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裡的數學,數學老師必背的七首古詩

2021-02-08 橘林教育研究院

圖片來源:Pixabay

「一個沒有幾分詩人才能的數學家決不會成為一個完全的數學家。」

——德國數學家 魏爾斯特拉斯

各位數學老師在教孩子學數學的時候,會不會順帶的教孩子一下古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古詩中隱藏的數學知識。看完本文後,不妨與孩子一起溫習溫習這些古詩,相信你們再讀時,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如果孩子正處於識數階段,沒有哪一篇比北宋哲學家邵雍的《山村詠懷》更合適了。全詩共20個字,把10個數字全用上了。

《山村詠懷》

(北宋)邵雍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下面這一首詩則是把數從有窮擴展到了無窮。

《雪梅》

(明)林和靖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 飛入梅中都不見。

《閨怨》這首詩則更複雜一點,將數擴充了量級。

《閨怨》

(清)黃煥中

百尺樓臺萬丈溪,雲書八九寄遼西。

忽聞二月雙飛雁,最恨三更一唱雞。

五六歸期空望斷,七千離恨竟未齊。

半生四顧孤鴻影,十載悲隨杜鵑啼。

數字在詩詞中的運用,大大增強了詩詞的審美意趣。

杜甫的《絕句》,把數學中的點、線、面、體,刻畫得淋漓盡致。我們從數學的角度來看,第一句「兩個黃鸝」,描寫的是兩個點;第二句「一行白鷺」,描寫的是一條線;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描寫的是一個面;第四句「門泊東吳萬裡船」,描寫的是一個空間體。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前半句勾勒出「孤煙」這一直線和「大漠」這一平面的垂直空間關係,後半句則刻畫了圓和地平線從相離、相切到相交的關係。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吏,都護在燕然。

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每日必飲,每飲必醉,他寫下許多關於酒的詩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

—— 李白《結客少年場行》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李白《行路難·其一》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 李白《客中行 》

李白的好友,詩聖杜甫的一首詩寫出了李白的酒量。

《飲中八仙歌》

(唐)杜甫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不過,要注意古代中的量與當代不同,如果我們對古代的量理解不當,就會造成誤解。

中國古人還喜歡寓數學題於古詩詞之中。

《算法統宗》是一本通俗實用的數學書,也是將數字入詩的代表作。這本書由明代程大位花了近20年完成,他原本是一位商人,經商之便搜集各地算書和文字方面的書籍,編成一首首的歌謠口訣,將枯燥的數學問題化成美妙的詩歌,讀來朗朗上口。

程大位還有一首類似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飲酒數學詩:

肆中飲客亂紛紛,薄酒名醨厚酒醇。

醇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

共同飲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顏生。

試問高明能算士,幾多醨酒幾多醇?

這首詩是說,好酒一瓶,可以醉倒3位客人;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33位客人醉倒了,他們總共飲下19瓶酒。試問:其中好酒、薄酒分別是多少瓶?

著名《孫子算經》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數」問題。這個算題原文為:

今有物不知其數,

三三數之剩二,

五五數之剩三,

七七數之剩二,

問物幾何?

這個問題流傳到後世,有過不少有趣的名稱,如「鬼谷算」、「韓信點兵」等。程大位用詩歌形式,寫出了數學解法: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樹梅花廿一枝,

七子團圓月正半,

除百零五便得知。

這首詩包含著著名的「中國剩餘定理」。詩意是說,拿3除的餘數乘70,加上5除的餘數乘21,再加上7除的餘數乘15,結果如比105多,則減105的倍數。上述問題的結果就是:(2×70)+(3×21)+(2×15)-(2×105)=23。

西方人也喜歡把詩歌作為數學問題的載體。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丟番圖在臨死前為自己寫下一首數學詩性質的墓志銘:「過路的人!這兒埋著丟番圖的骨灰.下面的數字可以告訴您,他一生究竟有多長?他一生的1/6享受童年的幸福, 1/12是無憂無慮的少年。再過去1/7的年程,他建立了美滿溫馨的家庭。5年後兒子出生,不料兒子竟在父親臨終前4年喪生,年齡不過父親享年的一半,悲痛之中度過了風燭殘年。請您算一算,我活多少歲才見死神面?」

蘇軾的詩詞中飽含數學思維和方法。如《題西林壁》前兩句要求我們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後兩句則是解數學題許多時候的困境:陷於局部最優而無法得到全局最優。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赤壁賦》中的「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詮釋了數學中變與不變的主題。

