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 銅川:全方位深層次推進城市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2020-12-13 西部網

11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五場,專題介紹銅川市壯大產業集群、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近年來,銅川不斷在發展理念、轉型路徑上對標對表,全方位、深層次推進城市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前三季度,銅川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聚焦能源建材等傳統產業,圍繞產業鏈放大價值鏈,實現有枝加葉。近年來,銅川煤炭去產能2000多萬噸;全鏈推動新型建材綠色化,研發形成新型建材150餘種,產能達到2000萬噸。

聚焦高端裝備製造、中醫藥、陶瓷等接續產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實現有中生新。銅川布局建設全領域應用配套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引進企業30餘戶,進一步做實了「陝西製造、銅川配套」;布局建設中醫藥、大健康、生物醫藥三大園區,引進生物醫藥企業50餘家,產值突破300億元;打造集研發生產、物流運輸、觀光體驗、文創推廣於一體的現代陶瓷產業集群,帶動落戶陶瓷企業100餘戶,產值將達到300億元。

聚焦航天科技、數字經濟、光電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實現無中生有。銅川積極打造高端新材料供應基地,建設布局鋁基、鎂基、碳基材料項目27個,「十四五」將實現產值600億元。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銅川對火電、水泥等重點減排行業開展了全面提升改造。如今,森林覆蓋率達到46.5%,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連續多年位居關中地區前列。

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銅川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了棚戶區改造和沉陷區、滑塌區群眾整體搬遷工程,先後建成住宅小區58個326萬平方米,解決了42827戶17.11萬人的住房問題。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13.37%,高於全省2.83個百分點。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銅川紮實推進營商環境「五大專項行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網通辦」率達到90%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1490項。銅川市連續2年榮獲「2020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稱號。2019年實際利用外資和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分別居全省第二位、第三位。(記者 趙楊博)

數讀發布會

1

前三季度,銅川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3.1%、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7%,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生產總值增長4.7%、財政收入增長0.9%,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1%。全市非資源性產業比重逐年提高,三次產業佔比由2012年的6.9∶65.9∶27.2轉變為2019年的7.6∶36.8∶55.6

2

落地商業航天產業鏈龍頭企業30餘戶,構建了全球商業航天測控網;建成了西部工業品數字港,數字經濟在線企業8000餘家,交易額兩年激增到200億元;集成布局光電子產業,建成了先進光學、特種雷射2個國家級實驗室,吸引12家企業落戶,產值將達到200億元

3

推進實施高新技術企業「速育計劃」、民營企業「增效計劃」、 市場主體「倍增計劃」、 固定資產投資「快船計劃」、 城市人口「增容計劃」、上市公司「飛龍計劃」「六大行動計劃」。3年來,「五上」企業培育兩位數增長,高新技術企業增加了2倍多,市場主體實現翻番,首次實現省外收購上市公司1家

央媒看這裡

自20世紀80年代在陝西洋縣發現野生朱䴉以來,這種有著「東方寶石」之稱的珍稀鳥類一直生活在秦嶺以南地區。2013年開始,陝西銅川成為秦嶺以北首個朱䴉野化放飛地,6年來先後放飛了62隻,截至目前,野外放飛的朱䴉共繁殖出85隻「銅川籍」朱䴉,銅川野外觀測到的朱䴉已有百餘只。

——《陝西銅川朱䴉種群今年「添丁」16隻》2019年5月30日新華網

如今,數字經濟已然成為銅川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並將繼續注入新動能,推動銅川市傳統經濟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銅川「數字經」: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創新驅動力》2020年9月5日人民網

如何讓老產業煥發新生機?銅川市聚焦「陝西製造、銅川配套」,以發展航空、汽車用鋁和新材料工業為戰略突破口,全力建設陝西和西北地區航汽鋁材料工業基地。

在很多地方爭上項目、比投資的背景下,銅川正從傳統文化中挖掘社會和經濟發展潛能,注重抓人的素質提升、人心凝聚,使改革有後勁、可持續。在具有1400年歷史的耀瓷故鄉,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一個集遺址觀光、研發生產、工藝體驗和餐飲住宿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小鎮正漸具雛形。

——《銅川:邁過資源坎》2018年第13期《半月談》

專家點評

釋放新紅利 助力新發展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吳振磊

「十三五」時期,銅川聚焦建成西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城市,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補鏈強鏈,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建鏈延鏈,經濟轉型步伐持續加快。銅川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全方位發展,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城市面貌持續改善,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十四五」時期,銅川要堅持高質量發展主題,緊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發展,夯基礎、補短板、強弱項,打造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渭北中心城市。

