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鮮電商市場精彩不斷:有退出的、有換帥的、有C輪D輪上億元融資的、也有關門的。作為電商領域的最後一片藍海,生鮮一直是巨頭和創業者希望撬動的市場。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260億元,2015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560億,預計2016年將超900億。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匯總了2016年上半年八大生鮮電商,並從「案例概況」、「模式」、「核心優勢」三個方面進行盤點與解讀。
案例一:假日廚房:做生鮮電商裡的「網紅」
【案例概況】假日廚房成立於2016年年初,其三位創始人來自不同領域,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中國體操奧運冠軍陳一冰。另外兩位創始人分別是周曉波、遲凱元(花名陸西)。假日廚房選擇牛肉類產品作為切入點,目前已向市場推出發行了自建的牛肉品類「冠軍牛排」。假日廚房先以食品專營店的形式入駐了天貓,未來計劃逐步入駐其它第三方平臺,最終還是要以獨立的生鮮電商模式進行發展。
【模式】O2O
【核心優勢】1.投資方安徽荷金來是中國最大的肉牛養殖、加工、銷售企業之一,主要產品牛肉於2008年獲得AA級信用企業以及綠色食品認證;2.創始人的影響力和實操經驗優勢明顯;3.營銷戰術「生鮮+直播」頗具「網紅」效應
案例二:易果生鮮:欲做生鮮版阿里
【案例概況】易果生鮮成立於2005年,是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旗下業務包括生鮮網購平臺易果網及天貓超市「每日鮮」。易果生鮮通過自建冷鏈物流平臺——安鮮達進行商品配送,目前在6個城市開設了7個倉配中心,配送範圍覆蓋全國18個省、300多個城市。
【模式】O2O
【核心優勢】擁有發達的自有冷鏈系統
案例三:愛鮮蜂:便利店+生鮮領跑社區O2O
【案例概況】愛鮮蜂於2014年5月上線,是以眾包微物流配送為核心模式,基於移動終端定位的O2O社品牌定位,愛鮮蜂定位為「掌上一小時速達便利店」,專為各種「懶人」服務,主打「新鮮美食,閃電送達」。用戶定位愛鮮蜂的主要用戶定位為年輕白領人群。
【模式】社區O2O
【核心優勢】1.打破傳統電商模式,開創新型O2O社區電商模式;
2..依託社區小店搭建渠道,有利於快速擴展輻射範圍;
3.不搭建自有線下店鋪和物流人員,降低成本。
案例四:有菜:專注面向C類用戶的生鮮宅配電商
【案例概況】愛樂守旗下的「有菜」專注面向C端用戶,是專注於為消費者提供以優質蔬菜為主的生活服務平臺。2015年8月15日正式運作,團隊有18人,創始人劉守常,曾任華為墨西哥地區流程與IT管理部部長、原ETCP聯合創始人。「有菜」形成了安全質檢、貨物包裝、分揀加工、冷鏈宅配、門店銷售等一體化的生鮮售配服務。
【模式】O2O
【核心優勢】與京鐵物流建立戰略合作。
案例五:肉啃肉生鮮:對於食材,我們心存敬畏
【案例概況】2015年11月,「肉啃肉生鮮」上線,依託微信公眾平臺和第三方外賣平臺,開始生鮮食材外送。「肉啃肉生鮮,簡單來說是一個肉類食材外送的平臺」。據了解目前肉啃肉生鮮主營內蒙牛羊,澳洲牛排,海鮮凍品和生態家禽等食材。「消費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肉啃肉生鮮』,進入平臺即可輕鬆下單,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新鮮食材。
【模式】O2O
【核心優勢】1.所賣的食材都是牧場直供到門店,省去很多中間環節;2.推出十二小時內無條件退換貨服務。
六、食行生鮮:如何賣得比菜場便宜,還賺更多毛利?
【案例概況】食行生鮮2012年上線,坐標蘇州,在社區鋪設生鮮櫃,不送貨上門,一日兩送,零庫存,走C2B2F模式,2014年6月進軍上海,2015年獲1.8億元B輪投資。2016年4月13日,食行生鮮獲得2.49億元C輪融資,遠大於原本計劃募資金額近5000萬元。
【模式】C2B2F
【核心優勢】C2B2F模式有利於降低成本,保證生鮮品質。
案例七:盒馬鮮生:新一代生鮮O2O體驗館
【案例概況】「盒馬鮮生」創立於2016年1月15日,由京東原高管侯毅掌舵,是一家支付寶會員生鮮體驗店。之所以取「盒馬」的名字是因為和如今的電商都和動物相關,「盒馬」諧音「河馬」,體型更為龐大,氣勢更加蓋過一籌。4500平方米的門店主營食品,採用線上線下全渠道商業模式;
【模式】線上線下全渠道
【核心優勢】1.支付寶統一付款,線上線下消費數據可控;
2.生鮮標準化分類,商品獨立包裝;
3.O2O閉環效果佳
案例八:本來生活網:從無名小卒到生鮮大咖
【案例概況】「本來生活網」於2012年正式上線,是一家專注於生鮮電商化的網際網路企業。2015年,「本來生活」開始嘗試O2O模式,並於當年8月上線「本來便利」項目,今年更是啟動了「本來拼團」人人店項目。本來生活網正在進行D輪融資,並啟動了海外IPO的計劃。
【模式】垂直電商
【核心優勢】1.獨特的買手制度;2.粉絲基礎雄厚
生鮮電商的未來,小而美的平臺可能更有機會彎道超車,一開始就著重於打造供給側、中間端和需求側的微型生態平衡系統的小平臺,慢慢的磨合這個生態,不斷的增強這個體系的活力和體量,有可能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才能真正改善目標顧客消費的食材質量和效率。
據中國生鮮電商網企業資料庫監測顯示,目前在生鮮電商市場包括五大類:1)大型綜合平臺:阿里巴巴的天貓和淘寶、京東生鮮、1號店生鮮、沃爾瑪生鮮、蘇寧雲商(蘇寧易購);2)垂直電商:順豐優選、中糧我買網、菜管家、美味七七等;3)O2O電商:廚易時代、豆果網、訂菜網、本來生活、青年菜君、調果師、我廚、五百家、果果噠、每日優鮮、天天果園等;4)一畝田、鏈農、鮮易網等;5)傳統企業「觸網」:永輝超市、沃爾瑪、樂購等。
(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文/網絡零售部見習分析師 宋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