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人的心中都有個孩子,依舊是純真善良的模樣

2020-12-09 夢裡塵外

文/夢裡塵外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千與千尋》。

這是一部日本動畫片。在人的認知裡,動畫片只是小朋友的專屬,如果你長大了,再看動畫片,就顯得不夠成熟。

若干年前,有一次去網吧下載一點東西,偶然間看到這個電影,就點開來看。入神的時候,從身後邊走過來一男一女,人還未到跟前,話音已經入耳:「呀,這人還看動畫片呢。」

我轉過頭看了看他們,他們笑呵呵的走開了,雖顯尷尬,但是仍舊沒有阻止我看完。

我不知道這是第幾次看了,大部分的時間只是用來消遣時光,打發無趣的日子罷了。如今又重溫,純真和善良,不知道有多美。

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她是千尋,爸爸媽媽被施了魔法變成了豬以後,她是千。

這那個國度裡,人類是不受歡迎的。除非有一份工作,才能保安全。沒有工作,就會被變成其他的東西。

千尋很聽話,順著白龍的話,找到了湯婆婆申請了一份工作,弱小的身軀連擰毛巾水的力氣都不夠,別人都責怪她笨手笨腳的,但是她不挑剔不搪塞,安排什麼就做什麼,因為她要讓父母回歸原來的樣子。

人人厭棄河神的臭味,湯婆婆讓千尋去迎接。

千尋耐心伺候,將河神扎在身上的東西拔了出來,汙穢盡退,河神陡然精神,給了千尋一顆藥丸。

千尋忽然間在湯婆婆的眼中地位大幅提升,因為千尋替湯婆婆賺了很大一筆錢,河神離開的時候地上留下了好多金子。

在迷失的國度裡,白龍救過千尋,白龍性命攸關的時刻,千尋用河神給的這顆藥丸將白龍體內的東西逼了出來,救了白龍。

你待我好,我也會待你好。白龍對千尋,千尋對白龍,千尋對河神,河神對千尋,都是在互幫。這是他們的善良。

如果不是好奇心作祟,或許千尋的父母就不會變成豬,千尋也不會有過這一遭匪夷所思的事情。

越過隧道,茂密的樹林不見了,眼前的一切是,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青青的小草,潺潺的溪水,帶給他們春天般的愜意,也有不見一個人的陰森。

白天晴空萬裡,夜晚百態叢生。

面對美食的誘惑,千尋的父母變成了豬。

面對金子的誘惑,油屋裡的所有人都在使勁討好無臉男。

看著千尋幫助一個小煤球幹了活,其他的小煤球紛紛仿照,它們需要千尋將他們的工作都做了。

控制不了食慾,就會變成豬一樣的胖子;抵抗不了金錢的誘惑,就會迷失了方向;對於懶惰的人,長期幫助會吃力不討好。

在那個國度裡,雖然湯婆婆給千尋改了名字,在白龍的幫助下千尋沒有忘記自己的名字,所以也沒有忘掉自己的記憶。

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是誰,記憶都已經模糊。變得貪婪,變得勢利。

河神到場的時候是滿身臭味的,所有人都在躲著,人常說以貌取人,邋遢至極的河神出場就是不被待見的,但是等到汙濁盡除,才知道原來人不可貌相,滿地的金子讓很多人喜出望外。

人都有故事,只是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了原來的模樣,但是遲早有一天總會好起來。

無臉男的故事始終是個謎,猜不透。或許盡全力幫助千尋,僅僅因為一個善意的問候,一句溫暖的話語。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善待他人,善待身邊的人,不要用惡言惡語去傷害他人,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被溫暖。

白天黑夜不停交換,白天就是天藍藍草青青的美好世界,夜晚也應該是繁星點綴,蟲鳴微風輕輕吹的樣子。

如果說千尋做了一個夢,那麼在夢裡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她變得善惡不分,忘記自己,迷失自己。

