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目標參數優化的雙模式多級齒輪傳動機構受迫振動特性分析

2020-12-12 MBD之家

基於目標參數優化的雙模式多級齒輪傳動機構受迫振動特性分析

黃孝慈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上海)

摘要:為了分析混合動力汽車雙模式多級齒輪動力傳動機構扭轉振動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基於SIMPACK建立了整車動力學模型。通過對動力學模型施加激勵和設置輸出通道,構建了扭振仿真系統。應用扭振仿真系統分析了多級齒輪傳動機構的振型,並與理論計算和實驗結果進行了對比驗證。扭振仿真系統振型分析的結果與理論計算的傳動系統固有頻率以及噪聲實驗獲得的主噪聲頻率一致,證明了構建系統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阻尼減振器的阻尼、剛度的變化等目標優化參數對多級齒輪傳動機構產生的扭轉振動的影響。結果表明,將扭轉減振器參數調整在適當範圍內,對多級齒輪傳動機構部分階次的扭轉振動有較好的衰減作用。

關鍵詞:雙模式 齒輪 傳動機構 扭振特性

1

引言

由於世界石油存儲量的不斷下降,開發新能源汽車是如今的發展方向。混合動力汽車是現行汽車的一種可靠替代形式,由於其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問題對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影響很大,因此,越來越受到廠商和研究機構的重視。混合動力汽車的噪聲來源有很多,其中多級齒輪傳動機構的異常扭轉振動是一個重要的噪聲源。由於混合動力汽車採用純電動驅動和混合動力驅動的雙模式驅動方式,其齒輪傳動機構的扭振特徵較普通汽車更為複雜。當發動機端和驅動電機端存在輸入轉矩的激勵時,多級齒輪傳動機構會發生異常受迫扭轉振動問題。當外源性激勵的幹擾頻率與系統的任何一個固有頻率相等時,傳遞功率流的傳動系將出現強烈的受迫扭轉共振,相應部件所受的載荷將顯著增加,嚴重損害傳動系的部件,並導致扭振和不舒適感。因此,對於扭振的影響因素和消除方法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研究對車輛動力系統的振動問題進行了分析。楊遠等運用單體聲功率及頻譜分析的方法識別出了變速器齒輪產生的嚙合噪聲是電驅動動力總成系統噪聲產生的主要原因;Chang等採用實驗的方法對發動機轉矩波動作為動力總成的激勵源進行了驗證,證明發動機轉矩波動產生的激勵是動力總成扭振的主要激勵源之一;Yue等對混合動力系統的動力學特性進行了分析,並研究了該系統的振動特徵。根據以上研究可知,發動機或電機是傳動系統扭振的重要激勵源。為了減少傳動機構的振動和噪聲,需要採取相關的措施,採用阻尼減振器是一種衰減扭振的有效措施。

當汽車動力輸入端存在激勵時,齒輪傳動機構是產生振動和噪聲的主要總成之一。Paul D等對於汽車傳動系的主動阻尼對換擋產生的瞬時振動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種主動控制策略,並對其在傳統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上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對比。林新海等通過模態試驗和臺架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影響齒輪箱振動的主要因素。Tang等對混合動力汽車行星齒輪結構的噪聲源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這些方法的共同點是基於理論計算的方法來分析齒輪扭振特性。理論計算方法需要建立精確的齒輪數學模型,計算的結果較為精確,但對於較為複雜的傳動來講,系統存在較多的自由度,建立完善的模型過程較為繁瑣,對模型的修正也較為困難,一旦模型建立錯誤,修改起來比較麻煩。而採用Adams等多體動力學軟體進行動力學模型構建和分析的方法,則較為方便直觀,並能夠模擬傳動機構扭振的傳遞特性。但這種方法卻難以對齒輪副模型嚙合參數進行精確描述,所以,在進行齒輪動力學分析時效果較差。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替代方法,洪清泉等提出了一種在Adams中建立虛擬齒輪副模型的方法,該方法考慮了齒輪的轉動慣量、等價阻尼和等價剛度,對齒輪動力學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Yu等也採用這種方法對混合動力汽車行星齒輪機構的扭振特性進行了分析,為混合動力汽車的降噪研究提供了參考,但該方法只是以扭簧的等價阻尼和等價剛度近似地代替齒輪嚙合,而無法建立齒輪修形係數、泊松比、彈性模量、齒面摩擦因數等物理與材料特性參數,尤其是無法模擬單對輪齒的綜合彈性變形、齒輪重合度、齒輪嚙合時的阻尼變化以及齒輪嚙合時的綜合剛度變化的時變參數。這使得利用虛擬齒輪副模型的方法進行的齒輪扭振特性分析與實際情況存在著一定誤差。通過適合的方法構建精確的混合傳動系統模型,並分析其振動特性,對於混合動力多級齒輪傳動機構的目標參數優化是非常有幫助的。