傳承「歷史紅利」,將資源型城市轉型、耀州瓷文化、藥王孫思邈品牌等,分別與高質量發展下的國家政策支持、高科技賦能下的商業創新、高品質生活下的健康養生等有機連結,打造新的發展紅利。

搶抓「政策紅利」,既要主動謀劃符合新發展階段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區域發展戰略導向項目,又要主動對接新階段陝西區域格局優化調整,在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中強化渭北中心城市定位,打造集區域綜合服務、現代產業集群、智慧物流樞紐、改革開放高地、生態宜居城市於一體的新增長極,還要積極配套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構建融合聯動發展的現代經濟體系。

創新「體制紅利」,強化科技創新與體制創新雙輪驅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服務鏈融合發展,打破體制機制藩籬,強化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力爭在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示範區、中國商業航天新城、西部康養名城等「核心名片」建設上有新突破。

強化「理念紅利」,進一步解放思想,繼續強化理念創新,將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環節,向東部先進區縣學習新理念,在充分盤活資源的同時,引導廣大幹部群眾主動迎接新挑戰、聚焦新機遇,創造新要素、找尋新平臺,拓展資源邊界,注入發展新動能。

本報記者 趙楊博整理

解讀

昔日「煤城」邁上轉型發展快車道

記者 趙楊博

銅川,是新中國成立後誕生的第一批工業城市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銅川市累計為國家貢獻了6億多噸煤炭、2億多噸水泥,成為路遙小說《平凡的世界》中令人嚮往的「銅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城市基礎、產業結構上的弊端逐漸顯現,2009年,銅川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2017年被確定為全省『建成西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城市』後,高質量發展成為銅川的重要命題。」11月18日,在「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上,銅川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郝光耀說。

產業支撐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如何答好「建成西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城市」的重大命題?

銅川開展「產業規劃大會戰」,系統化精細化梳理產業,明確了提質增效傳統產業、創新布局新興產業的發展思路,全力打好調整產業結構、做實高質量發展根基「組合拳」,產業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發展已形成。

科技創新是撬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槓桿。銅川始終突出科技創新對產業的支撐作用,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以低軌網際網路星座星地組網規劃與調度技術、新型雷射雷達管理移動平臺研發為核心,積極布局集研發、生產、配套、應用等為一體的商業航天產業鏈,培育發展航天科技產業集群。設立高強度輕量化鋁合金材料研發、現代建築用節能環保鋁合金模板開發等重大課題,積極推進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產業做大做強。以瀕危藥材保護與繁育、中藥材溯源系統研究等重大課題為重點,全鏈條部署、一體化實施,推動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如今,全市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實力加速提升,技術合同成交總金額達6.77億元,發展高新技術企業16家,產值16.14億元。郝光耀介紹,銅川已圍繞航天科技、新材料、裝備製造、中醫中藥等產業鏈設立重大科技項目226項,投入專項資金5000多萬元,轉化應用重大科技成果項目89項,開發新產品近200項。銅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過省政府審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工作全面啟動,科技創新已成為銅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生態築基

繪就經濟轉型綠色底色

近年來,銅川緊抓入選全國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全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示範區、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市、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等疊加機遇,系統施策、統籌推進,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青山保衛戰,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環境效益。

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銅川以「抑塵、治源、減煤、控車、禁燃、增綠」為抓手,細化措施、狠抓落實,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從2016年的210天增加到2019年的266天。

水汙染防治成效顯著。銅川實行生態補水、封堵排汙口、管網改造、清淤疏浚、駐廠監管五措並舉,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逐步改善。

汙染減排進展順利。列入省考的14個減排項目及全市確定的230個減排項目全部按期完工,減排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十三五」期間,銅川市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5.49%,2019年末提前完成「十三五」減排任務。

近3年來,銅川累計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4665畝,高標準綠化造林30萬畝以上。銅川的綠色轉型之路,朱䴉正是印證者、受益者,目前野外能夠觀測到朱䴉百餘只。

優化營商環境

以「好服務」吸引企業築巢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銅川出臺了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等145條政策措施,「一企一策」精準扶持,「一項目一方案」跟進服務,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基礎上,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走在了全省前列。落實領導幹部「包企業、包項目、解難題」幫扶機制,多種形式上門服務,通過一項項有力度、有溫度的服務措施,切實為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為最大限度給企業提供便利,銅川進一步簡化企業投資審批程序,創新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通過「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後監管」轉變。建成全省第一家絲路金融科技產業園,落戶金融類企業70家,為1000多家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近200億元,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此外,首創辦稅「實體+自助」一站式服務,所有實體辦稅服務廳率先在全省實現了「一窗通辦」全覆蓋,出口退稅辦理全面推行無紙化退稅申報。

