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要開學 害怕「玩不成」 小學生患上焦慮症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眼看要開學 害怕「玩不成」 小學生患上焦慮症

周曄 實習生 王霞 陳樂 李靜

本報訊(記者 周曄 實習生 王霞 通訊員 陳樂 李靜)本來活蹦亂跳的兒子,突然叫著頭疼不想吃飯,被批評兩句就暴跳如雷發脾氣;擔心的爸爸帶著孩子到醫院心理科,昨日,醫生確診小學生東東(化名)因為緊張開學患上了焦慮症!

劉先生家住花橋一村,兒子東東即將上小學四年級。暑假裡,東東玩得很開心,還出去旅遊了一趟。但上周開始,劉先生突然發現兒子變了——東東常說自己頭疼,飯也不好好吃,老覺得沒胃口;媽媽見他玩電腦久了便說了他兩句,誰知東東大發脾氣,還亂摔東西。

「兒子會不會生病了?」劉先生非常擔心,帶著東東來到長航總醫院心理科求醫。科主任王惠敏和孩子交流之後,發現他已經出現了輕微焦慮症的症狀。她告訴劉先生,東東患上的是「星期一綜合症」,雖無需藥物治療,但需要行為引導和心理疏導。

王惠敏介紹,每年臨近開學時,都會有家長帶孩子來做治療,且大多為小學生。這些小患者多表現為頭疼、食欲不振等。她分析,中學生、大學生自我心理調節能力較強,而且學習任務重,假期本就不輕鬆;但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學習任務相對較輕,暑期瘋玩後面臨開學,就會感覺壓力特別大。

王惠敏建議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心理引導,最好從開學前一周開始就調整孩子的作息,同時為其制定學習計劃,讓孩子平穩過渡。

