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就咳嗽的厲害怎麼辦?每天按揉這些穴位可很好地緩解咳嗽

2020-12-18 揚康之家

咳嗽是肺部疾病的主要症狀之一,其發病原因多由於外感和內傷,引起肺失肅降,肺氣上逆所致。外感咳嗽常在受涼後發作,伴有外感症狀;內傷咳嗽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也可伴有其他臟腑失調的症候。在中醫看來,肺主氣司呼吸,上連於喉,開竅於鼻,外合皮毛,通過經絡與五臟六腑聯繫,因此肺臟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和五臟六腑失調的幹擾,引起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的症狀,從而引發咳嗽。

中醫治療本病可根據不同病症表現選取組穴,首先,我們看一下肝火犯肺型咳嗽的治療穴位。此類型的患者會有其逆作咳,咳嗽時胸脅隱痛,並伴有咽喉乾燥,煩渴口苦等不適感。治療上應當以瀉肝清肺為原則,故應以手太陰、足厥陰經穴為主,可選列缺穴、魚際穴、尺澤穴、內關穴、陽陵泉穴及行間穴治療,按壓穴位時應使用瀉法。

痰溼侵肺型咳嗽患者會有咳嗽反覆發作,天氣寒冷時加劇,痰多色白而粘,並會伴有上腹部飽脹不適,胃納不振等症狀。治療上應當以健脾燥溼,化痰止咳為原則,骨應當以足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可選中脘穴、足三裡穴、豐隆穴、肺俞穴、列缺穴治療,穴位按壓宜平補平瀉法;風熱咳嗽型患者會有吐痰色黃黏稠,不易咳出,咽喉腫痛,鼻塞流黃涕,發熱等全身不適症狀,治療上應當以解表清熱止咳為原則,可選大椎穴、風池穴、肺俞穴、列缺穴及合谷穴治療,咽喉腫痛者可外加少商穴、尺澤穴。穴位按壓時要使用瀉法。

最後一種是風寒型咳嗽,此類型咳嗽多在受涼後或天氣轉變時起病,患者會有喉癢,咳聲響亮,吐痰色白稀薄,並伴有鼻塞、流清涕,惡寒無汗,全身酸痛等不適感。治療上當以解表散寒止咳為原則,可選取大椎穴、風門穴、風池穴、肺俞穴以及列缺穴治療。

刺激穴位可採取按揉的方式,將拇指的指腹按在穴位處,然後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轉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鐘,以皮膚表面發熱發脹為宜。

