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大學時的我們總是年少輕狂,宿舍的兄弟們來自五湖四海,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酒,尤其是白酒,一有機會大家就坐在一起喝酒,談理想,談人生,談女人,吹牛皮,一個個叫囂著「一飲盡江河,再飲吞日月」,卻又一個個醉倒在桌子下。記得那一次一個兄弟失戀,叫嚷著要喝酒,兄弟們想著陪他放鬆一下也好,誰知去了飯店這傢伙直接要了一件紅蓋汾,我們就8個人呀,老闆憂心忡忡的望著我們再三確認「一件?」「嗯,一件」。就這樣,那天晚上,8個倒了5個,沒倒的3個一個內蒙的,沒見喝醉過,一個感冒了,分的酒少,還有就是失戀的兄弟了,他要的酒,他沒多喝,酒桌上他的頭一直深埋著,說話時聲音已是哽咽,大家都在寬慰著他,男兒的淚不該這麼流,走進社會,大把的女人在等著我們哪。那時已是大四,現在想來,我們的青春似乎也因這一場買醉戛然而止。
提起酒來,話總是說不完的,我是山西的,作為汾酒之鄉,山西的人早已習慣了清香型白酒的滋味,從小時候的杏花村酒,後來的紅蓋汾、汾陽王,到流行的十年老白汾、三十年的青花,不變的柔綿香純、後口回甘的口感汾酒伴隨著一代代的山西人,多少青春年少、芳華歲月浸染在了這甘美的酒中。偶爾也喝過濃香型、醬香型的,遠點聞著還挺香,當放在嘴邊準備喝的時候,一股特別衝還不是烈的那種的酒氣直往鼻子裡鑽,忍著小喝一口就感覺味道有點怪,咽不下去。朋友們就笑著說,這才是好酒,但凡喝酒的男人總會喜歡上這個的,只是你喝酒的任督二脈還沒有打通,說罷自顧喝一盅,甚是享受,我卻不以為然。
中秋的時候,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回家探親,和老家的這幾個小夥伴又聚了聚,到了根據地拿出來兩瓶酒說讓大家嘗嘗,「習酒」!略有耳聞,只在電視廣告上看到過,卻是沒喝過,一看是醬香型,心裡早已發了怵。朋友知道我喝不慣這個,就開始遊說我,世人皆曉茅臺,唯不知習酒,其實茅臺與習酒是一衣帶水,淵源頗深,茅臺和習酒是赤水畔的兩顆璀璨明珠啊,就是紅軍長徵時幾渡赤水的那個赤水,這酒不止好喝,還繼承了革命優良傳統啊!我說我喝還不行嗎,越說越玄乎了!朋友大笑著給了我一盅,我聞了聞,嗯,不是之前的那種直往鼻子裡鑽的衝勁,倒是有幽幽的濃鬱酒香,小抿了一口,一股濃香在口舌間竄了開來,甚至連鼻孔都要張開,變的通暢,53度的酒該有的烈,卻不辣,及至下咽,喉間一陣清冽,猶如涓涓細流直下五臟六腑,我暗道:舒坦!朋友問咋樣,我說:還行吧。
於是,三五友人便暢飲了起來,談工作,談家庭,人到中年,不再似年輕那會的張狂,動不動的一口悶,不醉不歸,現在的大家都不勸酒,量力而行,雖不至於往酒裡泡枸杞,卻也是風淡雲輕,盡興就好!
回家之後,我默默上網查了一下,朋友帶的這一款是紅習醬1952,53度500ml的,一瓶不算貴,也就是十年老白汾不相上下的價格,再細看,習酒果然和茅臺有著深厚的聯繫,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52年,屬茅臺集團全資子公司,與茅臺相距不到50公裡,一直以純糧固態發酵工藝釀酒著稱,以當地優質高粱、小麥為原料,採用傳統醬香型工藝釀成,酒色清亮,香氣濃鬱,口感細膩飽滿,回味無窮。果斷下單一箱,家中常備,不管是自斟自飲,還是與親朋小聚,總少不了它。朋友看見,總免不了要調侃我兩句,不是喝不慣麼,不是還行麼,咋還一整箱的買呢?我總是說送人啊,好喝不貴又有面,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