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2015遼寧職工全健排舞展演暨工會普及推廣全健排舞優秀示範點授旗儀式在臺安舉行。
2015臺安首屆群眾文化藝術節。
稻米歸倉,鴨鵝振翅……11月,行走於臺安大地,收穫的喜悅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談起收穫,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和全民健身工作無疑是臺安眾多收穫中的一筆亮色。
幾年來,隨著臺安縣域經濟的發展,百姓生活的日益富足,群眾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動的推廣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遠的不說,就在今年10月12日,2015遼寧職工全健排舞展演暨工會普及推廣全健排舞優秀示範點授旗儀式在臺安舉行。此次活動之所以會選擇在臺安是對臺安群眾文化體育事業的肯定和褒獎。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7月到9月上旬,臺安縣首屆群眾文化藝術節隆重舉行,來自臺安各地的數十家文藝團體和演出隊,近萬名普通市民群眾的參演參賽,二十餘萬人次觀看演出……這是一次屬於臺安人的藝術盛宴,更是臺安群眾文化和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展示。「富裕起來的臺安人現在追求的是身體健康,精神愉悅!」談到近年來臺安群眾文化和全民健身所取得的成果,臺安縣文體廣電局局長楊明超興奮地說。
豐富多彩的群眾文體活動,吸引了全民參與。
從送文化到種文化
專業設備,專業服裝道具,數十家健身輔導站,數十家文體協會,上百家(支)文化健身隊伍,協會會員1.8萬人,常年參加健身活動的人口達到20萬人次……誰都沒有想到,臺安的群眾文化和全民健身的家底兒如此之厚。
談起這些,楊明超說,這在之前是不敢想的。「生活不富裕,百姓是沒有心思去健身的,這幾年,臺安的縣域經濟和人均收入節節攀升,這是群眾文化和全民健身工作能順利開展的根本。」
的確,如何讓富裕後的百姓在身心上更加幸福愉悅?文化惠民,讓多彩的文化活動成為老百姓的生活常態,開通直達老百姓內心幸福的快車道。成為近年來,臺安的重點工作之一。
2010年以來,臺安縣本著政府倡導、社會贊助、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改變了以往「政府出錢辦,群眾圍著看」的送文化下鄉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村一特色、一鎮一品牌」的文化廣場活動,臺安縣先後投入6500萬元興建了11個鄉鎮文化站和148個村文化廣場。組建了100多支秧歌隊、健身舞隊,有的還成立了民間表演隊,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讓農民從臺下走到臺上,由觀眾變成演員,實現了由「送文化」向「種文化」的轉變。同時,臺安通過培養大批鄉土文藝人才,引導農民群眾自編自演、自娛自樂,讓他們唱主角,逐漸在全縣形成了「身邊人演、身邊人看、身邊人喜歡」的喜人局面。
為把文化「種」在地壟溝裡、田間地頭,臺安縣把培育農村文化隊伍擺上重要日程,通過公開招聘吸納一批高學歷、高素質、高能力的年輕專業人才充實到群眾文化工作崗位上。「僅文化館就充實美術、舞蹈、聲樂、創作等專門人才7人,其中研究生學歷2人。文體廣電局下屬的9家基層單位共招聘了17名文化幹部,充實到了不同的工作崗位,現在全部成為了業務骨幹和開展活動的主力軍。」
據介紹,在從「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的同時,臺安以每年不少於20次的全縣大型群眾文體活動為依託,以連續4年舉辦的大型文藝匯演為載體,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比賽、調演、匯演等形式,使得一大批農民文藝骨幹脫穎而出,目前臺安縣已有近2000名農民成為了業餘演員。大張村健康樂園藝術團的100多名農民演員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不僅參加縣裡的藝術節演出,而且還進城跑到鞍山去表演。達牛鎮十四家村的文化廣場天天像過節一樣熱鬧。這裡成為鄰村、附近鄉鎮秧歌隊互相交流表演的聚集地。
