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國際詩歌周丨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文化符號

2020-12-11 紅星新聞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旨在展示「雙城記」與「同城化」的美好願景,今日(12月9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分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作為在成都的重慶詩人,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著名詩人梁平,對該主題有自己更多的感受。

梁平

「目前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際,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融合,已是國家的重要戰略。這兩個城市本是一家。」梁平說,上世紀因為行政區劃,重慶成為直轄市。但兩座城市,無論是從文化背景、生活習俗上都有高度的相似。因此,國家提出的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證明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同等重要。

活動現場

雖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但其內核與文化息息相關。「文化作為其中的重要基因,融合在兩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剛剛結束的中國詩歌節,還是此前舉行的川渝兩地詩歌對話等其他的詩歌文化活動,對兩地詩歌的話題都做了探討和交流。」梁平認為,詩歌是雙城經濟圈發展中重要的文化符號,同時,成渝兩地均為中國詩壇重鎮,從兩個城市的詩人到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詩歌運動,很多作品都足以擔當起中國詩歌重鎮的責任。「希望通過不斷的交流,尋找兩個城市的個性表達,希望兩地的詩歌能夠一如既往的活躍,承擔起中國詩歌重鎮的符號,探尋現代中國漢語詩歌的現代性轉型升級。」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曾琦