銅川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王曉剛介紹,在構建親清政商關係上,銅川強化「導」,出臺了《銅川市親清政商關係清單》,為公職人員和民營企業家明晰交往事項,讓政商交往「明白化」。聚焦「實」,抓工作績效,依法全面履行政府工作職責,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持續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突出「嚴」,抓跟蹤問效,為民營企業開展法律服務專項體檢,廣泛開展「以案釋法」普法宣傳,進一步加強營商環境監督執紀問責。

網言網語

@喬伊斯:以前,銅川是一座依煤而建、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而現在,在改革轉型中化蛹成蝶,在嚴峻挑戰下涅槃重生,轉型發展讓這座老工業城市煥發生機和活力。大愛銅川,願我們可愛的城市明天更美好。

@森淼淼v:進入新時代,銅川圍繞轉型發展,大力發展接續產業、持續優化經濟結構、不遺餘力改善民生,一座「經濟強、文化興、生態美」的轉型升級示範城市悄然崛起,連對生態環境要求非常高的朱䴉也在此安家。愛上銅川!

@冰魄:銅川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人文建設也越來越突出,和我小時候對城市的記憶相比,差別太大了,只能感嘆銅川的發展步伐越來越快了!

本報記者 趙楊博整理

銘帝集團有限公司全景。資料照片

編輯:韓睿

相關焦點

  • 銅川:產業轉型不斷升級 產業集群持續壯大
    「十三五」以來,我市在狠抓煤電鋁水泥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補鏈強鏈,全力打造循環經濟「銅川模式」的同時,按照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確立了打造航天科技、數字經濟、先進陶瓷、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文化旅遊體育等產業集群化發展思路,多舉措多領域促進經濟增長,全方位深層次推動城市轉型發展。
  • 【權威發布】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意見公布
    《意見》指出,要堅持整體性轉變,推動「經濟、生活、治理」全面數位化轉型;堅持全方位賦能,構建數據驅動的數字城市基本框架;堅持革命性重塑,引導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數字城市;同時,創新工作推進機制,科學有序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
  • 陝西銅川:科技創新為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12月7日,第四屆「讓世界傾聽陝西聲音」(銅川段)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來到銅川航天科技產業園,深入了解銅川市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代表性舉措。曾經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銅川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銅川人,推進健康銅川建設,這些你需要了解
    編者按:近年來,銅川市委市政府以推進轉型銅川、美麗銅川、健康銅川、富裕銅川"四個銅川"建設為奮鬥目標,把健康銅川建設作為"四個銅川"建設重要內容,與銅川轉型發展同安排同推進同考核
  • 西山:全方位統籌推進 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政策措施、推進工作落實的根本要求,西山區始終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新的一年將全方位統籌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西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陳瑞斌西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陳瑞斌表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五個堅持」「六個穩」要求,西山將從抓好產業轉型升級、社會資源整合、營商環境優化、項目落地見效四個關鍵環節著力,實施「531」產業轉型行動計劃,推動樓宇總部、商貿物流、現代金融、文化旅遊、大健康五大經濟增長極提質增效,把整合社會資源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
  • 「銅十條」助推銅川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歷屆市委、市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始終堅持工業強市、項目帶動和轉型發展戰略,尤其是面對嚴峻複雜的宏觀經濟和下行壓力,精準施策,凝心聚力抓項目促投資、保工業穩增長,2015年至今五年間連續出臺工業穩增長促投資的「銅十條」,充分激勵企業提質增效、狠抓工業項目建設、財政給予企業流動資金貼息補助、加快培育規上企業、推行「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制度等十個方面,支持全市工業不斷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接續產業,
  • 銅川路水產市場將轉型「壹街區」
    在昨天舉行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專題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銅川路水產市場將轉型建設「壹街區」項目,主要功能為產業、商業、居住、文化等,預計「十四五」末建成投入使用;紅旗村作為全市首批「城中村」改造的試點,目前由普陀區和中海集團聯合打造「真如鏡」項目,預計2023年全面竣工開業
  • 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今年首個工作日上海發布《意見》
    《意見》指出,要堅持整體性轉變,推動「經濟、生活、治理」全面數位化轉型;堅持全方位賦能,構建數據驅動的數字城市基本框架;堅持革命性重塑,引導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數字城市;同時,創新工作推進機制,科學有序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主要內容詳見下文。
  • 我省編制「十四五」規劃 四大方面內容聚焦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十四五」規劃聚焦四大方面的內容,包括「聚焦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聚焦新發展格局」「聚焦福建優勢」「聚焦統籌安全與發展」。其中,聚焦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作為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鮮明主題和重大戰略,我省將「十四五」規劃目標、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與省委十屆十次全會明確的分三步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目標結合起來,大力推動科技創新超越、產業現代化發展超越、經濟內生動力超越、民生社會事業超越、城鄉協調發展超越、對外開放超越、生態文明建設超越、文化軟實力超越、社會治理效能超越,深化閩臺經濟領域融合
  • 臨澤縣全方位深層次幫扶提升脫貧攻堅質效
    臨澤全方位深層次幫扶提升脫貧攻堅質效每日甘肅網12月22日訊據張掖日報臨澤報導 臨澤縣緊盯貧困戶致貧根源,整合各類資源,全方位、深層次開展幫扶,全面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基礎
