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亞洲地區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AT)作弊調查一事有了著落。調查結果顯示,參與10月份考試的一些學生確實存在作弊行為。
作弊案曝光後,監考機構ETS調查確認某些考生作弊,考生成績隨後被取消。該事件不僅改寫了中國、韓國、泰國、日本等國無數考生的命運,也引發了激烈的社會討論。
據相關負責人JoachimEkstrom回憶,這場有組織犯罪的涉案學生在培訓中心準備的文件袋裡都發現了考前手機接收到的參考答案。「作弊當場被發現的考生把iPhone藏在運動夾克裡面。我們並不會對考生搜身,所以也不會知道他們會不會把手機藏在衣服裡。當她考試期間查看手機上的內容時露出破綻,被監考官發現。當我查看她的手機時,我看到滿滿都是當天考試每一部分的所謂正確答案。這些消息來自她的朋友和一個叫『BlueOcean』的人,據這個考生說是她考試培訓中心的老師。之後她說答案來自當天澳大利亞的SAT考試。」
電影《天才槍手》10月13日在內地上映,女主角Lynn利用STIC考試,以及世界各地不同時差,通過澳大利亞提前考試,在泰國出售答案,謀取暴利。真實事件改編亞洲考場舞弊案
《天才槍手》的故事改編自2014年轟動一時的SAT亞洲考場作弊案,考試現場發生大規模考題洩露,影響了1萬餘名考生。
這一段作弊計劃被升級重塑過後放到了電影《天才槍手》中。當然我們都知道故事的結局,作弊的「罪犯」被繩之以法,但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其實不是結局,而是劇本中三段精彩的作弊戲,一場比一場更緊張、更刺激、涉案人數更多。導演納塔吾·彭皮裡亞透露,「我從來沒有作弊過,因為我怕得要死,我也把這樣的恐懼和罪惡感放入電影中,相信觀眾看完絕對『只敢想不敢做』!」
殘酷主題這世界你說了不算
《天才槍手》聚焦泰國教育體制和貧富差距等社會痛點,臺詞中也不乏「讓我們團結起來取得超越教育的分數,去我們想去的任何學校」、「就算你誠實,生活照樣在欺騙你」、「從明天起,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了」等金句,引發觀眾反思。有評論稱最後擺正三觀的結局讓這部電影一下子就「軟」了起來,但筆者以為多想一層,這個結局反而更顯得現實悲涼。
《天才槍手》設立的貧窮天才和富足蠢蛋的對立尤其具有戲劇性,但它依然是個殘酷的故事,對泰國的教育體制絲毫不留情面:
你很聰明,你想通過進重點學校接觸更好的教育資源,卻發現學校給你免了學雜費但還是收了更貴的「贊助費」,這是學校公然以教育名義謀取灰色收入;
你成績優異,每門考試都滿分通過,卻發現考試試題和蠢蛋朋友補習班的試卷一模一樣,這是老師公然收錢開小灶公開給學生作弊;
你舉報違規行為,卻被班上富二代叫人毆打到住院,還錯失了爭取留學獎學金的機會,這是社會階層的擠壓在學校這個小社會的體現;
最終你覺悟到至少幫人作弊還有錢拿,卻被監考官捉現行,並被終身取消參與留學考試的資格,然後你留在本土成為一名老師,想贖罪,而曾被你幫助過的富二代們卻穿著考試滿分的T恤開香檳慶功、狂歡……你以為只要有實力就可以掌控全世界,到最後優等生海報的墜落告訴你,這世界你說了不算。
一系列校考作弊成功
大考臨近,成績將直接影響到她能否繼續參加戲劇社演出,於是,女二向女一求助。
女一被拖下水……用一塊抄滿選擇題答案的橡皮,成全了好閨蜜。
這場考試,拍得就很像武俠片,橡皮的傳遞,老師的咳嗽和呼嚕,皮鞋的踢來踢去……幾十秒的小破事兒,拍得和決戰紫禁之巔一樣刺激。
可是考完了,反而一發不可收拾,她的「槍手」技能順利升級,開啟第二階段,把單人作弊變成了集體作弊。
以鋼琴補習課為名,用四首國際名曲的指法當暗號,代表ABCD四選項,學員們牢記後,考場上只要看她的手,就萬事大吉了。
小打小鬧後的正戲
一系列鋪墊過後好戲終於上演——一場重量級的STIC國際會考,引出了本片最吸引人的國際作弊案。
這幫學霸學渣的目的,不僅是通過考試,還要贏得巨款。這團作弊之火,將走出泰國的這間小學校,燃向世界。(註:STIC並不存在,原型是SAT國際會考,用於申請美國留學的一項參考成績。)沒錯,片中的作弊,已經不是簡單出於同學友情、或者財迷竅。對於男女主角這樣的窮並且聰明的孩子來說:考過國際考試一點不難。但如果想獲得出國深造的機會與成本,他們必須作弊。只有出國深造,才是他們真正改變命運、改變社會階層的通行證。
說到這,小編想說,其實,所謂的SAT、雅思、託福都只是一個門檻,想跨進這個門裡是需要你付出努力的,想去的國家,想進的學校,一切都不是問題。但這個前提得是:你用心血換來的真實成績。否則,一切都是浮雲,待在國內潛心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