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兒童也會患上焦慮症

2020-07-28 精神科主任陳敖貴

兒童焦慮症,是指兒童因為擔心達不到預期目標或害怕克服困難而產生過度焦慮的表現。這樣的兒童在生活中往往老實溫順,是家長眼中的「乖孩子」。但他們通常自尊心強,很在意老師、家長及同伴的看法,相對其他的孩子來說他們更為敏感、多慮、缺乏自信心,這使他們常有莫名的煩惱,經常表現出焦慮,甚至恐慌。特別是在陌生的環境中或處理陌生的事情時,他們常常處在焦慮和緊張的狀態,害怕不能把問題處理好。


警惕!兒童也會患上焦慮症

焦慮症


  那麼,本應無憂無慮的兒童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育方式不當 隨著我國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長對孩子的培養普遍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愛心。但是,很多家長都只注意了對孩子智力方面的培養和物質生活方面的關愛,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衛生與保健。由於獨生子女家庭的人口有限,接觸同齡孩子的機會又比較少,再加上家長的過度呵護,所以,很多孩子對外界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差,孩子身心得到鍛鍊的機會也就隨之減少。大部分的家長又缺乏相關的兒童心理衛生知識,不能很好地與孩子溝通,即使發現了孩子的心理問題也不知該如何正確引導,這就使得兒童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另外,夫妻不和也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難以癒合的創傷。處在這樣家庭環境中的孩子,精神經常高度緊張,情緒經常焦慮不安,長此以往,便會形成壓抑的性格,甚至患上焦慮症。

  (二)學習負擔過重為 了能使孩子早日成才,大多數家長都不但讓孩子學好各門功課,還要讓孩子學習各種特長。所以,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使小小年紀的孩子過早地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且,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希望孩子什麼都能學好,這又很容易使孩子什麼都學不好,孩子便因此而產生了嚴重的焦慮情緒。這種焦慮會使孩子在考場上情緒激動,易緊張,甚至會因害怕得不到滿分遭到家長的訓斥而出現怯場現象。有的孩子考試前便神經緊張,無法保證必要的睡眠時間,到了考場上則頭昏眼花,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嚴重地影響了其正常水平的發揮。

  那麼,對得了焦慮症的孩子怎麼辦呢?專家告訴我們,如果兒童患了焦慮症,家長也不用過分著急,可以採取以下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克服焦慮症:首先,家長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是孩子茁壯成長的溫床,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別重要。尤其是5~7歲的兒童,正是個性初步形成、情感意志不斷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時他們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要想把孩子培養成自信、豁達、活潑、開朗的人,不但家庭環境要整潔、樸實、明快,家庭成員之間更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即使發生矛盾,也要選擇溫和的方式解決,絕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嚷,更不能發生動手、砸東西的不良行為。其次,家長的教育方法要適當。家長教育孩子時,要按照孩子的天性、愛好、興趣給予適當的指點和幫助,不能急躁,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不能用粗魯的語言或行為強加管教。在家中,家長應盡力為孩子開闢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學習生活空間,適度地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另外,家長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作為家長,應當準確把握孩子的情緒,不要有意無意地給孩子施加壓力,尤其是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應該抱著溫和的態度。即使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也不要發火,只要孩子盡力了就行。家長也不能對孩子嘮嘮叨叨的,或對孩子嘲諷挖苦,或者板著臉不搭理,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壓抑,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和焦慮。除了以上三點,作為家長最重要的還是要多給孩子一點愛。如果孩子患了焦慮症,家長要及時帶孩子接受心理治療。心理醫生可以正確地找出孩子焦慮的原因。同時,家長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鼓勵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多向親人和老師訴說,把心裡的不快宣洩出來。通過家長這些方面的努力,再加上心理醫生的幫助,得了焦慮症的孩子就會逐漸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對於患了焦慮症的兒童,家長還應該教育他們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參加體育鍛鍊,是培養其健全心理的有效方法。心理學家認為,讓那些孤獨、怪僻,不願意與同伴交往的孩子經常參加足球、籃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體運動項目,可以幫助他們逐步適應正常的交往;讓那些靦腆、膽怯、容易難為情的孩子經常參加遊泳、溜冰、滑雪等項目,會使他們不斷地克服恐懼、軟弱等各種膽怯心理,並能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去戰勝困難;而讓那些遇事易急躁、易衝動的孩子經常參加下棋、遊泳、騎自行車等緩慢、持久的運動項目可調節其神經、增強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得了焦慮症的孩子可以多參加體育運動。這樣不但能使他們有良好的睡眠,提高其機體的免疫功能,還能加快其機體的新陳代謝,使孩子體質健壯,精力充沛。另外,可以讓有焦慮症的孩子主動地加強與他人的交往,多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讓他們多親近自然,增加他們生活中的樂趣。這樣,這些孩子就會逐漸擺脫焦慮症的糾纏。