從零基礎到厚基礎
群眾有熱情,就要給群眾提供舞臺,提供場地。為此,幾年來,臺安積極推動社區體育設施「百姓工程」,不斷豐富設施種類,增加設施數量。為此,臺安先後建成了全省最大縣級文化中心臺安縣文化中心、全省最大的縣級體育活動場所臺安縣奧體中心、全省最大的縣級遊泳場館臺安縣遊泳館等一批公共文化場地場館,以及以威爾斯綜合健身會館為代表的一批社會化健身場館,滿足群眾需求的同時,也推動了群眾文化活動逐步向社會化、商業化發展。臺安在奧體中心、遊泳館建立了「百姓健身」指導中心,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配套建設7個社區公共健身廣場,推進體育公共服務社區化。投資6000多萬元實現了村級文體廣場的全覆蓋。「目前臺安村村都有文化廣場,有的甚至達到了村民組都有文化廣場。」楊明超介紹說,目前臺安各類體育場地已達476個,面積共69萬平方米,人均場地面積1.81平方米,居全省前列。與此同時,臺安也加大了公共場所和城鄉社區健身器材的投放力度,在相關場所先後投放數千件器材,極大地滿足了群眾健身的需求。如今的臺安百姓胃口越來越高,早已不滿足於跑步、打球等健身活動,他們夢想著登上舞臺,做一名演員,要把美好生活唱出來、舞起來。這一點,臺安早已做好準備。近幾年,臺安縣文體廣電局多方協調爭取,自籌資金200多萬元,先後購置了150平方米的流動舞臺,100餘臺(副)各種燈光、音響,500多延米演展架,大型LED顯示屏,幾千件服裝、道具,以及戶外座椅等演出設備。「群眾有需要,我們就提供相關的設備道具,支持群眾文體活動,分文不收。」楊明超介紹說,每年臺安縣文體廣電局還會擠出資金,專門採購秧歌服、大鼓等文藝器材,免費贈送給有需求的群眾。
在此期間,臺安也逐漸找到了破解群眾文化工作資金難題、實現自我發展的工作出路,於2014年成立了幸福之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面向社會承攬演藝、影視、培訓、舞美設備等相關業務,走出了「以文養文」的自我發展之路,兩年來創收20多萬元。
從老活動到新形勢
臺安創新開展了秧歌隊伍大巡遊活動。
百姓大舞臺臺安縣圓夢演唱團專場文藝晚會。
臺
臺安開展遼河自行車騎行、遼河迷你馬拉松、遼河徒步行和遼河釣魚大賽等活動。
一提起群眾文體活動,很多人就想到象棋、毽球還有春晚,由於參與人群有限,多數群眾還是觀眾。這似乎成了很多群眾文體活動的瓶頸。臺安在發展群眾文體活動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如何破解這個瓶頸?翻新活動舉辦形式和內容,新瓶裝陳酒。思維的轉變,使「老三篇」項目重新煥發了生機。
2013年、2014年象棋大賽,臺安首次將賽場由室內搬到室外,設在八角臺公園人工湖畔,園內水榭樓臺,楊柳依依,與傳統的象棋比賽相映成趣,極大地增強了比賽的觀賞性,吸引了大量群眾前去觀戰,更加激發了棋手的比賽熱情。在毽球比賽中,臺安同樣將比賽場地設置在了八角臺公園的一處廣場內,還邀請了省內毽球高手表演交流,反響熱烈;臺安春節晚會也一改外請演員的傳統做法,全部由縣內的民間藝術骨幹演出,受到了全縣人民的好評。
除了將原有的活動翻新,臺安還根據自身特色不斷地推出新活動載體。2014年,臺安推出了百人百村自行車騎行家鄉遊活動,百名自行車騎友,利用周末,前後三個月騎行了臺安153個行政村。「這當中有政協委員,有攝影和美術愛好者,有文學愛好者,一路上,他們不僅用文字、繪畫和鏡頭記錄臺安之美,還收集了社情民意,記錄了民風,一項普通的騎行運動,被賦予了新的使命,特別有意義!」幾位曾參加過此次活動的騎行愛好者每每提到此事,都是興奮異常。
今年6月27日,臺安將全民健身年啟動儀式安排在遼河旅遊區內,同時開展遼河自行車騎行、遼河迷你馬拉松、遼河徒步行和遼河釣魚大賽等活動,這次活動吸引了數百名外地騎行和徒步愛好者以及臺安健身愛好者共2000多人參與,不僅擴大了遼河文化旅遊區的知名度和影響,也提高了全社會對遼河的關注度和對母親河的保護意識。
在臺安群眾基礎最為深厚的秧歌健身舞大賽中,為了進一步擴大賽事影響,從2014年開始,臺安創新開展了秧歌隊伍大巡遊活動,數十支參賽優秀隊伍進行大巡遊活動,熱鬧如正月十五鬧花燈一般,盛況空前。
從小舞臺到大品牌
臺安群眾對與文體活動的熱情有多高?
