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印子君:邛海十八屏(組詩)

2020-12-23 封面新聞

印子君(龍泉驛)

柳樹是邛海放下的門帘

陽光太透明了,這是一個

奢侈的中午。天空騎著白雲

飛翔,把藍色的艙門,全部

打開,任陽光從高高的頭頂

一筐一筐倒下來,遍地都是

金子在滾動,已顧不上彎腰

去撿。我今天是來赴十五年前

與邛海的約定。昔日的廊柱

風化了指印,白色的欄杆

是一封封裹成筒沒寄走的書信

當站在柳樹下,我伸手撩開

長長的柳絲,看見邛海抬起頭

羞紅了臉,才知道岸邊的

每一棵柳樹,都是邛海

放下的門帘。我輕輕一邁步

就跨過了秋風這道門檻

邛海是月亮的一個澡盆

站在瀘山頂上望下去

邛海就是一個巨大的澡盆

盆裡的水,來自天上,從銀河

直接注入,裝得滿滿當當

這個澡盆是為月亮準備的

月亮的一生,只在這裡洗浴

傍晚來臨,月亮款步翻過

遠山的埡口,悄悄走進海裡

鋪滿月華的水面,總會漾起

一條又一條細浪,這是月亮

洗掉的皺紋;而水中閃爍的星星

是月亮搓下的一顆顆雀斑

蛙鼓敲擊,西昌的夜空,愈發

遼闊,高懸一張又圓又大的臉

微笑皎潔得沒有瑕疵,隨風飄灑

鋪滿街道、廣場和虛掩的夢境

坐在飛機上尋找邛海

從成都到西昌,這已經是

第三次了。前兩次坐的火車

因隧道太多,我覺得自己

是一條趕路的蚯蚓。這次

乘的飛機,太陽噴著金色的

花粉,感覺成為了一隻蜜蜂

當穿行在大涼山上空,我不時

從舷窗外的雲朵下尋找邛海的

方位,雲層的縫隙間,露出

一座座青色的山頂,就像一些

長年打坐的僧人,對頭上的來去

從不在意。當飛機一個斜刺

俯衝下去,像一把熨鬥,未等我

找到目標,已把西昌大地捲起的

皺褶熨平。走出機場大廳,有些

暈眩的我,仿若一隻醉蝦

邛海為我卸掉面具

霓虹燈下,海浪一趟一趟

趕過來,它們不是來朝拜

是給蹲在岸邊的巖石卸妝

一些個頭小的,很快就變得

素麵素顏,但太大的巖石

卸一次妝,就相當於蛻一層皮

那麼多海浪,匆匆地來,又

匆匆地去,正在為我跟前那尊

彌勒佛一樣的巖石盥洗和更衣

好讓它儘快入定,與邛海

融為一體。但很多時候

那些海浪卻濺到我身上

不僅打溼了我的外套

還打溼了我的臉孔和視線

其實,在邛海眼裡,我也是

一塊石頭,需要卸掉面具

邛海裡遊動著彝文

邛海平躺在大涼山心窩,攤開在

西昌寬大的手上。在我眼裡,邛海

是《勒俄特依》,也是《瑪姆特依》

這兩部彝族史詩,懸在西昌上空的月亮

讀得最透徹;照耀涼山大地的太陽,譯得

最傳神。邛海裡遊動的魚蝦,就是

生生不息的彝文,千百年來,誰也

打撈不盡,滋養一代又一代子孫

我行走在邛海邊,每當彎腰捧起

海水,再從指縫漏下,耳旁就會

響起古老而蒼涼的譁譁聲。聲音裡

有我的父親在深夜吟誦,直到

每一盞油燈在替代他失明;聲音裡

有我的母親在早晨朗讀,直到

每一顆星辰在替代她消隱。而我

業已生鏽的記憶,經受著反覆打磨

我把邛海反穿在身上

當我從邛海出發,坐上中巴車

在趕往昭覺的途中,看見的雲霧

都是一條條乳白色的頭巾,包裹著

大山的額頭。樹木是長在山上的頭髮

有些散亂,有些參差不齊。盤山公路

在秋雨中溼淋淋的,這是一條臍帶

把我一寸寸收回,回到母親的掌紋

疾馳的車輛,上下坡時,給深陷

座位的我帶來晃蕩,我感覺自己成了

波紋,在一圈一圈漾開。而車窗外

起伏的山巒,是浪濤在洶湧,一直

向前推搡著我。直到在昭覺的篝火之夜

隨達體舞瘋狂旋轉,我發現邛海已被我

反穿在身上,成為一件貼身的胎衣

