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未過期? 1號店售韓國堅果中韓文標籤日期顯示「打架」

2020-12-17 新民網

  在電商平臺1號店上,消費者陳真(化名)買了一萬多元的韓國進口食品,根據韓文標籤,其中一款全部過期,另一個款部分過期,中文標籤則顯示都沒過期。

  中韓標籤「打架」以哪個為準?

  12月1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聯繫到了上述進口食品的國內經銷商上海巢尚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否認了「過期」一說,據他解釋,這批進口食品是專門向韓國廠家定製的,要求生產時即按生產日期標註,因此應以中文標籤為準,並沒有過期。

  12月20日,1號店方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向韓國廠商核實了情況。該廠商證實了國內經銷商說法屬實,並出具了說明函。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類似糾紛此前也出現過。例如,2016年4月,一款韓國進口的棒棒糖中韓標籤不一致,引發消費糾紛,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最終判處商家退回貨款,並作10倍賠償。

  消費者:中韓標籤「打架」

  根據陳真的提示,12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在1號店官網上下單購買了這款名為「湯姆農場蜂蜜黃油混合堅果(220g)」的進口食品。

  12月15日,該進口食品送達。其包裝背面列印有一日期為「2016.06.03」,貼於背面的中文標籤則標註有生產日期「見包裝背面(年、月、日)」和保質期「1年」。

  按照這一說明,該進口食品生產於2016年6月3日,2017年6月2日過期。不過,撕開中文標籤後,露出的韓文標籤則有不同說法。

圖說:用紅線標示的韓文意為「流通期限:單獨標出日期為止」,包裝上列印的日期為「2016.06.03」。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圖

  一名韓國留學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包裝上的韓文標籤字面意思是「流通期限:單獨標出日期為止」。也就是說,按照韓文標籤,該進口食品標有的「2016.06.03」是到期時間,記者下單時已過期。

  不過,在澎湃新聞記者購買的組合包裝內,同一品牌的另一款 「湯姆農場蜂蜜黃油扁桃仁(250g)」的中文標籤則與韓文標籤一致。其包裝背面列印的日期為「2017.11.02」,中文標籤顯示其為「保質期(至):見包裝」,與韓文標籤內容一致。中文標籤還額外標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分別是「2016年11月03日」和「保質期:12個月」。

  在陳真看來,這表明商家蓄意將部分過期產品標註為合格產品。他提供的發票顯示,12月7日,他從1號店購買了總價達10154元的「湯姆農場蜂蜜黃油扁桃仁」和「湯姆農場蜂蜜黃油混合堅果」兩款產品。他稱,其中混合堅果中韓標籤都不一致,「都過期了」,扁桃仁產品則是「部分過期」。

  商家:以中文標籤為準

  兩份進口食品的包裝顯示,其國內經銷商均為上海巢尚食品有限公司。

  12月15日,通過包裝上的聯繫方式,澎湃新聞記者聯繫到了這家公司。在接受採訪時,該公司一名自稱姓韓的負責人否認其經銷的這款進口食品過期。

  他解釋,中韓標籤不一致的商品,是他們專門向韓國產商定製的,「要求他們生產的時候,按照生產日期來標」,其實沒有過期。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很多國外進口的商品,不符合中國的食品標籤要求。」他稱,和韓國當地要求標註「到期時間」不同,中文標籤要求標註「生產日期」。

  「(單獨)再標生產日期也可以,兩個方法都是可以的。」 他表示,要求韓國產商直接按生產日期列印是為了批量化操作,「比如我們這個產品備案以後,標籤一下子做出20萬張,每次進貨拿這個標籤去做就好了。」

  他表示,這批商品入境時都已提交了生產日期等證明文件,系檢驗合格進口。

圖說:韓國廠家說明函

  12月20日,1號店方面向澎湃新聞記者說明,韓國廠家確認了國內經銷商的說法,出口巢尚食品的湯姆農場產品外包裝所標日期為生產日期,並出具了說明函。

  「目前來看兩種標註方式都是符合規定的,但確實有可能給消費者造成一定的困擾。」1號店相關負責人說,為了讓顧客更放心,之後會考慮在商品購買前端就日期情況做一個說明。

  類似案例:商家被判十倍賠償

  那麼,商家這樣的作法是否合理?

