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專不如賣韭菜盒子,上大學不如炒股,這些父母都是怎麼想的?

2020-12-12 上觀

讀書好的不一定會賺錢,賺錢多的也不一定會讀書,讀書和賺錢本就不應該劃等號。

 

1

 

最近有兩則新聞頗有意思。

 

在湖北襄陽,一名大二男生小沈初入股市,20天就賺了1.8萬元,成了小小「股神」,而股市的本金則是父親「贊助」的5萬元。他的爸爸表示,這是在鍛鍊他的投資能力,都是為了賺錢,「把賺錢的問題解決了,其它問題就簡單了,給他買房不如培養他生存的能力。」

無獨有偶,同齡女孩小趙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本科,父親認為讀大專沒用,還不如做個生意,於是帶著她一起擺攤賣韭菜盒子,日後打算給女兒開個店:「人家本科生、研究生出來都沒人要,4年花了十幾萬,時間也耽誤了。」

 

有些人覺得讀書沒啥用,而另一些人卻千方百計要讀書。

 

比如,就在不久前,一名80歲的老人出現在2018年邢臺農業學校舉行春季開學典禮上,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中國農業大學網絡教育動物醫學專科的一名學員。

 

你還記得那位用英文發簡訊的「外賣小哥」嗎?時隔五個月之後,他想讀大學的夢想終成現實,拿到了川外成人自考本科英語專業的入學通知書。

 

2

 

有網友認為,讀書為了賺錢,這話糙理不糙,畢竟就業率也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指標。

 

@亨曼山 說:「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不過是為了賺錢。」

 

還有一些人覺得小沈的父親投資5萬屬「先見之明」。@ 88斤噠小怪瘦 就說:「他父親還是蠻有見解的,賺錢的能力有了,其他的都好辦了,對什麼有興趣就做什麼。」 @十二筆寫人生 也覺得:「給孩子留再多錢也會坐吃山空,不如把這些錢花了培養孩子如何賺錢。走到哪兒都能吃飯的飯碗才是鐵飯碗。」

 

但是在應該努力學習的時候認真賺錢,真的合適嗎?

 

@楊二狗子 有些擔憂:「想法做法是好的,但孩子的價值觀投資觀可不能引導歪了,找到正確的投資方向還是比賺塊錢重要。」

 

特別是小沈還只讀大二,鍛鍊投資能力的方式有很多,股市快錢或許並不是最適合的。@代打小哥 稱:「學生還是不要碰股票了,不然你的時間和金錢都會套住了。」 @進擊的笨笨豬 認為:「年輕人應該去做做實業,有一定社會沉澱和基礎再來投資也不遲。」@海Y清 說:「初入股市賺錢了,並不能意味著你在股市裡永遠能賺到錢。現在才讀大二,人生的路長著呢,先學知識,打好基礎,後長能力不遲。」

 

事實上,哪怕真的「股神」,也同樣堅持著學習的熱情。

 

微信公號@柴犬叔叔 通過HBO拍攝的一部記錄巴菲特的記錄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t》(成為沃倫·巴菲特),向大家展示了一個事實——一個人一生如果想要獲得過人的成就,註定與讀書和終生學習形影不離。  

 

「他每天會按時起床,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財報和書籍。他的辦公室沒有電腦,沒有智慧型手機,只有身後書架上的書籍,和一桌子攤開的新聞報紙。他每天就坐在那裡閱讀和學習。時光靜靜流逝,他從年輕人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六十年如一日。」

 

 

3

 

大學生該不該賺錢,是一個無定論的話題,但賺錢不應該成為讀書的唯一目的,應該成為共識。

 

不得不說,「讀書無用論」近些年來重新有了「市場」。輿論對此也頗為擔憂。

 

@雨知哥哥 感慨說:「有錢,成了這個時代唯一成功的標誌,這才是悲哀的。」 @就是李小樂 更是一陣見血:「原來讀書是為了中華崛起,現在讀書是為了賺錢。」

 

「讀書表面是為了賺錢,沒錯!」@張花醬 表示,「讀書也是為了更有涵養,比如,天上飛過一群鳥,讀過書的人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不讀書的人只能說『哇哦,快看,天上有好多鳥哦』。」

 

@神秘的happy小胖 也覺得:「讀書的多少關乎的不是一個人的賺錢能力,而是一個人的眼界與觀念。」

 

就像@a李豐澤 說的:「其實即使讀書沒用,也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經歷。」

 

在寫給自己孩子的書《親愛的安德烈》中,作家龍應臺對「為什麼要讀書」有這樣的見解:「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事實上,讀書最大的功能,不是賺錢,而是學會更好地思考,從而去解決問題。@孫圈圈 援引耶魯大學原校長理察萊文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畢業,竟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他認為學習不僅是培養技能,而是鍛鍊思考、創新和溝通能力。

 

在這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種場合上有過精闢的論述。他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到「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本領不是天生的,是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獲得的。當今時代,知識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各種新知識、新情況、新事物層出不窮……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如果我們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識素養,不自覺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不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那就難以增強本領,也就沒有辦法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讀書為了更好地賺錢,沒人會否認這點,但讀書只為了賺錢,恐怕很容易「讀錯了書」。