相關焦點

  • 開學季不少孩子患上分離焦慮症 有些大人也有此症狀 專家建議家長...
    又到開學季,不少家長又開始發愁如何與不願去上學的娃「戰鬥」了。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不論是剛剛準備上幼兒園的小孩子,還是低年級小學生,都有不少患上開學「分離焦慮症」。家長們為此很煩惱,有些家長甚至也跟孩子一樣焦慮起來。
  • 兒童也會患上焦慮症
    焦慮症  那麼,本應無憂無慮的兒童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育方式不當 隨著我國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長對孩子的培養普遍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愛心。處在這樣家庭環境中的孩子,精神經常高度緊張,情緒經常焦慮不安,長此以往,便會形成壓抑的性格,甚至患上焦慮症。  (二)學習負擔過重為 了能使孩子早日成才,大多數家長都不但讓孩子學好各門功課,還要讓孩子學習各種特長。所以,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使小小年紀的孩子過早地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 家長孩子同患「開學焦慮症」 你家中招了嗎?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愉快輕鬆的寒假馬上就要結束了,面對即將到來的開學季,不論是上幼兒園的「小豆丁」,還是小學、中學的大孩子,不想上學、不想做作業、生病逃避等「開學焦慮症」困擾著不少孩子。
  • 臨近開學 精神科來了不少患焦慮症的學生
    眼見開學在即,望著依舊不在狀態樣子,小高媽媽恨鐵不成鋼。 最讓她接受不了的是,兒子居然迷上了手遊《王者榮耀》。為了這個遊戲,小高已經換了三個手機,「家裡沒收一個手機,自己拿錢去買一個,為了遊戲的事情,他居然還對我動起了手。」在省立同德醫院精神衛生科,對著副主任醫師張瀅說起病情,小高媽媽忍不住哭起來。 但小高卻毫不在意,蹺著二郎腿,依舊在玩遊戲。
  • 經常內心感到焦慮緊張 這是患上焦慮症了嗎?
    壓力之下,每個人對未來也愈發感到焦慮,有些人甚至因此患上焦慮症。為什麼有些人容易焦慮?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焦慮症?其中,廣泛性焦慮障礙相對比較多見,臨床症狀表現為精神心理學焦慮,例如緊張、擔心、害怕、恐懼;軀體性焦慮,即運動性不安與肌肉緊張;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軀體上的不適,心慌多汗、呼吸急促、拉肚子等。焦慮症的很多症狀,普通人在生活中也常會遇到。
  • 武漢3歲男孩患分離焦慮症 專家建議家長管控情緒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不論是剛剛準備上幼兒園的小孩子,還是已上小學的稍大孩子,都有不少患上開學「分離焦慮症」的。家長們為此很煩惱,有些甚至也跟著焦慮了起來。3歲幼兒園新生腹痛難耐,原是分離焦慮症作怪上周,3歲的軒軒(化名)開始上幼兒園了,跟家人分離的一周裡,他先是哭鬧不止,後來演變為肚子疼、臉色蒼白。
  • 自測是不是真的患上了焦慮症
    5.得了焦慮症,家人需要怎麼做?  首先,家人要認識到焦慮症是一種疾病,是需要治療的,而不能責怪患者,要提供一個良好的氣氛和家庭支持。  8.什麼人容易得焦慮症?  易患焦慮症的人個性上承受挫折能力差,容易產生悲觀情緒,理想完美主義,有不如意處就感到遺憾,擔心顧慮過多。此外,患有某些軀體疾病,如心臟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的人可能容易出現焦慮症狀,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一些抗高血壓藥物)也可能造成焦慮症狀。  9.焦慮症會傳染嗎?
  • 我感覺我患上了抑鬱、焦慮症
    我現在感覺自己已經患上了抑鬱、焦慮症了,我好害怕,每天都在驚恐,恐懼中,心煩意亂,晚上嚴重失眠,所以我覺得我是患上了可怕的抑鬱、焦慮之症。於是每天坐在電腦前,查看這種病症,越查越害怕,越查越是這種病,不敢去就醫,每天吃谷維素,刺骨加片,維生素b1,晚上吃安眠藥艾斯唑侖片,依然解決不了睡眠問題,白天上班無精打採,擔心這個,害怕那個,各種胡思亂想,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 怎麼判斷自己患上了焦慮症?
    如今焦慮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很正常的一種情緒,當這種情緒持續的時間過長的時候,就得注意是否患上了焦慮症。那麼判斷是否患上焦慮症的症狀是什麼呢?下面就一起解讀焦慮症的5症狀。2、軀體症狀焦慮症急性發作時,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難,肢體或面部等部位發麻、刺痛,劇烈心跳、心悸或胸口疼痛,甚至窒息。3、睡眠障礙睡覺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擔心某些事情而失眠。
  • 海南日報數字報-hold住「開學焦慮症」開心上學去
    開學焦慮症很常見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理門診主任醫師嶽筱雯介紹,「開學焦慮症」其實是很常見的心理現象,多集中於青春期、性格內向的學生,而且女生比例高於男生。成績優異、追求完美的學生和適應能力、處理人際關係能力較差的大一新生是「開學恐懼症」常見的易發群體。家長或者老師正確及時地引導可以改善學生焦慮心態,一般開學一周左右孩子即可自我調節。