本文中構建了基於SIMPACK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的多體動力學模型,在SIMPACK中建立精確的齒輪模型,並應用齒輪嚙合力元建立齒輪連接。根據所建模型建立扭振仿真系統,並對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的扭振特性進行研究,分析各部件扭振特徵頻率和關鍵參數對扭振的影響。

2

扭振仿真系統建立

SIMPACK中動力學模型的建立是基於樣車傳動系統質量和元件分布的特點,採用多自由度集中質量的離散化建模方法,對圖1所示的混合動力傳動系進行扭轉振動建模。

建模時應遵循以下簡化原則:

(1) 相鄰兩集中質量間連接軸的剛度,視為集中質量間的剛度,即將軸的轉動慣量平均分配到相鄰的集中質量上。

(2) 阻尼減振器前後分別與發動機和行星架連接,可簡化為有阻尼的扭轉彈簧。

要進行行星輪系的扭振分析,建立各嚙合齒輪副的動力學模型是關鍵。在SIMPACK中,可以建立精確的齒輪模型。建立齒輪副模型時需要輸入的參數有:齒輪嚙合形式(外、內、齒條)、齒數、模數、法向壓力角、齒頂高和齒根高、螺旋角、錐角、齒隙、齒寬、嚙合的初始轉角。齒輪嚙合採用專門的齒輪力元。齒輪力元中考慮了齒輪的嚙合剛度、阻尼、齒輪修形係數、泊松比、彈性模量、齒面摩擦因數等物理與材料特性。

建好的整車傳動系扭轉振動力學模型如圖所示。其中,除MEEBS動力合成器外還包括阻尼減振器、左、右驅動半軸和左右一對車輪。該模型中,阻尼減振器簡化成扭轉彈簧,齒輪採用SIMPACK提供的齒輪模型,而其他部件視為剛性元件。

為了獲得固有頻率和頻響特性曲線,在SIMPACK中可根據建立好的動力學模型來建立扭振仿真系統。扭振仿真系統可以分析頻域範圍內的固有頻率和頻率響應。系統可以設置自由振動激勵作為輸入。仿真系統包含3個部分,如圖所示。第一部分是激勵力元。激勵力元採用單位振幅的正弦力,初始相位角為0。激勵頻率範圍持續增長。範圍是1~5000 Hz,計算步數是10000。分別計算在純電動工況和混合動力工況時的固有頻率。第二部分是輸入通道。根據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的運轉工況,要求將激勵從發動機端或電機端輸入。第三部分是輸出通道。可以根據分析要求,在所建模型的部件上設置輸出通道。相應於輸入通道,輸出參數的測試方向有x、y、z 方向和對應軸向的扭轉方向。

3

結論

應用SIMPACK構建了基於目標參數優化的扭振仿真系統,並通過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 仿真與理論計算、實驗結果的對比驗證了所構建系統的正確性。結果分析顯示,在純電動工況,噪聲頻率主要集中在1715 Hz的高階頻率附近。

噪聲源主要來自行星排內的齒輪。在混合動力工況,噪聲頻率主要集中在0~30 Hz的低階次。發動機和飛輪處的噪聲為主要噪聲源。

(2) 通過分析扭轉減振器特性參數對扭振特性的影響分析可知,當發動機作為輸入激勵源時,扭轉減振器的阻尼和剛度調整對低頻段扭振有較明顯的削弱作用,而對高頻扭振影響不大。當採用主電機作為輸入激勵源時,阻尼的調整對高頻扭振有一定削弱,而對低頻扭振沒有影響。剛度的調整對低頻扭振有一定削弱,而對高頻扭振影響不大。

