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經歷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數十個朝代的更迭,但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獨自的皇陵禁地,這些禁地可不是隨隨便便畫出來的,這些都是有專門的匠人推測出來,他們掌握著一門玄學,也就是民間所說的風水學。
風水是一門神秘複雜、系統性的學問,能夠察覺到自然的力量,講究「天地合一」。戰國時期興起的風水術主要運用在新居的選址、朝向、建造方位,及墓穴、宮殿、的選址建造上。
其實歷史上的風水學能夠在封建社會中,演化數千年而不息,並不是隨便說說沒有根據的,例如修新房風上一般講究「坐北朝南」,這根據現代的科學的角度,坐北朝南的房子確實是有冬偏暖夏偏涼的效果,對生活舒適性很有提高。
風水學問非常深奧,沒有專業性研究的的人很難懂的其中的奧秘,但是不論是新居還是墓穴,儘可能的保護主體是肯定的。
清朝鹹豐年間,爆發震驚中外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清朝的江山岌岌可危,起義軍佔領南方大部分地區,建立太平天國,鹹豐皇帝也束手無策,據說鹹豐皇帝不僅派人摸清了太平軍領導層的基本情況,還四處打聽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祖墳的位置所在。
從太平軍佔領的南京一帶,打聽到太平軍起義的兩廣一帶,終於鹹豐皇帝派去的人馬傳回消息,說在芙蓉嶂一帶打聽到了起義軍領袖洪秀全祖墳墓穴的方位,鹹豐立刻派風水大師去探一探究竟。
這位風水大師來到洪秀全祖上墓穴,只見湖光山色,風光秀麗,仔細一推敲發現這裡凝聚王者之氣,居然是宋朝風水大師賴布衣週遊天下尋找龍脈時,所點下的龍穴。
他驚奇地發現這裡居然有著奇觀,「頭上有著芙蓉嶂,腳下踩著土地壇,右側潛伏著覆船崗,左側埋藏著有鶯蜂窟,有鰲有魚在水的入口把著關,有獅子有大象守護在門口。
要是誰家的人葬在這裡,那必定是代代都是當官的料」。於是就毀其穴,掘其墳,鑿開座山,破壞其風水。最後太平天國四分五裂,翼王不是被害就是逃亡。
原來早在嘉慶年間,洪秀全的祖上洪老漢來到福源水村,逝在花縣,洪老漢有個略懂風水的兒子,看到賴布衣留下詩後,上山尋找詩中描述的龍脈所在,終於依照詩中描述,將重修了洪老漢的墳墓,把他葬在了寶穴。依照賴布衣的演算埋葬這裡的後代,會有帝王之氣。
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祖墳被毀後的幾年後,太平天國恰巧開始衰退,各王四分五裂,相互殘害,不久後太平天國正式覆滅,無論是歷史必然,還是時間巧合,風水是門玄學,信則有不信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