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越來越難做?不容易的原因,多半是孩子們「巨嬰」思維的形成

2020-12-17 格林媽媽

以前說到幼師,大家應該會流露出羨慕之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畢竟校園裡的生活是單純的,而幼兒園的孩子更是天真可愛,每天和他們待在一起,心態也會年輕很多。

但是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感慨幼師難做,甚至因為接受不了"心累"選擇遠離幼師行業,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有實時監控,幼師和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在家長的監視之下,一方面家長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表現如何,另一方面也是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被欺負?包括其他同學以及老師的不友好對待。

所以現在人們對幼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相對應的是幼師的自由越來越小。

有一則事件登上了熱搜,體育課上,孩子們都在太陽底下站隊,但是老師卻戴著漁夫帽躲在陰涼之處,於是家長們就不願意了,事情越鬧越大,最後以學校道歉才結束。

01幼師越來越難做,本質也許是孩子巨嬰思維的泛濫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生活中90%的愛與痛,都和一個基本事實有關——大多數成年人,心理上是嬰兒。

武志紅說:"我們都是大號嬰兒。我們發展了很複雜的行為,對權力、名聲、成就與物質等的需求可以漲到很高的地步。但它們常常是一種防禦,是兩種在嬰兒時期沒被滿足的最原始的簡單願望轉化出來的。一個願望是:抱抱我;一個願望是:看著我……"

02巨嬰式思維最大的特點就是自戀和自私

這類孩子總是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他們覺得自己的要求必須被滿足,自己的想法必須被看見,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得到。

但是與此同時,他們卻會肆意的忽略他人的想法,只要感覺到自己被無視,那麼就會有天塌下來的感覺,不管客觀事實是什麼,不管對方有什麼樣的難處,對於他們而言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巨嬰式思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有所體現,無論是在學校還是職場,總是有巨嬰式思維的人存在。

1、缺乏自信

人們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稱讚,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他們都希望自己在學習上的努力被看見,自己在工作上的成績被發現。

但實際情況卻是這些往往容易被他人忽略,這就會導致人們產生不自信的感覺,因為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才無法發光發熱。

2、缺乏關愛

孩子在生活中最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成人在職場上最渴望得到領導的賞識。但很多時候未必能夠如願,因為比自己優秀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人們就會感到無法接受認為世界不公,卻不知道社會本來就是殘酷的,如果你不足夠的優秀,機會真的會擦肩而過。

03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成為巨嬰?

1、分清愛和溺愛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他們因為缺乏足夠的能力,所以父母應該儘可能的給予他們足夠的愛,滿足孩子幾乎所有的要求。

但是這種滿足並不能夠一直存在,因為孩子會成長,所以父母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否則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會轉變為溺愛,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營造和諧家庭

父母相處的方式直接會影響孩子,如果父母能夠為孩子營造一個幸福和諧的成長環境,那麼孩子必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從而學會如何與他人,與社會相處。

但是如果家庭環境不和諧,父母總是冷戰或者暴力相向,那麼孩子就會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才會影響父母關係。

所以他們會犧牲自己,委曲求全,刻意的迎合父母,以此來換取家庭的和諧氛圍。

3、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父母在給孩子愛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讓孩子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便是父母給予的一切,也不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更不能把所有的得到當成應該。

