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小鎮北港,這裡有媽祖300年不墜的香火

2020-12-18 福州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8月2日電 題:小鎮北港,這裡有媽祖300年不墜的香火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歐陽開宇

登上媽祖文化大樓,眼前的朝天宮就是雲林縣北港鎮的中樞,閩南式宗教建築和環形道路如迷你田徑場,民房、道路似觀眾席向四方延展,宮口街商鋪林立,進香人往來不息。

圖為位居北港鎮中樞的朝天宮建築群。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朝天宮文化組長紀仁智告訴近期來此訪問的中新社記者,早在光緒年間,這個臺灣中部的農業小鎮就有聯繫金門、廈門、安平(臺南)的商船航路。1894年從福建到雲林任儒學訓導的倪贊元在其《雲林縣採訪冊》中描述,(北港)百物駢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為雲邑冠,俗人呼為小臺灣。

就在倪來到雲林的200年前(1694年),臨濟宗樹壁禪師從湄洲島請了一尊媽祖來到北港,6年後蓋起一座廟,即朝天宮的前身。

三百年滄海桑田,從朝天宮前方流過的北港溪,泥沙囤積,港口往臺灣海峽方向移動,此間港埠地位被彰化鹿港取代;1945年臺灣光復,此地居民曾有心重建閩臺貿易網,又隨時局巨變而告中斷。

如今的北港沒落了,紀仁智說,沒有大工廠大企業,年輕人自然向外移動;他小時候北港還有6萬人口,現在剩4萬,多是老人和小孩。

圖為進香人冒雨來到朝天宮焚香祈福。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不過,不論商業活動、青壯居民是聚是散,北港作為全臺一大媽祖信仰中心的位置不曾改變。任職朝天宮超過26年,熱心文史的紀仁智整理、收集了許多文物資料,有1846年北部新竹地區團體前來敬香的記載,說明「道光年間,北港的媽祖信仰已經傳到北部」。

還有1929年(日據時代)臺北總督府交通局鐵道處出版的官方地圖。他說,出版方在北港畫一個媽祖廟,是整張地圖唯一一個廟宇,佐證當時朝天宮被日本人稱為「媽祖總本山(本山,有大本營或根據地的意涵)」。

朝天宮董事長蔡詠鎝告訴記者,或許是因為朝天宮早期就設有聖父母殿(即奉祀媽祖的父母親),或許是因為香火鼎盛、備受推崇,信徒希望把此間的香火帶回去。如今,從朝天宮「分靈」或「分香」供奉的媽姐廟遍布全臺,更伴隨臺灣信徒的腳步,落腳於東南亞、日本、韓國、法國、澳大利亞乃至大陸諸多城市。

300年間香火不墜,與本地信徒傳承媽祖文化的方式有關。

紀仁智說,資源貧乏的年代,朝天宮就興辦媽祖醫院,全臺各地貧困民眾都可申請急難救助,符合條件就免費幫扶。

全臺唯有朝天宮至今仍在打造特殊的「移動劇場」,即北港鄰裡一同參與的藝閣遊行,每部花車是一個典故,小朋友「上陣」扮媽祖、扮《三國演義》《封神榜》裡的人物,演繹傳統。

圖為紀仁智介紹1996年4月福建湄洲媽祖祖廟贈予朝天宮的「首德媽祖」。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朝天宮還是全臺開放時間最長的宮廟之一,除夕到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將近三個月時間裡,它24小時開放。海內外香客求神問卜是絡繹於途,問健康、問家庭,問農作物的種植時間。

今年4月,臺當局領導人首次徒步「隨香」數公裡,前往北港迎苗慄縣白沙屯媽祖「回娘家」進香,引發各界關注、討論。此外,還有鴻海集團前董事長郭臺銘以「媽祖託夢」的名義參與選舉等新聞事件發生。

在紀仁智看來,政治人物想要跟媽祖沾上邊,既是增加曝光率,也是希望捉住信徒的心。但他比較不喜歡這種被利用的情況。

「我一直說我們有使命感、責任感,要讓信徒有一種心情上的轉變,恢復到以前那種淳樸的生活。」在他看來,朝天宮的職責是教化信眾,尤其現代人為「利」字一直在變。

圖為媽祖文化大樓頂層的巨型石雕媽祖,它與福建湄洲媽祖祖廟石雕媽祖均為廈門大學李維祀教授設計,兩座媽祖廟互贈對方。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媽祖香火,是朝天宮與小鎮聯繫外部世界的橋。受訪時剛從中國大陸交流十餘天回來,蔡詠鎝說,朝天宮也是參與兩岸交流最早、最廣的媽祖廟之一,這些年廟方默默辦了很多民間活動,比如本地奪得全臺賽事冠軍的小學排球隊有機會到天津參加交流友誼賽,今年還去了上海。「借著宗教文化,把運動、書法等活動融合在一起。」