夢醒了,故事結束了,拍拍灰塵,繼續尋找回家的路。

人的心中都有個孩子,依舊是純真善良的模樣,只是在燈紅酒綠、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裡,從來不曾想起找而已。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最真實的自己,便是保持純真和善良的模樣
    每一種可能的背後,都存在著某種真切的世界。也許正是千尋的好奇心,無意觸碰到了打開真實世界的觸點。神廟隧道的深處究竟會有什麼?宮崎駿的電影動畫《千與千尋》,十歲的荻野千尋為我們找到了她心中的答案,更為我們探知了一片極為神秘的區域。
  • 看《千與千尋》感想:保持純真善良才會幸運!
    《千與千尋》影評:保持純真善良才會幸運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在刷新上映的,翻拍版的《千與千尋》,這部電影應該是很受大眾的喜愛,因為宮崎駿的電影總會教給我們一些道理,傳授一些知識,而且他雖然是以動漫的形式展現,可是傳達的思想確實是老少皆宜。
  • 《千與千尋》:善良與邪惡,純真與貪婪都在一念之間(上)
    《千與千尋》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我總是覺得它和其他作品不一樣。真的看到很多次了,每次當心情不好的時候,當沒有靈感的時候就會再看到一次,你越喜歡,你看到的越多就越困惑,你看到的越多就越覺得有一種團體感。「人」這是多維、立體,善與惡之間的交替,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可以區分善與惡,膽小的小千,小白人可以單向車,沼澤小白只是偷龍,甚至邪惡的母親唐也有自己的困難。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神秘的沒有面孔的人——活生生的矛盾。
  • 《千與千尋》:一部治癒原生家庭創傷,教我們如何教養孩子動畫
    ——《千與千尋》再看《千與千尋》,才真的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部經典的動畫從2001年上映至今,將近20年的時間,它在豆瓣的評分都在9以上居高不下,甚至一度高達9.6分。第一次看《千與千尋》,只看到一個女孩經歷了不可思議的夢境,就像《愛麗絲奇遇記》那樣,以為只是一個小女孩做了一場夢。
  • 總有一部動畫會讓我們流下淚水——千與千尋
    宮崎駿這段話雖然簡短,但是細細品味,其實也揭示了觀眾們為什麼能夠從《千與千尋》這部作品裡尋求到感動的原因。所以這篇文章下面的內容,我們就一起來簡單聊一聊這個話題。總體而言,貫穿《千與千尋》的主題其實很明確,就是將天真爛漫的孩子和逐利貪婪的父母進行顯而易見的對比。
  • 《千與千尋》告訴我們,保持善良和純真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這個國家也是盛產漫畫家,幾乎知名於全世界的宮崎駿,我們都非常的了解,而且我們大多數人也都看過宮崎駿的作品。而宮崎駿的作品之中也充斥著各種的道理,有些道理十分的隱晦,除非我們在看完之後細細品味才可以發現宮崎駿想要向觀眾表達的意圖。而且宮崎駿的大部分作品的基調都是有著一些悲傷的,因為有些情節都是宮崎駿對於自己童年時的回憶。而對於我們來說,回憶這個東西也總是悲傷的。
  • 18年後再看《千與千尋》,你遇到了怎樣的自己?
    時隔18年,當我們再看《千與千尋》,不僅從中體會到了引人深思的人生哲學,還能看到成長中不同階段的自己,那麼,現在的你屬於以下哪一個階層呢?階層一:坊寶寶——長不大的孩子。在《千與千尋》中,坊寶寶被湯婆婆養在堆滿玩具和枕頭的無菌房裡,個子巨大,卻還是個嬰兒模樣,就像所有被父母溺愛的孩子一樣。在被錢婆婆將他變成老鼠,並跟隨千尋出去旅行見識世面之前,坊寶寶就是一個需要人陪,隨時用哭來威脅別人的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兒。
  • 心地善良、溫柔且不失純真的星座女,人緣好到讓人羨慕
    主筆:老巫當面對心地善良,純真無邪又不失溫柔的姑娘時,我們內心常常會十分嚮往和喜歡。那麼在十二星座中,就有這樣幾個溫柔且不失純真的星座女,她們的人緣往往好到讓人羨慕。白羊座:天真無邪,純真善良生活中,白羊女孩們似乎總有使不完的熱情和活力,往往表現出一副風風火火、朝氣蓬勃的假男孩模樣。她們的確是這樣的女孩子,一個不與溫柔沾邊的女孩子。
  • 陪伴了我們19年的《千與千尋》,淺顯易懂的道理,又有多少人明白
    從2001年開始,我們就接觸了《千與千尋》這部動漫電影,十九年的時間當中,任時間長河流逝,它依舊是那部曠世傑作。故事內容不用太多複述,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在孩子懵懂的眼中,它僅僅是一部動漫;但是在大人的眼中,每一次觀影,都能帶給我們全新的感悟。
  • 《千與千尋》背後暗藏的寓意,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
