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全面提質。」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廣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短短12個字,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發出了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的最強音。
新使命,激發新擔當;新期待,召喚新作為。全會的召開,迅速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引起廣泛共鳴。「深入學習領會貫徹全會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全面開放為引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敢衝善拼的勇氣和韌勁,實現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是大家一致的共識。
融入新格局
構建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
「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廣西最突出的優勢在區位、最大潛力在開放。
「十三五」以來,我區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合作,走出了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開放發展之路。
踏上新的發展徵程,廣西要如何乘勢而上,走活開放發展新棋局?全會提出,我區要加快形成面向東協更好服務「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高地、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的增長極。
「全會提出『十四五』我區開放發展新的目標,這給處於開放前沿的防城港市帶來了重大利好。」防城港市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關文表示,未來,防城港市將加強海陸統籌,深化海陸雙向開放,與東協國家加強貿易往來,實現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不久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廣西迎來了開放發展新的歷史機遇。廣西貿促會會長李常官認為,要抓住重大戰略發展機遇,加快實施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行動計劃,利用峰會業已形成的與東協合作穩定成熟的辦會機制,從服務「10+1」向RCEP擴展,高水平推進「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
「東融」是廣西開放合作的重要戰略方向。據玉林市委常委、北流市委書記趙志剛介紹,北流市正以打造「兩灣」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園區為目標,對標對表粵港澳大灣區,主動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加快產業聚集,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毗鄰粵港澳的賀州市正全力推動農業東融發展。「我們將依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城際合作、粵桂產業扶貧協作、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等有利平臺,加大與粵桂黔滇等地區的農業合作,建設一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備案基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配送中心,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市場。」賀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劉志勇稱。
以創新為引領
加注發展的含金量
瞄準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全會突出創新驅動作用,提出要著力推動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全會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工業強桂戰略,是廣西未來5年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莫樺表示,我區將著力在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上下更大功夫、在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上下更大功夫、在加快數字廣西建設上下更大功夫,加快形成現代產業體系。
作為廣西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提出了加快推進乘用化、新四化、國際化的「新三大戰略」。
據該公司副總經理沈雲嘯介紹,上汽通用五菱將深耕小型新能源汽車領域,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打造人民需要的產品,將需求端的消費潛力轉化為供給側的增長動能。
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如何把資源優勢轉換為發展優勢?自治區林業局局長黃顯陽表示,全區林業系統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發揮廣西林業的獨特優勢,通過暢通林業產業鏈、生態鏈、創新鏈,加快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生態經濟循環,推動資源資產整合、產業優化升級,全力打造萬億元林業綠色產業。
全面深化改革
激活市場主體的活力
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是引擎、是源泉。
全會提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何朝建稱,全區市場監管系統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寬鬆便捷的準入環境,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市場監管,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網際網路+監管」等新型監管機制,以公正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全面推行「不見面」辦事,加快實現一窗受理、限時辦結、最多跑一次,打造市場主體服務品牌。
國企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今年11月,我區率先在全國出臺《廣西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為我區國資國企改革提供了行動綱領。自治區國資委主任李傑雲表示,將全力以赴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提升改革綜合成效,推動我區國有企業達到5個目標性的要求:即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在創新引領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上發揮引領作用,在保障社會民生和應對重大挑戰等方面發揮特殊保障作用,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發揮基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