相關焦點

  • 焦慮、緊張不安…難道是患焦慮症?切記焦慮情緒≠焦慮症
    但是,當焦慮的程度及持續時間超過一定的範圍,對我們的正常生活產生消極影響甚至不能進行正常生活的時候,就需要引起警惕,很可能就是患上焦慮症。1、焦慮程度與實際處境並不相稱焦慮症患者會對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憂緊張,不該恐懼的恐懼,不該緊張的緊張,放大了各類危險,這種擔憂與現實處境並不相稱。如擔心自己或親戚患上絕症,認為自己出門會遇到車禍,覺得家庭面臨著很嚴重的經濟危機等。
  • 患上焦慮症我們會出現哪些危害呢?我們又該如何治療呢?
    焦慮症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和植物神經活動障礙的腦機能失調,常伴有運動性不安和軀體不適感。發病於青壯年期,男女兩性發病率無明顯差異。為了讓大家對焦慮症有詳細的了解,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患上焦慮症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 焦慮症:我是如何患上焦慮症的,焦慮症自愈是與自己的和解
    焦慮症有多麼難受?只有患上焦慮症的人才會知道,我一遍一遍的解釋給我的家人聽,試圖讓他們理解我,我不是懶惰,我不是沒有耐心,我不是沒有毅力,我更不是矯情,我只是非常沒有安全感。我想過無數次離開這個世界,我計劃過,也實施過,偏偏我又活下來了,直到現在我學會了隨遇而安。
  • 怎麼判斷自己患上了焦慮症?
    如今焦慮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很正常的一種情緒,當這種情緒持續的時間過長的時候,就得注意是否患上了焦慮症。那麼判斷是否患上焦慮症的症狀是什麼呢?下面就一起解讀焦慮症的5症狀。常常表現為極度不安,在高度驚恐狀態下甚至會大聲呼救。2、軀體症狀焦慮症急性發作時,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難,肢體或面部等部位發麻、刺痛,劇烈心跳、心悸或胸口疼痛,甚至窒息。
  • 我國焦慮症患病率近5%!3個表現說明患上焦慮症,及時調整
    但過度的焦慮症狀則會構成病理性焦慮,也就是焦慮症;而比焦慮症更輕,又比普通焦慮情緒嚴重的程度所以,只有當焦慮症狀嚴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功能,並導致異常行為時,才符合焦慮症診斷標準。哪些表現說明你可能患上焦慮症?
  • 我國焦慮症患病率近5%!3個表現說明患上焦慮症,及時調整
    但這樣的焦慮情緒往往和焦慮症(焦慮障礙)還有所區分,本文就帶大夥了解一下。區分焦慮現象與焦慮症焦慮本身是一種普通的情感反應,表現為面對不明確的危險因素時,出現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緊張等現象;同時也是一種處於應激狀態時的情緒體驗,往往與恐懼相關聯,可以互相影響,屬於人類防禦性的心理機制之一。
  • 為何女人容易患焦慮症?患上後,身體會有哪些症狀?一次性回答你
    緊張是必須了,心跳不斷加速,甚至還會出現手抖的情況,對於焦慮患者而言,心理雖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身體其實也會產生很多不適的地方。如果一直無法解決焦慮的情況,那麼對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都會產生很多不好的影響。不要覺得焦慮症距離我們很遠,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焦慮症患者有很多,只不過自己沒有察覺到而已。
  • 70%的貓可能會患上分離焦慮症!
    更多的貓咪,在感到孤獨時會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情況。03貓咪也會患上分離焦慮症?如果你的貓咪出現了上述的一些行為和症狀,說明它正感到孤獨,甚至有可能已經患上分離焦慮症。是不是很難想像,貓咪居然也會患上分離焦慮症?事實上,70%的貓咪都有可能患上分離焦慮症。
  • 自測是不是真的患上了焦慮症
    持續達6個月,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就會診斷為焦慮症,也稱為焦慮障礙。  2.焦慮症能治好嗎?如果不治療會有什麼結果?  焦慮症是一種治療效果較好,預後也較好的情緒障礙,經過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會得到康復。
  • 焦慮症在身邊——歷史上患焦慮症的名人
    作者:龍垚小娜焦慮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為主要特徵,常見的焦慮症患者會出現驚恐、焦慮、持續的緊張、恐懼、纏人的煩惱、自認毫無意義的胡思亂想、強迫觀念等,頭疼、失眠、記憶力衰退,甚至部分伴隨心悸、胸悶、腹瀉等。
