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德川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為何早年被逼殺死自己老婆與兒子

2020-12-20 張生全精彩歷史

日本的戰國時代,有點相當於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時代最著名的三個霸主之一(另外兩個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他從年輕時實力薄弱,到最後戰勝織田家族和豐臣家族,讓日本進入德川幕府時代,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他早年卻被人逼迫殺死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4歲的時候,娶了戰國時代另一個大家族今川氏家族今川義元的養女築山殿。今川義元肯把女兒下嫁他,其實是想以此控制德川家族。

德川家康17歲的時候,築山殿為他生下長子德川信康。次年,又生下次女德川龜姬。

築山殿因為生育有功,又仗著自己是今川義元的養女,便經常對德川家康吆五喝六,要求德川家康要對她言聽計從。

不過後來,今川義元和織田信長爭霸中戰死,今川家族勢力逐漸衰弱。本來依附今川家族的德川家康,迅速轉變態度,與如日中天的霸主織田信長結為盟友。為了鞏固同盟關係,德川家康還為長子德川信康求娶了織田信長的二女兒織田德姬。

不過,築山殿卻因為爹被織田信長所殺,因此,堅決不同意兒子娶仇人的女兒。

但此時的德川家康,早已不把娘家勢力衰弱的築山殿放在眼裡。他不但身邊的侍女越來越多,而且在他建立新都濱松後,還把她和已被立為城主的德川信康留在了岡崎,相當於和她分居。

(迎娶德姬)

不久後,在德川家康的安排下,德川信康迎娶了織田德姬。

婚後,德川信康對漂亮的德姬非常迷戀,這讓築山殿很不高興。

兒子迷戀兒媳,作為公公的德川家康,懾於織田家族強大的勢力,對織田德姬還非常恭敬。這讓當媽的築山殿又憤恨又嫉妒,因此和織田德姬的關係勢若水火。

織田德姬接連生下兩個女兒後,築山殿以德姬沒能生下兒子為由,自作主張為德川信康納了一位來自武田家家臣的女兒為妾室。

德川信康有了美妾後,果然對德姬再不如從前。

這件事讓織田德姬非常生氣,她給他爹織田信長寫了一封信,在心中說,婆婆和丈夫百般虐待她。並且,她還在信的結尾說,築山殿母子與武田家暗中勾結。

德姬將信秘密地交給不得德川信康重用的老臣酒井忠次,讓他去完成送信的任務。

織田信長看完信後,勃然大怒,他想到女婿德川信康長於領軍作戰,若是將來德川家康去世,他繼承家主之位後,必然會聯合武田家族,對織田家族造成威脅。於是,他給德川家康寫了一封信,要求他賜死築山殿和德川信康,說他們有謀逆之心。

(築山殿)

德川家康收到信後,大為震驚,趕緊寫信向織田信長求情,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織田信長堅決不同意。

於是德川家康又退了一步,說,能不能只賜死老婆築山殿,留下兒子德川信康?同時他還表示,自己的兒子堅決不會造反。再說了,我這兒子還是您的女婿呢!

織田信長回信語氣強硬:「如果殺了做母親的,怎麼能期望做兒子的會繼續忠誠呢?築山夫人罪狀確鑿,當母子同罪,不可寬恕!也不必擔心小女,還請儘快動手。」

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斡旋的餘地。那時候,還勢力微弱的德川家康幾經思量,最終還是為了家族的利益,被迫殺死了築山殿,同時逼迫德川信康切腹自殺。

1599年,年近六旬的德川家康率領東軍與石田三成的西軍對戰時,曾在戰前感嘆:「如今我年事已高,卻還要參與戰鬥。若是信康還在,何苦需要我親自上陣!」

(參考史料:《慶長記》《三河物語》)

