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國網
近日,在廣州市海珠區扶貧辦的指導下,花生日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董會義率隊公司部門負責人赴福泉市開展脫貧攻堅的考察調研活動。期間福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譚銘,福泉市商務局副局長閻佳、海珠區扶貧辦扶貧開發科負責人等領導一同調研。
花生日記與福泉市委市政府領導共同調研農特產品展銷中心
山海相連,東西部協作迸發活力
「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於找準路子、突出特色。對於福泉,這片獨特的山川地理,在孕育豐富自然資源的同時,卻又成了連接山海之外大市場的重重阻隔,脫貧攻堅任務較為繁重」,譚銘副市長在調研過程中指出,「要以東西部扶貧協作為契機,把福泉的好貨帶出山,把福泉的品牌打響。」
花生日記作為廣州本土社交電商企業,幾年來一直致力於精準扶貧工作,早在2019年就已與貴州福泉「結親」,並通過產品溯源、直播帶貨、社群分發等形式,幫助福泉的特色農產品「大福姜」等走向市場,僅上線一天就賣出了7500多斤。
政府領導,堅定開創幫扶新思路
青山綠水,生態「飛雞」,仙橋鄉大花水村的草棚雞養殖基地的負責人介紹到,「從農戶散養,到政府領導、產業化運作,『廣州經驗』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注重市場規律。」
消費連著貧困群眾的腰包,更連著千家萬戶的衣食,「社交電商依託社交關係推薦,用信任聯繫產品和用戶,截至2019年底,花生日記APP平臺用戶數已超過1億,更有超20萬社群」,花生日記商務負責人表示將以「廣東企業+貴州資源」、「廣州市場+貴州產品」等合作模式助力黔貨出山。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在市場化運作的過程中,社交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是大有可為的。」譚銘副市長表示扶貧開發的艱巨任務,不僅需要政府主導,也需要以花生日記為代表的優秀網際網路企業牽手同心、各展所長。
福泉市仙橋鄉的生態「飛雞」——草棚雞
政企合力,探索長效扶貧新路徑
黔貨如何被廣為知曉,又如何出山出海?貴州人與廣州人一起,不斷琢磨著這道思考題。在花生日記蒞泉考察的調研座談會上,區扶貧辦、福泉市和花生日記三方就建立深度合作達成共識。
花生日記蒞泉考察調研座談會現場
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是國家戰略,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花生日記扶貧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主動擔起責任,誓將扶貧堅持到底,並在8月18日舉行的花生日記三周年雲盛典活動中特別打造「助力黔貨出山」的直播專場,邀請譚銘副市長及閻佳副局長走進花生日記直播間,為家鄉的好貨代言,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創新「社交電商扶貧新模式」,希望走出一條符合黔南實際情況的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