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他關掉流媒體音樂網站,3年後他的音樂人服務平臺「樂童音樂...

2020-12-22 創業邦

3年前他關掉流媒體音樂網站,3年後他的音樂人服務平臺「樂童音樂」付費率已達50%

創業邦|http://www.cyzone.cn 2016-03-09 21:02

巨頭和資本的進入,讓音樂行業終於有了點春風拂面的感覺。

2015年巨頭和資本到底做了什麼?

高曉松、宋柯高調加入阿里音樂,何炅加入阿里音樂,王力宏加入QQ音樂,鄭鈞則帶著他的產品「合音量」加入了太合音樂。

據悉,2015年這一年,音樂行業的融資事件至少有16起,粗略計算總融資金額不少於23億元。

第二次數位音樂版權大戰,在2015年年底算是塵埃落定,阿里、騰訊以及海洋音樂成為三巨頭。

樂童音樂創始人馬客一邊梳理這一切,一邊計劃2016年的新動作。三年前,他放棄了創辦一年的流媒體平臺「氧氣音樂」,那時流媒體播放的版權大戰還是一派混亂,註定是花大錢的事。

他創辦了為音樂人眾籌的平臺「樂童音樂」,轉攻音樂的生產環節。今天的樂童音樂更像是面向獨立音樂創作者的服務平臺,不僅籌集做出作品需要的資金,還有LiveHouse、音樂周邊、門票預售等服務。

另一邊,樂童音樂面向40萬音樂愛好者,三年積累下來,這裡的付費率是50%。這意味著,有一半的用戶願意為那些民謠、搖滾、爵士等小眾獨立音樂人主動付費。

生意

馬客是一個爵士樂迷,收藏了很多黑膠唱片。在創辦氧氣音樂、樂童音樂之前,他是廣告人,先後供職於康師傅、LG電子、EMI百代唱片、三星電子等企業。他創辦的一家廣告公司被華揚聯眾收購,賺了點錢。

有一些經歷過一兩次創業經驗的人,在荷包漸滿之後,反而會回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2012年,kickstrater的商業模式得到認可,馬客想把它嫁接到音樂領域。儘管當時國內做眾籌的人對「音樂眾籌」都不看好。

經過幾次轉型,樂童音樂目前是三項業務並生。第一,眾籌並幫助獨立音樂人眾籌做出作品,形式可以是唱片或其他;第二,面向場館的票務服務,也就是為獨立音樂人的演出售票;第三,眾籌幫助音樂人開辦演出。

截至2016年3月,樂童音樂共完成了1000次資金籌集,成功率95%。它的籌集方式有兩種,眾籌或者預售,前者是單純的眾籌,眾籌不成功就把錢退回,後者則是有一單算一單。相比較於前者,更多音樂人願意選擇預售這種穩妥的方式。它的音樂人客戶當中,有陳鴻宇這樣處女作就能籌集27萬多元的新晉音樂人,也有譚維維、曹方、李霄雲等成熟歌手。

民謠歌手陳鴻宇

馬客講話很實在。他在2015年獲得了華映資本和君聯資本的2000萬投資,也坦誠,遇到過對音樂沒什麼信心的投資人。馬客告訴創業邦(ichuangyebang),「不排斥抱大腿,但是要先理念相同。」

他由衷感嘆:音樂方面的創業,沒有熱情和對音樂本身的熱愛和痴迷,根本堅持不下去,因為這個領域至少在前幾年,「什麼都沒有」。很多創業者進來,過了3-4年就不得不退出。蝦米、天天動聽、酷我這樣少數的優秀玩家被收購。從他所熟悉的廣告投放角度,音樂網站的CPM是汽車網站的幾十分之一。

儘管樂童音樂是一個長期有交易存在的平臺,馬客仍然需要尋找更多新的機會,甚至做一些妥協。比如,潛移默化中,各城市的Live house變成了馬客生意當中的重點角色。通過幫它們售票,樂童音樂會有更穩定的收入,同時它也漸漸向Live house推薦音樂人去進行演出。

