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名家】梁平 |詩歌《詩歌夜有所夢》(組詩)

2021-03-02 新時代文學選刊
      粱平的詩可謂是經驗的師傅,在其認知範圍,仿佛萬事萬物均可做到極致。這種老辣的詩歌作品,既像鋼鐵黃金,又似絲綢錦緞,惟見珍貴卻不易輕之示人,因為領略或要讀懂這些詩句,不僅需要自身經歷的相對呼應,也須在思想的透徹度上,具備一定的哲學底蘊。其實這位已然算是詩歌師長的詩人,從這組作品題目看,他必然亦是不懼風雨地一直活得很認真,而當他把生活的周遭體驗用心記錄下來時,一樣是精神風霜獵獵,光芒湧滿了心頭。所以說這般詩性的訴說,始終是執著向上的,它似乎從沒因為世界秩序的偶有坍塌,進而一起發出靈魂的悲鳴!也因此,詩壇要多一些這類光輝作品的指引,包括如何能對境界和價值,再有怎樣更好的洞穿,對思維進步再又怎樣更智慧的把握,而不是想到什麼非要痛快一番,就不明不白的非得那樣永遠狂亂地去寫了。梁平的詩讓我看到了一種高妙的節制,同樣亦領略到一種奔放的理性,詩歌能夠不負經驗又全然超越經驗,這就是大師,並且以胸懷包羅萬象,繼而以情感推陳出新,做到做好了這些,文學的力度和意義,自是就有了存在和延續的必要。

 

夜有所夢(組詩)

四川︳梁平

                          

   石頭記

裸露是很美好的詞,
不能褻瀆。只有心不藏汙,
才能至死不渝地坦蕩。
我喜歡石頭,包括它的裂縫,
那些不流血的傷口。
石頭無論在陸地還是海洋,
無論被抬舉還是被拋棄,
都在用身體抵抗強加給它的表情,
即使傷痕累累。
我的前世就是一塊石頭,
讓我今生還債。風雨、雷電,
不過是舒筋活血。
我不用面具,不會變臉,
所有身外之物生無可戀。
應該是已經習慣了被踩踏,
明明白白的墊底。
如果這樣都有人被絆了腳,
那得找找自己的原因,
我一直在原地,赤裸裸。 

                                        2019.5.23 


    ◇隔 空

很南的南方,
與西南構成一個死角。
我不喜歡北方,所以北方的雨雪與霧霾,
胡同與四合庭院,冰糖葫蘆,
與我沒有關係,沒有惦記。
而珠江的三角,每個角都是死角,
都有悄然出生入死的感動。
像蟄伏的海龜,在礁石的縫隙裡與世隔絕,
深居簡出。
我居然能夠隔空看見這個死角,
與我的起承轉合如此匹配,
水系飽滿,草木欣榮。 

                                         2018.1.13 

           

  ◇斷 片

我丟失過一樣東西,
和我那年在重慶開過的吉普車,
有關聯,但很確定丟失的不是物件。
丟了就丟了吧,
舊的不去,就沒有新的。
這樣自我安慰多少有點阿Q,
一隻鋼針扎進身體,
隱隱作痛。
吉普車是在酒後忘了停放的地點,
一周後被警察朋友開回來,
只是多了很多灰塵。
和車一起丟失的是什麼呢?
那個夜晚的星星和月亮不喝酒,
卻被一道閃電剪輯,斷了片,
再也想不起來。 

                             2019.10.3 


   ◇城市深睡眠

睜眼閉眼之間,
在夢的邊緣辨別這個城市。
府南河楚楚動人的樣子,
九眼橋喝嗨了的樣子,
夜幕掛滿霓虹的樣子。
睜眼的時候什麼也看不見,
只有閉上眼睛,
才看見這些形形色色。

眼見為實越來越不可信,
看見一堆笑,
看不見笑裡藏的刀。
十字路口目睹一隻螞蟻,
橫穿斑馬線,看見肇事的車輛,
看不見血。
我看見和我看不見的,
都不能指認。

這樣的情形已經很久了,
讓我自己給自己糾纏不清。
在城市進入深睡眠以後,
我的另一個我,游離,
我的靈魂出竅。
我就是埋伏的天狼星,
在天上看,看城市揭開面膜,
看赤裸裸的人。 

                          2019.3.26 

 

