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4個「止咳穴位」,咳嗽時揉一揉,不花錢不求人,簡單方便

2021-01-14 曉娜分享健康經驗

肺喜潤惡燥,而秋季天氣以燥為主,這樣我們的肺容易受燥所傷,出現咳嗽現象,秋咳主要為乾咳、這個時候除了吃些潤肺食物,還可以通過穴位按摩來緩解咳嗽現象。那麼,按什麼穴位可以止咳?下面我們來看看止咳防燥的四大穴位。

身上有4個「止咳穴位」,咳嗽時揉一揉,不花錢不求人,簡單方便

請輸入圖片描述

太淵穴

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外側緣。每日按壓,不拘次數。能止咳化痰,通調血脈。主治咳嗽,氣喘,咳血,胸痛,咽喉腫痛。

請輸入圖片描述

肺俞穴

此養生穴位位於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穴時低頭,頸後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頸椎棘突,其下第三突起處為第三胸椎,肺俞穴(雙側),在第三椎骨旁邊開一指處。

請輸入圖片描述

天突穴

天突穴位於胸骨上窩正中,當咳喘發生時,氣機從肺部上衝經過天突穴,按揉天突穴可抑制咳嗽氣喘的發生。此穴能通利肺氣,使之爽利通暢,且尤其善於治療咳喘,並且對於肺系疾病所引起的其他症狀,如胸痛、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都有特效。

請輸入圖片描述

列缺穴

位置:手腕靠姆指側的骨骼側面,腕橫紋上1.5吋(約兩根指幅寬)。

功效:對咳嗽、氣喘、咽喉腫痛都有幫助。

按壓方法:雙手的虎口交叉互扣,食指伸直摸另一手手腕的橈側,會摸到一個淺淺的凹陷,就是列缺穴。按壓六秒後輕輕放開,如此重複二十下,再換另一側按壓。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其他緩解咳嗽的方法:

芫荽湯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洗淨,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芫荽,飴糖攪拌後蒸10分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

適用:發汗透表,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請輸入圖片描述

鹽蒸橙子

橙子中性偏涼,可理氣、化痰、潤肺,橙皮裡有兩種成分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一個是那可汀,一個是橙皮油。這兩種成分,只有在蒸煮之後才會從橙皮中出來。尤其適合久咳不愈的小孩子吃,完全沒有副作用。

請輸入圖片描述

銀耳橘羹

取水發銀耳100克,罐頭糖水橘200克,白糖適量。先將銀耳去蒂洗淨,加水適量,用文火煮透。改用大火燉燒時,加入白糖和清水,待銀耳質地預想軟時加入罐頭橘瓣,稍煮,當點心食用。具有補氣益腎、止咳化痰的功效。

