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師小班主題教案《吃桔子》

2020-10-08 屈老師教案課件

活動設計背景

  今天星期一,小班孩子有幾個從家裡帶來了好吃的東西,其中王丫丫從家裡拿了兩個個很大很大的桔子,小傢伙們現在對任何事物也都很好奇。這個季節最常見水果莫過於桔子了。課間時幾個孩子圍著在她都把小手伸著,丫丫則想小大人一樣給她們一個一個的分著,其實他們對柚子果實不感興趣,只不現在是物以稀為貴。呵呵,只見他們:

  妮妮:哇——我的桔子開花了,(她把桔子一拜兩半桔子的肉瓣真的想花一樣都張開了)

  奧奧:哈哈!我的是小船!(他把一瓣桔子放在桌上像在水中遊)

  蕊蕊:都看,都看,我戴了個漂亮的帽子。

  帆帆:我家裡也有好多好多的桔子,(帆帆分不到桔子,嘴巴翹好高0

  呵呵,我看在眼裡,樂在嘴裡,想在心裡。現在的孩子,別看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水果,但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這讓我意識到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教育資源,貼近幼兒的生活,;我意識到捕捉到了孩子的這個興趣點。

活動目標

  1、樂於嘗試,感知桔子的特徵。

  2、體驗探索創造的樂趣,發展想像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個桔子。

  2、提供塑料小刀。

活動過程

  有幾個孩子一下子就剝開桔子皮,放在嘴裡吃了起來。還有些孩子用力剝柚子皮,怎麼剝也剝不開,急得用牙齒咬,用塑料小刀切,花了好大力氣也剝不開。!.屈老師.教案網出處!成成抱著柚子走到我面前說:「,這皮太厚了,我弄不開!」師:「那怎麼辦?」幼:「用刀切開!」皮)看著一個個柚子的果實露出來孩子們高興得又是拍手又是跳。幼:「這是柚子,你吃的是桔子。」幼:「我愛吃柚子,大大片的。」幼:「老師你看我一下就吃了!」(把幾片桔子都放在嘴裡咬了起來!)接著孩子們也不需要引導懂得剝開另一層皮進行品嘗。吃飽後,孩子就拿起果皮想像成船、帽子、鍋,瓢子在娃娃家玩了起來!

  一開始,只見大孩子提出分工。瞧,製作帽子孩子,大孩子:「你把珠珠穿起來,我來剪和粘。」小孩子直點頭,很樂意!大孩子:「你幫我把卡紙拿來,我來畫。」小孩子連忙幫助。還有的大孩子按小孩子尺寸做了手鍊等。孩子們通過合作創作作品更多了,有製作果皮娃娃、果皮帽、果皮動物,還有果皮樂器等等。創作完作品,小班孩子高興拿起「傑作」介紹給自己的同伴和老師,表演了起來,情緒非常的愉快!突然,妮妮哭著從廁所裡跑了出來:「我的小船掉到水裡了!」師:「為什麼會掉到水裡呢?」原來他跑到水池裡玩起了「小船」,可「船」卻漏水沉了下去。玩的正高興時下課鈴響了我們只好結束了這節有意思的活動課。

教學反思

  看到孩子能興致勃勃進行探索,我更進一步感受到確實興趣是孩子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動力,探索始終來自孩子的興趣,而我們只有追隨孩子的興趣同時給予適時的幫助,為他們提供充分而多樣的操作材料,努力成為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想無論對於小、中、大班的孩子,只要你的內容真正符合孩子興趣需要,有利於每一個幼兒提高和發展的活動,就是成功的活動!