孩子既然是家庭的一分子,就應該學會為家庭付出,參與家務事物中,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才會對家庭有責任感有擔當,成長成為一個健康的人,一個真正能夠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只要父母願意用心,願意給孩子時間,陪孩子長大,相信孩子一定會有健康的人格,成長真正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磨合少是越來越多孩子成為「巨嬰」的根本原因
    當前,很多家庭因為各種原因都只養育兩個左右的孩子,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家庭真正的核心,絲毫不敢怠慢對孩子的成長服務、不敢讓孩子受一點兒委屈,孩子7:00提出要求家長絕不敢等到8:00再滿足。成長在有求必應環境中的孩子,心目中只有全能的自我,也就是他們中感覺到我是無所不能的、我的每一個要求都應該無條件的被滿足。
  • 國家越來越重視幼兒園教育的發展,對幼師的專業化要求也越來越高
    幼兒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畢竟七歲看老,三歲看大,幼兒教育做好了,是可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的,現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後,國家對幼師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幼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幼師團隊要越來越專業,所謂幼師專業化,就是要求幼師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做到全面發展。很多省市都已經對幼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男人三不娶,護士幼師銀行女」,並非職業歧視,原因很「現實」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晚婚族,很多成年人在找對象的時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偏見,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這也就導致他們挑三揀四的都成了大齡青年!現在只要談到結婚的話題,很多人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偏見。現在找對象結婚的時候,身邊都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男人三不娶,護士幼師銀行女,那麼是看不起這些職業還是什麼原因呢?
  • 這首歌竟然唱出了全體幼師的不容易!
    做幼師需要多大的勇氣?聽聽她們是怎麼說的。 近日來,微博上流傳一段視頻非常火爆,原來是一名幼師將紅遍大江南北的《我們不一樣》改成了幼師版本,並將歌唱了出來,打動了許多奮鬥在一線的幼師女孩。雖然歌聲一般,但改編的歌詞,字裡行間都流露出對幼教事業的熱愛又無奈。
  • 三位男幼師的故事,小孩如此喜歡男老師,為何都不願意做這個職業
    即使是發達國家,最好的也不超過8%。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一代育兒理念出現,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思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現在的我們都開始意識到,幼兒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學會多少課本知識,而是要全方面發展孩子的能力,如:動手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等,以及各種內在能力的發展,如:勇敢、堅持、獨立、冒險、樂觀等品質。
  • 為何現在的男孩兒越來越「嬌羞」?女幼師:不只是我們的鍋
    在以前,男孩兒們自小就會被父親灌輸做一個頂天立地「男子漢」的思想,一直以來,男孩兒能表現出勇敢且果決、堅韌且自信、豪爽且大度、自律且不依賴等品質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可是現在我們發現,不僅在某圈有很多俊美的「小鮮肉」,放眼望去,無論是中小學生還是幼兒園的小寶寶,很多男孩兒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嬌羞」。
  • 男幼師越來越吃香,深受幼兒園歡迎,對孩子性格養成大有好處
    引進了兩位男幼師,帶起小孩來不僅得心應手,還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和歡迎。園裡的女幼師都做好了幫助和傳授教育經驗給他們的準備,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臧曉國和蔣龍照看起孩子來可真有一手,絲毫不輸女幼師!開學季,孩子們因不捨得與家長分開,難免會哭鬧,不少老師都十分頭疼。只見臧老師耐心地幫孩子擦眼淚,捏了捏其臉蛋,孩子們就停止了哭鬧,似乎施了魔法一般。這一切如此細膩溫柔的舉動,很難跟一位男幼師聯繫在一起,但對於臧老師而言就信手拈來。
  • "巨嬰"為何越來越多,家長在這4件事上做錯了,你也有嗎
    現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可是孩子的壓力卻也越來越大,就業崗位少,工作壓力大,買房不容易,結婚也難。在這樣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僅考驗孩子的學習能力,更考驗孩子的社會能力。可是還有很多父母,在進行&34;培養的教育模式,這樣的孩子他日進入社會該何去何從呢?
  • 幼兒園的大熊貓——男幼師為何這麼稀缺?看看這三位男幼師的故事
