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政策措施、推進工作落實的根本要求,西山區始終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新的一年將全方位統籌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西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陳瑞斌
西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陳瑞斌表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五個堅持」「六個穩」要求,西山將從抓好產業轉型升級、社會資源整合、營商環境優化、項目落地見效四個關鍵環節著力,實施「531」產業轉型行動計劃,推動樓宇總部、商貿物流、現代金融、文化旅遊、大健康五大經濟增長極提質增效,把整合社會資源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推進15個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和片區的土地交易工作,力爭完成土地收儲3000畝以上,並在精細磷化工、先進裝備製造業、生物醫藥三大領域實現轉型。
同時,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六個一」行動,圍繞「四片聯動、四線輻射」的定位開展樓宇招商、以商招商,依託草海、滇池西岸、長坡等重點片區強化產業招商、地塊招商,精心篩選科技含量高、牽引帶動強、綜合效益好的項目,不斷充實區級項目庫。
今年是深化地方機構改革的重要一年,西山區還將從以下方面進行重點改革。深化土地、市場準入、社會治理、金融、國資國企等領域改革;持續壯大民營經濟,培育更多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確保民營經濟增加值完成300億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著力構築好「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加快打造「智慧政務」西山模式,確保「最多跑一次」改革100%覆蓋民生和企業事項。
過去的一年,西山民生事業發展碩果纍纍,民生支出達33.94億元。在教育方面,實施「三名」工程成效顯著,成功引進華東師範大學實驗學校、雲師大附中西山校區2所名校,培育引進名師26名,新增普惠性幼兒園4所。在衛生健康方面,紮實開展疾病防治、生育保障、健康醫療等工作,組建了267個「4+X」家庭醫生團隊。
今年,西山將持續擴大民生福祉,繼續外引、培育名校2所、名長1名、名師4名,加快推進芳草地國際學校、德亨學校改擴建等項目建設,推進西山一中等3所學校省一級高(完)中創建工作,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加快構建三級聯動的醫療服務體系,著力打造「6+N」發展新模式,完善區、街道、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網絡,積極構建「15分鐘社區健康服務圈」「30分鐘鄉村健康服務圈」,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
環境保護治理工作任重道遠,在去年深入開展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的基礎上,西山今年將繼續加快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升級版,鐵腕開展滇池保護治理工作。
強化10條入滇河道的綜合整治,確保主要河道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實施滇池治理18個項目,提速面山洪水攔截、城市雨汙分流管網、地下綜合管廊及「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深化河湖長制,加快18條支流溝渠的水系規劃建設和綜合整治工程,堅決杜絕黑臭水體反彈,做到清水不減、汙水必治、長制久清;系統開展「五採區」植被修復治理,加快實施關停礦山生態修復,推進宜林荒山荒地、低質低效林地、坡耕地、拋荒地「四地治理」,確保森林覆蓋率和林木綠化率達51.97%和56.02%以上;綜合開展汙染防治工作,嚴格控制重點工業企業汙染物排放,確保主要汙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完成率達100%;全面推進建築施工標準化管理和「六個百分百」精細化管理,確保PM10、PM2.5、二氧化氮等各項汙染物持續下降;落實生態環保責任制,堅決執行「三線一單」,全面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和保護任務,切實以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杭蓉 楊豔輝
責編:代鑫媛 一審: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