到日常生活當中去的,堆砌的參數再美妙再動人,如果沒有契合它的軟體,那就只是冰冷的機器零件。

舉個例子吧,你是戰國時代的有錢大夫,自不量力想用上一架十二乘的馬車,找來了血統最優異最純正的寶馬,裝上了鑲滿寶石的馬具,連車廂都是用最好的木料打造而成,結果剛上車,馬就掙開籠頭跑掉了,車廂也摔進了泥土裡,好不狼狽。

究其原因,是你不懂馬術,空有錢財,找來你認為最好的,結果卻忘了請一個合格的馬夫,對這些馬進行訓練,忘了問皮匠名貴的皮料是否適合做成馬具,還有也忘了問木匠,這些木料是不是做車廂的最佳材料……

手機上的硬體同樣如此,你有了一塊三星提供給你的好屏幕,通過自家的色彩調教,才能讓它顯示準確的色彩,否則不是太豔就是太素。

你有了一顆X軸線性馬達,不是說放進手機裡就可以不管不顧了,你還要讓它適配系統的各個地方,比如全面屏手勢,鍵盤打字以及遊戲裡的振動。

拍照方面就更加看重這一點了,要不然之前蘋果和三星為什麼能夠在拍照方面領先那麼多年?憑藉的當然是它們在影像上積攢下來的技術。

華為P30 Pro用的是一塊1/1.7英寸的大底,三星Galaxy S10+ 5G版用的是一塊1/2.55英寸的小底,它倆在DxOMark上的拍照總分數是一樣的。

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個說法仿佛是失效了?但其實沒有。

三星對這塊CMOS的優化就跟蘋果一樣執著,從S7時代一直用到S10,可以說,在地球上除了川建國同志外,應該沒有人比三星更懂這個尺寸的CMOS了。

靠著這套不斷優化的算法,即使是CMOS逐漸落伍於主流旗艦手機的傳感器尺寸,在每年的拍照對決當中,三星依然能位列前茅。

但是,馬前失蹄這種情況,卻往往都發生在最會識途的老馬身上。

這不,DxOMark前幾天剛公布了三星Galaxy S20 Ultra的拍照得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次別說和P40 Pro比了,連榮耀的V30 Pro都沒打過,屈居於一眾國產手機之下。

問題出在哪裡呢?

筆者仔細看了看DxOMark的對於它的評論,簡單來講就是硬體很強,但步子邁的太大,軟體算法反而沒跟上。

拿分差最大的變焦部分來講吧,S20 Ultra在這塊的得分是88分,而P30 Pro是115分,在高倍率變焦的情況下,偽像和噪點成了最大問題。

但實際上S20 Ultra變焦硬體的配置並不差,它甚至還有目前智慧型手機中最大的數碼變焦倍數——100X。

拍照上的軟體拖了硬體後腿,這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最有名的還是iPhone 6到6S那一次的改動,從祖傳的800萬像素升級到1200萬像素,成片率居然還變低了,弱光下給你隨機分配一堆噪點,給當時的果粉好一頓吐槽。

回歸正題,潛望式鏡頭是一次智慧型手機的勇敢探索。

之前多攝的手機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傳統意義上的卡片機了,唯一遺憾的就是在遠景長焦上力有未逮,做不到同樣清晰的畫面。

隨著手機多攝的不斷發展,目前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就是不同焦段的鏡頭組合,來達到光學變焦的效果。

目前筆者認為手機影像上最佳方案就是一顆超廣角兼顧微距,一顆大底主攝負責日常拍攝,一顆中長焦負責人像,一顆潛望式超長焦來拍攝較遠的景物。如此一來,手機就能對常用的光學焦段進行完完全全的覆蓋,真正做到「一機走天下」。

探索歸探索,肯定不能忽視軟體在其中的重要性,譬如在取景器中,不管你是拍照還是錄像,能做到幾顆鏡頭的絲滑變焦,這就要花很大力氣去優化了。

大家想看到的,永遠是一款各個方面都不妥協的旗艦水桶機,不是嗎?