編輯 李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特殊標識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同時展示「雙城記」「同城化」的美好願景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呂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詩歌表達」核心...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兩場詩歌沙龍同時在新華賓館舉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上,來自川渝地區的熊焱、李海洲、凸凹、何房子、呂歷、阿庫烏霧、李龍炳、唐力、餘真、宋尾、華子、王志國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 吉狄馬加點讚成都
    霍俊明:「活力」是成都詩歌群的標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對談會在成都新華賓館開啟。對《詩刊》社副主編霍俊明來說,這已是他第四次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接受專訪時,他表示,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成都堅持舉辦國際詩歌周,本身就具有象徵性。  提及如何看待成都的「詩意生活」?
  • 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觀點①|要凸顯巴蜀詩人個性,不要被經濟圈圈住了
    成都國際詩歌周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曾潔用詩歌串聯天府與世界,讓世界品讀成都的詩篇。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如期而至。出於防控疫情需要,本屆國際詩歌周及時調整了議程,戶外採風活動取消。12月9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主題論壇在新華賓館舉行,來自國內外的詩人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討論新形勢下的成渝詩歌發展。其間,火花不斷。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丨《詩歌月刊》主編李雲:成渝詩人要把...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9日,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在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上表示,成渝詩人要把兩地地域性的東西寫好寫透,在詩歌作品中展現特質性最強的部分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成渝詩歌表達...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月,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受邀參加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他覺得非常親切:「我是四川人,以前在成都上學,目前的親人都在四川,情感上非常貼近。」在詩歌周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訪談活動中,康偉打開了話匣子,情感上的貼近,反倒讓他更加深入的思考:成渝詩歌表達,不能被經濟圈「圈」住。這個觀點獲得了在場不少嘉賓的欣賞和認同。康偉思考,其實作為一個傳媒人,發現當下國家有長三角、京津冀等多個經濟發展群,但唯獨成渝,能激發起「兩地詩歌表達」這個有意思的話題。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丨李永才、阿庫烏霧、施施然、安然點...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9日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舉行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詩人、名刊編輯相聚一堂,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深刻的時代命題和國家戰略,就文化界、詩歌界如何參與和表達各抒己見。成都詩人李永才在分享伊始,就提出了「詩人如何回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話題」這個問題。李永才從國家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定位出發,找到了詩人的介入主要在「助力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建設上」。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唐力:成渝詩歌寫作,用「溫柔的方式」重新...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肖姍姍 攝影 向宇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兩場詩歌沙龍同時在新華賓館舉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上,來自川渝地區的熊焱、李海洲、凸凹、何房子、呂歷、阿庫烏霧、李龍炳、唐力、餘真、宋尾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上海文學》雜誌社副社長張予佳:要...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在12月9日舉行的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上,詩人、《上海文學》雜誌社副社長張予佳從宏觀與微觀、局限性與開放性兩個方面,分析了當下時代中,成渝詩人如何進行詩歌表達的問題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霍俊明:「活力」是成都詩歌群的標誌
    今日(12月9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下簡稱「詩歌周」)主題訪談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對談會在成都新華賓館開啟。對《詩刊》社副主編霍俊明來說,這已是他第四次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他表示,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成都堅持舉辦國際詩歌周,本身就具有象徵性。紅星新聞:你覺得本屆國際詩歌周與前三屆相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多位外國詩人匯聚成都國際詩歌周:遠道而來,詩歌連接著我們的心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日,在成都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上,不乏有哥倫比亞、美國、俄羅斯等外國詩人的身影。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在成渝居住多年,有的與國內詩人保持著友好關係,對他們而言,上午論壇的主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更多的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以詩為名 唱和雙城!首個「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暨郎酒莊園詩會...
    成和渝,中國城市版圖上的雙子星;山水相依的成都和重慶,詩歌更是兩地文化同源的一個顯著符號。無論是司馬相如、李白、陳子昂、蘇東坡、楊慎,還是郭沫若、巴金、葉伯和、吳芳吉、何其芳……無不是影響深遠的名人。值此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大幕開啟之際,8月5日起,四川日報全媒體策劃推出了「成渝雙城詩歌大展」,在川報觀察、《天府周末》集中展示兩個城市老中青三個方陣有代表性的60位詩人詩作,引發成渝乃至全國詩壇熱烈關注。呂進、蔣登科、王學東、楊清發等評論家紛紛撰文點讚!躍然紙上,詩歌是最美的文字;而詩歌,它是為吟誦而生的。
  • 《詩刊》社副主編、評論家霍俊明:成渝詩歌群善於關注城市化文化和...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日,《詩刊》社副主編、評論家霍俊明在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上,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率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本屆詩歌周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霍俊明最近看了許多小說和非虛構文本,他發現近年來,不少國際上的文學創作者都推出了《倫敦傳》《北京傳》等非虛構作品。他思考著:為什麼作家要通過非虛構作品關注城市?成渝雙城詩人關注城市,是否也屬於這種「文化現象」呢?
  • 李海洲:這可能是最獨一無二的一屆詩歌周,在當代詩歌發展史上會留...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攝影報導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12月9日上午迎來了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今晚開幕 60餘位中外詩人共赴「詩歌...
    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同時展示「雙城記」「同城化」的美好願景。「流動的詩歌盛宴」8日下午,本屆詩歌周的嘉賓已陸續到達成都。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梁平:面對人類公共災難,詩人有寫詩的權利
    12月10日,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成都繼續舉行。詩人們分為兩個會場,分別以「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和「成渝詩歌沙龍」為主題,展開研討和交流。在「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會場中,著名詩人梁平發表了一番觀點,表達了他對疫情和詩歌的深層思考。
  • 以詩為名 唱和雙城!
    原標題:以詩為名 唱和雙城!首個「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暨郎酒莊園詩會周末啟幕   成和渝,中國城市版圖上的雙子星;山水相依的成都和重慶,詩歌更是兩地文化同源的一個顯著符號。   無論是司馬相如、李白、陳子昂、蘇東坡、楊慎,還是郭沫若、巴金、葉伯和、吳芳吉、何其芳……無不是影響深遠的名人。
  • 學術周閉幕!成渝地區探討雙城經濟圈與城鄉高質量發展
    袁牧副院長提到,同衡學術周自2013年開始,始終秉承「家國天下、規劃縱橫」的宗旨,今年已經是第八屆。學術周的活動持續得到院內院外規劃界同仁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向各位來賓表示衷心的感謝。本屆學術周活動為期共七天,由清華同衡20年院慶典禮、未來20年專業論壇和19個專題論壇舉行,今天我們舉辦本屆學術周第19場專題論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高質量發展規劃探索。
  • 第三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拉開大幕 天府之國迎來世界多國優秀詩人
    在連續成功舉辦兩屆的基礎上,成都國際詩歌周品牌活動已經積累了良好而廣泛的國際影響力。每一屆詩歌周都會有一個主題。比如第二屆的主題是「成都與巴黎詩歌雙城會」,而今年第三屆以「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為主線,圍繞「一個需要消除壁壘的世界:用詩歌構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時尚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山川相融、江河互通」——當以Fashion(時尚)首字母F為設計基礎的主標識首次面世時,重慶和成都這兩座比鄰共生的國際大都市將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加持下,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時尚潛能。該產業聯盟由重慶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重報傳媒有限公司、重慶萌梓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集採(重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成都市國際時尚聯合會、成都傳媒集團、成都微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都市樓宇經濟促進會、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等10家單位共同發起,聯合54家與時尚產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共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