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交織下的臺灣鹿港小鎮:有近60座廟宇香火不斷

2020-12-20 環球網

新舊交織下的鹿港小鎮(行走臺灣)

必須承認,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困在鹿港藝術村時,心情是鬱悶的。這個位於彰化的小鎮,是臺灣最早的開埠港之一,30多年前又因羅大佑的歌曲《鹿港小鎮》而揚名,不但是臺灣尋古懷舊的勝地,也成為不少大陸歌迷心中嚮往的地方。

歲月流轉,香火依舊

鹿港的確是懷舊的好地方。這裡曾經千帆雲集,壓艙石多到鋪滿道路;而店鋪櫛比鱗次、屋頂連著屋頂,讓整條街「不見天」。儘管隨著港口衰落、榮景不再,「不見天街」日據時期便被拆除,但老店鋪浮雕在門楣上的招牌仍在,閩南風格的紅磚古厝散布街巷,更有大小廟宇不時飄來的嫋嫋香氣。

曾經的「不見天街」,如今是中山路,一端是天后宮,另一端是龍山寺。300多年歷史的天后宮,相傳供奉的是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收復臺灣時,自湄洲祖廟恭請的媽祖像。也因此,鹿港天后宮被認為是臺灣400多座媽祖廟之冠。龍山寺主祀觀音菩薩,創建於明末清初,與天后宮一樣,都是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都有令人驚豔的精緻雕刻和八卦藻井。

值得一提的是,天后宮滿滿的香火氣,清晨開始便人流不息,信眾執香奉果,熱鬧非凡;宮外招牌林立,各色小吃挑逗人們的味蕾。龍山寺則不然,門前廣場乾淨到不留片羽,連賣香的都沒有。一位當地阿嬤說,不知為什麼沒人在龍山寺前擺攤。山門之內,沒有紀念品出售,除了香客、遊客,一位中年男子坐在一隅大聲誦經,越發顯得整座廟宇清淨莊嚴。

很少有地方像鹿港這樣廟宇密集,小鎮共有近60座廟宇,供奉著從觀音、媽祖到關公、城隍等神明,還有眾多王爺廟、宗族廟,以及因此保留下來的傳統祭祀儀式。綿延的香火令人感嘆,無論歲月流轉、人事更迭,屬於精神的那部分總會代代留傳。

新誘惑,伴著舊堅守

然而,「遊客化」似乎是每個熱門景點必經的誘惑,保守到拒絕鐵路入鎮的鹿港也不能例外。保存最完好的埔頭、瑤林、大有三條老街,紅磚鋪地,巷弄曲折。不少舊日風情仍在,如「半邊井」,一半自家喝水、一半路人取用,訴說著昔時的古道熱腸;當然也有很多旅遊景點都能見到的紀念品店,賣著長得差不多的商品。

令人驚訝和惋惜的是,鹿港街頭竟然也有目前最熱門的抓娃娃機店。抓娃娃機店因為收益不錯,近兩年在全臺灣攻城略地,憑什麼鹿港就不該有呢?可是,一邊是擺滿深紅神桌、牆壁被香火燻得昏黃、仿佛幾十年不曾變過的佛器店,另一邊便是耀眼燈光下,一排排粉妝玉砌的抓娃娃機。一牆之隔那麼強烈的反差,其它地方也不多見。

心的依託,在傳承者

雨點劈頭蓋臉打下來時,正走在老街旁邊的鹿港藝術村——當地政府免費提供給藝術工作者使用的兩排小房子。街上行人稀落,大部分工作室都已關門。施俊雄仍在自己工坊中,為一排小小獅子頭上色。

鹿港是傳統工藝重鎮,木器、竹器、錫器、木雕和燈籠等製作,還保留著幾百年前傳自福建、廣東的古法。施俊雄製作的傳統獅頭面目,聽起來並非大家熟知的工藝。他說,父親那一代舞獅人自己做獅頭,現在的人就不太會做了。「我爸爸在我二十幾歲時就過世了。有客人來問能不能做,剛好我會做。」自此,施俊雄就開始了製作並收集獅子頭的生涯。