而不苟言笑的父親,站在人群中央

站成火塘邊的木柴,呼呼竄動著烈焰

今生需要一場邛海戀情

接受邛海,就必須接受邛海的

晚風;接受晚風,就必須讓邛海

為你梳頭,哪怕枯萎最後一根頭髮

接受邛海,就必須接受邛海的

蘆葦;接受蘆葦,就必須讓邛海

為你白頭,哪怕朝如青絲暮成雪

接受邛海,就必須接受邛海的

燈火;接受燈火,就必須讓邛海

為你失眠,哪怕黃昏輾轉成黎明

接受邛海,就必須接受邛海的

扁舟;接受扁舟,就必須讓邛海

為你擺渡,哪怕此岸望不到彼岸

接受邛海,就必須接受邛海的

落日;接受落日,就必須讓邛海

為你禱告,哪怕是一場無望的

曠世戀情,也沒有虛度今世今生

邛海在為我呼吸

到了邛海,遇見的每一個人

都不再陌生,他們成群結隊

走進我,和我親密無間

住在一起,共同使用我的

身體。那麼多人走進來,但

並不擁擠,都能在我體內

找到自己的房間。他們從不關

前門,也從不開後門

只擔心,室內的光線

堆積太多,會刺傷眼睛

他們交談時,無論說漢語,彝語

還是說英語,俄語,西班牙語

我都能心領神會,沒有

解不開的結,也不會碰到

硬傷。因為他們的到來

整個邛海都在為我呼吸

早晨邛海是站立的

住在邛海賓館,已習慣早起

天剛微明,我就來到岸邊

面對萬頃碧波,我也會澎湃

總忍不住呼喊。叫第一聲邛海

每一棵柳樹都在答應;叫

第二聲邛海,每一棵鐵樹都在

答應;叫第三聲邛海,每一棵棕櫚

都在答應;叫第四聲邛海,每一棵

白楊,每一棵女貞,都在答應

叫第五聲邛海,每一棵銀樺,每一棵

側柏,每一棵刺桐,都在答應;叫

第六聲邛海,每一棵榕樹,每一棵

黃葛樹,每一棵芙蓉,每一棵天竺桂

每一棵藍花楹,都在此起彼伏答應

沒有人知道,每一個早晨,邛海

都會起身,站在岸上扭動腰肢

邛海在瀘山頂上飛翔

我常看見白鷺,從邛海裡飛起來

一直飛到瀘山頂上;我常看見蒼鷺

從邛海裡飛起來,一直飛到

瀘山頂上;我常看見池鷺,從

邛海裡飛起來,一直飛到瀘山

頂上;我常看見鳧雁,從邛海裡

飛起來,一直飛到瀘山頂上

我常看見天鵝,從邛海裡飛起來

一直飛到瀘山頂上。一年四季

邛海都在長出翅膀;一年四季邛海

都在往瀘山頂上飛,一隻一隻

一群一群,從山腳,一直飛到山腰

再徐徐飛到山頂。白鷺是瀘山的

頭巾,蒼鷺是瀘山的發剪,池鷺

是瀘山的剃鬚刀,鳧雁是瀘山的

梳子,而天鵝,是瀘山的鏡子

用邛海之水譜寫古老謠曲

180萬年的邛海,每一滴水

都是古老的,每一滴水裡都有

古老的故事。故事裡的英雄、平民

和壞蛋,層出不窮,古老得

沒有修飾。180萬年,邛海的

每一滴水都是汗,每一滴水

都是淚,每一滴水都是血

邛海花去180萬年,不是在修煉

成精,只是做一個最原始的初民

每個人看見他,都能找到自己

誰把手伸進邛海,能摸到

大把骨頭,誰就是邛海的知音

面對這180萬年的回報,我沒有

羞愧,只有罪責。餘生

我只能用邛海之水譜寫一首

古老謠曲,唱出心底悠久的痛

邛海四周的山都是獅子

滿以為走到月亮灣,就能看到

邛海的月亮,最後只看到月亮橋

海月亭,花月亭,步月臺,即使

登上望月樓,也不知道月亮

究竟藏在哪裡。我開始懷疑睡蓮

就是月亮浮在水面的另一張臉

站在觀海樓上望出去,我發現

圍在邛海四周的山,是一頭頭獅子

每時每刻都盯著海面,哪怕一隻

嬌小的魚鷹,從浪尖划過;哪怕

一隻細腿的鷺鷥,在淺灘照鏡子

也逃不過它們警惕的眼睛

唯有這些龐然大物,獸中之王

才配得上,與邛海相守180萬年

暴雨之夜,當閃電撕裂天幕

我聽見獅子在黑暗中咆哮

我繞邛海騎行一周