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痰中帶血等。

相關焦點

  • 天氣一冷就咳嗽的厲害怎麼辦?每天按揉這些穴位可很好地緩解咳嗽
    在中醫看來,肺主氣司呼吸,上連於喉,開竅於鼻,外合皮毛,通過經絡與五臟六腑聯繫,因此肺臟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和五臟六腑失調的幹擾,引起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的症狀,從而引發咳嗽。中醫治療本病可根據不同病症表現選取組穴,首先,我們看一下肝火犯肺型咳嗽的治療穴位。此類型的患者會有其逆作咳,咳嗽時胸脅隱痛,並伴有咽喉乾燥,煩渴口苦等不適感。
  • 孩子久咳不愈,媽媽按揉這4個穴位,增強孩子抵抗力,補足肺氣!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媽媽說,我家孩子咳嗽好久了,也沒啥其他症狀表現,咳聲比較輕,一直有幾個月了也不見好。這種我們一般稱為慢性咳嗽,大多數孩子也是因為肺氣不足引發的。中醫兒科認為孩子與成人有著不同的生理特點:三有餘而四不足,即:心、肝、陽有餘,肺、脾、腎、陰不足。
  • 人體自帶的「化痰」穴,每天按揉五分鐘,止咳化痰有良效
    大家一定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早上醒來嘴裡又渴又粘膩,嗓子裡總感覺有異物,咳不出也咽不下……很多人把這種情況稱為「有痰」,其實,西醫和中醫所說的痰並不完全一樣。中醫裡的「痰」是什麼?中醫認為,凡氣血不暢之處,即津凝生痰之所。痰溼的人大多形體肥胖,面色淡黃而暗,且苔多滑膩、口黏痰多,胸悶身重,肢體不爽,常覺無力不想動,注意力不集中,動則出汗、氣喘。五個神奇「祛痰穴」秋冬季節,大人們都很容易感冒,更別說小朋友了,而且一般他們咳嗽都有痰。
  • 止咳穴位全集|咳嗽時候翻一翻
    臨床上以口乾鼻燥、咳嗽少痰、皮膚乾燥為主要表現。另外,秋季因乾燥的緣故,會直接影響到人的情緒、心境、行為等,如情緒煩躁、思維凌亂、愛發脾氣、健忘等。 那如何祛除秋燥治咳嗽呢?按摩這個穴位治療咳嗽有奇效!
  • 孩子咳嗽不用慌,按揉天突和羶中穴
    引起小孩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各種病原體入侵後引起鼻咽部、扁桃體、氣管支氣管以至肺部的感染,都是小孩咳嗽的常見原因。不同的咳嗽方式,提示不同的問題。咳嗽是呼吸道系統當中兒童常會感染的症狀之一,冬春秋季較為常見。當呼吸道黏膜有炎症,受到異物、分泌物或者過敏性因素等刺激時,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外寒入侵也會引起急性咳嗽,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小兒推拿來給孩子調理。
  • 寶寶有積食、腹脹、睡不安穩,按揉這四個穴位
    根據一些比較多見的情況,篩選了幾個比較簡單易做的穴位,教給大家。這次選擇的都是手部的穴位,好找,而且好記,操作也非常的簡單,我記得有個粉絲說自己家的孩子總是想嘔,也有腸系淋巴結,腹脹,還有很多家長的孩子舌苔存在積食的情況出現。
  • 每天揉一揉耳朵,簡單方便的養生操!做了氣血通暢,病痛全消
    搓耳朵有什麼好處?中醫有耳穴療法一說,也就是「搓耳朵」,認為經常搓耳朵,不僅能防治疾病,還能強健腰腎,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根據搓耳朵的不同招式,好處也各不相同。耳穴療法有四個主要的特點:一是適應症廣、療效迅速,這是由於耳朵上對應著多個穴位,通過按摩耳朵,能刺激穴位,使相對應的臟器有多反應,而且相比於其他治療方法而言,副作用也少。
  • 神奇止咳穴位 清晰大圖
    一、腳上有一個止咳點,用指甲使勁一按那個穴位,真是神奇,果然就止住了咳嗽。  二、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釐米是「厥陰俞」穴,只要在此處用力壓6秒鐘,不論是急性咳嗽或喉嚨有異物存在,會立即止咳。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邊吐氣邊進行,只要重複三次就能見效。
  • 寶寶有積食、腹脹、睡不安穩,按揉這四個穴位
    根據一些比較多見的情況,篩選了幾個比較簡單易做的穴位,教給大家。這次選擇的都是手部的穴位,好找,而且好記,操作也非常的簡單,我記得有個粉絲說自己家的孩子總是想嘔,也有腸系淋巴結,>:清理腸胃積氣,清胃熱,止嘔、降逆,比如像是容易有脹氣、嘔吐、或者厭食,飲食積滯,有積食的寶寶,可以按揉這個位置。 ​​​​
  • 一到秋天就咳不停?找準2個穴位快速止咳!
