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涼,很多小孩都出現脾虛積食、感冒腹瀉、發燒咳嗽等症狀,兒科診室走廊外面人滿為患,排滿了前來看診的父母和小孩。兒科主任發現,這些小孩都有一些通病,就是脾胃很虛弱了,所以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而且經過仔細詢問孩子的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發現與寶媽的錯誤餵養方式拖不了干係。醫生直呼:家長別再帶孩子做這些事情了,快住手吧,一大批孩子因此長不高,醫院都沒辦法。
一、家長2個錯誤行為,會導致孩子脾胃虛弱,長不高,醫院都沒有辦法,快住手吧!
1.病後立即大補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大病初癒後,整個人病蔫蔫,都沒有精氣神,所以便開始給孩子補充營養,想著能趕快幫孩子調理好身體。其實,父母的這份心是好的,但是此時的小孩,身體還處於比較虛弱的的狀態,若是馬上進行大補,反而會傷了孩子的脾胃,對孩子後續的恢復十分不利。建議父母這段時間最好多給小孩吃些清淡的食物,幫助恢復身體機能,等過段時間後,再循序漸進的給小孩調理進補。
2.給孩子過度補營養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寶媽都非常注重孩子的營養問題,他們認為小孩子的營養補充是非常重要的,會直接影響到的發育問題,所以每天都想方設法給孩子補充營養,給他們和兒童牛奶,餐餐大魚大肉喝營養高湯等,但是卻忽略了小孩脾胃的承受能力。小孩的脾胃承受能力有限,無法負擔太多營養物質,反而會造成營養過剩,傷脾胃,阻礙孩子的發育。
二、孩子脾胃不好,身體會有什麼表現呢?
1.有眼袋和黑眼圈,下眼瞼發紅,眼袋腫大,顏色發青或者發黑
2.面黃肌瘦,鼻梁處有青筋,精神面貌不佳,記憶力減弱
3.經常反覆性積食,三天兩頭便秘或是腹瀉
4.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出現季節性的感冒發燒等
5.食慾差,吃東西沒有胃口,吃飯時間、厭食、挑食
6.肌肉無力,不喜歡走路,就喜歡坐著、躺著、嗜睡、粘人
當孩子有以上症狀時,說明孩子的脾胃已經很不好了,父母及時帶孩子上醫院檢查,幫孩子調理脾胃,否則,時間長了,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問題。
三、孩子脾胃不好,父母日常應該如何幫孩子調理養護脾胃?
1、多吃健脾食物
孩子脾胃不好,日常父母可以多給小孩吃健脾食物,在家中常備些金金棘酸棗鋅,裡面含有金棘、山藥、山楂、雞內金、橘皮、金銀花、等天然健脾食材。金棘和山藥是補脾健胃,可以提高脾胃的運化功能和改善消化能力;山楂健脾開胃,促進消化,雞內金消積滯,預防積食,橘皮和金銀花有清解血毒,理氣調中,燥溼化痰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此外,還添加富鋅蛋白粉,補充微量元素鋅的同時促進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飯前給孩子吃2片,可以促消化,養脾胃,長高個。
2、多帶孩子戶外運動
孩子正是成長發育的關鍵時候,多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的發育,拉伸關節,加速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可以加快胃腸消化,促進脾胃運化,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父母有空的時候多帶孩子戶外運動,培養孩子運動的好習慣,最好讓小孩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例如打打籃球、跳繩、遊泳、做廣播體操、散散步等,但切忌,不可過度運動,容易拉傷肌肉,反而對身體有損害。
3、多給孩子做推拿
孩子脾胃不好,父母可以通過多給小孩做推拿來幫助調理脾胃,例如摩腹、捏脊、按足三裡等,這些小兒推拿可以增強腸胃的蠕動,促進食物的消化。父母每天堅持在飯後40分鐘左右,給小孩做3—5分鐘推拿,能有效預防孩子積食,促進食物的吸收和消化,提高腸胃的抵抗力,從而達到強健脾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