馬客自己喜歡的音樂是那種有經典感、歷久彌新的,他對龐麥郎這類更有「時代感」的歌手並不感冒。但是龐麥郎將要在珠海、重慶、杭州等全國7個城市開演唱會的售票渠道也掛在樂童音樂官網上,他向員工強調,不要(幫用戶)做價值觀方面的判斷。這個平臺上應該有二次元,有古風,也有日韓音樂,從後臺來看,願意付費在這些類型音樂上的用戶有很多。

理想

「網際網路為音樂的發展帶來的不是顛覆,而是損害。」馬客說。他認為流媒體在內的音樂產業,經營模式仍是強盜邏輯,把音樂人的版權買過來,然後再「賤賣」甚至是免費給用戶。音樂人並沒有收益。

但樂童音樂已經尋找到50%願意付費的用戶,他認為如果40萬用戶乘10,能達到400萬的時候,這個行業已經有了更大的改觀。後臺觀察到的數據,讓他感到年輕人確實更願意在音樂這件事上面花錢了,不管是作品還是演出。

他對這個行業有這些判斷值得分享:

大量的資本砸入音樂行業,短期收回並不多,原因是:音樂是一個可以快速獲取用戶的渠道,所以阿里要收購各有1億用戶的蝦米和天天動聽。儘管現在還沒有行得通的盈利模式,但如果出現了付費的轉機,收入就是巨大的;

國家政策對文化產業確實是扶持的,很多基金只投資文化娛樂,而資本市場也會在政策的引導下更加看好音樂行業。而且版權的管理越來越嚴格是好事;

據傳阿里會圍繞著音樂人推出一系列服務,儘管可能會存在競爭,但是這樣恰恰證明了他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這個領域的基數還太小,需要變大,中國需要更多的音樂人,拔尖的東西也會變得多一些。

音樂人對自己SNS的經營很重要,很多組合等等特別會和用戶來溝通,比如好妹妹樂隊。會鼓勵音樂人去嘗試。

馬客最近和一個從美國回來的小朋友聊天,聽說在美國一個州的音樂人就有很多,一家為音樂人做周邊T恤的公司都能活得很好。

對他來說,把40萬用戶變成400萬,幫助音樂人賺到錢仍然是他最重要的短期目標,他告訴創業邦(ichuangyebang)「不管是幫音樂人籌到了50萬,還是50塊錢。」

另附上2015年——2016年2月音樂領域創業公司融資情況統計表(按金額多少排列)