《水調歌頭》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則說明了萬事皆有不可違背的規律和數學中的周期律。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古詩詞無論在形象、語言或意境上,都充分展現出它的美,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那麼數學呢?數學沒有鮮豔的色彩、美妙的聲音和動感的畫面,卻有一種獨特的美。

德國數學家克萊因曾說:

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卻能提供以上一切。

數學美的含義是豐富的,如數學概念的簡單性、統一性,結構關係的協調性、對稱性,數學命題與數學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還有數學中的奇異性等等都是數學美的具體內容。

數學,如果正確地看,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註:標有詩名和作者的古詩,屬於必背的

推薦閱讀

■於漪:做教師是一篇大文章

■俞正強:數感,是如何豐滿起來的

點擊閱讀原文試聽《教育的勇氣》共讀課程

相關焦點

  • 英語和數學當道的時代, 背古詩有什麼意義呢?
    2020年一場疫情,讓無數家長和小朋友們不得不「愉快」地待在家裡,度過了半年多的時光。……應該不怎麼愉快吧,至少對於我家那個單元1樓的小朋友和她媽媽來說不怎麼愉快。不管在家裡待多久,該上的學還是要上的,所以,該背的古詩也還是要背的。
  • 學校發的學生必背古詩,19首錯了3首!
    話說,幾天前,一所原省示範小學一位一年級小朋友的爸爸很欣喜地聽他的孩子嘰裡呱啦地背誦古詩,這是學校老師通過QQ發送的第二冊必背古詩。老師發的古詩就是「桃花潭水三千尺」。這位爸爸一看,還果真如此!昨天,他把老師下發的「第二冊必背古詩」發給了招考君,說:這是學校指定孩子要背的19首古詩,真沒想到:學校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 贈書|在這個英語和數學當道的時代, 背古詩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不管在家裡待多久,該上的學還是要上的,所以,該背的古詩也還是要背的。於是乎,每天上樓等電梯的時候,就會經常聽到類似這樣的對話:對話A:「這首詩叫什麼名字?」「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送(宋)楊萬裡。」「這首詩說的是什麼?」「送完林子方再送楊萬裡。」「%*&*!!!」對話B:「下一句是什麼?」「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為什麼農夫會餓死?」「因為田太鹹了……」「%*&*!!!」
  • 一年級上學期背完75首古詩 見成效
    中華書局版 帶拼音這周,小娃把《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背完了。沒有吹噓、攀比之意。而且我們中國人有個傳統,那就是小孩子從學說話開始,大人就教孩子背幾首兒歌、古詩。具體的教育教學政策在這裡我就不引經據典了,相信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家長,對這些要求都能說出個一二來。下面重點介紹孩子如何背完75首古詩的。
  • 中小學生必背古詩135首,暑假裡讓孩子每天背2首!(收藏)
    人民日報最近整理了義務教育階段135首必背古詩文,非常齊全。這個暑假,老師、家長們讓孩子背起來吧!
  • 小學必背古詩80首:《別董大(其一)》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別董大(其一)》。這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的作品。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詩中不容易理解的詞語:詩題裡的董大:是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千裡黃雲白日曛曛:是昏暗的意思。
  • 學齡前兒童古詩啟蒙的最好方式:讓孩子玩著熟記100首古詩
    雖然年紀小,但他已認識三千多個字,會背五百八十多首古詩詞。一開場,他就用橫掃千軍的形式,讓現場不同的選手站起來,只要對方告訴姓氏,他就馬上說出相應的詩句。他的詩詞積累和反應能力已經超越了多數成人,讓觀眾嘆為觀止。
  • 跟著夏天節氣學,20首小學必背古詩讓你玩個夠
    媽媽我不會背」、「爸爸我不懂」、「古詩沒意思」、「我記不住啊」……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有一個必須要背古詩的孩子,您是不是經常會聽到孩子這樣的訴苦聲呢?學習古詩詞一定要家長、老師的引導,激發孩子對語言、對故事、對自然風物、對奇趣變化的興趣,才有可能讓孩子愛上學古詩。而缺乏合適的方法,只是死記硬背的話,損害的最終還是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怎麼讓孩子主動學呢?這篇
  • 悅讀世界 3-8歲兒童背古詩很枯燥,有趣的方法讓孩子愛上古詩
    在今天這個大語文的時代,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背幾首古詩,於是反覆讓孩子背、考,就怕自己的孩子落下。時間長了,搞得孩子一聽古詩就煩,家長也是苦惱成分。3-8歲兒童更喜歡遊戲,用遊戲的方式學習可以讓孩子更喜歡學習,更容易記憶古詩。