  • 2020南通市長北大行 | 深化合作 通攬英才 助力南通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教務長、中科院院士龔旗煌與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進行交流會晤,我市還舉行了發展環境及人才政策推介會和南通專場招聘會。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沈雷主持推介會。當前南通正處於爆發式增長的前夜,圍繞「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建設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目標,南通正全面推進轉型升級,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臺兒莊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今年以來,棗莊市臺兒莊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突出智能製造、產業融合、數字經濟等領域改革突破,創新舉措,強化擔當,全力打好轉型升級攻堅戰,推動工業經濟從高速度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以產業賦能為突破口,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開展雙招雙引、重點項目建設和產業培育「三項攻堅行動」,成立新型產業培育、傳統產業轉型等13個專班,統籌做好項目對接、落地服務、技改提升等一攬子工作,發揮改革攻堅促進經濟轉型作用,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 南平:以綠色發展落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大家表示,要把學習貫徹成果體現到幹事創業的實際行動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新發展理念,發揮生態資源這個最大的優勢,以綠色發展落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忠民說,全市林業系統將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超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著力」要求,以打造「森活南平」為目標,著力推進國土綠化;以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項目為抓手,著力提升森林質量;以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創建國家森林縣城、福建省森林城鎮、福建省森林村莊,著力建設森林城市;以確保武夷山國家公園試點順利驗收為要點,著力建設國家公園,努力構建完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 國務院關於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
    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出臺穩外貿政策和措施,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大力開拓多元化市場,積極培育競爭新優勢,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 銅川:煤炭「老」城跑出綠色速度
    經過60多年發展,銅川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電力、鋁業、水泥、陶瓷、醫藥、食品、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為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然而,銅川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2009年,銅川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十三五」中後期,銅川產業投資項目增多,能耗指標趨緊、環保任務重、壓力大。銅川如何實現由「黑」轉「綠」的嬗變,如何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 單菁菁:推進城市更新 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這是黨中央站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戰略高度,根據城市發展的新階段、新形勢和新要求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也是「十四五」以及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路徑。
  • 建區27年 「五大產業集群」讓銅川新區活力四射
    此次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追夢新時代 奮鬥新徵程」,銅川市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輝進行主旨新聞發布。新區管委會發改局局長吳玉和參加新聞發布會。李輝在新聞發布時從「新速度」、「新活力」、「新維度」、「新魅力」、「新顏值」、「新氣質」、「新畫卷」七個方面,對27年前,成立於耀州區落星塬上的銅川新區取得的方方面面輝煌成績進行了全面介紹。
  • 傳遞山東高質量發展「權威聲音」
    2020年,省委宣傳部健全新聞發布制度,創新發布形式,科學設置議題,加強隊伍培訓,全年共舉辦省級新聞發布會199場,全省各級召開新聞發布會2100餘場。  新聞發布,正架起各級黨委政府與媒體、群眾溝通的橋梁,傳遞著山東高質量發展「權威聲音」,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向全社會展示一個團結奮進、創新創業、改革開放、包容自信的山東。
  • 全力推進實驗區建設 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扛大鼎」
    12月17日,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召開,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精神,提出將佛山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極點城市、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發展目標定位,開啟佛山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新徵程。 市委全會明確南海在區域發展大局中的方向,為南海在新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東華大學人文學院第一百〇七期 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
    本次支部理論學習將帶領大家共同學習《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意見公布》。原文刊載於「上海發布」。全文如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戰略部署,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鞏固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構築上海未來新的戰略優勢,現就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提出如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