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而這句話,放在劉路身上簡直是再合適不過。這位老師嘴裡的「普通孩子」、同學嘴裡「就那樣」的夥伴,卻在大四的時候抓住機會,破解了一個世界性難題,從而一躍成為了世界數學界的名人。
劉路的事跡,也是在告訴我們:抓住那一閃而過的靈感,你可能就會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劉路,一個1989年出生的大連小夥子。劉路的父親在一家國有企業的後勤部門工作,劉路的母親是一家公司的工程師。從家庭條件上來說,劉路家可能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有不錯的家庭條件,那麼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了。而劉路爸媽的教育方法,就和普通的不一樣。
現在的父母,最重視的是什麼?那就是對於孩子的啟蒙教育。於是,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就被父母們報了一堆補習班。因為很多家長覺得不能讓自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劉路的父母,卻沒有這樣的教育觀點。
在劉家爸媽看來,學校的學生那麼多,有第一就必然有第二,何必為了必須會出現的名次,而去為難自家的孩子呢?有時候,不是說家長逼著孩子去學習,孩子的成績就一定會好。於是,在這種類似於「散養」的狀態下,劉路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中庸,並沒有優秀的格外突出。
如果非要在劉路身上找出一些學習上的優點的話,那可能就如劉路所說的那般:我一直對數學特別關注。初中時代,當別的孩子還在為解數學題而感到煩心時,劉路已開始自學數論了。不過,那時候劉路的數學也並沒有優秀到讓人奉為大神,反倒是因為各科成績都很普通,所以常常被人忽略。
高中時候的劉路,表現也很一般。雖然那時候他因為數學成績還算不錯而參加了數學奧數班,但是他在奧數班的成績,卻是比較墊底的。起碼,他的奧數老師是這樣評價的:這孩子太普通了,放在班上,一點兒也顯不出來。
所以,高中畢業以前,劉路也沒能參加過什麼全國性質的數學奧數大賽,就更別說取得什麼優異的成績了。
高中畢業以後,發揮正常的劉路考取了中南大學。對於別人來說,這個大學可能已經優秀到讓人忍不住讚美,但是對於夾雜在一堆優秀畢業生中間的劉路來說,卻不夠吸引別人的眼光。這大約就相當於:你覺著一本大學已經很牛叉的時候,別人卻告訴你,北大清華也還可以。
不過,上大學時的劉路,卻跟以前的他不太一樣了。大學時的劉路,在數學上的付出,比以前更為突出。在劉路眼裡,其他科目不掛科就好,但是數學卻一定得多花時間學習。
於是,走在路上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甚至於晚上休息前,劉路都會抱著從圖書館借來的數學論文書,讀得不知所以。在這各種各樣的數學資料中,還有著很多的外國文獻。對英語不是很上心的劉路,卻能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讀得津津有味。
試想,數學加英語,這是多麼燒腦的組合?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這怕是增進睡眠的書籍吧!但是對於劉路來說,這卻是十分重要的精神糧食。也就是在這樣的愛好和堅持下,大三時候的劉路,意外證明了西塔潘猜想。
西塔潘猜想,是由英國數理邏輯學家西塔潘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提出的一個反推數學領域關於拉姆齊二染色定理證明強度的猜想。這麼多年過去了,全世界那麼多研究數學的專家都沒能完全搞定。所以,這個猜想的證明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有一天突然有人宣布:這樣一個世界性難題已經被解決了,而它的證明者還是一個大三的學生!這個消息的爆炸程度,絲毫不亞於平地驚雷!
於是,整個數學界都有了不小的震動,就連芝加哥大學數學系教授都給他寫信表示祝賀!是的,就這樣,劉路一下子揚名中外了!
但是劉路卻表示:這個猜想的證明,其實是源自於自己腦子裡的一個一閃而過的念頭。因為他突然發現以前用過的一種方法經過改進之後,可以證明一下這個猜想。於是,劉路抓住這個念頭,照著這個思路進行了下去,然後解決了這個猜想。
然後,他著手進行了相關的論證,然後撰寫論文,並於2010年10月將證明結果投稿給了數理邏輯雜誌《符號邏輯雜誌》。2011年5月,劉路在一次會議中報告了自己的研究。在大四那一年,他的研究結果通過了審核,這也就意味著他真正地證明了西塔潘猜想。
後來,為了讓劉路可以在這個領域發展得更好,中南大學決定讓他提前畢業,並且允許他可以直接被錄取為碩博連讀生。同時,為了讓劉路的研究沒有後顧之憂,校方還給予了劉路一百萬的研究資金,以助劉路在做實驗時,不用受到資金方面的困擾。
到了2012年時候,劉路破格聘請為正教授級研究員,這時他才23歲,而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後來的劉路,也一直在這方面研究上持續輸出,這位已經成為人生贏家的小夥子並沒有因此停下前進的腳步,反倒是比以前更上進。在導師的指導和個人的努力下,他於2014年發表了《避免計算——閉集上的所有成員》。
劉路的成功,其實並不是偶然。雖然他在數學研究方面的天賦,的確是不可忽略的,但事實他為此付出的努力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在別人已經睡下的時候,他在研究數學論文;在別人已經戀愛遊戲的時候,他還在研究數學論文。也正是因為這種堅持不懈的努力,才促使他獲得了後來的成功。
當然,這種天才的存在畢竟是少數。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其實更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奮鬥、去為自己贏得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因為我們沒有別人那種優秀到變態的本領,我們才得比別人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