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泰州——秦觀詠梅佳作《和黃法曹憶建溪梅花》

2020-12-18 唐詩宋詞天地

和黃法曹憶建溪梅花

宋秦觀

海陵參軍不枯槁,醉憶梅花愁絕倒。

為憐一樹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惱。

清淚斑斑知有恨,恨春相逢苦不早。

甘心結子待君來,洗雨梳風為誰好?

誰雲廣平心似鐵,不惜珠璣與揮掃。

月沒參橫畫角哀,暗香銷盡令人老。

天分四時不相貸,孤芳轉盼同衰草。

要須健步遠移歸,亂插繁華向晴昊。

這首寫梅的七言擬古詩,為詩人遊海陵和黃詩所作,在當時引起轟動效應,排名僅次於林逋的梅花詩。歷代和詩者甚多。這對於推薦海陵的美譽度,有著很大貢獻。

有人說此詩作於元豐三年(1080),也有人說此詩作於元豐七年(1084)。我比較贊同後者。

一來,蘇東坡首和此詩就在1084年。這麼好的詩,若作於四年前,才被人發現並和韻,於理不通。

二來,秦觀應該是寄詩黃州,向遭受貶謫的蘇東坡問好,表達仰慕思念之情。信到之日,正好是黃州春梅開放之時。

蘇東坡看了信和詩之後,不久接到朝廷改任他汝州團練副使的詔書(平調),感到仕途無望,又苦顛沛流離,於是,蘇東坡將自己早已冷卻的官場之心,化作了這一首和韻,以詩明志:東坡先生心已灰,為愛君詩被花惱。意思是我的心已經死了,以後就跟你一起寫寫詩吧(到江蘇後上表辭職歸養)。

此時,蘇東坡吟出這句詩當是水到渠成,而不需任何雕飾。也就是秦觀的梅花詩觸及他內心最柔軟的那個點。不敢說,這首詩讓蘇東坡決定遠離官場,但至少起了推波助瀾的功用。而秦觀對於蘇東坡安家宜興的想法,也是非常高興的。他早年就曾說:「我獨不願萬戶侯,惟願一識蘇徐州。」高郵與宜興很近,以後可以就近請教了。

蘇東坡寫信告訴秦少遊,不日將啟程順江東下,先與弟蘇轍遊廬山(當時將秦觀和自己的梅花詩給轍一看,轍亦和韻一首),再拜訪金陵王安石(舉薦秦觀),最後可在揚州一敘。並附上這一首《和秦太虛梅花》詩,大大地誇讚秦觀梅花詩:西湖處士骨應槁,只有此詩君壓倒。

這裡講一下和韻詩。和韻指與別人的詩相唱和時,依照其詩所押的韻作詩。一般有三種形式:依韻,即韻腳與原詩韻在同一韻部而不必用其原字;次韻,或稱步韻,即韻腳用其詩原韻原字,而且用字先後次序也必須相同;用韻,即韻腳用原詩的字而不必依照其先後次序。

蘇東坡的這首就是步韻。蘇轍、道潛都是步韻。在今天的泰州桃園內浮香亭(原址在州治藕花洲),就有書法家抄錄了他們四人的詠梅詩,亭子四周為春梅,讓人感受到春日的氣息撲面而來。

秦觀梅花詩,一上來就讚美愛梅花的黃通判,他憐愛一株長在小溪旁的梅花。表達了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相看兩不厭的情誼。

第四句用情頗深,即便梅花已經謝了,「我」也會心甘情願待君來。因為在無數次的洗雨梳風中,「我」最仰慕的人只有您(蘇東坡)一人啊。

第五句用典「廣平心似鐵」,說唐代名相宋璟(廣平公),為官清嚴,人稱 「鐵腸石心」。即便是廣平公,也不惜筆墨寫下《梅花賦》,我們這些多情之人又怎會不愛梅花呢。

最後幾句,勸大家珍惜時間,及時賞花,莫待暗香銷盡,零落同衰草。

秦觀這首詩,結構完整,一氣呵成,言花言情,動人心魄,故成為詠梅佳作。秦觀也因為這一首梅花詩再次得到蘇軾的稱讚,將之推薦給王安石,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第二年,秦觀即高中進士,從此成為「蘇門四學士」之首,沿著師父的足跡,一步步走向了宋詞的巔峰——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

-作者-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主攻唐宋詩詞的整理與研究,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散文集《讀書旅行》。公開發表文章二百餘篇。

