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藝術大學生組團至北港朝天宮進香開展宗教民俗與學術研究

2020-12-08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5月1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疫情減緩,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10餘名師生組成進香團,18日前往雲林縣北港朝天宮進香,了解北港進香文化與疫情帶來的衝擊。廟方表示目前已有零星進香團來廟,但廟方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持續依政府規定進行各種防疫措施。

在北港朝天宮依古禮邀請北港百年藝陣「馬陣吹」開路,(張朝欣攝)

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代理院長林承緯與10餘名碩士研究生,為了研究北港進香文化組成進香團,18日抵達北港朝天宮,依古禮邀請北港百年藝陣「馬陣吹」開路,並由在地文史工作者蔡享潤、北港媽祖青年軍導覽解說,進行一趟宗教民俗與學術研究的對話。

林承緯表示,北港進香並不僅是單純的宗教信仰活動,還有許多深厚的文化底蘊,此次即邀雲林縣登錄傳統藝術保存者蘇仁義老師,以「馬陣吹」為進香團開路,並自製進香旗幟、臂章、香條,重現早年進香情境,希望藉此讓更多民眾與學子了解北港的歷史文化。

臺北藝術大學師生依規定人流分散、量體溫。(張朝欣攝)

面對疫情影響許多人的進香行程,林承緯說透過健康防疫與文化藝術、宗教信仰的研究,可讓大眾更加認識生命的意涵。北港朝天宮是防疫工作做得最好的寺廟之一,學生們在此次進香行程中,也深入了解寺廟如何配合防疫政策安撫人心,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北港朝天宮常務董事吳炳俊指出,臺灣大專院校師生組成的進香團並不多見,廟方特別依古禮相迎,並介紹轎班過爐儀式。近日因疫情減緩,已有少數進香團到廟,但廟方仍持續進行人流分散,並要求入廟者需戴口罩、量體溫、消毒雙手,全力配合防疫工作。(高楊)