相關焦點

  • 天氣一冷就腰疼的厲害怎麼辦?按揉這些穴位可很好地緩解腰部疼痛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中醫治療腰痛的穴位療法。中醫治療本病可根據不同病症表現來選取組穴,腎虛腰痛者會有起病緩慢,隱隱作痛,腰膝酸軟無力,特別是在勞作後疼痛更甚的特點。此時應當以散寒祛溼,疏通經絡,調理腎氣為原則,可選擇足太陽膀胱經、督脈穴治療,可用腎俞穴、委中穴、夾脊穴、命門穴、志室穴、太溪穴等穴位。施加穴位的手法要根據症候的虛實,施以補瀉,或平補平瀉。
  • 不慎遭受風寒咳嗽不止怎麼辦?這個穴位就可治療各種類型的咳嗽
    患有支氣管炎已經兩年多,每遇風寒侵襲或者著涼感冒後即易發作,前天因夜間受涼咳嗽再次發作,日輕夜重,痰多不爽。使用以下穴位療法後,患者咳嗽的症狀得到很大的緩解。當下氣候非常乾燥,這個階段患咳嗽、哮喘的人慢慢增多了,尤其是老年人和幼兒,陽氣不足,肺的衛外功能也減弱,無法抵禦寒溼外邪的入侵,很容易引發風寒型咳嗽。什麼是風寒型咳嗽呢?
  • 咳嗽,把這裡的結節揉開,就好了,大人小孩都管用
    進入11月,天氣越來越冷了,一不留神就容易感冒,咳嗽也找上門來。給大家分享一個穴位療法——按摩咳喘穴。 (圖片來源網絡) 咳嗽請按咳喘穴 咳喘穴在無名指和小指骨縫的間隙處,間隙處有一個窩,那個就是咳喘穴了。
  • 咳喘穴」,按揉5分鐘,一夜未咳嗽!大人小孩都管用~
    乍暖還寒,大人小孩一不留神就感冒,咳嗽也找上門來。以前跟大家分享過很多緩解咳嗽的方法,比如喝川貝湯、吃鹽蒸橘子,還有按揉天突穴,推四橫紋、八卦,揉羶中穴等等,小夥伴們反映都不錯。另外還有一個咳喘新穴,它在食指和中指的骨縫間隙的凹陷處,這2個穴位都叫做咳喘穴。有些大人或者小孩,咳嗽得很厲害的時候,在這裡是有結節的,把結節按揉開,咳嗽就會好了。
  • 咳嗽按摩哪個穴位止咳 咳嗽時可這樣緩解
    咳嗽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但同時咳嗽也是非常讓人難受的事情。咳嗽的治療方法是非常多的,按摩穴位也是可以幫助止咳的你們知道嗎?小編給大家講講咳嗽按摩哪個穴位止咳、咳嗽吃什麼以及咳嗽的飲食禁忌有哪些。按壓方法:每天按摩2次。尺澤穴位置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按摩穴位時將掌心向上,手臂上抬,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處即為尺澤穴。
  • 身上有4個「止咳穴位」,咳嗽時揉一揉,不花錢不求人,簡單方便
    肺喜潤惡燥,而秋季天氣以燥為主,這樣我們的肺容易受燥所傷,出現咳嗽現象,秋咳主要為乾咳、這個時候除了吃些潤肺食物,還可以通過穴位按摩來緩解咳嗽現象
  • 每天按揉這些穴位可很好地緩解病症
    那麼,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該如何通過穴位療法改善呢?首先,我們也要對慢性腹瀉根據臨床症狀來分型。對於脾氣虧虛型患者來說,這類人群會有大便溏洩,夾雜未能及時消化的食物,神疲乏力,稍微進食點油膩之物就會增加大便次數,舌淡苔白。此時最好選取足陽明胃經經穴、背俞穴忌任脈穴進行治療,可選擇脾俞穴、胃俞穴、大腸俞穴、足三裡穴、中脘穴、天樞穴、三陰交穴等。
  • 咳嗽止咳小妙招,所有咳嗽按揉這1個地方都管用,方便又安全
    前幾天來了一個小病號,是媽媽陪著來的,經詢問小姑娘感冒了,吃了藥現在感冒好了,咳嗽卻停不了了,晚上咳嗽得睡不著覺,而且孩子有個毛病,就是只喝甜的藥,苦藥一概不喝。哎呀,這可怎麼辦呢?中藥可是都苦的啊,這就基本上告別中藥了,那麼我們只能從自身的身體上找藥了,以前跟師的時候,師傅也經常碰到這種不吃苦藥的孩子,所以就經常用到這麼一個穴位,這個穴位就是經渠穴,這個穴位對所有咳嗽都有用,你不需要去分辨我這個是陰虛咳嗽還是感冒引起的咳嗽,還是冷咳熱咳等等,只要是咳嗽,按它準有效,我就對孩子媽媽說,回家只給孩子按這個穴位,剛開始可能很痛,因為我當時給孩子按過,孩子痛得直咬牙
  • 夜間老是咳嗽怎麼辦 這些原因導致咳嗽
    咳嗽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平時感冒發燒,都可能會伴隨著咳嗽的症狀,這讓人很難受。特別是在夜間咳嗽,這讓人更不舒服。那麼,夜間老是咳嗽怎麼辦呢?夜間咳嗽是什麼原因?要怎麼預防咳嗽?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夜間老是咳嗽怎麼辦吃梨子緩解若是感冒導致的咳嗽,在晚上咳嗽厲害的,在睡覺之前可以喝冰糖燉雪梨,準備些新鮮梨子,晚上咳嗽的時候吃一下,這樣可以緩解。及時用藥支氣管炎或者哮喘的咳嗽,應及時用藥,飲食清淡,戒菸酒晚上可以多喝茶水緩解。
  • 止咳穴位全集|咳嗽時候翻一翻
    臨床上以口乾鼻燥、咳嗽少痰、皮膚乾燥為主要表現。另外,秋季因乾燥的緣故,會直接影響到人的情緒、心境、行為等,如情緒煩躁、思維凌亂、愛發脾氣、健忘等。 那如何祛除秋燥治咳嗽呢?按摩這個穴位治療咳嗽有奇效!
  • 飯後常打嗝不止怎麼辦?按揉一個穴位可很快地止住打嗝症狀