不要駕車,也不要坐觀光車

只選擇單車,繞邛海騎行

我騎行只喜歡夜晚,從月亮灣出發

繞行一周,又回到起點。35公裡路程

被我分成七段,每一段都是命數

用5公裡,去兌換夜色。第一段

剛騎行一半,我就感覺月亮

坐在我後車架上,長發飄飄

把臉輕輕貼著我的後背,有一絲涼意

騎到第二段,又一個月亮

坐進我前面的車筐,還不時回頭

看得我怪不好意思,這5公裡

跑得像飛鏢,風景都是多餘

以後,每騎一段,都會搭上一個月亮

騎行一周,我共帶回七個月亮

住進月亮灣,仿佛我已妻妾成群

邛海是我抱在懷裡的豎琴

在西昌,再大的月亮,也不會

從天空掉下來,因此走在大街上

我想唱就唱,想吼就吼,沒有什麼

值得擔心。當唱累了吼啞了,月亮

就是一塊懸著的燒餅,可用來充飢

在西昌,再大的月亮,也可以

藏在邛海心裡,雖然這是一枚

巨額的銀幣,秋風即使把邛海

掏空,月亮也沒有成為最後的交易

背靠瀘山,向左右延伸的道路

是我張開的長長手臂,把整個邛海

抱在懷裡,但已找不出一根指頭

撥動這古老的豎琴。粼粼波紋

是弦在起伏,不斷擴散韻律的形狀

透過流螢與漁火,我聽見海面

皎潔的月色,正逸出天籟之音

在邛海傾聽阿姆斯特丹

我沒有去過荷蘭,但我卻知道

那片土地上流淌著阿姆斯特丹

邛海在中國西南,在大涼山腹地

離西歐的阿姆斯特丹實在太遠了

因為詩歌,這兩大水域無比晶瑩

成為了兄妹。世界各地的詩人

來過邛海,也去過阿姆斯特丹

他們是最感性的信使,每年都

傳遞承載的詩意,心靈的問詢

讓兩顆明珠彼此璀璨,相互輝映

我走出邛海邊的西昌學院,看見

一輪圓月冉冉升起,開始相信

遙遠的阿姆斯特丹和眼前的邛海

能夠在這面鏡子裡不期而遇

晚風中,蟋蟀隱約拉響小提琴

那是阿姆斯特丹開始後半場吟詠

沒讀懂邛海就不認識彝人

走進大涼山,我第一次看見邛海

就堅信,它珍藏著彝人所有秘密

如果你沒有到過大涼山,就不配

談論邛海;如果你沒有到過邛海

就不配談論彝人。邛海太博大了

用180萬年的胸懷,容下了彝人

曲折而漫長的記憶。我們要認識

彝人,只有從邛海開始,但不能

坐汽艇、劃舢板、蕩扁舟,這些

都是跑馬觀花。認識彝人,不能

一片一片、一汪一汪地讀,不能

一瓢一瓢、一捧一捧地讀,只能

一滴一滴地讀。當從微甜淡水裡

讀出了苦澀,當從清澈透明讀到

海底深處的紅棕色泥層,你已經

真正觸摸到彝人漣漪般顫動的心

邛海從來就沒拋棄你

只有你感到飢餓時,才會覺得

邛海就是你的糧食;只有你感到

寒冷時,才會覺得,邛海就是

你的棉衣。只有你感到失落時

才會覺得,邛海就是你可依靠的

兄弟;只有你感到痛苦時,才會

覺得,邛海就是你可依戀的愛人

只有你感到孤獨時,才會覺得

邛海就是陪伴你的父親和母親

只有你感到貧窮時,才會覺得

邛海就是一筆留給你的財富

當成為海邊的一棵草,你才能

懂得謙卑;當成為海邊的一朵花

你才能領悟單純;當成為海邊的

一株樹,你才能學會沉穩。是的

邛海始終在接納你,從不拋棄

我在期待邛海回首

秋雨中,坐上去機場的專車

沿瀘山腳下的公路,緩緩

駛離邛海。我透過半開的車窗

穿過雨霧,反覆打量海面和海邊

海面一艘汽艇在疾馳,水往兩邊

翻卷,犁出一條長長的溝壑,仿佛

正拉開邛海外套的拉鏈,讓我

再看一眼那顆晶瑩剔透的心臟

海邊的樹木,每一棵都朝我轉身

目送的眼神已飄成細細的雨絲

一次次刮在我臉上,感覺唯有

真正的別離,叫溼潤,也叫微冷

既是一條線,也是一枚針,留給

相思的日子刺繡傷感、悽清和夢囈

煙靄中,我行將消失,關上車窗

卡莎莎,邛海!茲莫格尼,邛海!