供奉媽祖的地方都有中華民族血脈,一種思鄉的心情連結著世界各地。蔡說,朝天宮成立了一個寰宇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今年9月將請臺灣五六十間媽祖宮廟到廈門閩南朝天宮、莆田湄洲祖廟去祈福。他說,兩岸關係不會斷,就是因為根都在那邊。(完)

相關焦點

  • 臺灣小鎮北港:300年不墜的媽祖香火
    【同期】朝天宮文化組長 紀仁智  昭和4年,換算的話是1929年,由臺北總督府交通局鐵道處出版的一張官方的地圖。它特別的地方是在北港畫一個媽祖廟,在這個地方。在整個地圖裡面唯一有一個廟宇。  【解說】這張老地圖裡唯一的廟宇,就是位於臺灣雲林的北港朝天宮。1694年,臨濟宗樹壁和尚從福建的湄洲島請了一尊媽祖到北港。
  • 湄洲媽祖將赴臺參加2013年世界媽祖會北港
    湄洲媽祖將赴臺參加2013年世界媽祖會北港   中新網湄洲島8月15日電 (高亞成)15日,記者從湄洲祖廟獲悉,應臺灣有關方面邀請,湄洲媽祖暨湄洲媽祖祭典團將於今年9月中旬赴臺參加「2013世界媽祖會北港」大型活動,開展為期12天聯誼交流活動。
  • 羅大佑《鹿港小鎮》裡提到的廟,臺灣媽祖廟之冠,媽祖像來自福建
    因為靠海,鹿港開埠較早,十八世紀初、中葉就成為臺灣重要的港口,歷時200年而不衰,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尤極一時之盛,人口十餘萬,曾贏得「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鹿港老街是鹿港小鎮裡人氣最旺的地方,這裡又被稱為"古市街",其實就是指瑤林街、埔頭街以及大友街這一帶。老街的街屋大都還保持著清朝時期的原樣,好玩、好吃、好逛,又好買。
  • 臺灣北港媽祖文化之旅在天津拉開帷幕
    2001年4月24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為期七天的臺灣北港媽祖文化之旅4月19日在天津拉開了帷幕,來自臺灣的近200名媽祖信徒向天津天后宮贈送了媽祖金身座像,同時,臺灣北港的朝天宮與天津的天后宮建立了至親盟的關係,兩岸同胞在媽祖文化交流方面又有了深入地發展,請看記者的報導。
  • 300多年頭一遭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活動今年停辦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活動停辦。(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農曆3月19、20日媽祖出巡是島內第1個被列為重要民俗的宗教活動,每年吸引成千上萬人潮迎神賽會。今年受疫情影響,朝天宮董監事會昨天(9日)開會一致通過停辦1年,也是朝天宮創廟300多年首次停辦。
  • 臺灣北港老街一日遊,在這個裡你買得起茶葉蛋
    咱們一直把臺灣稱為「寶島臺灣」,從小在課本上就有「臺灣日月潭」,可見中國人對臺灣一直都是有特殊感情的,不僅僅因為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多的原因也許是臺灣保存著我國太多的傳統文化。就比如說媽祖吧,媽祖是臺灣人民主要的信仰之一,雲林的北港是知名的宗教聖地,自1694年興建朝天宮後,媽祖的各種神跡撫慰著人心,鼎盛的香火更是帶動周邊的商圈發展,每年吸引大批信眾及觀光客前往朝聖。
  • 在臺灣的媽祖廟
    臺灣與莆田淵源很深,雖隔一灣海峽,仍阻斷不了兩岸人民的密切往來,在海對面寶島臺灣,不僅繁衍著眾多的興化裔,而且在臺灣的高山族中今還有幾個社通用興化話作為口語。    餘文以《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五(番社風俗)中指明,福建興化府漢人渡海到臺灣後,娶高山族婦女為妻,隨後「令其子孫婚配,皆由父母主婚,不與別番同」。
  • 萬尊媽祖神像將會聚臺灣北港朝天宮
    萬尊媽祖神像將會聚臺灣北港朝天宮 2013年06月27日 08: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6000多尊媽祖齊聚臺灣北港朝天宮
    6000多尊媽祖齊聚臺灣北港朝天宮31/36) "← →"翻頁 9月19日,時值中秋佳節,福建莆田湄洲媽祖與來自世界各地的
  • 臺灣今年難現「三月瘋媽祖」盛況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今年難現「三月瘋媽祖」盛況中新社臺北3月10日電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多個媽祖宮廟先後取消或延期舉辦出巡繞境活動,臺灣地區歷史悠久的「三月瘋媽祖」民俗盛況今年難現。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日公布,臺灣地區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1例為本地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1例為境外輸入個案。臺灣新冠肺炎累計確診47例。綜合中國時報、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2月底,臺中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先後宣布媽祖繞境活動暫緩、延期。