  澎湃新聞注意到,國家衛計委官網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對食品標籤有詳細規定,其中,「(預包裝食品標籤)可以同時使用外文,但應與中文有對應關係」。

  刊登於國家衛計委官網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問答(修訂版)」進一步解釋了該條款。

  問答第56條明確,預包裝食品同時使用中文與外文時,其外文應與中文強制標識內容和選擇標示的內容有對應關係,即中文與外文含義應基本一致。

  問答第57條在回答「進口預包裝食品如僅有保質期和最佳食用日期,如何標示生產日期?」時明確,應根據保質期和最佳食用日期,以加貼、補印等方式如實標示生產日期。

  澎湃新聞還注意到,類似的標籤「打架」事件此前也有發生。

  中國裁判文書網一份發布於2016年6月14日的民事判決書顯示,有消費者購買了125支韓國進口的「帕克大叔氣旋棒棒糖」,該產品中韓標籤在生產日期上存在矛盾之處,遂將商家告上法庭。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法院審理了此案。

  審理中,商家辯稱,涉案商品系經海關檢驗合格進口,根據進口商提供的衛生證書,標明的商品生產日期與中文標籤內容一致,「商品包裝上的韓文說明被進口商以中文標籤粘貼覆蓋」,「故被告不存在銷售過期商品的故意。」

  法院認為,該商品中文標籤和韓文標籤存在明顯矛盾,「被告提供的衛生證書複印件亦無法證明系針對原告購買的涉案商品而做出」,最終判決商家返還消費者1600元,並賠償16000元。