2014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臺安文體廣電局就一直在籌備策劃群眾文化藝術節的準備工作。為了了解群眾的需求和想法,專門召開了各鎮場街道及縣直有關部門工作協調會和新聞發布會、文藝骨幹和市民群眾意見徵求座談會,並通過電視、公眾微信平臺等方式,徵集意見建議。「開會的時候,大家熱情高漲,本來打算一個小時就結束了,可是一直開了四個多小時,如果不是中午十二點了,大家還能說下去。」談起群眾參與文體活動的熱情,很多人都能舉出不少例子。
為了給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文體活動平臺,臺安文體廣電局全體動員,形成了以局機關為中樞,下屬單位積極配合,主要單位共同參與,協會團體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活動前反覆召開業務會議、協調會議,發動相關單位、協會以及民間機構的力量,確保活動出精品。「班子成員率先垂範,帶頭參戰,與系統全員一起搞策劃、搭舞臺、吃盒飯,不言代價,不計個人榮辱得失,全員同心協力,確保活動圓滿完成。」楊明超說,提起吃盒飯,還有一個故事。
原來,為了把有限的經費都用到群眾文化藝術節上,做預算時把所有工作人員的盒飯錢都省了,楊明超要求所有工作人員都要自備乾糧到現場工作。一位企業負責人聽到此事,深受感動,當即表示贊助盒飯……這樣,負責活動的人員才有了盒飯吃。
這樣感人的故事,這幾年裡還有很多很多。楊明超坦言,正是因為全員努力,全員參與,才使臺安群眾文體活動走出小舞臺,成為大品牌——
2011年,「遼畔明珠,魅力臺安」消夏文化廣場演出42場,參與觀眾15萬人次……
2012年,「激情臺安,火紅盛夏」文化廣場活動,涵蓋秧歌建設舞大賽、青年歌手大獎賽、紅歌演唱會、象棋賽、小戲小品創作大賽等內容……
2013年,「百年榮光,夢想起航」臺安建縣100周年文藝晚會,全體參演群眾1500人,被業內人士讚譽全省一流……
2014年,臺安文體廣電局組織成立了臺安縣民間謎語協會,舉辦「出彩臺安人」活動;承辦鞍山市第八屆農村萬人籃球系列賽……
2015年,推出貫穿全年的「全民健身年」系列文體活動和臺安縣首屆群眾文化藝術節,涉及文化體育活動50餘項,連續不間斷40天各類文化文藝演出活動44場,臺安全城人潮湧動,群情激昂。
在以上主要活動開展的同時,臺安每年還固定組織開展足球、籃球、桌球、毽球、象棋、秧歌健身舞、太極拳比賽,廣場音樂會,書法美術攝影展等活動,實現了群眾文體活動從廣度到深度的全覆蓋。
無論早晚,不管冷暖,不分城鄉,處處都可以看到娛樂健身的人群。在過去,文藝是一小部分人的事,而現在已經是全民的事兒。同樣,群眾文體活動,不僅關係的是個人的身心健康,也關係著社會的和諧穩定,關係著臺安縣域經濟的健康發展,近年來,臺安積極創建無毒縣、無黑縣、無邪教縣、無重大信訪縣,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臺安更是實現省級「平安縣」八連冠,這實際上都與臺安群眾文體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
離開麻將桌,走進健身廣場;不聊家長裡短,改唱文明新風;忙時農田裡勤勞作,閒時舞臺上顯身手……經過幾年來不懈的努力,臺安群眾文化和全民健身運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一股強大的追求健康、幸福、快樂的社會潮流已經形成。(鞍山日報 記者 張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