相關焦點

  • 「舉一反三」的方法學習古詩詞:讀《和秦太虛梅花》有感
    這個方法是在我讀蘇軾的《和秦太虛梅花》時得到啟發的。我們都知道。古人有很多佳作是在互相唱和的時候得到的。比如說五代南唐時有一殘句叫「竹影橫梳水清淺,桂香流動月黃昏」,到北宋時,有「梅妻鶴子」之稱的林逋稍稍改動了兩個字,變成「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一下子把梅花的氣質風姿說的妙不可言。
  • 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這首詠梅詩別具一格寫得很唯美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得後世的讀者,比較熟悉的還是唐詩,以至於其它朝代的詩人和他們的作品,相對來說會顯得比較陌生一些。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元朝詩人劉因的一首詠梅詩,那便是他的這首《觀梅有感》,這首詩同樣的也是別具一格,通篇描繪的極為生動,也非常的唯美;梅花也歷來被文人雅士所喜愛,而且梅花也被稱為君子之花,它代表著高潔,堅強、勇敢等等,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使得很多的文人極為鍾愛梅花。
  • 李商隱第一次見到四川的梅花,為此令他驚豔,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
    古讀詞裡關於描寫梅花的詩作,可謂是比比皆是,並且大部分的作品都成為了經典,很多偉大的詩人他們一生都鍾情於梅花,為此他們寫下的梅花也最為令人感動,而梅花也正是代表了一種精神和象徵,也就使得無數的文人墨客為之傾倒。
  • 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詩,僅二十字,展現了梅花高潔品質,耐人尋味
    林逋喜愛梅花,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蘇軾愛竹,他有詩寫道:「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愛竹之情可見一斑;屈原酷愛蘭花,《離騷》中寫道:「紉秋蘭以為佩」;陶淵明愛菊,其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為千古名句。
  • 梅花有什麼象徵寓意 詩人畫家鄭曉京寫意精品梅花
    作為一幅寫意花鳥畫,鄭曉京老師將整幅畫面的韻味和意境都推向了最高峰,觀賞此畫,真是讓人感到大飽眼福! 梅花國畫賞析——仿古粉梅: 實力派畫家鄭曉京寫意鬥方花鳥畫《仿古宣粉梅》(作品選自:易從網) 鄭曉京老師筆下的梅花國畫,構圖簡潔明了,筆墨濃淡相宜,所畫枝幹蕭疏有致、生機盎然,是一幅難得的梅花精品佳作。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和孩子一起讀詩  18  一月  星期五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冬天悄然至,日暮詩已成。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
  • 來泰州!吃一口冬日美食,暖暖胃
    中國螃蟹看泰州,螃蟹的養殖和美食產業領先同行,領跑全國。泰州人有著豐富的螃蟹烹飪經驗和食材,吃蟹以清蒸為主,但也有蟹黃湯包、蟹黃大包、蟹粉燒賣、蟹粉元宵等蟹粉點心,蟹黃獅子頭、蟹黃粉皮、蛋炒蟹黃等一大串蟹黃菜。比較有代表性的八道蟹美食,可以稱之為「蟹八吃」。
  • 滿城梅花滿城詩
    南宋楊萬裡《明發梅州》詩中贊它: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他自彭田鋪至梅州,看見道旁梅花盛開蜿蜒十裡,贊曰:一行誰栽十裡梅,下臨溪水恰齊開。此行便是無官事,只為梅花也合來。  就是這樣一座城市,雖經滄海桑田之變,因為有千年古梅、千裡梅江,古城之地名亦先後經過程鄉、敬州、嘉應之變,但最終還是梅州、梅城傳用至今。
  • 鄭板橋冷門的一首詠梅詩,最後7個字堪稱神來之筆
    一直以來,梅花以其不懼嚴寒、傲雪獨放的高潔品格感染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老師就教育我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告誡我們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 梅花國畫象徵什麼意思 如果你喜歡梅花 一定不能錯過這幅畫
    梅花,作為我國的傳統名花,它的五個花瓣分別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這五種福氣。梅花清雅俊逸的風度,徵服了無數文人騷客為它讚美,梅花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氣質也為世人所敬佩。無數畫梅的畫家中,我卻獨獨對詩人畫家鄭曉京筆下的梅花念念不忘,這究竟是為何故呢?吉祥裝飾掛畫 鄭曉京手繪鬥方梅花圖《歲寒三豔》(作品選自:易從網)原來身為詩人畫家的鄭曉京,喜歡在畫中空白處題詩,這樣的詩畫作品,有著無法逾越的文人藝術氣息,再加上梅花自身的韻味和魅力,就讓他的作品顯得更加獨特了。
  • 《跟著書本去旅行——泰州的詩畫韻味》系列專題片9日起央視開播
