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尿褲企業、內衣工廠轉產口罩、防護服,三槍三天建成流水線

2020-12-22 騰訊網

疫情當前,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的產能成為公眾持續關注的熱點。

南都記者採訪獲悉,自2月份以來天貓上的一批家紡、紙尿褲、內衣、服飾等生產商家已陸續將其原有產線改造為口罩、防護服的生產線,另一邊,富士康旗下工業富聯和上汽通用五菱也於近日加入口罩生產的「戰線」。

2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節後企業復工、增產擴能,目前全國口罩日產量達1480.6萬隻,醫用防護服日產量達3.16萬件。

紙尿褲工廠「降維」產口罩

1月27日,一通來自工商聯的電話讓爹地寶貝副總裁林顏挺從春節假期中抽離。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目前還沒有一家口罩生產企業,口罩供應面臨斷層,政府通過工商聯問我們能不能轉產口罩」,林顏挺稱,在接到需求的當晚,公司便連夜展開了技術探討,第二天回復政府稱有能力完成轉產口罩的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前身為福清天使鞋業有限公司,位於福清市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主營業務為從事紙尿布等一次衛生用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主要包括嬰兒紙尿褲(片)、成人紙尿褲,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2018年營收5.52億元。

紙尿褲和口罩都屬於衛生用品,從工藝上來看紙尿褲比口罩更複雜,把紙尿褲的產線改造成口罩產線實際上是『降維』的過程」,林顏挺向南都記者表示,事實上,爹地寶貝在2018年便研究過口罩的生產,「因為紙尿褲的原材料供應商中有部分為日企,我們在接觸中發現日本民眾使用口罩已成為習慣,中國消費者並沒形成這一防護意識。因此兩年前我們便做了口罩的研討方案和技術儲備,包括將車間淨化等級提升至醫療用品的生產環境。」

(爹地寶貝生產團隊研究產線改造方案)

有了此前的技術儲備,爹地寶貝在大年初四便確定了轉產及新增口罩生產線的方案,隨後著手新增產線設備、協調材料,同時抽調了紙尿褲一半生產人力投入口罩生產。

對於產線的改造成本,林顏挺向南都記者指出,紙尿褲設備基本上是口罩生產設備的10倍以上採購金額,自動化程度也比口罩高,因此只需要部分改造即可高效生產口罩,由此帶來的成本主要在於設備降級導致的產值降低,「將紙尿褲改造為口罩產線實際上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好比將勞斯萊斯改成桑塔納的性能。」

但在林顏挺看來,「醫用口罩、防護服,就是一線醫護人員的護身符,我們沒有算過造成的具體損失,只想抓緊與時間賽跑,多生產一個口罩就多保護一個人。」

(改造前的紙尿褲自動化生產線)

此外在口罩原材料供應當面,林顏挺表示會和各級政府共同克服,「我們作為福建衛生用品商會的會長單位,在原材料調度方面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據介紹,預計在2月15日,第一批普通醫用外科口罩會生產出來,日產70萬片,屆時將全部會由政府統一調配;而接下來還會有N95口罩、民用口罩等陸續投產,最終實現規劃的350萬片日產能。

富士康、車企加入口罩生產大軍

除了紙尿褲工廠,近日富士康和上汽通用五菱也發布了口罩生產計劃。

據富士康集團官方發布,為抓緊彌補口罩這一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缺口,富士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近日在集團龍華園區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並於2月5日順利實現試產,目前正在申請產品資質認證中。「藉助自身在生產管理、市場協同、技術輸出等方面的能力與優勢,打通原材料採購、設備製造、產品生產等全產業鏈,從源頭增加醫用口罩的生產供應」,富士康方面稱,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隻,不僅用於滿足集團員工防疫需求,還將視情況對外支援輸出。

(富士康口罩生產線現場,設備及口罩實現全自製)

上汽通用五菱則在近日宣布聯合一家為企業提供車用隔音棉的供應商廣西德福特,對其進行廠房改造,轉行生產口罩。生產後的物資將由政府統一調配。改造後的廠房將設置12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8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按照生產設備、人工等資源的配置情況,口罩的日生產量預計可以達到170萬個。上汽通用五菱公關部人員向記者證實,「目前處於試生產階段,設備還沒有完全到位,不過預計在本月內這個聯合改建的無塵車間就能正常投入使用。」