相關焦點

  • 萬尊媽祖神像將會聚臺灣北港朝天宮
    萬尊媽祖神像將會聚臺灣北港朝天宮 2013年06月27日 08: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300多年頭一遭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活動今年停辦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活動停辦。(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農曆3月19、20日媽祖出巡是島內第1個被列為重要民俗的宗教活動,每年吸引成千上萬人潮迎神賽會。今年受疫情影響,朝天宮董監事會昨天(9日)開會一致通過停辦1年,也是朝天宮創廟300多年首次停辦。
  • 昨苗慄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抵達北港朝天宮
    據臺灣媒體報導,苗慄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往北港朝天宮進香,今天抵達,隊伍浩蕩,人潮滾滾,鞭炮響徹雲霄。  有170多年歷史的白沙屯媽祖到朝天宮進香,21日起駕,跨過苗慄、臺中、彰化、雲林4縣市,徒步50小時、經200多公裡,上午抵達北港。
  • 萬年香火的朝天宮
    走進北港朝天宮的商圈,濃濃的麻油香撲鼻而來,隆隆的鞭炮聲和進香團繞境的隊伍讓北港熱鬧了起來。「叭噗,叭噗」賣芋冰的叫賣聲穿梭在整個北港商圈,68歲的許政雄推著賣芋冰的推車,行走在北港的大街小巷,家傳三代至今已賣冰半世紀,芋冰伴隨許多北港人成長,成了最甜美的加憶。
  • 北港朝天宮228連假 湧入70餘萬人潮
    北港朝天宮228連假湧入70餘萬人潮。(張朝欣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北港鎮朝天宮媽祖廟228連續假期人潮不斷,廟方估計4天假期超過70萬人次進香人潮,比往年增加1至2成,主要是南部天氣良好適合出遊,加上北港燈會3大燈區各具特色,遊客參拜媽祖後可以順道賞燈。
  • 朝聖祈福拜媽祖 雲林北港朝天宮
    圖一:北港朝天宮  圖三:來自各地進香的信眾  宗教的力量、有著撫慰人心的安定,宗教的史跡、有著教化人心的故事,臺灣雲林的北港是知名宗教盛地,朝天宮媽祖自1694年建造以來,護衛著世世代代人們的心。
  • 臺灣寫真:小鎮北港,這裡有媽祖300年不墜的香火
    中新社臺北8月2日電 題:小鎮北港,這裡有媽祖300年不墜的香火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歐陽開宇登上媽祖文化大樓,眼前的朝天宮就是雲林縣北港鎮的中樞,閩南式宗教建築和環形道路如迷你田徑場,民房、道路似觀眾席向四方延展,宮口街商鋪林立,進香人往來不息。
  • 臺灣北港朝天宮民俗特色節目《電音三太子》亮相
    「 萬人遊燈」也稱「媽祖神燈平安遊」,是湄洲媽祖祖廟延續千年的傳統民俗活動,由「儀仗方陣」、「姓燈方陣」、「至親方陣」、「提燈方陣」、「排燈方陣」等組成。圖為臺灣北港朝天宮攜民俗特色節目《電音三太子》亮相「媽祖神燈平安遊」。
  • 遊記《北港朝天宮》:來北巷看孝子釘,順便看北港媽祖廟
    大甲媽祖進香在1988年以前,終點是位於雲林北港的朝天官。但在1988年,朝天宮使用「媽祖回娘家」等字眼,宣稱「大甲媽是北港媽的分靈」,引起大甲鎮洲宮抗議,最後乾脆將「北港進香」活動改稱「繞境進香」,終點也變成現在的新港奉天宮。
  • 臺灣的特色寺廟:濃鬱文化滲透民俗生活和歷史
    不管寺廟大小,總是香客如織、絡繹不絕。所以,臺灣地方雖不大,但大小寺廟在萬數之多,平均每村有二座半以上。濃鬱的寺廟文化滲透著臺灣社會獨特的民俗生活和歷史。  臺灣的特色寺廟  南投中臺禪寺:時尚豪華  第一眼看到中臺禪寺的人都會驚嘆:一個寺廟怎麼像一座宮殿如此金碧輝煌?
  • 建造8年 臺灣北港朝天宮完成第3代祖媽轎傳承神轎工藝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北港朝天宮第3代祖媽鸞轎歷經8年多建造,7日舉辦竣工典禮,此鸞轎斥資上千萬元(新臺幣),其雕工細緻紋飾繁複,以神仙飛龍、神獸水族為主題,並記載聖母成聖及顯聖事跡,傳承媽祖文化與鑾轎工藝供後世永續保存。
  • 媽祖聖誕 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改在線祝壽
    華夏經緯網3月25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今年因疫情取消媽祖聖誕遶境,廟方為方便信眾向媽祖祝壽,推出「媽祖季祝壽祈福」在線祝壽活動,並免費提供1萬個公益名額給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希望藉由媽祖信仰力量安撫人心,共同度過此次疫情。
  • 大甲鎮瀾宮決定包機經香港赴大陸進香
    中新網臺北六月二十二日消息:由於宗教直航未獲許可,臺灣大甲鎮瀾宮決定改用包機前往福建湄州進香。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始末,並抗議此行遭到民進黨抹黑。  顏清標說,鎮瀾宮推動宗教直航一年多,原本規劃搭船赴大陸,並擲□經媽祖指示七月十六日啟程,但臺灣新當局目前尚未核准宗教直航,必須彎靠第三地,費用過鉅,只好改包機前往。  他表示,如果搭船彎靠第三地,大船要兩天半,小船要二十二小時,航程六百海裡,對年長者身體不好;最後作出空運決定,經由香港前往廈門。
  • 北港媽祖遶境 臺日藝閣展演吸睛
    北港媽祖遶境藝陣雲集,有如臺灣宗教嘉年華。(張朝欣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媽祖遶境活動已由臺灣文化部門列為「臺當局指定重要民俗無形文化資產」,23日展開農曆3月19、20日媽祖遶境,今年特別增加「臺日創意藝閣展演」,來自島內外的神轎與藝陣綿延數公裡,是最具臺灣特色的宗教嘉年華。
  • 臺灣北港媽祖文化之旅在天津拉開帷幕
    臺灣北港朝天宮董事長曾蔡美佐:希望媽祖能夠作為海峽兩岸的文化媽祖,能夠作為海峽兩岸歷史、文化、民族的媽祖。  從臺灣北港朝天宮的媽祖聖像分靈出來,雕刻出一尊新的媽祖聖像並安放在其它地區的媽祖廟中,已經成為媽祖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 廈閩南朝天宮春節啟動 臺北港朝天宮媽祖來廈交流
    廈門閩南朝天宮(效果圖)。20日下午,湖裡殿前街道閩南古鎮國際展覽館就像過年一般熱鬧,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來此駐駕交流,吸引周邊社區500多名居民前來參拜。臺灣北港朝天宮是全世界華人媽祖信仰的朝聖所在地,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臺灣媽祖文化的首要重鎮,而此次來廈交流的目的是恭祝廈門閩南朝天宮即將正式啟用。
  • 萬人簇擁 臺灣苗慄白沙屯媽祖起駕進香(圖)
    3月21日凌晨起駕,展開11天10夜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行程,儘管低溫寒冷,逾萬名信徒不減熱情簇擁相隨。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苗慄通霄白沙屯媽祖今天凌晨起駕,展開11天10夜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行程,儘管低溫寒冷,逾萬名信徒不減熱情簇擁相隨。
  • 打預防針 蔡英文訪北港朝天宮前董座先表態挺馬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今(8)日將前往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朝天宮董事長蔡詠鍀說表示,宗教不分黨派,所以歡迎蔡英文到廟裡拜拜,他也會陪同蔡英文,不過,他強調自己的立場是堅定支持馬英九連任。  日前織襪公會理事長魏平棋接待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當地傳出蔡「拔樁」成功耳語,魏平棋隨即發出聲明澄清。
  • 臺灣小鎮北港:300年不墜的媽祖香火
    【同期】朝天宮文化組長 紀仁智  昭和4年,換算的話是1929年,由臺北總督府交通局鐵道處出版的一張官方的地圖。它特別的地方是在北港畫一個媽祖廟,在這個地方。在整個地圖裡面唯一有一個廟宇。  【解說】這張老地圖裡唯一的廟宇,就是位於臺灣雲林的北港朝天宮。1694年,臨濟宗樹壁和尚從福建的湄洲島請了一尊媽祖到北港。
  • 韓國瑜參拜北港朝天宮,廟董作陪破不挺傳聞
    韓國瑜參拜北港朝天宮,廟董作陪破不挺傳聞韓國瑜的當選,在臺灣市民看來似乎就是上天註定一般,臺灣"中選會"舉行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號次抽籤,在2020年的中選會大選的時候,他抽中了2號的標籤,此後一張天象圖被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