題圖由123rf.com提供

相關焦點

  • 關掉流媒體音樂網站,3年後他的音樂人服務平臺「樂童音樂」付費率...
    首頁 > 點評 > 關鍵詞 > 流媒體最新資訊 > 正文 關掉流媒體音樂網站,3年後他的音樂人服務平臺「樂童音樂」付費率已達50%
  • MusicMax樂童音樂開放日落幕 放大獨立音樂無限可能
    樂童音樂開放日起源於2015年,於2017年已成功舉辦三屆,基於樂童音樂的開放平臺性質,以音樂為線索,以開放、連接、分享的網際網路思維打造面對音樂人、產業、媒體、樂迷共同參與的音樂節日,跨界青年文化各個領域,玩轉了愛樂人的多種可能。本屆樂童開放日除了24日的媒體發布,另有24日-26日持續三天多場豐富演出、沙龍、市集一起與所有音樂人和愛樂者一起分享。
  • 情懷逝去,風口漸遠,樂童音樂能否走出困局?
    在微博上,可以了解到他有一個專門的房間用於擺放黑膠和CD,其數量不亞於一家唱片店。機緣巧合,在一次贊助某爵士樂隊來中國巡演後,擁有近20年營銷經驗的馬客決定在音樂領域二次創業。最初創始團隊僅有3人,馬客、牛磊和技術合伙人阿容。
  • 2018獨立音樂狂歡盛典-樂童音樂INDIE跨年祭等你來
    據悉,該項目由國內知名音樂人在線雲經紀服務平臺—樂童音樂發起,並邀請摩登天空、記憶之聲、MAO、0live橄欖現場等眾多唱片公司、經紀公司、獨立廠牌、演藝機構傾情加盟。 INDIE跨年祭陣容公布 雲集眾多優秀音樂人 本次「樂童音樂INDIE跨年祭」演出集結了獨立音樂圈中頗具代表的音樂人。
  • 獲數百萬元天使投資的「樂童」調整定位,要從「音樂領域的眾籌平臺...
    「爵士樂迷,同時也是一位唱片收藏狂人」 的樂童創始人@馬客因為贊助、幫著張羅了重量級爵士樂手Peter Brotzmann 的北京之行一事,並受開始流行的 Kickstarter 眾籌模式的啟發,決定要做一個音樂垂直領域的眾籌平臺,於2012年9月20日上線了「樂童音樂」。 轉眼一年半過去,對音樂的熱情和信心沒變的馬客,對在做的事情有了新的認識,產品上也有了新的變化。
  • 樂童音樂創始人馬客:股權眾籌將是未來趨勢
    專注於音樂項目發起和支持的眾籌平臺——樂童音樂,近日在股權眾籌平臺原始會成功融資300萬元,成為原始會眾多成功融資經典案例之一。樂童音樂創始人馬客表示,目前樂童音樂的主要支出是人力成本,所得融資會更多地去做產品,內容上也會有變化,多去拓展音樂衍生品、藝人演出方面,突破現有音樂產業模式,探討更多新的可能。
  • 跨年盛宴-樂童音樂「INDIE跨年祭」正式啟動
    」正式啟動近日,由國內知名音樂人在線雲經紀服務平臺——樂童音樂傾力打造的2018年終最「in」的獨立音樂狂歡盛典——「INDIE跨年祭」正式啟動。獨立音樂跨年大事件樂童音樂初心不改樂童音樂自2011年創辦以來,一直致力於獨立音樂人的線上和線下整合服務,2012年上線樂童音樂線上服務平臺,從音樂眾籌服務作為開始,2014年啟動小型現場的演出和票務服務,致力於打造一個音樂人在線經紀服務平臺,在自有網際網路平臺上已經服務超過了8000多組音樂人,發起數千個音樂眾籌項目,數萬場的小型現場演出和票務服務
  • 樂童音樂INDIE跨年祭陣容曝光 全新玩法引領跨年新潮流
    該項目由國內知名音樂人在線雲經紀服務平臺——樂童音樂發起並邀請摩登天空、記憶之聲、MAO、0live橄欖現場等眾多唱片公司、經紀公司、獨立廠牌、演藝機構傾情加盟,集結了民謠、嘻哈、搖滾等多種風格音樂人加入到這場年終獨立音樂跨年大事件,即將開啟全國獨立音樂跨年狂歡模式!
  • 「樂童」從線上到線下,讓音樂為城市發聲
    樂童作為一家音樂網際網路公司,以眾籌和演出等的線上方式服務著音樂人,幫音樂人對接到歌迷和線下資源。而他們最近很受矚目的是一個叫做「樂空間」的,基於這樣的一個空間討論到音樂和城市的關係,以及通過音樂去改變一個城市的美好願景時,樂童似乎正在從線上走到線下,讓音樂和城市產生連接。本文根據「樂童」合伙人 & VP 郭小寒在極客公園未來頭條活動的演講整理而成。
  • 3年2個億扶持獨立音樂人,原創音樂平臺「元音樂」要讓他們站著把錢...
    2016年上半年,周弘一做了一份關於原創音樂圈的詳盡市場調研報告,10月份,元音樂項目正式啟動,2017年7月12號,元音樂正式上線。元音樂是一個面向原創音樂人與廣大樂迷的音樂平臺,專注於發現與分享原創音樂,致力於為原創音樂人提供全面的扶持,孵化更多的原創音樂作品,讓更多原創音樂人在此發光發熱。《易經》乾卦開篇第一句為:「元亨利貞」。
  • 95後為核心,音樂流媒體平臺成為日音在華推廣第一選擇
    1調研背景2020年中日建交日漸接近50周年,兩國音樂產業間的合作也已經成為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梁之一。如今,在中國音樂產業尤其是音樂流媒體平臺的崛起,成為助推日本音樂產業數位化轉型重要力量,和2015 年以來中日音樂人之間演出交流越來越多的背景下。