  • 孩子不愛說話可能是兒童焦慮症
    你可能想不到,兒童也可能患上焦慮症,而且患病比例在逐年升高。男孩與女孩都有可能患上焦慮症,男孩由於大腦控制情緒、情感的區域較弱,因此患上焦慮症的可能性是女孩的7倍!輕度焦慮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重度焦慮症還會給孩子的生理健康也帶來很大的影響!
  • 經常內心感到焦慮緊張 這是患上焦慮症了嗎?
    壓力之下,每個人對未來也愈發感到焦慮,有些人甚至因此患上焦慮症。為什麼有些人容易焦慮?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焦慮症?其中,廣泛性焦慮障礙相對比較多見,臨床症狀表現為精神心理學焦慮,例如緊張、擔心、害怕、恐懼;軀體性焦慮,即運動性不安與肌肉緊張;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軀體上的不適,心慌多汗、呼吸急促、拉肚子等。焦慮症的很多症狀,普通人在生活中也常會遇到。
  • 患上焦慮症,身體可能會有6種跡象,希望你一個也不佔
    很多的人可能會經常出現過於焦慮的情況,這種情況被稱為焦慮症,據調查結果顯示,白領和學生成為了焦慮困擾的常客。如果患上了輕微的焦慮症,你的身體會有很多明顯的異常表現,只是很多的人並沒有意識到。患上焦慮症,身體可能會向你發出暗號,細心觀察,不難發現患上焦慮症,身體可能會有6種跡象,希望你一個也不佔過度擔心如果患上了輕微的焦慮症,在日常生活中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會出現過度擔心,有些事情明明非常的平常,但是在有焦慮症的人看來,總感覺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 有這3種表現,說明你已患上焦慮症
    其實,人在面臨重要的考試或者是選擇時,可能會產生焦慮情緒,如果長期處於高壓的緊張環境,就可能導致患上焦慮症。2015年全球約有2.64億焦慮症患者,比2005年增加了15%。而我國每年的焦慮症患病人數還在不斷增長。那麼,當出現這3種焦慮症的嚴重表現,就應該警惕1、瀕死感當焦慮症發作時,你會覺得胸口很悶,覺得喘不過氣來,心裡很難受,覺得自己可能活不長了。
  • 兒童焦慮症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其實,這都是兒童焦慮症兒童焦慮症是一類嚴重影響孩子們身心健康的心理疾病。患焦慮症的兒童對學習缺乏信心,嚴重者可影響其智力的發展水平;社會交往行為常表現出退縮,依賴心強,做事優柔寡斷,常不受同伴的歡迎,長期這樣,患兒可能形成抑鬱陰沉、自卑感強等人格特徵,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 專家提醒:經常性焦慮,很容易患上焦慮症,一定要注意
    首先我們來看看焦慮症的症狀有哪些?患者經常出現在夜裡因為夢而驚恐嘗試瀕死感,於此同時患者會有明顯的呼吸困難,心臟會感到劇烈的跳動,胸口非常悶,就感覺有石頭在壓著一樣,有的時候患者會因為緊張導致呼吸性中毒的現象,導致面色麻木等不好的現象。
  • 兒童焦慮症的幾種常見的表現
    很多小孩子在平時生活中會出現容易焦慮的情況,而出現焦慮的原因有多種,常見的為學習壓力較大等原因造成。
  • 開學季不少孩子患上分離焦慮症 有些大人也有此症狀 專家建議家長...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不論是剛剛準備上幼兒園的小孩子,還是低年級小學生,都有不少患上開學「分離焦慮症」。家長們為此很煩惱,有些家長甚至也跟孩子一樣焦慮起來。3歲幼兒園新生腹痛難耐上周,3歲的軒軒(化名)開始上幼兒園了,跟家人分離的一周裡,他先是哭鬧不止,後來演變為肚子疼、臉色蒼白,送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就診發現,他是患上嚴重的「分離焦慮症」。
  • 眼看要開學 害怕「玩不成」 小學生患上焦慮症
    眼看要開學 害怕「玩不成」 小學生患上焦慮症 周曄 實習生 王霞 陳樂 李靜本報訊(記者 周曄 實習生 王霞 通訊員 陳樂 李靜)本來活蹦亂跳的兒子,突然叫著頭疼不想吃飯,被批評兩句就暴跳如雷發脾氣;擔心的爸爸帶著孩子到醫院心理科,昨日,醫生確診小學生東東(化名)因為緊張開學患上了焦慮症!
  • 為什麼會越學越焦慮?你可能患上了知識焦慮症
    瞬間又否定自己,開始變得更加的焦慮,於是乎又買了更多的書,上更多的付費課,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有時候真的會感嘆一句,這些「書籍」「課程」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學完呀。我想自己應該患了這一個時代最流行的病:知識焦慮症如果你覺得自己也面臨著同樣情況的話,在下方留言「我也一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