據悉,生產口罩的原材料主要是聚丙烯,生產熔體質量流動速率在 33-41g/min的聚丙烯產品,可以達到衛材聚丙烯熔噴無紡布標準,用於醫用手術用品、民用衛生用品等領域。聚丙烯也是生產汽車的隔音棉的原材料之一,從原材料、生產技術的準備方面來說,對生產口罩具備很大的優勢,對生產線進行專業改造後即可快速啟動生產。

此外,負責口罩生產的廣西德福特集團已經新成立了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廣西德福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目前已經辦理完畢醫療器械公司的營業執照,並在政府「綠色通道」的支持下快速辦理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計劃長期開展口罩的生產業務。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在2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各地正在全力以赴增產擴能,根據初步統計,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產量已經達到1480.6萬隻,比前一日環比增長3.1%,產能利用率達到67%,環比提高兩個百分點。N95口罩產量已達到11.6萬隻,環比增長48%。其他的醫用口罩產量998萬隻,環比增長36%;普通口罩471萬隻。「疫情過後富餘產量,政府將進行收儲。只要產品符合標準,企業可以開足馬力組織生產。」郝福慶說。

內衣、家紡、服飾企業紛紛轉產防護服

另一邊,國內知名內衣品牌上海三槍集團以及上海水星家紡、蘇州服飾企業紅豆集團等則在此次疫情中通過改造產線生產急需的防護服。

南都記者採訪獲悉,1月22日和1月26日,三槍集團母公司龍頭股份的大股東東方國際集團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連續召開兩次緊急會議研究部署工作;1月26日龍頭及三槍召開細節會議,明確了生產防護服工作的相關準備,並召集供應鏈中上海當地工人返廠工作,目前有工人50餘人。

龍頭股份技術總監李天劍向南都記者介紹,此次三槍生產的是民用防護服,在工藝上要求沒有那麼高,「工序這邊依然是輔料配送、剪裁、車工、拷邊、檢驗這些工作,但這些工序需要重新建立起來,此次三槍基本用3天左右的時間完成流水線的組建。」

2月5日,三槍成功將第一批符合規格的5000件防護服交往前線。「隨著原材料的不斷補充進貨,下一步還將繼續快速組織內外部資源,力爭儘快達到8000套以上的日生產能力」,李天劍表示。

(上海三槍內衣生產線轉產防護服)

公開資料顯示,在非典期間三槍集團也曾調整產線來為滿足全國市場防範非典的物資需求,僅用36個小時就開闢了生產口罩的車間和生產線,日生產紗布口罩量從原先的5萬隻提高到40萬隻,每天都要發往北京20萬隻口罩。

除三槍集團外,上海水星家紡和蘇州服裝企業紅豆股份也將自己的生產線改為了防護服產線。2月3日下午,上海水星家紡原本停工的車間重新開工。不到48小時,水星家紡將10條被套生產線改為防護服生產線,30多位工人掌握工藝後,當天就產出1000件符合標準的非醫用防護服。經測算,日均生產量最高能夠達到2000件。

(水星家紡10條被套生產線改為防護服生產線)

蘇州服裝企業紅豆股份發布的公告顯示,其在2月3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修改公司章程、增加了經營範圍,新增的經營範圍包括第一類醫療器械和第二類醫療器械的生產。紅豆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為積極響應國家應對疫情防治所需,緩解部分醫療器械產品的供給緊缺壓力,公司將在取得《江蘇省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口罩應急生產使用備案批件》後,生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生產產品將服從政府統一調撥,不對外進行銷售,「上述業務主要為履行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並不以取得盈利為主要目的。」

據了解,為了快速投入到防護服生產中,紅豆股份在不到78小時將10萬級醫藥生產潔淨廠房改造為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生產車間。2月3日下午,紅豆股份第一件一般防護服順利下線。

隨後,紅豆股份在2月4日、2月4日、2月6日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到達34.94%。紅豆股份在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表示,近期資本市場相關熱點涉及口罩概念等,「截至目前,公司未開展口罩的生產業務,也沒有生產醫用口罩必須的生產許可證。公司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紅豆股份還在公告中表示,經測算,預計量產後的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產能約為每月6萬件,涉及的銷售收入約為每月1200萬元,「相較於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24.83 億元佔比較小,且不以取得盈利為主要目的,不會對公司本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採寫:南都記者 馬寧寧 汪陳晨

【新經濟戰疫觀察】相關報導:

5G遠程會診、雲辦公、無人流水線,十個防疫科技應用你最看好誰

在線教育、雲辦公概念股漲停,有公告稱尚未對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網際網路企業上線免費義診,SARS專家直播闢謠,湖北訪問量最大