  • 遊記《北港朝天宮》:來北巷看孝子釘,順便看北港媽祖廟
    大甲媽祖進香在1988年以前,終點是位於雲林北港的朝天官。但在1988年,朝天宮使用「媽祖回娘家」等字眼,宣稱「大甲媽是北港媽的分靈」,引起大甲鎮洲宮抗議,最後乾脆將「北港進香」活動改稱「繞境進香」,終點也變成現在的新港奉天宮。
  • 媽祖聖誕 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改在線祝壽
    華夏經緯網3月25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今年因疫情取消媽祖聖誕遶境,廟方為方便信眾向媽祖祝壽,推出「媽祖季祝壽祈福」在線祝壽活動,並免費提供1萬個公益名額給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希望藉由媽祖信仰力量安撫人心,共同度過此次疫情。
  • 北港上元天后繞境
    北港朝天宮是臺灣300多座媽祖廟的總廟,香火鼎盛,每年春節至農曆三月底是進香旺季,由於其間跨越了元宵節上元燈會和媽祖生辰兩大盛會,吸引了上百萬信徒由全臺各地擁入北港參竭,繞道遊行、藝陣班弄、煙囂炮花、香客如潮,如此的廟會盛況讓小鎮沸騰到極點。
  • 萬年香火的朝天宮
    走進北港朝天宮的商圈,濃濃的麻油香撲鼻而來,隆隆的鞭炮聲和進香團繞境的隊伍讓北港熱鬧了起來。「叭噗,叭噗」賣芋冰的叫賣聲穿梭在整個北港商圈,68歲的許政雄推著賣芋冰的推車,行走在北港的大街小巷,家傳三代至今已賣冰半世紀,芋冰伴隨許多北港人成長,成了最甜美的加憶。
  • 新舊交織下的臺灣鹿港小鎮:有近60座廟宇香火不斷
    這個位於彰化的小鎮,是臺灣最早的開埠港之一,30多年前又因羅大佑的歌曲《鹿港小鎮》而揚名,不但是臺灣尋古懷舊的勝地,也成為不少大陸歌迷心中嚮往的地方。歲月流轉,香火依舊鹿港的確是懷舊的好地方。這裡曾經千帆雲集,壓艙石多到鋪滿道路;而店鋪櫛比鱗次、屋頂連著屋頂,讓整條街「不見天」。
  • 延參有請第7期:參訪北港朝天宮
    臺灣北港朝天宮(圖片來源:視頻截圖)參延法師參訪臺灣北港朝天宮(圖片來源:視頻截圖)(圖片來源:視頻截圖)關於媽祖媽祖為中國沿海各省居民主要信仰之一。在臺灣,媽祖和王爺為人們最主要的二種信仰。有關媽祖其人,一般認為媽祖為宋代興化軍莆田縣湄洲嶼林氏女,死後為人崇拜而成神。從宋代至今,媽祖一直是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 臺灣深度遊指南:10個最容易被忽略的慢遊小鎮
    從開放自由行的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我們到臺灣,可是,我們有真正認識臺灣嗎?臺灣不是只有臺北士林官方味濃厚的夜市小吃,不是只有風景勝地阿里山日月潭和墾丁……拋下旅遊攻略裡那些片面的、浮躁的、符號式的臺灣印象,不妨跟隨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當地人,一起來重新看一看,對我們來說中國這片有點熟悉卻又陌生的的島嶼。
  •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聖誕祭典取消觀禮 改線上直播
    華夏經緯網4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日,均依古禮舉辦祝壽祭典,今年祭典為4月15日,廟方為加強防疫,14日設置祭典管制區,並取消觀禮區改用線上直播,信眾可在15日清晨6點在家用視訊觀禮,一起為媽祖祝壽。
  • 湄洲與臺灣源遠流長的媽祖情緣
    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表示:「臺灣每年到湄洲島拜謁祖進香團隊大概有一千五百多個,人數達到二十多萬。他們每年都會來一次,有的扛著大的媽祖像,大部分是抱著小的媽祖像。他們覺得臺灣的媽祖是從這裡分靈過去的,回來受一下這裡的香火薰陶,回去會更靈驗。」
  • 海內外4643尊媽祖會聚北港 創金氏世界紀錄
    「媽祖心,香火情」,長達半個月的「2013世界媽祖會北港」活動日前在臺灣隆重舉行。海內外4643尊媽祖神像會聚雲林縣北港祈福,300多家媽祖宮廟加盟會香,展現最美好媽祖文化,一舉創造金氏世界紀錄。「2013世界媽祖會北港」活動由臺灣著名媽祖廟——北港朝天宮發起,與大陸湄洲祖廟、天津天后宮聯合主辦,獲得海內外各地媽祖宮廟熱烈響應,紛紛加盟,共襄盛舉。早在9月6日,北港朝天宮就組織數百人護駕隊伍,跨海到湄洲祖廟朝聖迎駕。9月8日,大陸各地媽祖搭乘「臺閩之星」客輪直航臺中港,隨後即展開盛大繞境巡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