  原標題:1號店售賣韓國堅果,韓文標籤顯示「過期」中文卻說「沒有」

相關焦點

  • 1號店售賣韓國堅果韓文標籤顯示過期中文卻沒有
    在電商平臺1號店上,消費者陳真(化名)買了一萬多元的韓國進口食品,根據韓文標籤,其中一款全部過期,另一個款部分過期,中文標籤則顯示都沒過期。中韓標籤「打架」以哪個為準?12月15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繫到了上述進口食品的國內經銷商上海巢尚食品有限公司。
  • 1號店售賣韓國堅果 韓文標籤顯示"過期"中文卻說"沒有"
    原標題: 1號店售賣韓國堅果,韓文標籤顯示「過期」中文卻說「沒有」  在電商平臺1號店上,消費者陳真(化名)買了一萬多元的韓國進口食品,根據韓文標籤,其中一款全部過期,另一個款部分過期,中文標籤則顯示都沒過期。  中韓標籤「打架」以哪個為準?
  • 1號店售賣韓國堅果 韓文標籤顯示過期中文卻說沒有
    在電商平臺1號店上,消費者陳真(化名)買了一萬多元的韓國進口食品,根據韓文標籤,其中一款全部過期,另一個款部分過期,中文標籤則顯示都沒過期。中韓標籤「打架」以哪個為準?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否認了「過期」一說,據他解釋,這批進口食品是專門向韓國廠家定製的,要求生產時即按生產日期標註,因此應以中文標籤為準,並沒有過期。12月20日,1號店方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向韓國廠商核實了情況。該廠商證實了國內經銷商說法屬實,並出具了說明函。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類似糾紛此前也出現過。
  • 1號店售賣韓國堅果,韓文標籤顯示「過期」中文卻說「沒有」
    在電商平臺1號店上,消費者陳真(化名)買了一萬多元的韓國進口食品,根據韓文標籤,其中一款全部過期,另一個款部分過期,中文標籤則顯示都沒過期。中韓標籤「打架」以哪個為準?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否認了「過期」一說,據他解釋,這批進口食品是專門向韓國廠家定製的,要求生產時即按生產日期標註,因此應以中文標籤為準,並沒有過期。12月20日,1號店方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向韓國廠商核實了情況。該廠商證實了國內經銷商說法屬實,並出具了說明函。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類似糾紛此前也出現過。
  • 沃爾瑪賣過期韓國海苔:過期日當生產日期
    【沃爾瑪賣過期韓國海苔】沃爾瑪超市銷售的韓國海苔,中文標籤註明生產日期為2012年12月5日,但韓文標示顯示,2012年12月5日是海苔的過期日。為此,消費者認為沃爾瑪超市構成欺詐,起訴要求十倍賠償。今天上午,朝陽法院審理了此案。開庭前,記者對此類問題作出調查。
  • 沃爾瑪賣過期海苔被訴 生產日期實為保質日期
    原標題:沃爾瑪賣過期海苔被訴 生產日期實為保質日期  超市銷售的韓國海苔中文標籤註明的生產日期實為保質期,職業打假人閻先生以超市賣過期食品構成欺詐為由,將北京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建國路分店告上法庭,要求對方退一賠十。昨天上午,朝陽法院審理了此案。
  • 沃爾瑪賣過期海苔被訴 包裝上韓文翻譯錯誤坑人
    超市銷售的韓國海苔中文標籤註明的生產日期實為保質期,職業打假人閻先生以超市賣過期食品構成欺詐為由,將北京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建國路分店告上法庭,要求對方退一賠十。昨天上午,朝陽法院審理了此案。
  • 沃爾瑪賣過期韓國海苔遭訴 被指欺負國人不懂韓語
    英文標識顯示產地為中國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衡 王曉飛) 沃爾瑪超市銷售的韓國海苔,中文標籤註明生產日期為2012年12月5日,但韓文標識顯示,這天是海苔的過期日。  起訴維權「欺負」人不懂韓語 到期日當生產日  閻先生訴稱,2013年8月,他在沃爾瑪建國路店以每包19.8元的價格購買了16包產地韓國的海苔,海苔中文標籤上均註明生產日期為2012年12月5日,保質期1年。  但他食用後發現口味不對,感覺有些變質。
  • 賽百味偷換標籤使用過期食材
    但記者在賽百味北京西海國際店暗訪4個月發現,該店違反賽百味的承諾和店內規定,部分食材在過期或即將過期時就會更換新的「報廢標籤」,標籤上的生產日期甚至出現「早產」情況。同時麵包的銷售時間也超過了24小時。
  • 北京多家全家便利店未發現過期商品 店員質疑「藍莓」
