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12月19日消息:沿路栽樹,植樹造林,本是好事,但佔用農民耕地造林,起碼得徵得農民的同意,在依法行政的今天,這應該是基層幹部的常識。但定遠縣三和集鎮少數基層幹部卻忘記了這一常識,在未和農民商量妥當的情況下,擅自安排人在農民地裡挖樹洞栽樹,引起農民的強烈不滿。
12月16日上午,接到農民的投訴後,記者趕到三和集鎮練鋪村柿吳組調查走訪此事。
一位楊姓村民反映說:「昨天村幹部帶人到我們田裡來挖樹洞,我問村幹部,用地的問題還沒解決好,怎麼能擅自在我們的地上挖洞栽樹呢?村幹部說有協議,但那所謂的協議我們還沒同意籤字呢! 」
一位吳姓村民更是氣憤,他說:「村幹部到家,拿出協議就叫我籤字,也不宣傳政策。我根本不知道情況,比如地怎麼流轉,樹誰來栽、樹長大了歸誰,我們自己栽行不行等等,我們最起碼有知情權、選擇權吧! 」
在場的農民紛紛表示,現在感覺村幹部有點強制的意思,不管你同不同意,先在你的地上把樹洞挖上再說。另外,村幹部對國家造林補貼這方面「蒙頭蓋屁股」、遮遮掩掩,從沒向他們宣傳過。
據了解,三和集鎮正在實施的「萬裡綠色長廊工程」,屬於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一部分,按照「誰造誰有、合造共有」、「誰投資、誰受益」等政策操作,鼓勵林業加工企業和種植大戶特別是龍頭企業投資造林綠化,鼓勵農民以地入股與企業、大戶合作造林,建立商品林基地和企業原料林基地,依法給予造林經營者頒發林權證。
昨日下午,省林業廳造林總站站長趙學詩向記者介紹,萬裡長廊工程,農民可以選擇自建,也可以由當地政府組織統一流轉,也可轉租給他人進行森林長廊建設,目前國家、省除石質山地造林外,其它各地形造林補貼均為300元/畝。
定遠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農民如果選擇自己種樹,第一年補貼600元,其中省裡補貼300元,滁州市補貼100元,定遠縣補貼200元;第二年至第四年補貼300元,由定遠縣財政負擔,共計補貼1500元。
那麼,三和集鎮政府、練鋪村到底有沒有跟農民籤訂規範的土地流轉協議呢?在採訪現場,記者電話聯繫了練鋪村黨支部徐書記,他說有協議。在一位村民家中,練鋪村委會龐主任拿出了一沓土地流轉協議,記者看到,所謂的協議,關鍵的地方總是空著,甲方、乙方均未籤字、蓋章。村民同時告訴記者,協議只有村幹部手裡有一份,他們沒有。
對此,龐主任表示,協議確實還沒籤完整,完整的協議應該有四份,村民手裡肯定會有一份。記者提出,所謂的土地流轉協議,是原土地承包戶流轉給「另一方」,從協議上看,現在「另一方」根本沒有確定。龐主任說,要等到樹栽好進行招標,才能確定流轉給誰。
在場的農民表示,用地協議沒籤,為什麼先挖樹洞呢?在場的另一位村幹回答說,「上面」催得緊。
這時,龐主任解釋說,農民把土地流轉給別人種樹也行,自己種樹也行。流轉給別人,每畝地每年可得到500多斤稻穀,但樹的產權歸土地流轉者;村民如自己栽樹,國家也給補貼。
龐主任離開後,村民告訴記者:「你沒來之前,他們根本不和我們講這些政策和操作辦法,尤其是自己栽樹國家還有補貼,都沒講過,現在你們記者來了,村幹部看捂不住了,今天才說的。 」
栽樹問題,看似小事,但如果基層幹部抱有私心,不公開有關政策,不按規矩辦事,同樣會引起農民的強烈不滿,進而釀成信訪事件。當地農民希望三和集鎮、練鋪村的有關幹部能按照國家政策和法律公開透明幹工作。
推薦閱讀:
河北:石家莊新客站西廣場周邊綠化 綠色長廊迎客
河北:武強「綠化愚公」辭世後4兒子建成6裡綠色長廊
安徽合肥要添5條「綠色長廊」
廣東揭陽市區「綠色長廊」青翠亮相
(來源:安徽日報農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