【注】卡莎莎,彝語,謝謝;茲莫格尼,彝語,吉祥如意。

相關焦點

  • 紅雪 | 郭爾羅斯的迴響(組詩)
    2000年第5期《詩刊》,發表詩歌《擦玻璃的人》《總是覺得渴》2000年第4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柳樹發芽》《守住日子》2000年第8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仰望天空》《點燃爐火》2000年第1期《地火》,發表詩歌《屹立在風中的群雕(組詩)》2000年第3期《詩選刊》,選載《歲月》首發的《詩裡詩外(組詩)》
  • 馬永波詩歌/鳥經(組詩)
    關於散點透視,馬永波在一篇文論中這樣談到:「作為一名詩人,在這個劇烈變革的時代,如果他還有起碼的寫作道德的話,他就應該意識到達於真實應該是他現階段的首要責任。因此,散點透視(動態視點)作為人類觀察事物的本真方式,不是技巧和技巧之一,而是關乎詩人的藝術良知。」
  • 「詩歌」環保教育丨花都湖,我親過的水(組詩)(省作協:羅明生)
    在國內外報刊或網站發表過大量現代詩歌、格律詩詞、楹聯、小小說、散文、劇本、評論、報告文學等,包括《文藝報》《十月》《詩林》《時代報告(奔流)》《長江詩歌》《揚子晚報》《紅山詩刊》《黃金時代》《品文》《山東詩歌》《南葉》、泰國《中華日報》、柬埔寨《柬華日報》、菲律賓《世界日報》、香港《流派》詩刊、臺灣《葡萄園詩刊》等等。作品在全國性比賽中多次獲獎。
  • 徐志摩贈日本人的十八首詩歌,如今僅剩這一首絕唱
    徐志摩贈日本人的十八首詩歌,僅剩這一首絕唱:《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這首詩是組詩《沙揚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後一首這首詩在徐志摩的詩歌中佔著重要地位,對於他之後的詩歌創作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好了,我是愚幽默,喜歡轉發關注,我會每天分享。生活有品體嫻雅,腹有詩書氣自華!
  • 【甲鼎*群英匯*】(龍泉驛篇) || 凸凹/牛放/宋渠/鄢家發/況璃/張選虹/印子君/宋歟焉/胡容/徐甲子
    本 期 * 群英匯 * 詩 人 凸凹 / 牛放 / 宋渠/ 鄢家發 / 況璃 / 張選虹 / 印子君 / 宋歟焉 / 胡容 /黑白箋(組詩選二)    張選虹                         蘋果箋
  • 黃飛躍‖「村官」日記,人間,請節哀(組詩)
    黃飛躍:「村官」日記,人間,請節哀(組詩)平平安安留言說:讀飛躍的詩歌,你會忘了自己是在讀詩歌
  • 詩歌部落:羅海霞 看著車轍想你(組詩)
  • 湖南省詩歌學會刊物《詩歌世界》正式創刊發行
    《詩歌世界》創刊號2016年第1期目錄 湖南女詩人專輯(組詩策劃欄目) 青蓖/她記得他所有的光亮) 李笠/黃明祥/閃耀的面孔(李笠訪談錄) 李成恩/致草原先生(組詩) 李成恩/我的詩歌歷程/讀詩靜默如謎 羅小鳳/走向未知的高原 詩歌編輯作品展 張執浩/近作九首 李少君/平原的秋天
  • 組詩丨周瑟瑟:中國詩歌大轟炸
    組詩丨周瑟瑟:中國詩歌大轟炸 [來源:卡丘雜誌微信公號] 2018-10-30 10:57:08
  • 文本細讀|劉懷彧組詩《謄寫與紀念》評論小輯
    經歷太多的悲歡之後,這組詩給了我們難言的驚喜。「謄寫者」的心緒流貫於整組詩歌之中,看似不同的情感傾向都是以此幹流,並因此構成良好的邏輯自洽。在這個意義上講,與當代詩壇「道路以目」的劉懷彧在抗疫詩歌中有種「元詩」的自覺。「謄寫者」抄記的不是一個人的心曲,而是以低沉而渾厚的嗓音說出了相當多人的心聲。
  • 七彩西昌|手繪邛海地圖 為你導航
    夢裡水鄉最靠近西昌城的邛海溼地一期 「觀鳥島溼地公園」、二期「夢裡水鄉」和三期「煙雨鷺洲」,總面積達8330畝。這兩天正值荇菜花、荷花盛開的季節,景色相當宜人。夢回田園,位於邛海南岸,海南鄉境內,規劃面積4620畝,按照突出自然性、生態性,堅持" 去公園化,生態性、景觀性和功能性有機結合」的理念規劃建設。夢回田園溼地「古岸踏歌」:入口處小廣場作為遊客休閒小食區,主要以飲品、簡食、旅遊伴遊產品為主要業態進行運營。