◇經常做重複的夢

我有一個夢,
在不確定的時間裡,
重複出現。
我記不住它出現的次數,
記得住情節、場景和結局。
這個夢是一次殺戮,
涉及掩蓋、追蹤、反追蹤,
和亡命天涯。
我對此耿耿於懷,
這與我日常的慈祥相悖,
與我周邊的雲淡風輕,
構成兩個世界。
我懷疑夢裡的另一個我,
才是真實的我。
我與刀光劍影鬥智鬥勇,
都有柳暗花明的勝算,
甄別、斡旋、偵察和反偵察,
從來沒有失控。
而我只是在夢醒之後,
發現夢裡那些相同的布局,
完全是子虛烏有。 

                      2019.2.13 



 ◇在某個夜裡突然失蹤

然後,夜裡多了很多追燈,
從不同的方向追蹤我。
在追燈與追燈的縫隙間,
有一張紅木八仙桌、一壺酒,
空置七個座位、七個酒杯,
想像七個人陸續到來。
我看不見他們的五官,
他們說自己的方言,
而且自言自語,滔滔不絕。
我發現他們看不見我,
根本不知道是我擺放的酒席。
此刻有一束光打在桌上,
像一把利刃划過,
幾隻被切割的手有點慘白,
酒杯穩穩噹噹沒有潑灑。
我的酒杯,和我又一次失蹤,
夜還在繼續走向縱深,
再也不會有人與我萍水相逢。 

                        2019.3.26 

 

  ◇爆破音

在書房聽窗外的鳥鳴,
纏滿繃帶的時間婉轉地流走,
輕緩、曼妙得像贗品。
浸淫久了,小夜曲每個節拍,
都在凌遲我的身體。
看見太多不想看見的,
聽到太多不想聽到的,
說不出話來,嗓子有異物阻礙。
我的血液和呼吸在胸腔裡,
集結成氣流,攀援而上,
我在氣流的上升中收腹挺胸,
眼睛平視前面的方向,
整個世界剩下翻書的動靜。
此時此刻,只需要把嘴打開,
氣流噴薄而出,發出爆破的聲音,
閃電把一把手術刀掛在天上,
我的爆破音,排山倒海。 

                            2019.7.21 

 

◇夜有所夢

夜有所夢。
都說春夢裡的對象很陌生,
對此我將信將疑,但很多人認同。
我的夢不在春天,沒有斑斕,
夏、秋、冬裡也沒有春。
我夢裡都是神出鬼沒,
那天神對我說,
賜你萬能的權力,詛咒你敵人。
我在手機上翻檢所有的名錄,
都笑容可掬,沒有。
鬼又過來,拿一帖索命符,
去把你身邊的小人帶來。
我省略了學生時代,從職場過濾,
也找不到可以送帖的人。
世界很大分不清子醜寅卯,
習慣忽冷忽熱的面具,
看淡漸行漸遠的背影。
與人過招是前世修來的緣分,
輕易指認敵人和小人,
自己就小了。
如果有一天我不幸光榮受傷,
也要讓我的血稀釋成淚,
以淚洗面,比血水更乾淨。 

                        2018.8.30 

 

◇去阿姆斯特丹的飛機上

從北京到阿姆斯特丹,
起飛與落地的滑行,
在一部電影的半夢半醒之間。
馬丁•麥克唐納的三個廣告牌,
讓我不停地轉換角色,
走不出艙門。
警察迪克森臉頰的傷疤,
警長威洛比自殺留下的信,
追兇母親米爾德裡德點燃的那把火,
更像是我自己身負重傷。
我在故事裡固執地尋找,
那疤、那信、那把火之後,
有一雙深藏愧疚、躲閃的眼睛。
我因此而失語、失重,
被傷害被誤解沒有人可以倖免,
越接近真相,越是發冷。
此刻的阿姆斯特丹看著我,
我看著窗外已經醒來的風車和鬱金香,
滿懷感激。從天空到地面,
一次未曾設計的沉重地飛翔,
有了驚心動魄的撫慰。
即使季節模糊,遍地落英,
走出來,身邊飛過一隻燕子。 

                            2018.3.27


◇在貝爾格勒的痛

南斯拉夫沒了,
中國大使館的舊址拆了,
建築工地一角,一塊大理石,
正在被黑色幽默。
一段碑銘,兩個年輕人的名字,
比生命站得更悽冷。
天下著細雨,
幾束枯萎的野花掛滿淚珠,
慘澹的黃,格外刺眼。
沒有遮擋的大理石不說話,
沒人駐足,沒人多看它一眼。
貝爾格勒面無表情,
比魚的記憶更短暫。
我蹲下身去,聽那年的炮火,
跨洋飛落地下室的精準。
我從我的祖國遠渡而來,
在這裡看不見多瑙河的蔚藍,
只能小心翼翼地擦拭,
碑銘上的泥濘、凌亂的枝葉,
害怕我翻江倒海的傷感,
觸碰到它的痛。 

