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是培養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較為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英語高級專門人才的學科。英語(英語語言文學)、翻譯、商務英語都屬於英語類專業。
世紀80年代,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本科畢業可以直接到大學任教,還有一部分同學分到外貿單位工作,那個時候外貿單位工資高,獎金也高,還有機會出國,逢年過節福利也相當不錯。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英語專業的研究日漸增多,大學教師崗位趨於滿額,所以很多英語專業畢業生選擇去二級學院、獨立學院任教。
到了21世紀,很多大學都開始設立外國語學院,學英語的學生暴增,其中多數去幹了中小學英語教師,少數出類拔萃者進了出版社專職翻譯,還有個別學霸成了聯合國職員,也有不少人基本是畢業即失業,英語專業學生就業率好幾次點亮了橙色警戒線。
下面詳細討論一下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去處:
1、當老師:
這幾年課外輔導機構大火,很多英語專業的學生一畢業就直接去輔導班代課,如果是名校畢業的學生更加吃香,家長們一聽這位小哥哥或小姐姐是985高校畢業的,以為遇到伯樂了,迫不及待地掏腰包給孩子報班。
也有些求安穩的,喜歡去學校裡當英語老師,五險一金,節假日福利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但美中不足的是比較不自由,上課該講什麼,怎麼講,可能都要服從統一安排,有的大班直接幾十號人,時間久了有的人就麻木了,沒有成就感了,加之老師的工資比較低,所以身邊有好多幹著幹著就轉行了或者是去校外的輔導機構幹了。
當老師有一點很吃香的是社會地位高,只要你一說你在XX學校當英語老師,大部分人立馬肅然起敬,尤其是學生家長,畢恭畢敬。我一朋友之前在初中當英語老師,家長見了那都是趕緊跑過來發煙握手打招呼:「李老師逛街呢!」後來我這朋友幹著沒勁,於是辭職到課外輔導機構幹市場營銷,就是給輔導班拉學生,又見到了那位家長,這次就不一樣了,他趕緊溜上去主動問好:「哎,楊家長,最近孩子學習怎麼樣啊,了解一下XX教育,給孩子提提分,這都快中考了!」有沒有被雷到,雖然李兄辭去老師後社會地位降低了,但腰包確實鼓了。
除此之外就是寒暑假的待遇了,家裡歇著還有工資領,也是老師這一職位的吸引人之處了。
不過這幾年隨著老師這一「鐵飯碗」的競爭力越發厲害,很多普通初中都開始非研究生不招了,要是大城市估計得名校背書了,大學當英語老師現在很多都是博士起步,本科生,研究生競爭力越發減弱。
其次也可以幹外教,也就是國際對外漢語教師,教外國人學漢語,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國際社會地位的提高,很多留學生都來中國求學,近10年連續保持了30%的年增長率,相當於一種大國的文化輸出。
2、外貿/外交/外企
如果英語足夠好的話,可以從事外貿工作,並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會更有競爭力,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泛的語言,從事外貿工作是很有專業價值的。
外交:比如駐外大使館的工作人員英語水平是基礎,能力足夠的話,外交官都是有可能的。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很多公司都會去國外開分公司,比如很多跨國企業在我國設立了很多分公司,就需要既會漢語又會英語的員工,如果你可以用英語無障礙交流,去外企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3、翻譯
包括口譯和筆譯兩種。
口譯需要很高的水準,不僅需要英語掌握得好,漢語也要熟練運用,不是像一般人會說聽就可以的,理解能力也要一級棒,時薪一般高達幾百,是目前市場上比較缺少人才的職業。
筆譯:很多公司或者翻譯事務所會招聘筆譯方面的專業人才,對口語要求不是很高,只要你的詞彙量槓槓滴,當然了,現在很多款翻譯軟體已經誕生,所以可以藉助工具,效率大大提升,但總之這是一項很枯燥的工作,慎入。
當然了,現在各行各業多多少少都會用到英語,像是一些大酒店可能經常會有外國同胞入住,但這種相當於日常交流,不需要很強的專業性,有些過六級的非英語專業的同學就可以搞定,所以除了以上三種去向,其他崗位,英語專業的同學就有點大材小用了,當然了,每年也有很多英語專業畢業生轉行幹其他的聯繫很弱甚至是沒啥聯繫的崗位,這也很正常,學不能致用的大有人在,只要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領域,開花結果是遲早的事。
最後給英語專業學生的建議:除了業務能力要紮實之外,儘量選修雙學位,學好第二外語也尤為重要。利用學校,以及在線教育資源,根據個人興趣選擇輔修經濟、法律、計算機等專業,努力考取相關專業證書,也是英專生實現自我升值的大好方向。簡單說就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