相關焦點

  • 蘋果想給iPhone加個潛望式鏡頭,漲粉「殺手鐧」來了?
    以當前的技術而言,潛望式鏡頭的確是手機長焦拍攝的最佳解決方案。2014年,蘋果就已經申請了與潛望鏡鏡頭技術有關的專利。但據報導稱,由於競爭對手三星擁有幾項重要的潛望式鏡頭專利,蘋果在開發自己的潛望相機系統時就遇到了瓶頸。據悉,2019年,三星收購了以色列的Corephotonics公司,從而獲得了這些專利。
  • 智慧型手機上的潛望式變焦是什麼,它和普通的長焦鏡頭有何不同?
    而在其中潛望式變焦技術越來越受到追捧,它支持5倍或10倍的光學變焦,便於快速、輕鬆地放大遠處的景物。下面,我們就來介紹潛望式變焦鏡頭的用途、優缺點以及使用前景。 而到了2017年的MWC上,OPPO首次展示了潛望式變焦攝像頭的光學變焦功能,但並沒有立即量產。將潛望式變焦鏡頭髮揚光大的應該是華為,2019年,華為推出了P30 Pro,將潛望式變焦鏡頭概念進行了一次普及,而華為也成為第一個量產這一技術的品牌。正如評測中所看到的那樣,華為P30 Pro可以在50倍的數字變焦下進行拍攝。
  • iPhone 13或採用潛望鏡式長焦鏡頭 供應商為三星和LG
    iPhone 13或採用潛望鏡式長焦鏡頭 供應商為三星和LG 來源:手機中國 • 2020-12-08 17:46:12
  • 傳iPhone 14或用上潛望式鏡頭
    而這兩款手機的光學變焦能力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其實就是因為後者已經用上了潛望式鏡頭,而前者還沒有罷了。不過,據相關媒體報導,蘋果現在已經準備與三星合作開發自家的潛望式鏡頭技術了。如果蘋果iPhone手機一旦用上了這一技術,那麼就算這項技術就像有些人說的——是國產手機玩剩下的了,但是對於拍照技術本就已經很強大的iPhone手機來說卻也可能是巨大的提升。
  • 華為P30Pro搭載潛望式鏡頭
    華為P30Pro搭載潛望式鏡頭2019-04-11 09:58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大鴨責任編輯:wuyating 近日華為在官方也開始了P30系列的預熱,華為官方表示:新一代的華為P30系列將開啟「未來攝影」時代,全新的超感光萊卡四攝,帶來了抱愧RYYB傳感器、超級變焦鏡頭在內的一系列全新拍攝技術手段,徹底改寫了數碼攝影40多年的攝影技術基本規則
  • 蘋果可能在2022年採用潛望鏡式長焦鏡頭 合作夥伴是三星+LG
    來源:新浪數碼三星的光學組件原理圖新浪數碼訊 12月8日上午消息,據韓國網站The Elec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信息報導,蘋果公司可能會在2022年發布的某些iPhone機型上使用三星製造的組件作為潛望鏡式(或叫摺疊式)長焦攝鏡頭
  • OPPO Find旗艦曝光 首發結構光+潛望式鏡頭
    傳言這款產品將搭載驍龍845移動平臺,率先搭載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曾在MWC17上發布的潛望式雙攝也將集成,最高支持5倍無損變焦。最高光的一點在於,曾在MWC17上發布的潛望式雙攝技術也將集成於OPPO Find ,這項技術巧妙地運用了光學三稜鏡,讓光像折射進入鏡頭組實現成像,模組容納了七組鏡片,但體積依舊得到了有效控制,支持最高5倍無損變焦。
  • 一加9工程機3D結構圖曝光 全系好像都沒有潛望式鏡頭
    來源:CNMO隨著2021年的臨近,網上關於一加上半年旗艦一加9系列的消息又多了起來。此前,已有一加9系列的渲染圖被曝光。曝光的信息顯示,該系列手機後置三/四攝像頭,和一加8系列相比,看起來更加簡約。一加9系列工程機3D渲染圖曝光(圖源微博)結構圖顯示,一加9採用了左上挖孔曲面屏設計,後置三攝像頭,由兩顆大底鏡頭搭配一個其他鏡頭,整體看起來顏值不錯,很有質感。一加9 Pro則後置四攝像頭,由兩顆大鏡頭+兩顆「湊數」鏡頭組成。
  • 一加9 Pro結構設計圖曝光:雙大底主攝但無緣潛望式鏡頭
    從這組結構設計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加9Pro的外觀應該與此前曝光的渲染圖基本一致,在機身背部的主要元素——攝像頭模組上,一加仍然採用矩陣式設計,但整個模組的視覺中心基本上由兩顆攝像頭組成。據爆料消息,這兩顆攝像頭分別是主攝和超廣角,並且超廣鏡頭實際上也是一枚大底鏡頭,因此其成像質量或許可以跟主攝相媲美。
  • OPPO Reno全機照公開:潛望式鏡頭現身 扇形展開
    這個宣傳視看起來應該是OPPO Reno 10倍變焦版的宣傳視頻,視頻中只出現了OPPO Reno 10倍變焦版,根據此前的報導,該機搭載潛望式攝像頭,支持10倍混合變焦技術,並在4800萬超清主攝與長焦鏡頭上加入了雙
  • realme新機外觀專利曝光:獨特橢圓形四攝 或搭潛望式鏡頭