相關焦點

  • 南京| 19歲女孩擺攤賣韭菜盒子 其父:上大學不如做生意
    19歲女孩擺攤賣韭菜盒子:「上大學不如做生意」 只是其父懟「拍客」的戲言近日,一段父親帶19歲女兒擺攤賣韭菜盒子的視頻引起了網友激烈討論。視頻中的女孩剛剛高中畢業,因沒考上大學現在跟著父親在南京賣韭菜盒子。
  • 19歲女孩擺攤賣韭菜盒子:讀大學十幾萬,還不如做生意
    於是,父親便讓女兒到南京和自己一起做韭菜盒子生意,並打算日後給女兒開個店。被問到為什麼不讓女兒讀大專,父親說得振振有詞:人家本科生,研究生出來都沒人僱用。我給她花了十幾萬去上大專,幾年時間也耽誤了,感覺划不來。
  • 19歲女孩擺攤 父親戲言"上大學不如做生意"引熱議
    昨天趙豔在和父親一起做韭菜盒子。  近日,一段父親帶19歲女兒擺攤賣韭菜盒子的視頻引起了網友激烈討論。視頻中的女孩剛剛高中畢業,因沒考上大學現在跟著父親在南京賣韭菜盒子。旁邊賣紅薯的老奶奶告訴記者,賣韭菜盒子(一種麵皮包裹韭菜餡的點心,編者注)那家生意好得很。沒過兩分鐘,一輛三輪車駛向了婦幼保健院門口,後面跟著一個身穿黑色夾克的高挑女孩,這便是視頻中賣韭菜盒子的女孩小趙。  三輪車還沒停穩,周圍就湧上了兩三個買韭菜盒子的人。女孩的父親迅速支好攤子,開始揉麵團,揉好後把麵團切成一個個小麵團。
  • 讀大專真的沒用嗎?高考落榜後,讀大專真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嗎?
    記得在2018年的時候,有一位父親帶著沒考上本科的女兒擺攤賣韭菜盒子。這位父親稱:「讀大專沒有用,花錢又浪費時間,還不如早點出來做生意」。在如今眾多高校擴招的情況下,如今的大專學校含金量,根本無法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專學校同日而語。
  • 讀大專不如復讀,大專等於「技校」,大專屬於大學嗎?
    讀大專不如復讀,大專等於「技校」,大專屬於大學嗎?大家都知道,大學有著本科和專科之分,大多數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讀本科。但也有些考生成績不是很好,沒有達到預期,所以選擇復讀,等待明年高考再戰!當然也有選擇專科的學生。
  • 大學畢業賣煎餅和不上學賣韭菜盒子,區別在哪兒?
    一則是南京的大學生魏鵬濤,大學畢業後回到母校創業賣煎餅。小店才開了4個月,營業額非常可觀,據說可以月入13萬元!而且,他還有更高的追求,希望打造高校「煎餅聯盟」。另一則新聞也是發生在南京,19歲的女孩小趙高中畢業後,因為分數不夠而沒能考取本科。於是,父親便讓她到南京和自己一起做韭菜盒子生意,並打算日後給女兒開個店。
  • 父母說:上大專真的不如出去打工賺錢!我該怎麼選?
    高考結束了,成績出來了,很多人都在忙著填志願,但是還有更多的人高考失利了。這時候還有高考失利的考生都處於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出去打工?上大專還是學個一技之長?有的父母說,上大專,不如出去打工賺錢!我覺得應該繼續大專,青春在一天一天的過去,讀完幾年大專再踏入社會也不遲,社會是總有一天要踏入的,可是上學可不是隨時都能上的。隨著年紀的增長,有很多外來的因素在幹擾著我們,不是我們能拒絕的了的,還是趁著年輕還是多讀點書吧。
  • 讀大專不如復讀?大專到底算不算大學生?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眾所周知,大學分為本科與專科,相信很多人的目標就是讀本科,但是每年總會有很多人高考成績不理想,一些人選擇復讀,明年再戰,不過也有一些人選擇去了專科。大家都知道本科與專科有區別,但兩者之間具體有什麼不同,沒人說得清楚。有人說大專就是「技校」,讀大專還不如復讀。那麼大專生到底算不算大學生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
  • 兒子高考失利,父母覺得讀專科不如提前工作,網友:別害了孩子
    大學分為好幾個等次,好的大學含金量就會很高,在社會上也有很高的認可度。可是像大專這樣的學歷,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被人們誤解,甚至有些人開始覺得大專根本就不輸大學,上了大專也沒有任何用處。,覺得上大專還不如早點出來工作,但是小編認為這樣的想法簡直就是大錯特錯。
  • 三本天價學費,還不如大專,學生強迫工廠賣苦力
