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軍隊代表委員將忠誠履職盡責,高質量參政議政,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貢獻智慧力量。今天,小編帶您走進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看看軍隊代表委員都在關注哪些話題,他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提案和建議,一起來聽聽這些代表委員的心聲。
梁劍濤代表:建議改變大學生士兵優待政策「一刀切」的做法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身軍營,成為強軍事業不可或缺的力量。可是,「引才」只是第一步,如何「留住用好」才是關鍵。軍隊人大代表、火箭軍某部高級工程師梁劍濤在深入基層調研後,建議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改變優待政策「一刀切」的做法,形成「幹得越久、幹得越好的大學生士兵優待越多」的政策導向。
梁劍濤(右),全國人大代表、火箭軍某部高級工程師
楊祥國代表:提高邊境管控和遂行作戰任務能力
在邊防工作19年,楊祥國深知基礎訓練在邊境管控方面的重要性。高原巡邏路山高谷深,危險路段多,對邊防官兵的體能技能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在平時訓練中補齊短板弱項,是楊祥國和戰友們一直以來都很關注的問題。在基層部隊調研時,戰士們結合多年戍守邊隊的實際,特別提出巡邏裝備中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帶著這個問題,楊祥國進一步收集了基層官兵的意見,針對邊防一線作戰需求,將強化邊防訓練和裝備器材優化等建議,寫進了自己的議案之中。「減輕背囊重量,不僅有利於安全順利完成巡邏任務,更助力快速行軍貼近實戰化。」楊祥國代表認為。
楊祥國,全國人大代表、西藏山南軍分區某邊防團營長
懷利敏委員:建議開闢綠色通道 實現軍人社會信息互通共融
懷利敏今年帶來的提案聚焦在軍人相關權益的保護方面。調研期間,不少人向她反映,軍人的相關社會信息在很多必要的平臺沒有實現互連互通,給軍人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如何更好地實現軍人社會信息互通共融?懷利敏建議,由相關部門統一梳理情況,有針對性地推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在政策層面,要出臺相關的規定。在操作層面,希望能為軍人和退役軍人開闢綠色通道,為軍人信息社會化提供保障。
懷利敏,全國政協委員、海軍後勤技術裝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尹東代表:建立健全軍人榮譽體系
國防生畢業10年,尹東一直奮鬥在練兵備戰一線,與廣大基層官兵摸爬滾打在一起,他深知對於每名軍人而言,軍人的榮譽勝於生命。尹東說:「目前,軍人榮譽體系正在不斷完善,但在現行的法律法規中,還存在內容不具體、要求不系統,在實際操作中不規範等問題。」對於如何培養、厚植廣大官兵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從而更好地激發官兵安心練兵備戰、屢立新功。尹東認為,在我們過去的工作基礎上,還需要有一些新的補充。一個是在政策制度上繼續補充完善,第二是在落實的層面,要創新推出好做法。拓展平臺、渠道的同時,還要在細節上下功夫,在全社會營造尊崇軍人的良好氛圍。
尹東,全國人大代表、火箭軍某飛彈旅營長
趙賀代表:加強信息採集,教育管理,讓退役軍人更有幸福感
退役有保障,參軍才沒有後顧之憂。全國人大代表、武警某部工兵防化支隊指導員趙賀表示,退役軍人安置工作關乎千萬個軍人家庭,做好退役軍人安置,能增強退役軍人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有利於國防和軍隊建設。通過前期調研走訪,趙賀發現,退役軍人檔案由人社部門保管,由於多頭管理,責任不明等原因,存在銜接上的問題。趙賀表示,退役軍人是組織教育多年的群體,加強退役軍人的教育和管理,有助於幫助他們找到歸屬感,增強榮譽感,激勵他們在推動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當中,發揮重要作用。
趙賀,全國人大代表、武警某部工兵防化支隊指導員
王雪梅委員:樹立大國防觀念 抓好中學生的國防教育
由於在學校承擔一部分心理疏導工作,王雪梅十分了解部分軍校新生的各種複雜情感。「有一些同學在報考軍校時,動機和目的比較現實,但真正來到部隊、投入訓練以後,發現自己之前對部隊的了解太過淺顯。隨之而來的問題,給孩子自身和院校雙方都帶來很大影響。」「部隊院校生源素質的高低,決定了院校向部隊輸送人才的質量。」王雪梅認為,需要從國家頂層設計著手,加強國防基礎教育。「國防基礎教育,不僅包括國防思想、國防知識、國防技能、身體素質,更要增強國防觀念。要讓更多優秀的年輕人了解部隊、熱愛軍旅文化,了解自己作為祖國新一代青年在國防安全方面的使命擔當。讓更多人認識到,保護國家安全不是『一小部分人』的任務,而是和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王雪梅說。
王雪梅,全國政協委員、火箭軍工程大學飛彈工程學院教授
卞修武委員:病理學在抗疫中發揮獨特作用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卞修武院士結合自己在武漢抗擊疫情的經歷,針對如何完善《傳染病防治法》中有關病理解剖的法律條文、建立重大疫情病理樣本庫等問題,帶來了相關提案。在卞修武看來,我國病理學科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時,暴露出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卞修武說,他打算在兩會期間就國家生物安全戰略中病理學科的發展問題,生物安全的環境下病理樣本,特別是重大疫情相關的病理樣本庫和資源的採集、保存、共享、利用等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卞修武認為,從法律上規範遺體捐獻流程,提升公民無償捐獻遺體的主動性和社會榮譽感,也是國家在法律和教育層面努力的方向。
卞修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
謝正誼代表:用解決問題的方式撬動維和部隊戰鬥力生成
提升維和部隊建設發展水平,是謝正誼一直關心關注的議題。今年,謝正誼所在的營又一次受領了海外維和任務。來北京參加兩會前,針對影響維和部隊建設發展的現實問題,他進行了細緻的調研。他希望通過收集一手的數據,提出具體的建議,用解決問題的方式促進維和部隊戰鬥力的生成。
據悉,中國軍人執行維和任務已經30年了,時代的發展為我軍海外維和事業帶來了新問題和新挑戰。在謝正誼看來,維和部隊建設,法規是依據、保障是基礎、人才是關鍵。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提高維和部隊建設水平,真正彰顯好大國擔當,捍衛好和平使命。
謝正誼(左四),全國人大代表、第79集團軍某旅政治教導員
來源:央廣軍事(綜合CNR國防時空、新華網、中國軍網、中國軍視網、「人民陸軍」微信公眾號)文字:喬 夢logo:梁二敏
可能還喜歡
1、集結號 | 軍隊代表委員熱議將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行到底
2、褚旭亮:時刻保持備戰打仗的狀態
3、鄭浩:「望聞問切」會兵意
4、王剛:打勝仗是軍人的「必答題」
5、趙賀:做人民幸福的守護者
本信息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監製:劉鳳橋、賈振雄
執行監製:張金嶺
主編:關樹聲、王文
值班編輯:王英豪、梁二敏
郵箱:wj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