相關焦點

  • 「不務正業」卻是「硬核外援」 紙尿褲內衣商家改造生產線轉產口罩...
    春節假期剛結束,天貓上一批家紡、紙尿褲、內衣生產商家決定「不務正業」,暫停生產計劃,改造增設生產線,轉產口罩和防護服,儘快把缺口補上。2月3日下午開始,上海水星家紡公司原本停工的車間,重新開始忙碌起來。不到48小時,水星家紡把10條被套生產線改為防護服生產線,30多位工人掌握工藝後,當天就產出1000件符合標準的非醫用防護服。
  • 上海老牌子三槍內衣緊急轉產口罩,帶你看看「三槍口罩」是如何生產...
    2月26日,浦東新區康梧路555號三槍工業城的廠房內,兩條「非醫用類、一次性普通口罩」生產線正24小時滿負荷運轉,產能達到每天10萬隻,而不久前這裡還是倉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口罩成了市民生活的必需品,市場缺口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以生產內衣聞名的三槍集團緊急轉產口罩。
  • 比亞迪牌口罩、中石化牌口罩、三槍內衣牌口罩 大家都在做口罩
    "3000多家公司今年新增口罩業務:中石化、比亞迪、廣汽等紛紛跨界""紙尿褲內衣工廠轉做口罩"這個真是厲害了,還以為是段子呢,原來是真的!這將是我們見到的硬核口罩了。共設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以上。關於醫療物資類的生產資質大家也可以放心,相關企業表示政府會對緊缺物資開闢一定的綠色通道,口罩也會嚴格按照當前國家標準來生產。
  • 上海醫療隊急缺一次性內褲,內衣品牌三槍承諾無償提供
    2月11日,界面新聞從三槍集團獲悉,該企業捐贈的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已送達上海市經信委醫療隊後勤保障組指定倉庫。三槍集團承諾,「上海醫療隊關於貼身衣物的物資需求,三槍全包了」。
  • 三槍內衣轉做防護服,2003年抗擊非典,17年後再次義無反顧
    據悉,三槍集團在1月22日和26日迅速召開緊急會議,結合自身優勢,制定工作方案,全力以赴通過多種渠道組織生產資源,快速形成具備一定規模的防護服生產能力。   為解決設備問題、原材料問題、人員配備問題、工藝問題等,集團的技術骨幹迅速集結,經過夜以繼日地連續作戰,克服重重困難,用最快的速度三天就把流水線拉出來。
  • 都市麗人變身「口罩麗人」背後:內衣龍頭去年或虧近10億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都市麗人變身「口罩麗人」背後:內衣龍頭去年或虧近10億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8日電 口罩、防護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和重要醫療物資,越來越多的企業「跨界」加入到口罩生產行列中,其中不乏內衣企業
  • 內衣企業三槍轉產口罩:一條線日產10萬隻!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種醫療物資緊缺,特別是口罩,出門就要戴,人人都需要,缺口非常大,於是相關企業開始引入設備進行生產,在上海,東方國際旗下龍頭股份的口罩生產線開始運行,將緩解上海地區口罩的緊缺狀況。
  • 中國人第一件內衣「三槍」:十年穿不壞 從新婚必備到主婦首選
    天下網商記者 汪帆 實習記者 劉俏言三槍!以三聲槍響為標誌,號召中國人民奮起抗日的中華老字號「三槍」內衣品牌,如今已走過了八十載歲月。它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內衣品牌,是當時國人婚嫁必備的壓箱底物件,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件柔暖棉毛衫褲,是中國第一次與美國萊卡纖維合作,開創萊卡在中國市場的運用先河。它還是非典時期,口罩的生產工廠。當年,全廠停下生產線,紡織工人不懼危險,連夜趕製數以萬計口罩,支援全國抗擊非典。
  • 緊急動員:76%口罩廠復產,3000多家企業轉產,口罩荒將緩解
    文/紫電2月11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叢亮在國務院舉辦的專項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據2月10日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口罩企業復工率已經超過76%,防護服企業復工率為77%,預計「口罩荒」的問題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除口罩和防護用品外,湖北省外全國各地的能源、糧食、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也都已經陸續開工恢復生產。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應對疫情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福清市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一條口罩生產線,正以每天70萬片的速度加緊生產,而在12天前,這還是一條生產嬰兒紙尿褲的生產線。紙尿褲改口罩?聽起來工藝、材料都有相近之處,但實際上技術和標準有著天壤之別,要科研攻關、要調整參數、要修改設備,更重要的是,價值1000多萬的嬰兒紙尿褲進口生產線改造成了口罩生產線後,生產線兩端報廢,價值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為防疫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福清市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一條口罩生產線,正以每天70萬片的速度加緊生產,而在12天前,這還是一條生產嬰兒紙尿褲的生產線。