    《千與千尋》這部電影時隔18年後重新上映,而也讓我們有機會在大熒幕上面重溫這部帶著許多人成長的電影。而在今天重新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突然覺得成長是會不會停的列車,而我們也在成長中變得更加的成熟。《千與千尋》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講述一個十歲的小女孩與父母一同迷失,最後通過尋找,找到來處的故事。
  • 我們與《千與千尋》的8個回憶
    今天,Sir想告訴你,我對《千與千尋》的8個回憶。一份獻禮。致敬,感謝,回報。然後重逢。註:本文有劇透,但《千與千尋》的價值,絕無法用劇透傳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千與千尋》,它屬於全世界,也只屬於你。眼淚有人說,10歲的人看《千與千尋》是一個故事,25歲看是第二個故事,50歲看是第三個故事。Sir也聽一個年輕人說過,她在大學看《千與千尋》,沒啥感觸;工作後看第二次,哭得像個傻*。《千與千尋》雖是童話,卻不止打動孩子。
  • 《千與千尋》以自由的名義,你我都有過的夢境!
    作為已經上映17年之久還會這麼火的一部動畫電影,它有什麼迷人的地方吸引到觀眾呢?畫質依舊是那麼唯美。故事講述的是千尋和爸爸媽媽一同驅車前往新家,在郊外的小路上不慎進入 神秘的隧道——他們去到了另一個詭異的世界,一個中世紀的小鎮,結果爸爸媽媽聞著可口的飯菜就變成了豬,而這個小鎮的居民不是人竟是一些奇怪的、半透明的人。
  • 餘生,做個善良的人
    做個善良的人,不會傷害到別人,也不要傷害到自己,這樣剛剛好。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太多的汙濁了,在我看來,善良是那些心裡乾淨的人讓這世界保留的最後一絲溫暖和尊嚴。我也希望我生命中所遇之人都是善良的人,沒有勾心鬥角、陰謀算計,沒有不堪與汙濁,我希望留在彼此內心深處的記憶都是溫暖與美好。儘管這有些理想主義,可我依舊期待著往後餘生,相遇的皆是善者。
  • 像個孩子一樣,用純真和善良去對待這個混沌的世界
    不要停留在原地等待別人來救贖,你要勇敢往前走,讓自己變得更好,只有這樣你才會遇到更好的人。做好自己,只有除了愛情什麼都不缺的人,才有資格去等待愛情,哪怕是在風雨如晦裡,也能等到屬於你的彩虹。勇敢地做自己,不要為了任何人而改變。
  • 《千與千尋》童話背後的教育意義思考,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闖入神秘的神靈異世界,歷經磨難,拯救父母的成長故事。該片時隔19年被引入國內,也依舊引起了一番熱議,票房高達4.88億。 如今日本再重映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動畫電影,也是毫無懸念地打敗了其他新片,穩固霸佔票房前三。
  • 獻給那些依舊保持和想要保持自我與純真的人
    有人說社會是個大染缸,不管什麼樣的人進入這個染缸裡都會沾染上社會的氣息,而這個過程我們稱它為成長。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了許多的自我與純真,就像現在的人們很難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就像現在的人們又忙又煩的狀態中,緊繃的神經和暴躁的脾氣。
  • 《千與千尋》上映!保持善良,人生路才會越來越順利!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在千尋身上,除了看到單純善良和勇敢,我想像不出一個小姑娘還有其他更有深意的表達。首先在進入異度時空之後,看到很多無人看管的佳餚的時候,千尋作為孩子可能是第一個拿著就吃的人,但是不詢問食物的由來,拿著就吃的是千尋的父母。
  • 《千與千尋》千尋的蛻變童話背後,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闖入神秘的神靈異世界,歷經磨難,拯救父母的成長故事。該片時隔19年被引入國內,也依舊引起了一番熱議,票房高達4.88億。如今日本再重映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動畫電影,也是毫無懸念地打敗了其他新片,穩固霸佔票房前三。
  • 純真善良的三個星座,內心幾乎沒有黑暗,從來不會去害人
    也是因為這個冷漠的社會,有許多人明明天生是非常單純善良的人,但正是因為在這個社會當中,遨遊了很久很久,很難去保持自己當初純真善良的本性。而那些一直能夠保持純真善良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哪幾個星座是能夠保持內心純真的一面吧。
  • 《龍貓》:講的是很溫情的故事,孩子眼中的世界才是最純真的
    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有隱藏著一個美好而極其脆弱的樂園,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逐漸從美夢中清醒過來,心中無暇的樂園也就保護得越來越嚴實,毫無觸及的餘地,內心也就變得越來越敏感。就沒有孩子眼中的純真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