    ●如果是由於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不建議自行服止咳藥,應及時到醫院治療原發疾病。●睡前慎用止咳藥。一般而言,除非咳嗽劇烈、頻繁,嚴重影響睡眠,不建議睡前服中樞止咳藥(如含可待因的止咳水)。●如服用1周後不能改善,應諮詢醫生。
  • 快速止咳穴位,按揉方法及效果!
    1、合谷穴俗稱「虎口穴」,對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療效。虎口中間的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拇、食兩指併攏時,在肌肉隆起之最高處,是人體重要的穴位。指壓時,用對側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勻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鐘。但體質較差者,宜輕刺激。
  • 咳嗽止咳小妙招,所有咳嗽按揉這1個地方都管用,方便又安全
    咳嗽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一種現象,無論是感冒咳嗽還是長久的百日咳,都十分影響日常生活,就像一輛汽車引擎時不時的咚咚幾聲,如果長時間不去修理的話,車子離大修也就不遠了,人也一樣前幾天來了一個小病號,是媽媽陪著來的,經詢問小姑娘感冒了,吃了藥現在感冒好了,咳嗽卻停不了了,晚上咳嗽得睡不著覺,而且孩子有個毛病,就是只喝甜的藥,苦藥一概不喝。哎呀,這可怎麼辦呢?
  • 咳喘穴」,按揉5分鐘,一夜未咳嗽!大人小孩都管用~
    健康諮詢、免費服務、有病不求人
  • 你知道有個快速止咳的穴位嗎?
    大家好,這幾天換季期間,也是感冒咳嗽的高發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個可以止咳的穴位,魚際穴。《黃帝內經》中提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那麼咳嗽大多數都是因為受寒,五臟六腑各以其時感於寒則為咳嗽。
  • 秋季常見乾咳、熱咳、燥咳、痰咳,教你按揉四大穴位,輕鬆搞定
    本 期 導 讀 秋季咳嗽,如何不藥而愈?秋天一到,不少人容易咳嗽。有的咳嗽伴隨著喉嚨痛,有的喉嚨幹癢,有的咳痰多,有的痰一直咳不出來……從中醫角度看,秋季咳嗽多與外界變化有關,人體不適應這種變化(比如早晚溫差大、運動出汗過多或忽冷忽熱的天氣沒有及時增減衣物),就很容易出現生病、咳嗽等情況。
  • 孩子咳嗽有痰,可以推拿這三個穴位,簡單易學父母必備
    要說做了父母以後,最揪心的就是孩子生病了,可說到什麼病最難纏,那咳嗽有痰肯定有一席之地。前幾天在小區的寶媽群裡,有個寶媽說孩子有些咳嗽,聽著還有痰,但不是特別嚴重。可是我們都知道,醫院不是什麼好地方,就算孩子本身沒什麼病,到了那裡說不定也會交叉感染出什麼傳染病了,而且醫生出於嚴謹考慮,一般都會建議孩子驗個血,拍個肺片,先不說驗血孩子很遭罪,拍X光片還有輻射。
  • 天乾物燥,給寶寶按摩這七個穴位,有效化痰止咳
    2、兒童的喉部富含血管和淋巴組織,發生炎症時容易水腫,導致聲音嘶啞、呼吸困難。3、兒童下呼吸道右側氣管粗短垂直,異物易入;肺部彈性纖維發育差,易引發感染。4、兒童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容易感染,導致呼吸道疾病,引發感冒咳嗽。
  • 孩子咳嗽痰多,三個動作教你化痰,減少咳嗽頻率還不傷身體
    孩子生病,家長們的普遍做法是,要麼吃藥要麼做霧化,可我一直覺得,孩子咳嗽是身體在排異(把粘在氣管上的痰通過咳嗽給震掉),而止咳藥只是抑制身體做出「咳痰」動作,屬於「我捂住眼睛就看不見敵人」的思路,可痰仍在那裡。所以我雖然嘴上答應著,但也沒有真的就帶孩子去取藥。而是做了三個動作——按揉了孩子身上的三個穴位。
  • 「咳嗽季」到來,用這六步止咳方法,不吃藥、不打針,寶寶迅速好起來
    積食性咳嗽積食性咳嗽是因為積食引起的,有時候寶寶吃了太多巧克力、糖或是肉、魚蝦等高蛋白的食物,就會出現積食、咳嗽、發燒、嘔吐及厭食等症狀。積食性咳嗽最典型的症狀是白天不咳,睡覺一平躺下來就咳個不停。如果寶寶睡熟後,半夜突然咳,媽媽要先警惕是不是積食了。
  • 耳朵上對應著93個穴位,沒事揉一揉,對於「養生」是非常有效的
    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經常揉一揉耳朵對於「養生」也是非常有效的。在中醫中很講究穴位,在人體每一塊地方都有可能藏有不同的穴位,耳朵也是一樣的。別看它小,但是它「五臟俱全」,而且只要有時間揉一揉就能養生。耳朵上對應著93個穴位,身體的器官組織都分布在耳朵的對應反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