  • 數學老師給古詩畫山水畫板書,學生不捨得擦,網友:請寄給我黑板
    古詩配上山水畫,應該是非常令人賞心悅目的,因為很多古詩就出自山水之間。比如說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就是一首出自山水間的古詩。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於唐開元十三年行至廬山遊玩,創作了《望廬山瀑布》二首。很明顯,《望廬山瀑布》這首七言絕句,描寫的就是山中的景色,非常宜人,也非常壯觀。因此,很多人常把這首詩與山水畫在一起,以突出它的美。但是很多人會把山水畫在紙上,卻不會畫在黑板上,因為在黑板上作畫,一是比較麻煩,二是很難畫出效果。而假如山水畫不好的話,非但會影響美觀,還會破壞了詩的意境。
  • 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8首「夏季古詩」簡析
    將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按春、夏、秋、冬四季分類,接上篇「春季詩詞」,本文整理小學生75首古詩詞中的「夏季詩詞」。1.【「蓮葉何田田」是夏季景觀,所以以上四首有荷葉荷花的古詩均屬於「夏季詩詞」】58.三衢道中(宋)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 小學語文學6年,必背古詩考6年,6年古詩全匯總,分類記憶全背完
    小學語文學6年,必背古詩考6年,6年古詩全匯總,分類記憶全背完!根據教育部的最新規定,從2019年9月份開始,全國各地中小學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在新版教材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們就要學習古詩,小學6年一共要學習128篇古詩詞,比之前的人教版《語文》教材增長了87%。
  • 人民日報:新版1-12年級必背古詩文208篇完整版,家長收藏
    新學期開學了,為了幫助孩子們從一開始就做好準備,提高閱讀量和閱讀能力,在新學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今天老師特意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最新版1-12年級必須背誦的208首古詩詞,建議家長收藏好,可以選擇性列印小學階段或者中學階段的古詩文。
  • 孩子背古詩,背得慢——該怎麼辦?
    剛開始,我也很著急,我以為孩子就是不用心,不想學習;一首七言絕句背了30分鐘。我告訴自己,換個方式,他可能會接受的快一點。我便開始用畫畫的方式告訴小孩子,這首詩的內容和順序,孩子也是同樣的表現,背得很慢。但是很神奇的是面對五言絕句,我給孩子用圖畫的方式講完,孩子合上書1分鐘不到,立刻就背了下來。
  • 語文老師用8個月時間帶7歲兒子背了160首古詩,8招、7資源
    古詩也沒教過,只買了一個《梁俊民謠詩教課》聽著玩。那些日子我和兒子每天浸潤在引進版繪本美麗而寬廣的世界裡,哈哈,兒子是個非常西化的娃兒。言歸正傳:直到兒子大班即將畢業的某一天,他的幼兒園小夥伴去我家玩,拿起我剛買的古詩書一口氣能背50首。我才意識到因為我的偏見和偏執,兒子的古詩積累只有個位數(幼兒園教的幾首)。審時度勢,提上日程!
  • 10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你會背幾首?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言簡意豐,純淨美好,這就是古詩的魅力。適合小學生的100首古詩跟孩子一起來背古詩詞!
  • 新航道創始人胡敏再推雙語經典讀本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首現中英雙語...
    新航道創始人胡敏再推雙語經典讀本小學生必背古詩文首現中英雙語誦讀版中國網10月21日訊 (記者 曾瑞鑫)近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新航道創始人、「中國雅思之父」胡敏教授主編的《小學生必背古詩文129篇》中英雙語誦讀版正式面市。這是國內首本針對小學古詩文進行中英雙語翻譯的音頻書,實現了英語學習與語文學習的融合,為青少年語言學習開闢出一條新途徑。
  • 七年級上冊課外必背古詩文彙編
    七上課外古詩詞   5.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龜年        唐   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7.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4篇理解性默寫!高考背得妙,提分見成效
    高中語文必背的全部古詩文共64篇,其中50篇古詩文是在初中階段就要求掌握的,還有14篇是高中必背的篇目。高中必背古詩詞其實在高考真題中主要是名句默寫,理解性默寫看似簡單,但想要得到滿分也是需要一定背誦的。
  • 姥爺教外孫女背古詩 西安4歲女童能背70多首古詩
    一口氣背10多首古詩  9月3日中午,華商報記者在經九路鐵路局家屬院見到了梁老先生還差2個月就滿4歲的重孫女暖暖和他63歲的女婿。  暖暖媽媽陳女士說:「我女兒能熟背70多首古詩,都是娃姥爺教的。他沒逼娃,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  媽媽的話還沒說完,暖暖已一本正經開背了。她一口氣把《清明》《江雪》《涼州詞》《望廬山瀑布》《楓橋夜泊》等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