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有被老人逼生的,有想生生不出的……
本報訊 (記者 劉迅 通訊員 楊敬慈)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後,到底生不生,成了不少家庭的矛盾爆發點。有的年輕人不想放棄事業卻被逼生,有的老人不想再辛苦帶孩子乾脆放手不管,各種「二胎焦慮症」已成普遍現象。昨日,心理專家表示,如果不好好溝通,二胎可能還會使家庭結構崩解,長期焦慮情緒更可能演變成抑鬱症。
「二胎焦慮症」成普遍現象
「工作剛有點起色,如果再生二胎,肯定顧不上。」昨日,34歲的王玲(化名)在朋友圈訴苦說,這一年多被公婆、丈夫各種「威逼利誘」,她幾乎都要崩潰了。
王玲和丈夫生育有一子,今年5歲。眼看著小傢伙長大,丈夫提出希望能再有一個女兒。王玲一聽立馬拒絕,她說,雖然也想有個女兒,但懷孕的過程太難熬,加上產後沒日沒夜守著餵奶、換尿布,自己實在沒有這個精力。
更讓她糾結的是經濟壓力。「養好一個都夠嗆,再來一個,家裡還有4個老人,開銷太大。」王玲說,現在正在升職加薪的節骨眼上,孩子一生,又要耽誤幾年,「生完再回來肯定就沒戲了。」
她和丈夫商量,但丈夫態度堅決,這一想法也得到公婆的支持。王玲說,為了這事一家人總在爭吵,她下班回家精神就莫名焦慮,整晚睡不好。
記者在各大論壇上發現,因為「二胎」而吐槽壓力的不在少數,除像王玲這樣被逼生的年輕人,一老一小也都成焦慮人群,有的老大爭寵鬧矛盾,性格變得霸道,也有老人鬱悶好容易拉扯大一個,本想享享福,又要為兒女出力照顧孩子。
長期焦慮甚至可能患抑鬱症
武漢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博士邵衛說,「二胎焦慮症」的形成,是社會現實的矛盾,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備孕二胎者的年齡大多在35-40歲左右,正值事業高峰期,生完頭胎後,夫妻身體上都大不如前,這也是不得不面臨的壓力。再次,生養一個小孩的經濟壓力巨大。
「如果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二胎帶來的不只是天倫之樂,可能還會使家庭結構崩解。」邵衛說,夫妻雙方、老人之間,要樹立正確的孕育觀念。其中女方的心理準備最為重要。生產第二胎,很有可能會導致自己的事業中止或中斷一段時間,兩個孩子必然會產生更大的撫養壓力,對於角色的轉換,女性一定要提前調試好。
作者:劉迅 楊敬慈
本文來源:長江商報
本文來源:長江商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