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觀點①|要凸顯巴蜀詩人個性,不要被經濟圈圈住了

2020-12-11 封面新聞

成都國際詩歌周

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曾潔

用詩歌串聯天府與世界,讓世界品讀成都的詩篇。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如期而至。出於防控疫情需要,本屆國際詩歌周及時調整了議程,戶外採風活動取消。12月9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主題論壇在新華賓館舉行,來自國內外的詩人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討論新形勢下的成渝詩歌發展。其間,火花不斷。

論壇現場

講壇伊始,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組委會秘書長、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點題:「詩歌在成渝是一個特別特殊的符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現在,成都是中國詩歌的重鎮,這個成都的概念包括重慶。這個符號是整個中國必須認可的,這裡的詩歌,這裡的詩人,足以成為詩歌重鎮的擔當。這兩個地方的詩歌表達和交流不是一兩次活動可以完成的,希望成渝兩地的詩歌交流一如既往地活躍,一如既往地承擔起中國詩歌重鎮的責任。」

梁平主持論壇

《詩刊》副主編、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霍俊明發言:「經濟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推動力,對經濟和城市的表達有多重,包括小說、非虛構,目前都有重要的文本,國外有《倫敦傳》,國內葉兆言寫了《南京傳》,北京的邱華棟剛剛完成了《北京傳》,為什麼作家們通過非虛構的方式完成對一座城市的書寫?這和時代發展分不開。反觀,詩人對城市和經濟的表達是否達到了一個特殊的標誌?巴渝在中國詩歌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第三代詩歌運動的策源地在成渝地區,當時的巴蜀推出了上百個重要的詩人,包括中國最重要的詩歌流派,詩歌文本和觀念是在這裡產生的,對中國先鋒詩歌運動起到了特別重要的推動作用。巴蜀詩歌特質,強調城市文化和市民文化,和當時的市民生活幾乎是重合的,從中可以看到那個時代市民是怎麼生活的。再看當下的城市生活,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既有對歷史的繼承也有對新時代的融入。經濟科技和詩歌的融合,對詩歌提了非常高的要求。詩人不是經濟學家,可以捕捉經濟之外的深度變革,要保持鮮明的特色,新時代條件下,需要突破地、面向世界地凸現巴渝詩人的文化特性和個性。「

霍俊明交流

《中國藝術報》總編康偉從旁觀者、傳媒人的角度談到:「只有成渝才有可能提出這個具有時代意義的課題,成渝兩地的人們在網際網路上相愛相殺,大家紛紛在網際網路上蓋樓,討論成渝兩地,雖然有時候樓會被帶歪,但所謂的相愛相殺帶有調侃的表達,是這兩座城市愛之切的表現。當下,能夠坐到一起探討是真心相愛。成渝兩地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如今,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詩歌可以來表達成渝雙城經濟圈,但不要被城市圈經濟給圈住了。詩人不要被時代所淹沒,要聽到自己的音色和音質,保持成渝兩地詩歌的方言,這個方言是打引號的,是指的特色,要實現對雙城經濟圈有效的表達。」

