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
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力量」主題論壇活動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閻安,魯獎獲得者、詩人林雪,《中國藝術報》總編輯、詩人康偉,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中國檢察官文聯文學分會副會長、詩人老房子,詩人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安然、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丘特諾娃、哥倫比亞詩人李戈,美國詩人小易,斯洛伐克詩人馬裡昂·馬霍等暢談在這個「冬天」,詩歌給予人類的希望與光亮。
劉紅立
劉紅立表示,疫情的風險使整個人類顯得渺小,時至今日,我們對病毒的認識仍然很膚淺,關於它從哪裡來、是如何擴散的、有什麼特效措施來制止等都還是一片空白。「面對全球性災難,詩人該做些什麼」是劉紅立近來在思考的問題,「疫情期間,我封筆在家裡,看了不少中外疫情方面的文學作品,也寫了不少疫情相關的詩歌,但總的來說,我對疫情的認識和詩歌表達都還是遠遠不夠的。」
布木布泰
來自內蒙古科爾沁的女詩人布木布泰身著一身蒙古族傳統服裝參加本次詩歌周主題訪談活動。布木布泰表示,本次詩歌周期間,成都的疫情出現了反覆,但通過這次活動,向全世界發出了明確的信號,「詩人集結成都,體現了詩人在戰疫過程中的在場和力量。」布木布泰認為,在疫情面前,無論是一位平常人還是詩人,都可以通過文字展現內心強大的力量,並將這種力量傳遞給他人,從而見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