「有人定製,我便做兩個。一個交客戶,一個自己留著。」30多年來,施俊雄已經收藏了四五十個獅頭。在他看來,每個獅子頭都有當時、當地的特色:「看這個像竹篩子一樣的獅頭,不精緻也不漂亮。他們那時剛從大陸遷到臺灣,要生活,沒什麼材料,就用很簡單的東西做獅子……」

施俊雄說自己是退休工人,退休後不但他做,兒子下班也會過來幫忙。「你想,祖先留下的獅子快壞掉了,我幫你修好了,你會很高興,我也會很高興。這不是錢的問題,那種成就感不知怎麼表達。」

鹿港映像工作室也亮著燈。談起鹿港歷史,文史工作者陳仕賢如數家珍。他已經寫了十幾本是關於鹿港歷史及民俗的書。為了寫這些書,他自費到福建泉州、惠安等地多次。「出書一定賠錢,」陳仕賢說,「可是我願意啊!有些事情不能等有錢才做……」

據說羅大佑寫歌時不曾到過鹿港。仿佛冥冥中的天意,鹿港誤打誤撞成了漂泊在都會、無所適從的情感寄託。時代進步,鹿港不可能永遠沒有霓虹燈,但相信只要這些呵護傳統的人在,鹿港仍是很多人的心靈之鄉。