                            2018.8.3 

 

◇時間上的米沃什

與時間糾纏一生,
在最後的時間裡,轟然倒下。
藍色的波羅的海在號啕,波及
所有的水面和陸地。
為時間唱輓歌的波蘭老人,
被時間掩埋在克拉科夫家中,
時間為他而凝固。
那些用波蘭語寫成的詩歌,
繁衍成其他民族的語言,
覆蓋了世界。
這是波蘭的一個神話,
可以用時間製造畫面和記憶,
並賦予它龐雜寓意的神話。
製造這個神話的大腦,是一片海,
無數種類在海裡相互撕咬,
相互激活,排列出井然的秩序。
像這個人複雜、有序的身份,
闊少、製作人、外交官
詩人、教授、流亡者……
時間在他的筆記裡,
惶恐、困惑、悲傷和虛無,
每一個時刻都有斧鑿的痕跡。
絕望中昂首法西斯的屠刀,
以鮮血分行救贖歷史。
敏銳、毫不妥協地承擔,
撕開人類劇烈衝突中的赤裸,
在時間之上。 

                   2019.10.20改定


   ◇欲 望

我的欲望一天天減少,
像電影某個生猛鏡頭的淡出,
舒緩,漸漸遠去。

曾經有過的忌恨、委屈和傷痛,
一點一點從身體剝離,不再惦記,
醒悟之後,行走身輕如燕。

我是在熬過許多暗夜之後,
讀懂了時間。星星、睡蓮、夜來香,
它們還在幻覺裡爭風吃醋。

天亮得比以前早了,窗外的鳥,
它們的歌唱總是那麼乾淨,
我和它們一樣,有了銀鈴般的笑聲。

我的七情六慾已經清空為零,
但不是行屍走肉,過眼的雲煙,
一一辨認,點到為止。 


    ◇舍與得

那時候廝守一顆星,
錯過了藍天白雲。錯過只是
時間推遲了,而已。
藍天的藍不藏刀斧,藍得透徹,
白雲的白沒有瑕疵,白得乾淨。
藍天在上,白雲在上,
遇見藍天白雲沒有人不自慚形穢。
所有身外之物開始脫落,
虛榮、自戀、得失的計較,
都是頭皮的屑。過去就是過得去,
轉身又是一片芳草地。
很多事心照不宣就夠了,
人生最大的學問就是捨得,
舍了的,可以得,可以不得。


    ◇意 外

很多意外猝不及防,
生活裡好端端的瓶瓶罐罐,
七零八落。一片破碎的玻璃,
在滴血,我檢查了全身沒有出血點,
這使我更加惶恐不安。屋子裡,
除了我可以流血,植物、花草都安然無恙,
我知道傷在哪裡了,不能說。 

            

◇無 比

我經常使用這個程度副詞,
省略前戲和後綴,節制過度的熱烈,
它不孤獨,語義能夠抵達無限。
我的無限程度都是限量版,
唯一。在唯一裡無限放大,
像夜裡偷襲而來的夢,重複、極端,
與現實相距兩顆星辰。
這幾乎是無法丈量的距離,
比我知道的天涯和咫尺,更殘忍。
始終不二。認定無比就是無比,
一條路走到黑,白也是黑,
黑得根深蒂固,一目了然。