    如今,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全國的高等教育學府越來越多,不管是本科生、專科生、高職生,都是廣義上的大學生。學生的增多,也必定會導致教育資源的緊張。面對著「僧多粥少」的局面,享受教育資源最少的,則是不由教育部扶持的民辦大學了。
  • 《看圖炒股-怎麼買?怎麼賣?》
    「炒股勝經」系列(二) 出版啦!經過半年時間三審三校,終於出來了。書名:《看圖炒股 怎麼買?怎麼賣?》窮不學 窮不盡  富不學 富不長你想快速入門嗎?你想扭虧為盈嗎?你能做到知行合一嗎?你了解交易心理嗎?答案就在這裡!本書有你需要的系統理論知識,有簡便易行的買賣技法。跟隨作者大量的實戰訓練,找出你的痛點,解決你的卡點!在與學員多年的交流與溝通中,作者深知學好和用好是兩回事。本書主要從實戰角度,介紹了股票買與賣的方法。
  • 讀大專的意義?
    讓孩子去上大專,而不去打工的父母,是有點格局的,讓孩子寧願早幾年打工,雖然務實,但格局不高。因為上了大專,增加了孩子的未來發展彈性,有可能有用,有可能無用,但至少增加了彈性。讓孩子打工,他很難重新學習知識了,未來發展彈性下,局限性大。上大專三年,花錢不掙錢。打工或學手藝,掙錢不花錢。打工掙的錢,比大專畢業後的工資還高。這確實是客觀事實。然後,你想過一輩子很長很長沒有?
  • 父親帶19歲女兒擺攤: 讀大專不如做生意。對此,你怎麼看?
    19歲的女孩小趙高中畢業後沒考上本科,父親認為讀大專沒用,「人家本科生,研究室出來都沒人用,4年花了十幾萬,時間也耽誤了。」於是,他便讓女兒到南京和自己一起做韭菜盒生意,打算日後給女兒開個店。對此網友們評論各一,有的說在理,有的說不應該。對此,你怎麼看?
  • 你還認為讀大專沒有用嗎?事實證明,高職擴招大專學歷有用
    回顧19歲的小趙沒能考上本科,父親認為讀大專沒用。他之所以這樣想,理由是很多研究生和本科生讀書出來都沒人用,4年花了十幾萬,時間也耽擱了。於是小趙直接跟著父親開始從業了,做什麼呢?賣韭菜盒子。讀書無用論這位父親是典型的讀書無用論者,因為從他為什麼不要小趙讀大專這個理由看,基本是道聽途說,並沒有真正去了解過,憑藉自己聽來的一些言論,就決定終止了自己女兒的讀書生涯,實在可惜。以下是這個父親並沒有真正了解教育,了解大專的原因。
  • 韭菜盒子怎麼做的?
    韭菜盒子我們經常吃也經常做。小時候每年春天韭菜剛剛長出來的時候,媽媽便迫不及待地將韭菜割回來給我們製作成韭菜盒子。對於那個年代的農村孩子來說,沒有什麼零食。韭菜盒子就是我們最喜歡吃的零食之一。長大後學了廚師,學會了做很多美味食物,包括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的韭菜盒子。
  • 「我初中成績不好,能上大學?」這個女孩子讀的是五年制大專
    小喬(化名)是他們中的學霸,也是他們能夠預見的,只要努力未來一定可以考上大學的那種人。她說道:「就算考不上大學,成績好一點,也可以讀一個不錯的大專呀。衛校、師範都挺不錯的,不管是出來當老師,還是當護士,總是一份工作,自己賺錢自己花,總比跟別人要錢比較爽吧?」
  • 好韭菜怎麼挑?寬葉還是窄葉,韭菜盒子用哪種好?
    韭菜盒子以其香酥而被眾多的吃貨青睞,這不僅有麵粉的功勞,更重要的是上等的韭菜作為陷料,韭菜以其嫩香而被選中作為主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能吃到,韭菜葉被很多人看作是高營養菜蔬的佼佼者。很多家庭做飯製作韭菜盒子也是必要的一個好的飯食。
  • 上大專不如不上?大專學歷的作用你知道多少?
    上大專不如不上?大專學歷的作用你知道多少?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下面來介紹一下,一張學信網可查的大專,本科學歷到底有多少用處。現如今學歷像身份證一樣,人人都要擁有看完這些你還覺得大專畢業證沒用嗎?現在高職擴招給社會人員一個拿全日制大專文憑的機會。三年拿全日制畢業證,享受統招生的同等的待遇,學信網終身可查。
  • 韭菜盒子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
    小傢伙最近胃口也一般,昨天晚上就沒怎麼吃飯,臨近期末考試,作業又多,看著著實有點心疼。今天早晨去學校前,給她手動榨了點橙汁。順便問了一下晚上想吃什麼,她想了一下說:「韭菜盒子。」韭菜盒子,也是我小時候的最愛,我們老家管韭菜盒子叫塌餅,有些地方叫塌包子。「塌」字應該既有往裡面填充餡料,又有踏平烙熟的意思。例如烙煎餅的時候,如果弄點餡料青菜包進煎餅上,在鏊子上烙熟,叫塌煎餅,也叫熥煎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