    近日,realme一款全新機型的外觀專利圖在網上曝光,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機採用直面屏設計,孔徑極小的前置鏡頭在屏幕左上角位置,底部邊框比較寬。此外,該機外觀最大亮點在手機背面,後置相機模組採用橢圓形獨特設計,共有5個開孔,其中較大的方形開孔預測是潛望式鏡頭,其餘為閃光燈、主攝和兩顆副攝鏡頭。
  • 一文看懂:光學行業 三攝+潛望式+3D
    我們區別於市場的觀點光學創新永不眠,當前三攝像頭、潛望式攝像頭和3D Sensing正逐漸成為新的潮流,給產業鏈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我們區別於市場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兩點:1)我們認為三攝像頭和潛望式攝像頭有望成為2019年創新的重頭戲。
  • 榮耀30賣點手卡曝光:後置三攝主打暗拍與潛望式長焦
    今天,花粉論壇上曝光了線下門店銷售員的榮耀30賣點講解手卡,這個手卡裡面包含不少關於榮耀30攝像頭的信息,確認使用後置三攝,並搭載潛望式長焦攝像頭。我們看到曝光的榮耀30賣點講解手卡上印手機的後置攝像頭,攝像頭採用攝影矩陣設計,並擁有貓頭鷹、鷹和變色龍三種動物代表三個攝像頭的屬性。
  • OPPO Find X2還有Pro版:升級潛望式超長焦鏡頭
    隨著發布時間的日益臨近,近期關於該機的爆料也是越來越密集。現在有最新消息,近日有知名數碼博主爆料稱,OPPO Find X2或許不止一款。並表示Pro版的影像系統相較標準版升級為潛望式超長焦鏡頭,工程機顯示其最高支持60倍數字變焦,整體拍照表現比Reno10倍變焦版更好。其他方面,根據此前曝光的消息,全新的OPPO Find X2將採用6.5英寸挖孔全面屏設計,支持120Hz刷新率和2K解析度,最高1200nit亮度,支持100%DCI-P3色域,可謂當下最頂級的手機屏幕。
  • vivo X30 Pro超強潛望鏡頭解析
    看來超小孔徑的定製打孔屏、SA/NSA雙模5G網絡和後置6400萬像素潛望式四攝像頭正好戳中了大家的購買慾。眾所周知,vivo X30 Pro最大的亮點影像系統。其中長焦鏡頭的傳感器是三星S5K3M5,輸出像素4208x3120,單位像素1.0μm。這顆傳感器並不稀有,在一加7 Pro、小米9和iQOO等機型上均有運用。
  • vivo X60/X60 Pro官方渲染圖發布:有潛望鏡鏡頭
    vivo X60 帶有三鏡頭設置,沒有潛望鏡鏡頭,並且正面有單個打孔。顏色有白色,黑色和藍色漸變。 vivo X60 Pro 沒有白色選項,但它將為長焦相機帶來額外的潛望鏡鏡頭。與 vivo X60 的扁平前面板不同,該機型具有彎曲的側面設計。
  • 比望遠鏡還優秀,榮耀30的50倍潛望式長焦太香了
    有了長焦鏡頭,無論是高枝上的黃鸝、繡眼,還是水面上的荷花、蓮葉都能被輕鬆拉近,拍出普通相機難以企及的美圖。而幾年來,隨著手機拍攝能力的提升,搭載長焦鏡頭的手機已然是屢見不鮮,特別是以華為、榮耀為代表的實力品牌,今年一度推出了50倍潛望式長焦旗艦機型,讓很多旗艦用戶也體驗到了"打鳥"拍攝的快感。
  • 小米10青春版評測:帶潛望式長焦才賣2099元,這要啥自行車?
    不過考慮到它擁有的 4160mAh 電池以及 5X 潛望式鏡頭,192g 的重量確實也說得過去。設計方面,小米 10 青春版正面採用 6.57 英寸 AMOLED 屏幕,水滴前置攝像頭,沒有加入曲面屏等過多的元素。我作為一個比較重度的手遊愛好者,還是比較喜歡這種設計的。這款手機的背部則採用了 3D 雙曲面設計,日常使用握持手感不錯。
  • OPPO Find X2 Pro配潛望式超長焦鏡頭;三星Fold2渲染圖曝光
    Hello 大家好,這裡是「科技V報」,我是龍二,最近,OPPO Find X2受到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此前,OPPO副總裁沈義人在微博上零零散散的放出了一些關於該機的爆料消息,沈義人表示,OPPO Find X2將配備一塊6.5英寸的2K+120Hz的顯示屏,屏幕採用打孔屏的設計,最高亮度可達1200nit,同時會支持100%的DCI-P3色域,即便是放在2020
  • 一加9 Pro 3D結構圖曝光 或配矩陣四攝 無潛望長焦
    iMobile手機之家,12月8日消息 雖然離一加8T發布還沒有過去多久,但關於一加9系列的消息已經逐漸多了起來。日前,數碼博主@數碼閒聊站 曝光了多張居據稱是一加9系列工程3D結構圖的圖片。圖源 @數碼閒聊站據悉大杯的一加9 Pro將採用後置四攝像頭設計,其中有兩顆鏡頭的體積明顯大於另外兩顆,可能是兩顆大底+一顆長焦+一顆湊數的設計,屏幕則保持為左上角單挖孔QHD+解析度屏幕。一加9則是後置三攝,可能為兩顆大底帶一個湊數鏡頭,屏幕反而可能是之前曝光的中置挖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