                            2020.9.1 

相關焦點

  • 《草堂》創刊號 梁平:給詩歌奉上顏面和尊嚴
    原標題:梁平:給詩歌奉上顏面和尊嚴 梁平:「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自古以來,成都就是中華詩歌聖地、重地,數不清的古今詩歌巨匠都與成都結緣甚深,留下一批批膾炙人口的千古詩篇。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成都詩歌流派、詩歌運動以及優秀的詩人層出不窮,無疑讓這座城市成了中國詩歌的重鎮。進入新世紀以後,成都60後、70後、80後、90後詩人,已經在中國詩壇展示出一個強大的陣容。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文化符號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旨在展示「雙城記」與「同城化」的美好願景,今日(12月9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分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
  •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特殊標識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同時展示「雙城記」「同城化」的美好願景
  •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重慶活動啟幕 詩壇名家聚山城 吟詠詩情夢兩江
    △11月4日,朝天門兩江遊輪,參加第六屆中國詩歌節的全國詩壇名家從夜景中尋找創作靈感。第六屆中國詩歌節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作家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詩歌藝術的盛會 人民群眾的節日」為宗旨,體現中國精神、時代風採、地方特色和詩歌品格,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 湖南省詩歌學會刊物《詩歌世界》正式創刊發行
    梁爾源(著名詩人,湖南省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湖南省詩歌學會會長):《詩歌世界》的面世,是湖南文學界,湖南詩壇的一件大事,也受到了中國詩壇的高度關注和矚目。該刊為季刊,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力求立足湖南,輻射全國,並以高質量的選稿要求與新銳獨特的版面設計面世,全面展示當代湖湘詩壇老中青三代詩人的整體創作實力,兼顧外省與外國詩人,以「大氣、多元、包容、開放」為辦刊宗旨,從而形成一家迥異於其它常規詩歌刊物的品牌文學期刊。
  • 2020年成都詩歌年度報告出爐:在危機中見證詩歌的溫暖與力量
    例如,梁平的《我的南方不是很南》(組詩)刊發於《揚子江詩刊》2020年第1期,《一首遲到的詩》刊發於《詩刊》2020年3月上半月刊,《點燃寒星》刊發於《上海文學》2020年第10期,長詩《重慶書》榮獲第九屆中國長詩成就獎,《天高地厚》(組詩)獲北京文學獎,此外還獲得安徽紫蓬詩歌節金紫蓬詩歌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秀作家貢獻獎」。何苾的《用曙光鑄一把鑰匙》刊發於《詩刊》2020年3月上半月刊。
  • 中國詩歌之島玉環迎來一場盛會 詩壇大咖雲集
    中國詩歌之島·玉環詩歌節精彩上演!快來看看都有哪些精彩活動吧!此次活動還有眾多詩壇大咖來到玉環哦!葉延濱1948年生於哈爾濱。現任中國作協詩創委主任;曾任遼寧省作協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北京廣播學院某系主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
  • 詩壇報導:唐成茂當選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輪值主席
    2019年11月26日,湖北省文學周暨武漢詩歌節系列活動,有個重要項目,即是由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舉行2019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年會,著名詩人、《中國詩壇》月刊總編輯唐成茂當選2020年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輪值主席。
  • 《星星》詩刊主編梁平:詩歌是天上的星星
    近日,我們與《星星》現任主編梁平進行了一次關於《星星》、關於當代詩歌的對話。   問:上世紀80年代,詩歌被認為是文學的中心。《星星》在當時的詩歌勃興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答:1979年,復刊的《星星》扉頁上寫了意味深長的幾句話:「天上有三顆星星,一顆是青春,一顆是愛情,另一顆就是詩歌。」我以為這幾句話在當時人們的心中、在中國詩壇點燃了星星之火,注入了長久的溫暖。
  • 釣魚城中國名家詩歌朗誦會歌頌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吉狄馬加此次「釣魚城中國名家筆會」共有四項活動,除「《釣魚城》長詩研討會」之外,「名家釣魚城古戰場遺址採風創作」,還有「名家進校園」講座、「江山如畫——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詩歌朗誦會等活動。在梁平的學術主持下,葉延濱、王本朝、唐曉渡、霍俊明、何言宏、蔣登科、邱正倫、張德明、劉笑偉、姜念光、鄧凱、宗仁發、尚仲敏、李鋼、李瑾、熊焱等,以《釣魚城》為核心,分享了他們各自的思考。作為資深詩人、評論家,吉狄馬加為研討會進行了總結式評論。當代長詩該怎麼寫,大家也進行了探討。吉狄馬加認為,現在的長詩寫作,非常活躍。
  • 梁平:詩人要學會欣賞他人;傅天琳:今天我想談談40後詩人……詩壇大...