  • 95後為核心,音樂流媒體平臺成為日音在華推廣第一選擇|報告
    如今,在中國音樂產業尤其是音樂流媒體平臺的崛起,成為助推日本音樂產業數位化轉型重要力量,和2015 年以來中日音樂人之間演出交流越來越多的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對日本音樂產業的整體概況以及在中國的推廣現狀進行研究總結,且希望此報告能夠增進共同促進兩國音樂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 版權局為音樂收費下最後通牒 過渡期3個月
    「通知」對各大音樂平臺影響不大,打擊的是小網站國家版權局的一紙「通知」讓人們看到官方開始出手規範網絡音樂版權,通知中規定,「自2015年7月起,國家版權局啟動規範網絡音樂版權專項整治行動……現責令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並於2015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 跟著音樂舞舞舞!中國音樂初創項目大盤點 | 獵雲網
    組建過樂隊,做過幕後音樂人及音樂製作人。創建過論壇、與華納唱片合作推廣linkinpark中國首映推廣,對於活動舉辦、執行有經驗。執行力強,善於思考。3、樂童音樂項目信息:是一個專注於音樂行業的項目發起和支持平臺,為音樂人提供眾籌籌款,衍生品銷售,演出,數位音樂等完整服務。幾乎大牌的音樂網站都與其有合作關係。
  • 抖音音樂2020音樂人扶持計劃,百億流量+音樂補貼助力音樂人成長
    顯然,這些歌曲之所以流行,他們的背後幾乎都有相似的出圈路徑,即通過網際網路將歌曲推送給終端用戶,依託短視頻平臺的加持,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互動,導流社交媒體、音樂平臺,持續推動歌曲和相關話題在不同平臺發酵,最終實現全網爆紅
  • 樂童音樂CEO馬客:再見,不聚焦-虎嗅網
    去年9月,馬客的樂空間Live House開業了,陸續迎來了趙雷、譚維維、楊海崧等一系列音樂人在中國,音樂一向是不好做的一個產業,爵士樂迷、搖滾樂迷、唱片收藏愛好者、連續創業者馬客創辦「樂童音樂」卻勇敢地步入了第5個年頭。他想要做的,一直是讓「音樂在這個城市發聲」。不止於眾籌,接下來,樂童音樂會把觸角伸向演唱會、衍生品、粉絲經濟等等更多的聚焦在樂行業維度的地方。不過,他想最想再見的,還是「不聚焦」。
  • 華納音樂推遲IPO,字節跳動音樂流媒體Resso正式上線印度
    用戶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式在多個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歌詞片段或整個曲目,以及在平臺上類似社交媒體的社區中進行互動時評論自己喜歡的歌曲。· 3月4日,密蘇裡州共和黨參議員Josh Hawley對媒體表示,他正在提議新的立法,禁止美國政府僱員使用由字節跳動旗下的短視頻應用TikTok。他認為,TikTok正在收集大量數據,並與中國政府共享。
  • 樂童開放日發布會 幾大品牌戰略項目全面啟動
    以網際網路思維打造線下活動也已經成為各大音樂品牌爭相踐行的運作模式。一向以開放、連結、分享為核心理念的樂童音樂首次以音樂為線索,通過O2O的方式打造了一場面對音樂人、產業、媒體、樂迷共同參與的音樂節日。
  • 全行業玩不到1億元的音樂眾籌,還有救嗎?-虎嗅網
    2014年以來,一批眾籌網站紛紛上線,要利用眾籌模式「淘金」的創業者也不在少數,眾籌的觸角已延伸至科技、出版、電影、新聞、金融、展會及足球等諸多領域。 似乎在一夜之間,衝進垂直領域做音樂及文化眾籌的也不在少數。除了2012年底就上線的音樂眾籌平臺樂童音樂之外,市場上又多了A8 音樂的金橙網、5SING、唱江湖、三分半音樂眾籌等。
  • 樂童網:眾籌模式在垂直音樂領域的新玩法
    年輕的樂童網成立於 2013 年 1 月,目前註冊用戶大概在 7 萬人左右,其中有 5 萬人在樂童上購買過相關的音樂項目,讓 80% 的用戶都付出真金白銀,除了 CD、演出這樣的常規回報,剩下的就是這群人對音樂的情感,以及對音樂消費的認可。樂童不斷通過音樂相關的項目,把這群喜歡音樂、並且願意為音樂消費的人找了出來了,並培養他們對音樂消費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