相關焦點

  • 德川幕府時代,天下太平,但大名們為何不敢反抗幕府?
    摘要:德川幕府時代,天下太平,但大名們為何不敢反抗幕府?德川幕府成立後,為什麼其餘大名不敢反抗幕府?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德川家康時期開始說起。同時,德川家康將68家親藩、譜代大名部署在畿內周邊,而豐臣家則從原來的220萬石降為66萬石。12年後的慶長20年,大阪夏之陣中,豐臣家覆滅。第二年德川家康去世,德川幕府對於各大名的處分也沒有停止。從第二代將軍到第三代將軍家光,為了穩定幕府的統治,一直貫徹抑制大名權利的方針。
  • 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靠奶媽上位 逼死親弟弟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德川幕府十五代將軍之中,家康以後還有兩位將軍被稱為英主。一位是家康的孫子,也就是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還有一位是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到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德川幕府的體制才算正式建立起來。但這位英主最初不受重視,他是靠奶媽上位的。
  • 德川家的誕生:德川家康的改姓與統一三河國
    家康自稱祖上松平親氏是清和源氏新田氏一族的得川氏出身,在南北朝時代因為新田氏加入南朝與室町幕府敵對,沒落之後才拋棄了舊姓氏改稱松平。如今朝廷連曾經室町幕府的死敵楠木氏都可赦免,家康便想改回原來氏族。按照常理來說,地方武士要想和朝廷聯絡是需要通過室町幕府作為中介的,例如織田信秀曾經給朝廷獻上四千貫的銅錢,就是通過室町幕府奉納的,當然這中間有三千貫都被幕府給吃了回扣。
  • 江戶幕府的「安全氣囊」,分封的譜代大名為何如此維護德川家?
    實際上,江戶幕府的分封在實質層面上大大不同於先秦分封,幕府雖然分封,可幕府不僅自己掌握全國膏腴之地,控制海關、金山,也通過歷代效忠德川家的譜代大名控制險要地方,和臣下建立極強的主從關係,維持穩定,不安勢力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 德川幕府統治了日本265年,明治天皇登基後,德川家族又怎樣了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只有在群雄割據的年代,才會湧現戰神名將,正所謂「殺一人是罪,屠百萬是雄」,在日本的歷史上,唯有戰國時代,名將頗多,最著名的就是戰國三傑,即: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二條城,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
    二條城是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當時的德川幕府將幕府設在了江戶(現在的東京),所以又稱江戶幕府,德川家所統治的260多年,又叫做江戶時代。因為天皇一直住在京都,所以德川家族在京都也要有自己的住所。二條城外的壕溝,說大點叫護城河。
  •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
    1603年,德川家康創立德川幕府,即江戶幕府。雖然幕府設在江戶(今東京),但名古屋(尾張藩)依舊是德川家的駐地。1610年,德川家康號召天下所有大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修建名古屋城,即所謂「天下普請」(普請是土木工程的意思)。其實這也是考驗各地大名忠誠度的機會,加藤清正就是其中最賣力的大名之一,尤其是他不僅能打仗,而且搞基建造城也是一把好手。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末代幕府將軍退位後,他們家族依舊繁榮
    德川家族主動交權,避免了一場血戰。早年德川家康打江山的時候,是很不容易的,在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達到人生巔峰的時候,德川家康一直默默地等待著機會。最終織田家和豐臣家都沒能奪取最終的勝利,德川家康的橫空出世,摘取了最後的桃子。
  • 伊達丸: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跨太平洋外交
    德川家康接見 原名威廉-亞當的三浦按針 早在德川家康死後,幕府當局就已經通過英格蘭籍武士三浦按針幫助,建造了2艘屬於自己的西式蓋倫帆船。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結局如何?答案來了