    即使是發達國家,最好的也不超過8%。 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一代育兒理念出現,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思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現在的我們都開始意識到,幼兒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學會多少課本知識,而是要全方面發展孩子的能力,如:動手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等,以及各種內在能力的發展,如:勇敢、堅持、獨立、冒險、樂觀等品質。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幼師轉行?除了工資待遇還有這些原因,很現實
    在職幼師的感受:A老師:「哎,我原本是很喜歡孩子的,自從畢了業,就在幼兒園上班,可工作幾年後,我覺得我不再喜歡有一群孩子圍著我了,即便孩子們很可愛、很乖巧,但這活真不是人幹的,每天早上6、7點就要到幼兒園做準備工作,放學把孩子送走之後開開會、收收尾,下班已經8、9點了,如果遇到個粗心的家長忘了接孩子
  • 巨嬰普增 理性沒落
    如果一個人成年後仍保留這一特點,他就是求賞型巨嬰。對求賞型巨嬰來說,其人生的目的、價值及意義,就在於求得他人的讚賞。求賞型巨嬰,除了求得他人讚賞以外,難以形成自己獨立的人生價值與追求。因而,求賞型巨嬰,喜歡沾沾自喜地唱高調,逐漸形成自吹自擂。
  • 幼兒園猛男幼師走紅:原本想做健身教練,但現在更喜歡小朋友
    因為外表健壯,但是跳起舞來卻很可愛,形成了極大的反差萌,也因此在網上圈粉無數。這位男幼師其實一開始並不是做幼師的,原本他是打算去健身房應聘的,但是機緣巧合之下,接觸過小朋友後,更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相處,於是就轉行做了幼師。
  • 讀書筆記——《巨嬰國》思維導圖
    自序1995年北京大學大二萌生心理諮詢師想法研究生中重度抑鬱,沉浸抑鬱理解人性2001年,廣州日報,2005年做報紙的心理專欄一戰成名2006年中德精神分析班,學習精神分析做了&34;大夢,大夢指向解構孝順,但因自身家庭原因有反孝道情節對解構孝順時對孝順的憤怒趨向瓦解,觸動延伸並深入認識&
  • 幼師說|天氣越來越冷,還要送孩子去幼兒園嗎?
    幼師們,天氣越來越冷了。班裡的孩子有沒有因為天冷而不來幼兒園的呢?接下來氣溫會更低,但這不應該成為孩子上學遲到的理由,更不應該成為孩子上學的攔路虎。 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但是,很多家長還是會準時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從小處說,這是讓孩子每天都能早起養成好的習慣,往大處說,對孩子今後的成長也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幼兒園讓家長配合,一起做好家園共育,準時送孩子進園正是關鍵的第一步,設想一下,因為天氣原因,孩子屢次遲到,甚至請假,幼兒園老師真的很難真正地做好幼兒教育!
  • 幼師驚豔一躍引孩子們尖叫 不喜被喊"男阿姨"
    男老師帶著孩子們做遊戲。帶孩子們上體育課,助跑一跳竟然跳過12個障礙墊,來自南京一幼的高方星老師的體育課讓孩子們尖叫,幼兒園女老師們紛紛自嘆不如!據悉,昨天南京市主城區男幼師宣布正式成立「互助小組」抱團發展,有老師笑言:「人多能抗壓。」A 男老師上課究竟怎麼樣「伸展一下你們的小胳膊!用你們的小鼻子吸氣,然後從小嘴巴中呼出來!」領著孩子們做準備活動的李迎老師俯下身子一臉神秘地說:「孩子們,你們看,前面是一排『叢林』,你們想不想到『叢林』中去探險?」「想!」孩子們齊聲喊道。
  • 巨嬰的出現是什麼原因?
    今天看到一個問題:巨嬰的出現是家庭的原因還是個人的原因?現在,巨嬰已經是一個比較普遍的概念,指那些生理年齡已經是成人而心理年齡還停留在嬰兒時期,既不能控制情緒又不能擔當負責的人。他們因為在成長的過程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和約束,總是以為世界都繞著自己轉的,一旦自己的要求無法獲得滿足,就會採用各種撒嬌耍賴甚至危害他人的方式以求獲得關注和滿足。巨嬰的出現及普遍對個人對社會都不利,但這個問題問得不好。
  • 【人非善 莫入行】我承諾愛永遠和孩子們在一起!壞人的錯,幼師行業不背鍋!!
    孩子們的身心傷害、事件引發的負面輿情,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機率,都不僅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應該在源頭上予以整改。只有讓真正愛孩子的人從事培育「祖國花朵」的工作,才能讓孩子在健康溫馨的學前教育中免受無謂的傷害、形成完整的人格。
  • 巨嬰心理:長不大的成年人,有2點特徵,很明顯
    特徵一:思維極端且幼稚巨嬰的思維,通常在辨別事物上有兩種看法,要麼就是好的,要麼就是壞,常以自我為中心,就像一個嬰兒一樣,你給我一個好的蘋果就是好的,你給我一個壞的蘋果,有蟲洞的,就是壞的,對別人善意的謊言,以及開玩笑的話無法理解,你給巨嬰撒一個壞的謊,雖然本質上是為了巨嬰好,但是他就一根筋,當成真的。
  • 【12小時】他做男幼師十二載 希望能做一輩子「孩子王」
    【12小時】他做男幼師十二載 希望能做一輩子「孩子王」  廣西新聞網記者廖志榮 圖/文 攝像:何淞熒  提起幼兒教師,很多人會想到這是適合女性的職業。但在南寧,也有一些男性選擇幼師作為自己的職業。  當初唐鹹武選擇來到該園工作,也只是為了更好的就業,沒想到現在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了。唐鹹武說,因為熱愛男幼師這個職業,身為專科學歷的他意識到學歷低跟不上幼教發展的步伐,幾經努力之後,他於2009年順利地考取了廣西民族大學成人自考本科學歷。能在男幼師這個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遠,這讓唐鹹武由衷地感到欣慰。
  • 男人娶媳婦不娶幼師護士?就為這三大原因,網友:怕是有誤解
    民間有傳說,男人有三不娶:「幼師護士銀行女」。這銀行女接觸不多,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據說是,銀行女在工作崗位上待時間長了,容易拜金!對自己定位也高了,覺得已進入了上流社會,眼裡早已容不下普通人了。今天,就說說這護士女和幼師女,她們又為何榮登男人「三不娶」之列呢?小編通過了解,發現了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1.護士女和幼師女學歷層次普遍比較低,大多中專、職校、3+2等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