  • 紙尿褲廠轉行做口罩?要囤貨嗎?紙尿褲可以當口罩用?
    小紅花測評說:最近,紙尿褲、內衣工廠轉做口罩的新聞刷屏微博。網友為這些企業鼓掌的同時,很多也擔心買不到紙尿褲了。所以,紙尿褲與口罩,只是部分原料相同,不存在「尿不溼的原材料都要拿去做口罩」的說法。另外,紙尿褲的工藝比口罩更複雜。將紙尿褲生產線進行改造,轉為生產口罩,可謂將複雜的工藝簡單化。
  • 內衣品牌三槍無償提供上海援助湖北醫療隊貼身衣物
    新華財經上海2月11日電(記者有之炘)記者11日從三槍集團獲悉,集團為上海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捐贈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目前捐贈物資已送達指定倉庫。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東方國際集團作為上海市國有企業,迅速行動,在全球緊急調撥疫情防控物資,支撐上海乃至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展示了集團作為國際貿易主力軍企業在上海市的功能、地位與作用。
  • 爸爸的選擇建成亞洲最大紙尿褲工廠正式投產運營
    (原標題:爸爸的選擇建成亞洲最大紙尿褲工廠正式投產運營) 日前,由全產業鏈日化科技企業
  • 抗擊疫情更需暖衣暖心,三槍向湖北一線捐贈40萬套保暖衣物
    在2020年第一場強寒潮即將侵襲廣大中東部地區的時刻,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將與上級企業東方國際集團及上海慈善基金會一道,為湖北地區有需求的醫院及其他抗疫相關一線單位愛心捐贈超過40萬套保暖衣物,為眾志成城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目前,首批超過58,000套三槍保暖衣物已於17日運抵湖北孝感地區並分發完畢,第二批運往武漢、仙桃和恩施地區超過115,000套衣物也即將於近日發車。
  • 三槍內衣閃耀紐約時裝周
    紐約時間2019年9月4日中午,中國貼身衣物領導品牌三槍在2020紐約春夏時裝周上舉辦了一次精彩的內衣走秀,這是天貓2019「CHINA COOL」的一部分,也是中國內衣品牌首次在國際秀場發布自己的商品以及對時尚的理解。
  • 貝因美生產3D口罩,帶有hello kitty款的兒童口罩將在近期推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在杭州比因美特實業有限公司的10萬級無菌潔淨車間裡,一隻只口罩不經人手整齊地出現在流水線上,身穿防護服的工人則麻利地裝袋封包。3月18日,嬰童企業貝因美集團正式投產口罩。在這個車間,一分鐘,可以生產500隻口罩。目前,工廠引進兩條高速超聲波3D口罩生產線,可生產3D成人及兒童防護口罩。後期還將引進高速超聲波平面口罩生產線,可生產平面式日常防護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
  • 戴森呼吸機,五菱宏光口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普拉達(Prada)防護服-3月20日,義大利品牌普拉達(Prada)宣布將在其位於義大利翁布裡和亞蒙託內的工廠生產8萬件醫療工作服和11萬個口罩- Armani 阿瑪尼 防護服-阿瑪尼將義大利所有的生產工廠,都臨時轉為生產一次性醫療防護服圖片來源: chen top巴黎人。
  • 一大批新增口罩、防護服、消殺用品供應商來了!各省市區防疫物資供應商及產能情況統計(最新)
    口罩日產2000萬、防護服日產10萬件為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供應,日前,福建省發布《關於做好福建省疫情防控物資擴產、轉產、新建「三個一批」工作的通知》,提出多措並舉、強化激勵,支持企業通過擴產、轉產、新建等方式,儘快實現全省口罩日產量2000萬個、防護服日產量10萬件的目標。
  • 做紙尿褲的也改做口罩了!各地政企聯手,「團戰」口罩稀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下稱「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最稀缺的防護用品無疑是口罩。  為此各地政府各顯神通,有連夜採買口罩機投入生產的,有紙尿褲生產線改產口罩的,有呼籲市民置換口罩的……  2月9日,一位武漢市武昌區首義路街大東門社區居民在查看社區信息。2月9日,一位武漢市武昌區首義路街大東門社區居民在查看社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