相關焦點

  • 臺灣鹿港古鎮
    圖為鹿港小鎮街景。山門之內,沒有紀念品出售,除了香客、遊客,一位中年男子坐在一隅大聲誦經,越發顯得整座廟宇清淨莊嚴。  很少有地方像鹿港這樣廟宇密集,小鎮共有近60座廟宇,供奉著從觀音、媽祖到關公、城隍等神明,還有眾多王爺廟、宗族廟,以及因此保留下來的傳統祭祀儀式。綿延的香火令人感嘆,無論歲月流轉、人事更迭,屬於精神的那部分總會代代留傳。
  • 鹿港走筆:嫋嫋香火裡的「兩岸印記」
    新華社臺北10月17日電 題:鹿港走筆:嫋嫋香火裡的「兩岸印記」  新華社記者 趙博  西鄰臺灣海峽的彰化縣鹿港鎮,是一座民間信仰氣息濃厚的古老小城。漫步城中,在巷弄轉角間,總能不期而遇香火繚繞的大小廟宇。這些廟宇,從供奉神靈到建築形制,從建造緣起到祭祀沿襲,無不銘刻著深深的兩岸印記。
  • 羅大佑《鹿港小鎮》裡提到的廟,臺灣媽祖廟之冠,媽祖像來自福建
    接著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到彰化鹿港小鎮,鹿港老街裡的天后宮,不可錯過。彰化鹿港小鎮伴隨羅大佑那首耳熟能詳的《鹿港小鎮》而早已名聲在外。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中那句歌詞「廟裡的香火是否依然虔誠」,這個廟指的就是天后宮。正所謂入鄉隨俗,到鹿港,一定要去廟裡拜一拜。鹿港有大大小小廟宇200多所,可謂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龍山寺、文武廟、興安宮、天后宮、文德宮,地藏王廟、城隍廟、三山國王廟,而天后宮尤其吸引遊客。鹿港天后宮是臺灣400多座媽祖廟之冠。
  • 看見臺灣 隨心徜徉於靜謐午後的鹿港小鎮
    來之前計劃在臺中住3個晚上,因為臺中周邊有許多想去的地方,比如鹿港、彰化、清境農場、南投、溪頭和集集等等,但是時間有限,只能擇優而定。於是剛入住臺中酒店的那個下午我們便打車去了鹿港小鎮。攝影:源形畢露  這裡廟宇很多,小飯館也很多,吃也可以成為你來鹿港的一個理由,但是對我來說,喜歡的是那些臺灣特有的生活氣息。
  • 哼著羅大佑《鹿港小鎮》曲調,走在鹿港小鎮彎曲迂迴的街道上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第三天,我們走在鹿港小鎮彎曲迂迴的街道上,哼著羅大佑《鹿港小鎮》曲調,感受著鹿港的淳樸環境以及親近的漁村風貌和傳承下來的藝術文化。鹿港小鎮鹿港小鎮位於彰化縣西北部是臺灣西岸的中點,由於在荷據時代這裡是鹿皮的最大輸出港,故稱鹿港;穿梭於鹿港的大街小巷
  • 臺灣觀光旅行—彰化鹿港一日遊
    隱其形、顯其性;簡於型、精於心「重要的項目,就交給臺灣團隊」鹿港小鎮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彰化鹿港鎮一直是個很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好吃的美食,好逛的鹿港老街。一到假日更是人潮擁擠、連找個停車位都非常難,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玩鹿港吧!
  • 歌裡的小鎮(行走臺灣)(組圖)
    當年,許多人都是從羅大佑的歌聲中,知道臺灣有個「鹿港小鎮」,知道了蜿蜒的街巷,紅瓦的古宅,燈籠高懸的店屋,香菸繚繞的廟宇。  鹿港隸屬臺灣省彰化縣,與大陸福建省的泉州隔海相對,南北長3公裡,東西長2公裡,人口不過8萬。別小看鹿港,當年可是臺灣第二大城市,其人煙鼎盛時,臺北還是蠻荒的鄉下。  明末清初開始,福建泉州一帶的大陸先民就帶著貨物和技藝順潮而下,泊舟登岸,在鹿港溪衝積而成的這片平原上開始艱辛的創業。
  • 【人文臺灣】之 鹿港小鎮
    阿卿開始用閩南話講解這巷名的由來,你聽不懂,又不好意思發問,只好慢慢退出人群,往巷外踱去。向陽的小店,一位老師傅坐在竹椅上,戴著老花鏡,低著頭,蹙著眉,在打磨什麼?你悄悄近前,他也看見了你,卻只瞅了一眼,沒有抬頭招呼。你看得分明,他額頭的皺紋、指上的傷痕,還有,棉衫後襟的點點汗漬。天哪,你幾乎驚叫出聲,他在製作薩克斯風管!
  • 臺灣遊:鹿港小鎮把甕築進牆裡 繁花猶似小泉州(圖)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聽到鹿港小鎮,許多1970年代出生的人心中,自然飄過羅大佑。平白的歌詞,讓人無限遐想,這鎮子小到什麼程度?來往的人都相互認識。筆者很想去看看。
  • 鹿港小鎮:文化的地標,鄉愁的渡口丨僑鄉風物誌
    撰稿:曹麗(臺灣) 羅大佑的一首《鹿港小鎮》讓臺灣彰化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風靡兩岸。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捕輿者走進了「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裡,與幾百年來兩岸在這個港口小鎮發生的故事重逢。
  • 臺灣鹿港小鎮有條著名的「摸乳巷」
    彰化鹿港小鎮天后宮經過將近七個小時的穿山跋涉,我們終於跨越了橫亙在臺灣東西海岸之間的中部山區,趕在黃昏前到達了彰化。車抵彰化,我想起了羅大佑,而他那首《鹿港小鎮》又是我超喜歡的歌曲之一,每次聽都有種莫名的傷感。
  • 臺灣鹿港小鎮的龍山寺,清代閩南式建築,建材和工匠皆來自閩粵
