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兩會期間,小央在「兩會·話強軍」專欄中,每天推出國防軍事熱點話題的綜合盤點,帶您看一下代表委員在關注哪些問題?他們又有哪些建議提案?快跟小央一起來看看吧!
張明珠代表:建議延長大學生士兵學籍保留時間
張明珠,全國人大代表、海軍遼寧艦女士官長
「大學生士兵具備較好的文化基礎和科技素養,是航母部隊戰鬥力建設的重要人才支撐。」張明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2011年,正在讀大三的張明珠參軍入伍,逐步成長為遼寧艦女士官長。張明珠說,就近幾年的情況來看,遼寧艦上相當一部分優秀大學生士兵,已鍛鍊成長為航母上各專業崗位的得力骨幹,在遼寧艦的建設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過去一年的走訪調研中,張明珠了解到,由於航母專業人才培養周期長,很多大學生士兵剛剛成長起來,就面臨服役期滿需要返校完成學業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在部隊更好地發揮作用。
「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舉措,解決這些大學生的疑慮,讓他們能夠長期紮根部隊,為航母戰鬥力建設添磚加瓦。」張明珠說。一年來,張明珠研讀了大量現行法規政策,廣泛收集了基層意見建議,結合當前航母部隊轉型發展需求,提出延長學籍保留時間、加大大學生士兵獎勵力度等舉措。
譚祖安代表:引導退役軍人投身國防軍工
譚祖安,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華南光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產品研發部科試班班長
保障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一直是大家十分關心關注的話題。儘管自己並非軍人,但長期工作在國防軍工一線的光電專家譚祖安對這一問題尤為關注。因為他發現,許多軍工企業的關鍵技術崗位都是由退役軍人來擔任的。經過一年來對多家軍工企業的走訪調研,在今年的兩會上,他打算圍繞幫助退役軍人投身國防軍工企業這一話題提出議案。
譚祖安表示,轉業和退伍軍人進入到國防軍工企業,軍人的優良品質能夠和國防軍工企業的背景很好地契合,他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會更強。
「我希望更多的退伍轉業軍人,能夠加入到國有軍工企業中來,為我們的國防事業做出一份貢獻。」譚祖安說。
馮瑋代表:提高空域利用率 確保飛行安全高效
馮瑋,全國人大代表、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大隊長
近年來,隨著空軍擔負戰訓任務的增多,如何讓有限空域發揮最大效能,越來越多地被飛行員提及和關注。作為我國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的飛行員,抗疫鬥爭期間,馮瑋兩次駕機赴武漢執行緊急運輸任務。同時,運-20首次走出國門執行任務,這些都讓馮瑋倍感振奮,也激發了他對空域使用方面的思考。
馮瑋認為,目前我國空域的利用率還不是很高。在航空器性能大大提高的情況下,可以調整間隔,以滿足飛行量的提升,同時保證飛行安全。
繆中代表:能打仗是政治工作幹部的標配
繆中,全國人大代表、第71集團軍政治工作部保衛處幹事
軍隊人大代表繆中認為,新時代政治工作幹部,既要有與履職盡責相適應的政治工作看家本領、又要懂軍事會指揮。當機關幹部,為什麼始終眼裡有「戰場」?「因為在戰場上,敵人不會區分我們是軍事幹部,還是政治工作幹部。」繆中說。
「政治工作只有聚焦打仗這個中心,才能體現『生命線』的價值。」今年的兩會,繆中帶著官兵的期盼上會:「希望進一步完善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配套舉措,推出更多激勵軍人建功立業的政策措施,讓基層官兵心無旁騖搞訓練,凝神聚力抓備戰。」
陳雪禮代表:應加強應對突發事件的物資儲備
陳雪禮,全國人大代表、聯勤保障部隊某報廢武器彈藥銷毀大隊參謀長
來自聯勤保障部隊的陳雪禮,多年來從事武器彈藥的保管和銷毀工作。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陳雪禮代表結合自身崗位特點,提出了關於加強應對突發事件物資儲備的建議。
在工作和調研期間,陳雪禮發現,在應對突發事件的物資儲備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今年兩會,他將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尤其是對規章制度、法規制度進行完善,對做好物資儲備要有一個明確的規範;第二是加強戰略布局,尤其是物資儲備在交通樞紐這種關鍵位置的保障;第三是加強設施建設,應該在設施設備的建設上進一步做好相關的供應保障工作。
王明孝代表:儘快建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理信息系統
王明孝,全國人大代表、陸軍研究院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某研究室高級工程師
在近年來的全國兩會上,王明孝曾多次為地理信息導航領域的發展建言獻策。今年參加兩會,王明孝帶來的建議,是儘快建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理信息系統。「長期以來,我國在很多地方還使用著國外的地理信息軟體,或二次開發的系統,這些軟體、系統在國防軍事、國民經濟建設的安全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漏洞,不能再使用下去了。」王明孝說。
王明孝表示,目前我國一些科研機構研發的地理信息系統發展迅速。他希望國家政府高度重視這些自主可控的地理信息系統,大力地支持它、幫助它、完善它。這將對國家的長遠發展、長治久安大有好處。
曹京宜代表:從細節點滴推動裝備腐蝕防護「大戰略」
曹京宜,全國人大代表、海軍研究院某研究室主任
近年來,曹京宜最關注、最擔憂的,是海軍裝備的腐蝕防護問題。
「創新無止境,裝備腐蝕控制,既要從宏觀戰略角度理清思路,又要高度關注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應用,從細節點滴開展科技創新。」曹京宜說,可能有人覺得,裝備腐蝕防護就是除除鏽、刷刷漆,腐蝕問題頂多也就是裝備外觀不好看、管子漏點水。但實際上,腐蝕對裝備的影響具有全地域、全周期、全時段、全方位等特點,這就決定了裝備腐蝕防護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求我們加強頂層謀劃部署,自上而下建立完整的腐蝕防護機制和體制,從根本上提升腐蝕防護水平。
在此次抗疫行動中,曹京宜感受最深的就是科技的力量。她認為,以大數據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在疫情防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大數據技術在裝備腐蝕防護領域必定大有可為。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