    膈俞穴,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背部俞穴,是全身血氣聚會之處,因與膈肌有內外相應地練習,故前人稱之為「膈俞」。該穴位於位於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正中線旁開1.5寸處,依其穴位的所在,可治療隔膜病證和有關的血證,併兼治肺、胸脅、食道、胃腑有關的病症。
  • 孩子咳嗽不用慌,按揉天突和羶中穴
    這兩天連著下了幾天雨,中午天氣有點溼熱,早晚天氣還是比較涼的,一不小心,寶寶就咳起來了。咳嗽是呼吸道系統當中兒童常會感染的症狀之一,冬春秋季較為常見。當呼吸道黏膜有炎症,受到異物、分泌物或者過敏性因素等刺激時,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外寒入侵也會引起急性咳嗽,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小兒推拿來給孩子調理。
  • 孩子咳嗽,按這幾個穴位最好
    作者:寶寶知道分享健康水果的逗媽孩子咳嗽,按摩哪裡立即止咳?按摩可以讓全身放鬆舒暢,緩解疾病帶來的痛苦,也是可以通過按摩來治療咳嗽的,下面來說一說穴位的按摩方法。指推檀中穴位置:在胸部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的交點。
  • 教你一個神奇的穴位,每天按一按,趕走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
    每天都有養生知識,技術指導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神庭穴歸屬督脈,有緩解頭痛、目眩、失眠、鼻炎、流淚、目赤腫痛、結膜炎、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症等。神庭穴的位置:神庭穴屬於督脈穴位圖,神庭穴位於人體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 想預防近視,每天按揉眼下這個穴位,可起到很好保健眼睛的作用
    承泣穴治療範圍承泣穴是臨床上用來治療眼疾的常用穴位。我們的眼睛之所以能夠視萬物、辨五色、審長短,有賴於五臟六腑之精氣上行灌輸。氣血風水肉五輪,分屬心、肝、脾、肺、腎,其眼通五臟,氣貫五輪。所以說眼睛的好壞,與體內的五臟六腑有著極大的關係。一旦因外感諸邪造成臟腑內傷時,也會造成眼病的發生。
  • 眼睛酸脹的厲害怎麼辦?按揉手臂這個位置即可緩解眼睛疲勞感
    患者因近半年來工作繁忙,每天都要坐在電腦面前很長時間,近來患者感到視力減退明顯,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看東西更為模糊,一遇到風眼睛就流淚不止,而且現在眼睛特別容易疲勞,看會東西就酸脹的厲害。囑患者平時多按揉以下穴位,一周後患者眼部不適症狀得到了很大改善。
  • 總是咳嗽怎麼辦?中醫教您這一招,一按就靈!
    每天都有分享最靠譜、最實用的健康養生相關的常識、知識。完全是免費經渠穴是手太陰肺經的「經穴」,那麼何為「經穴」?經氣運行的地方,象水流在寬廣的江河中流過,暢行無阻,稱之為「經穴」。經氣所出的地方,象水的源頭一樣,被稱之為「井穴」。經氣所溜,象剛出的泉水微流,稱為「滎(yíng)穴」。經氣所注,象山泉的瀑布,傾瀉而下,稱之為「俞穴」。
  • 「咳嗽季」到來,這些咳嗽症狀你知道嗎?辨症才能更好的止咳……
    天氣轉冷,冷熱交替不定,早晚溫差大,最近,寶寶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咳嗽。最讓人心煩的的就是,有些寶寶一咳起來,要折騰一個月左右,如果期間再受涼或者因為霧霾的影響,咳嗽更是容易反覆。如果寶寶一咳嗽,馬上使用這個手法,更是能迅速止咳。分推肩胛骨的具體操作方式是從兩肩的肩井往下,沿肩胛骨的內側往下、往兩側分推,推的時候會經過背部的肩井、風門、肺俞。如果寶寶咳嗽不厲害,分推肩胛骨50-100次即可。如果寶寶咳得厲害,分推肩胛骨300-500次效果更好。
  • 經常咳嗽的人,可以按按中府穴,可謂是止咳的利劍!
    中府穴還是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的交會穴,所以按揉此穴還有健脾的功效。 這些都說明肺臟病變反映於胸廓體表,可表現為肩背痛,或咳引胸痛,胸痛連背,背痛連胸,咳引肩背作痛等。可見,當人體出現咳嗽、氣喘、胸痛等病證時,大多是肺部有病、肺經或是中府穴受損所致。《黃帝內經》認為,中府穴為肺氣匯聚之處,可宣通肺氣,止咳平喘,治療咳嗽、氣喘;又可宣調肺氣,治療肺脹滿、胸痛,還能治療肩背痛。在按摩的時候,如果取中府穴,可宣肺利氣,達到止痛的目的。
  • 咽癢咳嗽久治難愈 可試穴位埋線治療
    今日立秋,從季節上看應該更清爽的天氣,在廣州氣溫不僅高,還特別悶熱。估計大部分市民和小編一樣,在室外剛剛又曬有悶熱,一進室內就空調加冷飲,殊不知這樣的冷熱交替,容易導致感冒發燒,有的還會引起咳嗽。   廣州一位白領陳小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在一個月前不小心感冒,結果出現持續咳嗽症狀,夜晚甚至咳到無法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