相關焦點

  • 小班主題教案:小班主題活動探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主題教案:小班主題活動探究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主題活動已被許多幼兒園所採用,主題活動的探究過程是幼兒主動發現的過程
  • 屈老師小班美術教案《糖葫蘆》
    師:小朋友們,你們吃過糖葫蘆嗎?什麼形狀的?  師小結:糖葫蘆上有許多的圓形寶寶它們整整齊齊的排在一起,在它的下面還有一根長長的小棍子把它們緊緊的連在一起不分開。  二、學畫糖葫蘆 1.設置情境師:早上呀,倪老師接到了貪吃的小豬的電話,<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它說他也很想吃糖葫蘆,想請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幫他做又大又紅又圓的糖葫蘆,你們願意嗎?
  • 屈老師小班美術教案《我的禮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播放背景音樂《放心去飛》,引導幼兒說一說即將離別的感受,以互贈禮物留念引出製作主題活動反思:  在今天製作「禮物」的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創設動腦、動手的平臺進行剪剪、切切、畫畫、拼拼、貼貼等方法製作漂亮的禮物,(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配著背景音樂在相對輕鬆的氛圍中自主探索,最後在《感恩的心》音樂的烘託下給小班弟弟妹妹贈送「禮物」,進一步萌發幼兒的依依惜別之情,在整個活動中真正讓幼兒達到了「欣賞美—感受美—創作美」的目的
  • 屈老師小班主題教案《蝸牛》
    活動目標:  1、老師在放音樂給小朋友聽時引出主題。  2、老師引導幼兒認識蝸牛,了解蝸牛的一些習性特點。(.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它們的身體都會縮進殼裡,而且殼都是有點硬的,因為它們都是軟體動物,所以身上都有殼,這樣它們就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3、隨機教育:就像小朋友們要穿衣服,鞋子一樣,才不會弄髒身體還能保護自己。  四、了解蝸牛。
  • 屈老師小班科學教案《氣味》
    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設計背景是結合我班對於氣味的已有生活經驗,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而制定的,既有科常方面的認知經驗、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態度,但不缺乏領域特質。活動目標  1. 分辨幾種經常接觸的不同氣味,體驗鼻子真有用。  2. 願意說說自己聞到的氣味。
  • 屈老師小班主題教案《老師像媽媽》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老師,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  2.願意親近老師,感受和老師在一起的快樂。你知道老師姓什麼嗎?(引導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我是×老師,我喜歡……也喜歡喝小朋友一起學習、遊戲。小朋友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找老師。  2.親一親、抱一抱。  3.做在遊戲&34;,體驗滾接球的動作要領。
  • 屈老師小班遊戲教案《趕小豬》
    3.剛才,寶寶們的玩法還真多,有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來玩的,[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有藉助輔助材料來玩的,你們都很棒!請寶寶選擇自己喜歡的輔助材料再玩一次。  4.剛才,寶寶們都玩的很好,今天,唐老師和寶寶們來玩一個遊戲,名字叫《趕小豬》。
  • 屈老師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
    活動反思:  大公雞是小班幼兒生活中常見和喜歡的動物。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洗澡需要用到的物品,換洗衣服是誰洗的,接著我出示大公雞的圖片,引起幼兒興趣,讓孩子們總結出它的羽毛五顏六色就像穿了一件花衣。
  • 屈老師小班教案《我們不玩火》
    設計意圖:  由於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少,對周圍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面對危險時自我保護,自我逃生的能力弱。因此我設計了本活動讓幼兒了解火的危害性,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養成不玩火的好習慣,知道必要的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活動目標:  1. 知道火的用途及危害性。
  • 屈老師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
    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飲料給小朋友們嘗一嘗老師隨機給小朋友分兩種飲料(白開水、糖水)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喝到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為什麼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沒有味道的?那你有沒有在裡面看到糖呢?糖寶寶到哪兒去了?  二、動手操作  1.教師示範小實驗:觀察糖溶解的現象。
  • 屈老師小班主題教案《吃飯不挑食》
    活動設計背景  班上有些幼兒吃飯時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或不吃,還有的幼兒不吃菜,為了使幼兒懂得不挑食的重要性,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特設計這節教學活動。活動目標  1、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2、知道應該怎樣吃飯,向吃飯好的幼兒學習。
  • 小班主題教案:我愛秋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主題教案:我愛秋天   一、主題活動由來   隨著天氣的變化,逐漸進入了秋季。
  • 屈老師小班主題教案《怪汽車》
    教學意圖:  小班孩子們積累了許多有關汽車的知識經驗,為此設計了「怪汽車」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賞、歌唱、遊戲,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和音樂來表達、表現不同的怪汽車,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提升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 小班主題教案:香香的水果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主題教案:香香的水果   一.活動背景   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秋天的果園更是一派美麗的景象,成熟的水果掛滿枝頭
  • 屈老師小班主題教案《寶貝在哪裡》
    活動難點:  能與老師配合唱問答歌。  活動建議:  一、《指五官》引入 二、出示圖片,認識五官老師今天帶來了幾樣寶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啊?老師已經偷偷的把它們藏在我們的教室裡了,我們一起找找吧!幼兒一起拍手說:「寶貝寶貝在哪裡,出來和我們做遊戲」引起幼兒好奇並把五官圖片一一找出,出示在黑板上,並幼兒說出寶貝的名字,(.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摸一摸自己的寶貝在哪裡,看看你身邊小夥伴的寶貝在哪裡,你能看見自己的嗎?請鏡子來幫助我們吧!  三、請幼兒照鏡子、找五官。
  • 屈老師小班社會活動教案《孤獨的小熊》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的形式,引出活動主題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變臉的遊戲,(分別出示高興、生氣、哭泣的圖片)  看這是什麼表情呢?你從哪裡看出來它是高興?(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眉毛、嘴巴的變化)我們一起來學學。  2.講故事《不快樂的小熊》  出示小熊圖片。  師:你們都是快樂寶寶,請你們來看看這隻小熊怎麼了?
  • 屈老師小班美術教案《手》
    1.請小朋友在紙上描畫下自己的小手,<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再塗上顏色,畫完一隻,再畫另一隻。  2.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要點。  3.展覽幼兒作業,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 屈老師小班健康教案《洗手》
    在小班幼兒中開展學習洗手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東西之前要洗手。  3、願意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 屈老師小班社會活動教案《糖果小屋》
    老師提示、豐富幼兒的詞彙:軟軟的、硬硬的。  3. 鼓勵幼兒打開包裝,品嘗糖果。  (1)嘗試剝糖紙鼓勵幼兒自己打開糖果包裝,老師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適時給予支持和幫助。(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老師提示、豐富幼兒的動詞詞彙:撕、擰。
  • 屈老師小班主題教案《小雞》
    <屈.老師.教案網出處>是怎樣做的?激發幼兒參與製作的泥工願望。  4、教師示範講解製作方法。  將大塊橡皮泥在手掌中團圓,搓出圓圓的身體;將小塊橡皮泥團圓為圓圓的頭;在小雞的頭上捏出尖尖的嘴巴;用紅豆或綠豆嵌在頭的兩邊作為小雞的眼睛;將小雞的頭輕輕地連接到身體上。  5、教師提出製作要求,鼓勵幼兒按照要求大膽地進行泥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