相關焦點

  • 混合動力汽車雙模式多級齒輪動力傳動機構扭轉振動產生的原因分析
    基於目標參數優化的雙模式多級齒輪傳動機構受迫振動特性分析黃孝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上海)摘要:為了分析混合動力汽車雙模式多級齒輪動力傳動機構扭轉振動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基於SIMPACK建立了整車動力學模型。通過對動力學模型施加激勵和設置輸出通道,構建了扭振仿真系統。
  • 行星齒輪傳動系統固有特性與動態響應分析
    但是振動與噪聲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使其在傳動過程中產生較大的振動、噪聲和動載荷,可能導致系統某環節的失靈和損壞,甚至導致齒輪系統本身的破壞和故障。因此,有必要建立行星齒輪系統的動力學模型,深入研究其動力學特性。根據齒輪系統的具體情況和分析目的,分析模型可以分為三種[1]:非耦合型、嚙合耦合型和轉子耦合型。
  • 單自由度受迫振動系統詳解
    簡諧激振力是按正弦或餘弦函數規律變化的力,如偏心質量引起的離心力,載荷不均或傳動不均衡產生的衝擊力等;非簡諧激振力,如凸輪旋轉產生的激振、單缸活塞-連杆機構的激振力等;隨時間變化的任意激振力,如爆破載荷的作用力,也可以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諧波激勵是最簡單的激勵,系統在諧波激勵下的響應也是簡諧的。
  • 數控工具機齒輪齒條傳動的設計
    齒輪齒條傳動分為單電動機機械消隙式齒輪齒條傳動和雙電動機電氣消隙式齒輪齒條傳動兩種類型,前者採用單電動機驅動帶機械消隙的齒輪箱結構,傳動間隙通過機械結構調整,傳動精度保持性差,已經逐步被淘汰;目前主流齒輪齒條傳動方式為雙電動機電氣消隙式齒輪齒條傳動。
  • 帶壓開孔機的齒輪傳動方式
    齒輪傳動在管道工程機械設備中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帶壓開孔設備的自動進刀齒輪使用行星齒輪的差速推進技術。行星齒輪傳動和普通齒輪傳動相比較有很多獨特的優點。比如,其輸入軸與輸出軸具有同軸性,即輸出軸與輸入軸均設置在同一主軸線上;同時,在傳遞動力時它可以進行功率分流。
  • 大神教你:齒輪傳動的參數選擇
    壓力角α的選擇由機械原理可知,增大壓力角α,輪齒的齒厚及節點處的齒廓曲率半徑亦皆隨之增加,有利於提高齒輪傳動的彎曲強度及接觸強度。我國對一般用途的齒輪傳動規定的標準壓力角為α=20°。為增強航空用齒輪傳動的彎曲強度及接觸強度,我國航空齒輪傳動標準還規定了α=25°的標準壓力角。
  • 自動變速箱中行星齒輪機構的傳動比如何計算?
    在液力機械變速箱中,它的齒輪變速機構是行星齒輪式的。行星排傳動比計算與普通的齒輪系是不同的,下面我就把行星齒輪機構不同傳動方式下的傳動比計算分別分析一下。行星齒輪機構由太陽輪(中心輪)、行星齒輪、行星齒輪架(行星架)、齒圈等組成,為軸轉式齒輪系統,與定軸式齒輪系統一樣,也可以實現變速與變矩。它的運轉遵循一個行星齒輪機構運動特性方程:
  • 齒輪傳動基礎知識:齒輪的分類(直齒輪,斜齒輪,錐齒輪)!
    二、斜齒輪 齒條參數,齒線是螺旋線的圓柱齒輪,一種在圓柱外周可有螺旋線裝的兩件,也可以成為螺旋形齒輪。齒輪傳動的類型齒輪傳動的類型很多,按照兩齒輪傳動時的相對運動為平面運動或空間運動,可將其分為平面齒輪傳動和空間齒輪傳動兩大類1.平面齒輪傳動平面齒輪傳動是用於兩平行軸之間的傳動。
  • 第六章 齒輪傳動 「主要知識點總結」第二部分及思考題
    齒輪傳動設計參數的選擇:①齒數比u;為了避免齒輪傳動的齒輪過大,齒數比u不宜過大,一般取u≤7。當要求傳動比大時,可以採用兩級或多級齒輪傳動。載荷及速度推薦的齒輪傳動精度等級如下圖所示:例題分析:試設計螺旋輸送機的兩級直齒圓柱 齒輪減速器中的高速機齒輪傳動。
  • 機器振動特徵分析(齒輪故障一)
    振動分析可檢測齒輪的故障齒的磨損:齒承受過大負載齒輪偏心或齒隙遊移齒破裂或斷齒齒輪組合狀態問題追逐齒問題齒輪振動測量位置選擇 在每個可接近的軸承座進行振動測量,傳感器應該儘可能固定在靠近軸承承。在三個方向(HVA)進行振動測量,尤其是當齒輪主要在一個方向產生力,或者由於負載變化,每次監測可能不一樣的情況下。齒輪振動測量方向和參數設定螺旋,斜齒和傘齒輪,產生明顯的軸向振動,最佳的監測位置往往在軸向。
  • 基于振動信號的減速器故障診斷方法