  • 什麼是焦慮症?患上這種疾病除了焦慮還會出現哪些表現呢?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焦慮症的情況,焦慮症患者在生活當中會出現不少的表現。不管怎樣患上焦慮症的,都要積極地去進行治療。焦慮症就和抑鬱症一樣,給人們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種疾病吧!
  • 為何女人容易患焦慮症?患上後,身體會有哪些症狀?一次性回答你
    不要覺得焦慮症距離我們很遠,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焦慮症患者有很多,只不過自己沒有察覺到而已。一般來說,女人患上焦慮症的機率更大一點,甚至比男性換上焦慮症的機率多上2倍。為什么女性容易患焦慮症?焦慮本身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是如果焦慮的情緒出現的次數過於頻繁的話,或者持續的時間過長,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日常作息,那麼很有可能已經演變成焦慮症了。女性朋友之所以更加容易患上焦慮症,和很多方面的原因有關。
  • 我國焦慮症患病率近5%!3個表現說明患上焦慮症,及時調整
    所以,只有當焦慮症狀嚴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功能,並導致異常行為時,才符合焦慮症診斷標準。哪些表現說明你可能患上焦慮症?焦慮症較常見的臨床表現可概括為:與處境不相符的痛苦情緒體驗患者往往會過分擔心、焦躁不安、緊張慌亂、害怕或者恐懼,反覆呈現不祥的預感,往往他人安慰沒有效果;外在會表現言語急切、心神不寧等。精神運動性不安多表現為注意力難以集中,沒有辦法靜坐;表情緊張,來回走動等。
  • 我國焦慮症患病率近5%!3個表現說明患上焦慮症,及時調整
    但過度的焦慮症狀則會構成病理性焦慮,也就是焦慮症;而比焦慮症更輕,又比普通焦慮情緒嚴重的程度,就被稱為焦慮狀態。所以,只有當焦慮症狀嚴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功能,並導致異常行為時,才符合焦慮症診斷標準。哪些表現說明你可能患上焦慮症?
  • 有這3種表現,說明你已患上焦慮症
    其實,人在面臨重要的考試或者是選擇時,可能會產生焦慮情緒,如果長期處於高壓的緊張環境,就可能導致患上焦慮症。2015年全球約有2.64億焦慮症患者,比2005年增加了15%。出現這種感受並不意味著你真的是要面臨死亡了,但是這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比如會讓人感到心跳加快,胸悶,氣短,失眠等。2、害怕如果你內心總是充滿莫名的害怕感,比如會害怕黑暗,或者擔心自己的錢包掉了,走在大街上會隨時遇到不測等。
  • 長期的焦慮同時渾身難受,很可能是患上了焦慮症
    其實焦慮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的心理症狀表現,首先第一點是過於追求完美,對自己非常不滿,第二點是存在一種恐懼的心理,第三點是缺乏判斷以及決斷力,對自己缺乏很大的自信心,當我們長期的處於焦慮狀態時,無法自我緩解,那麼很可能會患上心理疾病,比方最為常見的焦慮症,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這種疾病。
  • 焦慮症:我是如何患上焦慮症的,焦慮症自愈是與自己的和解
    焦慮症有多麼難受?只有患上焦慮症的人才會知道,我一遍一遍的解釋給我的家人聽,試圖讓他們理解我,我不是懶惰,我不是沒有耐心,我不是沒有毅力,我更不是矯情,我只是非常沒有安全感。我想過無數次離開這個世界,我計劃過,也實施過,偏偏我又活下來了,直到現在我學會了隨遇而安。
  • 焦慮症在身邊——歷史上患焦慮症的名人
    你知道哪些患焦慮症的名人呢?他飾演的「假大款」角色患有嚴重的焦慮症,每天疲於奔命,為生活中各種難題所苦惱,製造了各種笑料、現場,葛優也首次透露從劇中這個神經質的人物身上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為他自己就患有焦慮症,且之前從未向公眾提及過:「首要表現是睡不著,現在也都還老是失眠。」
  • 害怕?緊張?別讓孩子患上「期末考試焦慮症」
    特別是前兩天跟閨蜜聊天,聽說了「期末考試焦慮症」這個詞以後,就更不敢逼孩子了。看到評論區那麼多家長同志們問啥是「期末考試焦慮症」,我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吧。嚴重的情況下,考試焦慮症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揮,平常能考90分,現在可能只能考六七十分;當孩子某次考試沒考好的時候,要積極地給予安慰,避免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也有利於及時發現並制止孩子的極端行為;中學生正處於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因為考試焦慮而變得謹小慎微、膽小怯懦,也不利於人格的健全
  • 家校溝通問題多,老師也患焦慮症
    最近,新華網報導了一件關於「開學焦慮症」的新聞。這次的主角是一名小學班主任,才剛開學幾天,她就被醫院診斷患上了焦慮症。主要原因是害怕和家長溝通。看來,不只有學生怕被叫家長,家長怕被老師約談。其實老師也挺怕和家長面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