    早年德川家康打江山的時候,是很不容易的,在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達到人生巔峰的時候,德川家康一直默默地等待著機會。 最終織田家和豐臣家都沒能奪取最終的勝利,德川家康的橫空出世,摘取了最後的桃子。他就跟三國時期的司馬懿一樣,先臣服於豐臣家,隨後搶了人家的江山,建立了幕府政權。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可惜不但失敗了,連大將森長可都戰死了,這對秀吉的權威可謂是致命的打擊,不得已之下他才以豐厚的待遇來籠絡德川,把自己的妹妹和母親都送到了駿府城做人質,讓他倒戈來幫助自己奪取織田政權。
  • 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
    始於幼年時代的人質生活一共陪伴德川家康度過了將近14年,在這期間他受到了今川義元的關照,不斷學習各種知識,在他成為今川義元的家臣以後,至少在義元在世期間,他都沒有做出任何背叛的行為。今川義元身亡後,家康隨即返回岡崎城,等同於從今川家獨立,隨後與織田信長於清州城結成同盟,成為信長忠實的盟友,並負責抵禦武田家。
  • 實拍日本最後一代幕府-德川家康的神社——東照宮
    繼豐臣秀吉之後,德川家康再以武力攻破佔領了各地大名的領地,統一全日本。其死後(於元和2年(1616年)4月17日逝世)被尊為江戶幕府的守護神東照大權現。德川家康最早葬於今天靜岡縣靜岡市駿河區的久能山東照宮。但是在翌年遷葬於下野國(今天的栃木縣日光市),同時在四月期間完成社殿的工程。朝廷同時將"東照大權現"的神號與正一位的位階(日本官階制度,等同為品秩)追贈給德川家康。
  • 為了抑制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與發展,德川家康大肆迫害基督徒
    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他們對待西方的態度明顯是非常世俗的:他們需要葡萄牙人帶來的各種器物以及先進的武器,卻不願意看到基督教對日本社會的改變。所以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大肆迫害基督徒。德川幕府建立之後,德川家康需要一個更加鞏固的方式來將他的政權世代傳承下去。為此,德川家康作了很多努力。
  • 龐娜評《德川家康的神格化》|一則新遺言的發現揭示了什麼
    《德川家康的神格化》一書的作者野村玄便是以這場調查運動為契機,認為學界應該重新審視並研討關於「德川家康之死」的史料細節,以便對德川家康的神格「東照大權現」持有更為充分和正確的歷史認知(「東照大權現」是以德川秀忠為首的幕府在德川家康離世後為其創建的神號,由朝廷所賜)。帶著這一問題意識,野村玄在該書中梳理了從德川家康離世前夕到「東照大權現」神格創建完備的全過程。
  • 日本的統一和德川幕府的統治
    戰國時期,守護大名的力量在長期混戰和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消耗殆盡,完全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和幕府權力無關的地方領主和武士——「戰國大名刀。戰國大名趁守護大名混戰之機,發展自己的實力,形成新的割據勢力。他們是新興的武士地主階級。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後代結局如何?
    一,德川幕府成因簡介 公元16世紀前後,日本進入了所謂的戰國時代,各地有實力的大名紛紛起來爭霸。其中,實力最強大的大名織田信長,逐漸吞併了尾張、近畿等多個地盤,勢力擴張至大半個日本。
  • 江戶幕府十二代將軍發現德川家族「魔咒」,勸兒子繼位後改個名字
    德川家齊,江戶幕府掌權最長的將軍,14歲繼任,64歲讓位,一生有側室40餘名,生了55個娃,但成年的不足一半,但這已是很高的紀錄了。也正是基於這種現狀,幕府奠基人德川家康才會創建御三家、中興之主八代將軍德川家吉,才會創建了御三卿,使德川宗家絕嗣之時,可以從這些分家裡過繼才俊,當徵夷大將軍。
  • 266年的德川幕府為何倒臺?明治天皇為何變法?日本近代化不簡單
    德川幕府的創始人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織田信長創立基礎,豐臣秀吉推向高峰,最終德川家康成就百年大業。德川幕府統治日本長達266年的時間,這是日本經歷戰國亂世以後,出現大一統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日本與周圍國家都保持著比較穩定和平的關係。
  • 德川將軍家那點事:續命的御三家,保命的御三卿
    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之後,大封功臣。大名們依與德川氏關係遠近,而有親藩大名、譜代大名、外樣大名。後來在幕末叱吒風雲的薩摩藩,就屬外樣大名。雖然祖上受德川家康的恩惠,但幾百年下來,身處邊遠地區的他們,跟幕府將軍的感情,早就其淡如水了。所以,借著攘夷之際倒幕,鬧得也最兇。最親近的親藩大名裡,有三家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