    全家售賣過期食品?還是「藍莓評測」在碰瓷?真相是什麼?1月8日,一條「全家售賣過期食品」的微博登上熱搜,該條微博顯示第三方評測機構「藍莓評測」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名為《全家,你為什麼賣過期食品?》的視頻,稱經過去一個月對全家 Family Mart便利店在國內10座城市的21家便利店的實地調查,發現這些店均存在售賣過期食品的現象。並稱,全家便利店還存在臨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根據「藍莓評測」發布的視頻顯示,其工作人員在經常光顧的一家全家便利店購買了三明治,在快吃完時發現是過期食品。於是與門店交涉,店員先是提出更換產品、賠2杯咖啡等解決方式,隨後承認是過期食品。
  • 北京多家全家便利店未發現過期商品 店員稱對「藍莓」表示質疑
    1月8日,一條「全家售賣過期食品」的微博登上熱搜,該條微博顯示第三方評測機構「藍莓評測」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名為《全家,你為什麼賣過期食品?》的視頻,稱經過去一個月對全家 Family Mart便利店在國內10座城市的21家便利店的實地調查,發現這些店均存在售賣過期食品的現象。並稱,全家便利店還存在臨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
  • 10城全家便利店售過期食品:上海涉2店 市監局已介入
    10城全家便利店售過期食品:上海涉2店 市監局已介入 原標題:藍莓評測稱十城全家售過期食品:上海涉2店,市監局介入調查
  • 網友曝好又多超市售過期麵包 原是日期簡寫惹得禍
    萬家熱線12月29日報導 昨日,合肥的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帖稱,合肥市望江路上的好又多超市出售過期了兩個月的全麥麵包。今天上午,本網小編來到合肥市望江路好又多超市核實網友所反映的情況。網友曝合肥好又多出售過期麵包
  • 市區這家烘焙店,驚現大量過期原料!
    近日,太倉市市場監管局城廂分局接到群眾投訴舉報,在處理過程中發現被投訴單位太倉市城廂鎮優茶優麥烘焙店安裝了雲監控探頭,執法人員二次約談該單位負責人,要求提供當天相關完整視頻。該負責人多次推脫後回復監控視頻已經被其工作人員誤操作刪除。
  • 禾綠壽司店用多種過期食材 刮掉日期為應付檢查
    店內原裝豬扒肉包裝則顯示,豬扒肉保質期是15天。隨後李主管將發酸豬扒放入鹽水中浸泡,並告訴記者,「這種情況沒事的,只要把豬扒用水泡一泡就可以接著用」。記者還多次在後廚發現過期的肉製品。2月18日,李主管煎牛肉制菜,所用牛肉的包裝袋註明「生產日期為1月20日」而「保質期15天」,即從2月4日起,已過期15天。袋內剩餘牛肉均在當天用完。
  • 「過期蜂蜜」被查:商家的過期食品該如何處理?
    在「零距離」的播出視頻中,知情人爆料,知名品牌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企業將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回收回來。對於這種回收行為,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工人表示是「退給蜂農養蜜蜂使用」。然而記者發現,回收來的蜂蜜被工人撕掉標籤後,一瓶瓶地擠入大桶,然後貼著「倒蜜」字樣的過期蜂蜜桶被送入工廠的原料庫。畫面展示了蜂蜜的日期為2016年和2017年。
  • 物美多點APP高價售賣過期8年口罩 涉嫌故意遮擋生產日期欺瞞消費者
    收到口罩後,王女士卻驚訝的發現,該口罩已經過期8年了,而且在生產/限用日期的地方被貼上了標籤,「明顯是故意不讓消費者看到」,王女士如是說。 ,透過標籤隱約能看到紙條下方有類似時間的數字標識,王女士揭開標籤才發現,這裡的數字是生產日期和使用截止日期
  • 生產日期被剪掉?有的過期8年?「多點」口罩再遭質疑
    沒有中文標籤也沒有生產日期......20日,他到昌平美廉美超市回龍觀二店自提,發現這款口罩外包裝上沒有中文標籤,外包裝也顯得很舊。李先生上網一查,發現已有網友質疑多點口罩過期,他查了自己買的口罩外包裝,發現網友和自己買到的口罩型號相同。
  • 沃爾瑪舊標籤撕下換新標 家樂福臨過期肉餡拆包散賣
    從現行食品安全標準中,未對生鮮肉品的保質期和腐敗變質從食品安全角度作出明確的標準規定。   京華時報:消費者遇到此類問題,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孟輝:生鮮食品包裝標籤更改包裝日期以及缺斤短兩、淨重標示不準確等情況,屬於消費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以撥打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的電話反映問題,維護自身權益。
  • 漢堡王過期麵包做漢堡,雞腿排換標籤!吃過期食品可能會中毒嗎?
    全球大型連鎖企業漢堡王,宣稱「味道為王、食物新鮮」「每一個皇堡都符合漢堡王的皇冠標準」,然而315晚會接到內幕人士舉報,漢堡王的標準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嚴重問題。 記者發現,在南昌某店當班經理發現麵包到期後,很自然地吩咐員工更換標籤。員工將這批漢堡上舊的標籤撕掉,換上了新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