    《成渝詩歌在當代詩歌發展中的作用》《成渝詩歌的現代性和當代性介入》《成渝兩地青年詩人寫作探討》等表面上看起來略顯學術、嚴肅的話題,卻在現場多位詩壇大咖的現場對談、演繹下,變得妙趣橫生。8月30日下午,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現場,傅天琳、李鋼、尚仲敏等詩壇大咖聊起了《成渝詩歌在當代詩歌發展中的作用》梁平:詩歌界的人需要學會欣賞別人把酒話家常,這是著名詩人、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梁平為本次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定下的基調
  •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廈門站
    ——北島香港國際詩歌之夜香港:2017年11月21-26日廣州、杭州、南京、武漢、廈門:2017年11月27-29日「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是由著名詩人北島創辦的國際詩歌節。「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每兩年舉辦一次,從二〇〇九年至今已邀請過近百位國際詩人來到香港及內地城市朗誦詩歌,並進行各種詩歌交流活動。目前「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已成為華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詩歌活動。第五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將於2017年11月21-26日在香港舉辦,主題為「古老的敵意」,邀請超過二十位著名詩人和詞人參與,及後分組移師廣州、杭州、南京、武漢、廈門等五個中國內地城市進行分站活動。
  • 新詩百年,貴州詩歌以「文軍扶貧」方式再出發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著名文化學者、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社科聯主席、「詩寫貴州脫貧攻堅」總策劃李裴,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原《詩刊》、《星星》詩刊主編葉延濱,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娜夜,著名詩人、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久辛,《人民日報》文藝部「大地」副刊編輯王子瀟,《光明日報》副刊部主編饒翔,《解放軍報》文藝部主任劉笑偉
  • 馬永波詩歌/鳥經(組詩)
    在『流放地』四周匯聚了一大批優秀詩人:湯養宗、劉潔岷、啞石、金黃的老虎、寒馨、阿西、代薇……網絡的互動,使『存在』論壇與『流放地』網站結為友好同盟——相互連結的單位。一些重要的詩訊、詩歌、文論得以在第一時間相互轉發,並引發頗具規模的評論、紛爭,現在回憶起來,那真是一段無比美好的時光。
  • 他們會在中國詩壇上出彩:「雲」上的大學生詩歌夏令營
    作為國內詩壇最早、延續時間最長、以在校大學生詩人為主要對象的詩歌活動,「星星大學生詩歌夏令營」自2008年開辦以來,為中國當代詩壇發現、培養和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詩人,為漢語詩壇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新鮮血液,已成為漢語詩壇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星星大學生詩歌夏令營」從線下來到了線上,來自各地20名大學生詩人在「雲」上相聚,交流詩歌。
  • 詩歌邂逅重慶夜景 明晚山城夜空點亮「最美詩篇」
    當天,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重慶活動正式啟幕。參會的全國詩壇名家齊聚重慶,以詩詞為媒,為時代而歌,在重慶兩江遊船上舉行了「詩夢千年·兩江吟詠」活動。據了解,第六屆中國詩歌節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作家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詩歌藝術的盛會 人民群眾的節日」為宗旨,體現中國精神、時代風採、地方特色和詩歌品格,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 川大中國詩歌研究院特聘尚仲敏、向以鮮、鄧翔為研究員,讓詩歌教育...
    12月23日,四川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在四川大學江安新校區為尚仲敏、向以鮮、鄧翔頒發了特聘研究員證書。三人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學生詩歌運動的踐行者和見證人,至今仍活躍在中國詩壇的優秀詩人和學者。頒發聘書活動現場2018年10月10日,四川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在成都成立,由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著名批評家李怡和成都市文聯主席、著名詩人梁平擔任雙院長。
  • 2016年河北詩歌閱讀札記:穩健紮實的詩歌音韻
    2016年,河北詩人獲得了多項詩歌大獎,筆者認為分量最重的,是李南於當年11月獲得的昌耀詩歌獎。李南是河北青年詩人中的標誌性人物,在已經被世俗化了的詩壇,她日益顯得高貴和自尊。昌耀詩歌獎授獎詞寫道:「李南近乎本能地拒絕生活的熙攘和詩界的喧囂,似乎願意在孤獨寂寞中履行一份與詩神的心靈密約。」
  • 杜甫詩歌的當下「喚醒」
    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受「紅色」氛圍的感染和革命浪漫激情的鼓動,李白其人其詩都相對更符合當代詩壇的想像和審美規範,一路看漲的行情一直綿延至朦朧詩的黃金時期。可是進入1990年代後,情況卻悄然發生了變化,即和向西方詩歌大師們學習並行不悖,古典詩人杜甫在新詩場域中倍受推崇,他被熱愛的程度甚至遠超李白。
  • 多元性詩歌寫作的源頭活水 潘洗塵
    但正如前文所述,「朦朧詩」在完成了某種「啟蒙」作用之後,很快就進入了一個止步不前的保守狀態,而漢語詩歌如何真正匯入整個世界詩歌的現代潮流,顯然需要更現代的詩歌觀念和文本實踐。本書所記錄的和本文所論述的一大批詩人,正是在這樣一個簡單而複雜的詩歌背景下,在《飛天·大學生詩苑》的助推下,登上了中國詩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