  • 楊羅先:心有多寬,詩歌的大地就有多寬
    因為一份念想,他們寫下有關於她的詩歌,描畫出每個人心中獨一無二的張家界。10月18日,由張家界市國際旅遊詩歌協會、紅網主辦的「寫給張家界的精美短詩」全民詩歌創作大賽啟動,點燃大眾詩歌創作熱情。10月23日起,紅網時刻推出【詩畫張家界】系列報導,為你帶來詩歌創作者和張家界的故事。楊羅先。
  • 【詩壇名家】梁平 |詩歌《詩歌夜有所夢》(組詩)
    這種老辣的詩歌作品,既像鋼鐵黃金,又似絲綢錦緞,惟見珍貴卻不易輕之示人,因為領略或要讀懂這些詩句,不僅需要自身經歷的相對呼應,也須在思想的透徹度上,具備一定的哲學底蘊。其實這位已然算是詩歌師長的詩人,從這組作品題目看,他必然亦是不懼風雨地一直活得很認真,而當他把生活的周遭體驗用心記錄下來時,一樣是精神風霜獵獵,光芒湧滿了心頭。
  • 新詩百年,貴州詩歌以「文軍扶貧」方式再出發
    ,《詩刊》編輯部主任謝建平,《詩選刊》社長簡明,《中國詩歌》主編謝克強以及貴州省詩人協會主席李發模、中國作協會員、《貴州詩人》主編小語等貴州本土詩人代表出席「詩寫貴州脫貧攻堅」論壇,圍繞貴州「詩寫脫貧攻堅」、詩歌如何深入「文軍扶貧」、西部貧困地區的詩歌觸角如何在脫貧攻堅中發出好聲音等話題進行交流和探討。
  • 邛海水質清澈,四面環山,蘆草蕭蕭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衝擊娛樂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邛海以及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等。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千米,臥於瀘山東北麓,螺髻山北側,面積約31平方千米,南北長11千米,東西寬5千米,平均水深14米,最深處達34米。
  • 現代組詩《追求與嚮往》
    現代組詩《追求與嚮往》 文 /陳聖(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 找回心中那份情感 —— 聽《 Kiss The關於作者 陳聖 筆名:木彥 籍貫: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九都雙溪陳家 現居廣東省東莞市 中國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 古典文學愛好者,影視文學愛好者,散文及詩歌文學愛好者
  • 文成新聞網丨5276首詩歌參賽,它脫穎而出榮獲第一!第六屆「銅鈴山...
    11月27日下午,由中國詩歌網、《詩歌月刊》雜誌社、中共文成縣委宣傳部等聯合舉辦的第六屆「銅鈴山杯」全國詩歌徵文大賽在文成圓滿落幕。經過評委會的認真評選,來自遼寧的王愛民的組詩《心懷山水的人 離文成最近》獲得此次大賽的一等獎。近年來,我縣把傳承、繁榮和發展劉伯溫詩詞文化作為「文化強縣」工作的重要內容,先後掛牌成立了「中國詩歌之鄉」、《人民文學》創作基地、省作協創作基地、《浙江詩人》詩歌創作基地。
  • 邛海·17度國際旅遊度假區 萬科陽光度假公館首發亮相
    (數據來源於2019-01-16 涼山新聞網《西昌將逐步建設成為國家級新能源示範城市》)邛海(實景圖)| 壹 |萬科2019年4月28日晚在邛海南岸舉辦中國邛海·17度國際旅遊度假區(簡稱邛海·17度)產品發布會。
  • 西昌市啟動觀海路提升工程,助力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提質升級
    提起去西昌旅遊,好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邛海。邛海是四川的第二大淡水湖,也因為它的存在,讓西昌這座城多了一份靈動和神韻。相信很多人走過觀海路,這是一條環繞邛海,連接邛海溼地濱海綠道、觀鳥島溼地公園等景點的道路,曾被評為"四川最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