康偉發言

相關焦點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成渝詩歌表達...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月,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受邀參加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他覺得非常親切:「我是四川人,以前在成都上學,目前的親人都在四川,情感上非常貼近。」在詩歌周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訪談活動中,康偉打開了話匣子,情感上的貼近,反倒讓他更加深入的思考:成渝詩歌表達,不能被經濟圈「圈」住。這個觀點獲得了在場不少嘉賓的欣賞和認同。康偉思考,其實作為一個傳媒人,發現當下國家有長三角、京津冀等多個經濟發展群,但唯獨成渝,能激發起「兩地詩歌表達」這個有意思的話題。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丨李永才、阿庫烏霧、施施然、安然點...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9日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舉行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詩人、名刊編輯相聚一堂,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深刻的時代命題和國家戰略,就文化界、詩歌界如何參與和表達各抒己見。成都詩人李永才在分享伊始,就提出了「詩人如何回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話題」這個問題。李永才從國家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定位出發,找到了詩人的介入主要在「助力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建設上」。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丨《詩歌月刊》主編李雲:成渝詩人要把...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9日,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在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上表示,成渝詩人要把兩地地域性的東西寫好寫透,在詩歌作品中展現特質性最強的部分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上海文學》雜誌社副社長張予佳:要...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在12月9日舉行的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上,詩人、《上海文學》雜誌社副社長張予佳從宏觀與微觀、局限性與開放性兩個方面,分析了當下時代中,成渝詩人如何進行詩歌表達的問題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今晚開幕 60餘位中外詩人共赴「詩歌...
    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同時展示「雙城記」「同城化」的美好願景。「流動的詩歌盛宴」8日下午,本屆詩歌周的嘉賓已陸續到達成都。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 吉狄馬加點讚成都
    作為歷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頭戲,12月9日晚,「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電視臺1號演播廳隆重舉行,現場亮點不斷,精彩紛呈。從2017·天府詩韻、2018·成都與巴黎、2019·一個需要消除壁壘的世界,再到今年的「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成都國際詩歌周一直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歡迎來自全世界的詩人朋友。
  • ...國際詩歌周致辭|李舫:成都的魅力一定可以和詩人敏感的心靈共振...
    李舫很高興今天能與來自全世界的詩人朋友相聚在天府之國。經過三年的發展,成都國際詩歌周今天已經成為中外詩人溝通心意、切磋詩藝的重要平臺,碰撞思想、文明互鑑的文化事件,為無數熱愛詩歌、葆有詩心的人們帶來一場又一場歡聚的盛會。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即將啟幕
    成都歷來都和詩歌有著特殊的緣分,有很多偉大的詩人在這裡寫出了偉大的詩篇。尤其是五四運動以來,成都是中國新詩的重要發祥地,更是有著詩歌重鎮的美譽。成都國際詩歌周從2017年開始舉辦,每年都有100多位中外詩人參與。詩人們通過開幕式、創作採風、主題論壇、詠頌會,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感受了成都的詩歌底蘊和歷史文化,並為成都留下諸多詩篇,創造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人劉紅立、布木布泰:疫情之下,詩人始終在場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力量」主題論壇活動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閻安,魯獎獲得者、詩人林雪,《中國藝術報》總編輯、詩人康偉,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中國檢察官文聯文學分會副會長、詩人老房子,詩人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安然、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
  • 多位外國詩人匯聚成都國際詩歌周:遠道而來,詩歌連接著我們的心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日,在成都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上,不乏有哥倫比亞、美國、俄羅斯等外國詩人的身影。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在成渝居住多年,有的與國內詩人保持著友好關係,對他們而言,上午論壇的主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更多的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梁平:面對人類公共災難,詩人有寫詩的權利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疫情改變了全世界,作為用「語言黃金」來表達人類心靈的詩人,該作何作為?該不該寫,怎麼寫?這是值得深思的課題。12月10日,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成都繼續舉行。詩人們分為兩個會場,分別以「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和「成渝詩歌沙龍」為主題,展開研討和交流。在「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會場中,著名詩人梁平發表了一番觀點,表達了他對疫情和詩歌的深層思考。本屆詩歌周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
  • 成都國際詩歌周|外國詩人紛紛打call:成都是一座詩意之城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2020年成都國際詩歌周邀請到6位在中國教書或學習的外國詩人參加。對於本次活動,外國詩人一致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成都是一座詩意之城,成都國際詩歌周對於促進中外詩歌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文化符號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旨在展示「雙城記」與「同城化」的美好願景,今日(12月9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分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林雪:成都是被文學照耀、洗禮的城市
    近日,成都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今(9)日,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林雪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時來參加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除了是對這座城市的的熱愛,更像是投身於一次抗疫的公共活動。林雪感慨,成都一直是被文學照耀、洗禮和積澱的城市,「我覺得不論是災難還是疫情,都不會撼動成都的生活,更不會影響這個城市的美麗。」「我一直很喜歡成都,每次來這裡都有特別的感受。」來過成都N次的林雪,已是第二次參加國際詩歌周了,在她看來,今年疫情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本屆國際詩歌周繞不開的話題,「那麼多詩人來到成都,這本身就是一個事件。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林雪:詩歌為人類的...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力量」主題論壇活動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閻安,魯獎獲得者、詩人林雪,《中國藝術報》總編輯、詩人康偉,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花城》編輯、詩人安然,詩人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丘特諾娃、哥倫比亞詩人李戈
  • 第三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拉開大幕 天府之國迎來世界多國優秀詩人
    在這詩意盎然的季節,來自全世界多國的詩人們,來到成都與四川本土的詩人齊聚一堂,將開啟為期一周的詩意之旅。9月4日,隨著中外詩人們陸續抵達新華賓館,由成都市文聯等單位主辦,五糧液集團、《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19第三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也拉開了大幕。詩歌周提供了一個「以詩會友」的平臺,讓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近百名中外優秀詩人們,通過詩歌,與成都這座城市,與彼此的心靈,進行連接。
  • 李海洲:這可能是最獨一無二的一屆詩歌周,在當代詩歌發展史上會留...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攝影報導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12月9日上午迎來了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霍俊明:「活力」是成都詩歌群的標誌
    對《詩刊》社副主編霍俊明來說,這已是他第四次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他表示,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成都堅持舉辦國際詩歌周,本身就具有象徵性。紅星新聞:你覺得本屆國際詩歌周與前三屆相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今晚開幕
    紅星新聞網(記者 宋雅婷)12月9日報導詩歌是最美的語言,沒有國界。今晚,「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拉開帷幕。此篇章還包含了著名詩人吉狄馬加的抗疫詩作——《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歌頌抗疫精神,激發抗疫信心。據了解,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指導,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
  • ...阿庫烏霧、施施然、安然點讚成渝:巴蜀大地有太多可以書寫的地方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9日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舉行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詩人、名刊編輯相聚一堂,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深刻的時代命題和國家戰略,就文化界、詩歌界如何參與和表達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