    沈 晴 蘇運波 曹 沛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5摘 要:基於經典振動分析方法, 總結了減速器3 類常見故障(軸故障、齒輪故障、軸承故障)在振動方面的特徵。利用Matlab 數據處理和信號分析功能,採用時域分析、相關分析、頻域分析、時頻分析等方法,結合已知的減速器基本參數,從不同角度挖掘信號中的故障信息,進行故障推斷,並以案例的形式介紹了對某型門座起重機起升機構減速器故障診斷的具體執行過程,得出診斷結果。對該機減速器故障診斷的研究,能彌補其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的不足,保證其運行的安全高效性,提升設備管理水平。
  • 學術簡報|交直流混雜模式下變壓器勵磁-振動特性研究
    建立交直流混雜模式下的變壓器電磁耦合狀態方程,基於能量擾動原理計算動態電感與時域電流兩個狀態變量,在此基礎上研究勵磁電流辨識方法,利用勵磁電流表徵變壓器的勵磁飽和狀態,構建勵磁-振動諧響應模型。仿真模擬變壓器在交直流混雜模式運行的電磁特性,計算不同直流擾動下的勵磁電流與鐵心振動加速度,並對勵磁電流進行諧波分析,總結勵磁電流變化規律和鐵心振動特性之間的關係。
  • 振動監測標準與理論
    振動是反映機械設備運行狀態的重要參數,當設備發生故障時(例如零部件之間的變形、碰撞、摩擦、破損等),其振動狀態產生變化,通過振動監測系統對設備振動進行監測,分析提取振動信號中的故障特徵,可以判斷設備的健康狀態
  • 防爆切管在天然氣管道切割中的齒輪傳動設計
    由於一套行星齒輪無法滿足較大的傳動比,有時需要2套或者3套來滿足用戶較大的傳動比的要求,由於增加了行星齒輪的數量,所以2級或3級減速機的長度會有所增加,效率會有所下降。本文主要掌握行星齒輪減速器的工作原理,對其的行星傳動進行設計計算。並對行星減速器的齒輪、軸、軸承進行了結構設計和強度校核,對減速器的均載機構、箱體零件和潤滑也做了相應的分析。
  • 振動與模態分析的主要概念
    已知激勵(動載荷)和結構參數,求解結構的振動響應(由輸入和系統的參數,求輸出)這稱為振動正問題:基於結構動力學分析理論,求結構動力學響應。2. 已知激勵和振動響應,求結構參數。這個問題稱為振動問題的第一類反問題或系統辨識(系統識別)問題。3. 已知結構參數和振動響應,求激勵。這個問題稱為振動問題的第二類反問題——(動態)載荷識別問題。
  • 「推薦」各類齒輪傳動結構動圖大合集,一次性看過癮
    具體分為下面幾個方面:直齒輪傳動、平行軸斜齒輪傳動、人字齒輪傳動、齒輪齒條傳動、內齒輪傳動、擺線齒輪傳動、行星齒輪傳動等。 1) 直齒輪傳動 交錯軸齒輪傳動 當兩主軸空間異面交錯的時候,叫交錯軸齒輪傳動。有交錯軸斜齒輪傳動、準雙曲面齒輪傳動、蝸杆傳動等。
  • 直齒輪,螺旋齒輪,錐齒輪和蝸輪齒輪的區別
    直齒輪上的齒是直的,並在不同的軸上平行安裝。直齒圓柱齒輪是用於洗衣機、螺絲刀、發條鬧鐘,和其他設備。因為齒輪嚙合和碰撞,每一次撞擊都會產生巨大的噪音並引起振動,這就是為什麼在汽車等機械上不使用直齒圓柱齒輪的原因。一個正常的齒輪比範圍為1:1至6:1。  螺旋齒輪  由於齒相互作用的原因,斜齒輪與正齒輪相比工作更平穩和安靜。
  • 傳動裝置中的8種常見減速機介紹,幫你正確選型
    按照傳動級數不同可分為單級和多級減速機; 按照齒輪形狀可分為圓柱齒輪減速機、圓錐齒輪減速機和圓錐-圓柱齒輪減速機; 按照傳動的布置形式又可分為展開式、分流式和同軸式減速機。
  • 齒輪嚙合理論學習心得
    第三篇為齒輪嚙合理論的應用,重點包括平面嚙合理論、歐拉——沙瓦裡公式的推導以及應用。本書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對TI蝸杆傳動的傳動及嚙合理論的闡述。其中對一次包絡以及二次包絡TI蝸杆嚙合函數和嚙合方程、第二類界限點、第一類界限點以及齒面接觸參數等闡述比較不錯,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
  • 行星齒輪變速機構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應用
    傳動組合在包含行星齒輪的齒輪系統中,傳動原理與定軸齒輪不同。由於存在行星架,因此可以有三條轉動軸允許動力輸入/輸出,還可以用離合器或制動器之類的手段,在需要的時候限制其中一條軸的轉動,只剩下兩條軸進行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