    為有力有效地展示泰州良好的對外形象,進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譽度,讓泰州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幸福水天堂」的城市形象傳播得更遠、更廣。9月8日,泰州市委宣傳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由中央電視臺攝製的8集系列專題片《跟著書本去旅行——泰州的詩畫韻味》將從9月9日起在央視科教頻道開播。
  • 關於梅花的詩句: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原文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花盡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賞析  上篇寫寒雀喧枝,以熱鬧的氣氛來渲染早梅所顯示的姿態、風韻。歲暮風寒,百花尚無消息,只有梅花綴樹,葳蕤如玉。冰雪中熬了一冬的寒雀,值此梅花盛開之際,既知大地即將回春,自有無限喜悅之意。開頭兩句「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生動地描繪了寒雀對於物候變化的敏感。
  • 中國國花之爭,梅花牡丹誰能更勝一籌?陸遊一首詩成全了成都梅花
    陸遊一首詩成全了成都梅花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花,而許多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國花,比如智利的國花就是百合,而英國的國花則是玫瑰,義大利的是雛菊,國花並不單單只是國家內經常盛開的花,它也有屬於自己的積極向上的意義象徵,都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總不可能把國花定位狗尾巴花,那就略顯輕浮了。
  • [ 詩話 ] - 閩川閨秀詩話 卷二
    莘田先生壽登八十,重宴鹿鳴,吾鄉先輩以詩賀者,名篇甚夥。同時閨秀亦有作,姒洲一律為時傳誦,實不愧為香草齋後人也。詩云:「人間一第比登天,誰識天仙又地仙。接席簪裾多後輩,稱觴兒女也華顛。姓名千載標真誥,恩禮三朝寵大年。韻事如斯關掌故,詎徒家慶譜新編。」 ◎黃淑畹紉佩為莘田先生次女,與姒洲同承庭訓,於詩工力尤深。杭堇圃《榕城詩話》只錄其《題杏花雙燕圖》二絕句,此外佳什尚多。
  • 蘇軾酒後大草《梅花詩帖》,極盡草書之美!
    《梅花詩帖》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北宋蘇軾書,草書。共6行,28字。 此詩帖書法的意境與詩的意境契合的尤其完美。全帖從第三行「昨夜東風」起至末行「關山」止氣勢恢宏,一筆貫之,如「川之方至,使人瞠目」(蘇轍語)。梅花的美是高潔的、靜態的,蘇軾詩中的梅花卻因「昨夜東風」而驟然飛動。
  • 梅花的品格:梅花似雪,不與群芳爭絕豔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該詩用梅花頂風冒雪開放、發出芳香,比喻經過艱苦摸索、禪機頓悟的境地,從而表達了詩人勸誡世人為人做事應有梅花這般品性的思想。梅花(唐)崔道融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佔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梅花(宋)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 江蘇省泰州中學省級作文大賽捷報頻傳
    江蘇省泰州中學多名學生在江蘇省「中學生與社會」作文大賽和「蘇教國際杯」作文大賽中獲獎,捷報頻傳!寫作不僅讓我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也讓我看到,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勤於閱讀,善於閱讀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關鍵。閱讀寫作不分家,多讀才能增加寫作素材,拓寬寫作視野,提升自己的識見水平。閱讀要儘量涉獵廣泛一些,既要讀中外名家名篇,也要讀關於社會熱點的時事評論,還可以借鑑課文作為寫作的素材。
  • 讚美梅花的詩句
    二句--謂詩後戲筆畫菊,乃乘一時之逸興不經意所作,豈是存心繪畫、苦苦構思而成?丹青,指繪畫所用的紅的青的顏料,亦作畫的代稱。《全唐詩話》:"(文宗)問宰臣:'古詩云:輕衫襯跳脫。跳脫是何物?'宰臣未對。上曰:'即今之腕釧也。'"句中僅以字面與"淡濃"成對,對仗中多有此式。有人解為靈活,兼有此意。
  • 首屆汕尾南天湖梅花詩詞文化節即將開幕,中華詩詞學會及詩友賀詩
    曾幾何時,梅花給了人類太多太多的精神食糧,塑造了太多太多的高潔形象! 在「南天湖首屆梅花詩詞文化節」到來之際,迫不及待的詩人們,按奈不住內心深處的激動,雖說是「熱身」和「祝賀」,其實,從一首首、一句句的情真意切中,早已「似是故人來」了。
  •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影尋蹤,詩畫合璧的梅花圖集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也與松、竹合稱為歲寒三友。 它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梅花和竹、蘭、菊並稱四君子。古代有很多畫家喜歡以梅主題進行繪畫,更有愛梅如命的宋伯仁,著有《梅花喜神譜》。梅花深受古代文人隱士的喜愛,是因為梅花代表:」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為高潔志士「的精神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