    臺灣寶島算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大家一定聽說過「鹿港小鎮」把吧,大家對鹿港的認識,大多來自羅大佑那首耳熟能詳的《鹿港小鎮》,「假如你先生來自我住在臺中市火車站旁,坐中鹿客運大巴直達鹿港小鎮,就在這裡下的車,其實前面還有一站地,提前下車就是為了多逛一逛。鹿港是臺灣傳統工藝師承最多的特色小鎮,這個靠海的地方,漁村遍布,民風古樸,密集的寺廟古蹟和傳統建築,至今仍散發著濃厚的臺灣本土風。來到臺灣省,你會被這裡濃厚的宗教氛圍所驚嘆。
  • 探訪鹿港小鎮: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交匯處
    當年羅大佑所傾訴的「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的鹿港,事實上是臺灣最早孕育商業社會的區域所在。「一府、二鹿、三艋胛」,說的便是臺南府、鹿港和臺北艋胛(萬華)在清代年間的歷史地位。  日前,記者來到這座鹿港小鎮採訪,受到強烈視覺衝擊的大約有二:生意繁忙的街市與香火旺盛的宮廟。如果還有第三的話,便是從幾條老街所流露出來的一點點文藝範與小清新,然而,那不過是餐後甜點而已。
  • 臺灣鹿港天后宮:臺灣500座媽祖廟中最著名的一座
    臺灣鹿港天后宮是全臺境內500座媽祖廟中最著名的一座,每位最高行政長官任職之後必來此地朝拜,與臺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天后宮堪稱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臺灣地區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
  • 兩岸記憶:漫步鹿港 恍惚間在泉州的某個巷落
    閩南網12月22日訊 提到鹿港,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就是羅大佑那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鹿港小鎮》。  「一府二鹿三艋岬」的諺語,道出了鹿港在臺灣開發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曾是扼全臺經濟、文化、軍事命脈的清代臺灣第二大城。儘管因港口淤積、交通要道改變,繁榮盛景一去不返,卻也成為臺灣古蹟保留得最完整的城鎮之一。
  • 臺灣彰化鹿港小鎮尋古:民俗傳承展示曾經風華
    中新社臺北六月二十一日電 題:鹿港小鎮尋古  中新社記者 黃少華 曾嘉  在臺灣懷舊尋幽,彰化鹿港是一個絕佳的地方。古色古香的文物,出神入化的傳統技藝,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傳承,無不展示著鹿港曾經的風華,引人嚮往。
  • 臺灣鹿港老街入口處,熾熱的思鄉懷祖情,被這樣表達著
    接著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今天說說鹿港小鎮的老街,這是此行最令我感動的地方,兩岸同源、兩岸一家的情懷,在鹿港老街裡被真摯地表達著。鹿港老街入口,這裡又稱古市街,是鹿港小鎮裡最具魅力的古街。「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上世紀80年代,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唱紅了鹿港。
  • 臺灣的鹿港小鎮,歌詞背後深刻的意義幾人曉?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不同於同一時期臺灣歌曲的吉他彈唱風格這張唱片帶著鮮明的搖滾風,由此迅速成為臺灣搖滾第一人。羅大佑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 《鹿港:徘徊在文明裡的小鎮》:繁忙的小巷,有泡在文化裡的小鎮
    曲折蛇的街巷,紅牆燕尾的國南古厝,香菸繞的媽祖廟,案桌前度該叩拜的老婦人每次來到鹿港,我都有憂若回到國南故鄉的銷結寬。不同的是,我的家鄉鮮有人知,而鹿港卻因為羅大佑的一曲《鹿港小鎮》)而揚名華人世界。鹿港是隸屬於彭化縣的一個小鎮,與福建省的泉州、滾州隔海相望,是當年泉州居民遷徒來臺的最早落腳點。清代的港幹機竟渡、商賈雲集、人文卒,是僅次於政治中心府城臺南的全臺第二大城市,有「一府二鹿三押」之稱,「繁華猶似小泉州」。隨著溪流泥沙的淤積,繁忙的商港漸被廢棄,鹿港的黃金時代也一去不復返。
  • 騎行臺灣·第二天,竹南→鹿港小鎮(90.5 km)
    它們都是建於清朝年間的歷史古蹟,無奈臺灣清朝廟宇遍地,所以很長時間都沒有人關注竹南鎮的這兩個小廟。直到上世紀80年代,龍鳳宮斥資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媽祖神像,一時間香火鼎盛。受此啟發,五穀宮在九十年代初也打造了一個巨大的神農大帝神像,剛好比媽祖像高了那麼一丟丟,成為新的宗教觀光勝地。兩個廟互別苗頭,兩座神像也一公一母遙遙對峙著——以當地的建築物之矮,我懷疑兩座神像的視線是不被阻隔、可以看到對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