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蜜雪冰城融資,估值200億」的消息刷屏了。
「200億」,對茶飲行業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數字。
然而咖門向資本方和蜜雪冰城分別求證後發現,「融資」是個誤傳。
但對茶飲業來說,這未必是一場遺憾。
01
估值200億?蜜雪冰城:沒這回事
昨天,茶飲業的朋友很多都聽說了一個消息:
「蜜雪冰城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計劃本輪融資10億~20億人民幣,投資方是高瓴資本、龍珠資本,融資後估值200億人民幣。」
「估值200億」,這個消息一下子抓住了很多人的眼球。不僅茶飲從業者紛紛轉發、鼓掌,媒體、資本、供應鏈都在關注,網友都驚動了。
「融資消息」迅速傳開
朋友圈都在問,這到底是真的嗎?對此,咖門分別向資本和品牌方做了核實。
龍珠資本和蜜雪冰城方面都明確回應:誤傳,真沒這回事。 近幾年,每次飲品行業傳出品牌融資的消息,都會引發業內外的集體關注。融資快、發展快,一直是這個行業的標籤。 但梳理今年以來融資情況,我發現,資本與飲品的關係,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02
新茶飲和資本的關係,正在悄然變化
先上一個結論:2020年截至目前,茶飲融資相比前兩年明顯減少,而且向頭部品牌集中。 我們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了近幾年行業的融資情況:
據截止公開信息整理,為不完全統計,統計時間截至10月10日
除了信息數字的統計,在行業人的討論中,「拿融資」也不再是一個高頻熱詞。 在新茶飲發展的過程裡,資本給予了極大助力,讓一批品牌較早獲得「起步快跑」的機會。 但如今,茶飲行業整體對於資本的態度開始趨於冷靜。
1、萬店、千店品牌,進入「不差錢」階段
蜜雪冰城這一輪「融資消息」剛傳出來的時候,就有茶飲行業人表示「不大可能」,「蜜雪冰城又不缺錢,融資幹啥?」 據公開報導,2019年,蜜雪冰城的年營收達到60多億。今年疫情給行業帶來了影響,但蜜雪冰城有龐大的加盟體系,相對抗風險能力更強,而且在疫情好轉後實現了快速拓店。 6月24日,蜜雪冰城第10000家店在新鄉原陽舉辦了盛大的開業儀式。這也是飲品業第1個,餐飲業華萊士、正新雞排之後第3個破萬店的品牌。
換句話說,萬店帶來的營收,足以支撐蜜雪冰城現階段在發展上的野心。
不僅蜜雪冰城。今年,多個連鎖品牌都開啟了擴張模式,門店數量都迎來了快速增長。一批3000+、5000+門店的連鎖品牌,已經實現了規模化。
2、資本仍有熱情,但品牌變更加理性
身處行業之中,仍然能感覺到資本對茶飲業的熱情。經常有投資方向《咖門》諮詢行業情況,詢問「有沒有適合投的品牌」。
但另一方面,茶飲品牌,無論直營還是加盟模式,今年對於資本都不再盲目渴求。特別是一些發展中的新品牌,也不再一味地追逐融資。
有個實際的例子:兩年前,一些拿到融資的品牌,還會高調公布融資金額,作為品牌擴大知名度、擴大聲量的一種方式;如今拿融資的品牌,都儘可能地低調,融資、估值金額鮮少對外公布。
3、資本的注意力,從直營品牌延伸到加盟品牌
幾年前,快招加盟是茶飲業的一大痛點。資本的目光也更多聚焦在直營品牌,更信賴直營門店的盈利能力。
如今,資本的注意力,正在向管理嚴格、運營規範的加盟品牌拓展。
今年6月,古茗獲得來自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龍珠資本的融資。
資本的注意力,從直營延伸到加盟
一方面,加盟品牌「硬實力」提升,積極深耕供應鏈、提升內部管理、打磨門店盈利模式;另一方面,潛力巨大的下沉市場,也讓加盟品牌有更多的發展機會,變得更「值錢」了。
4、新茶飲正在集體告別「網紅時代」
對融資的理性態度,背後折射著行業人的心態變化:新茶飲追逐流量、跑馬圈地的時代過去了。
2020年,茶飲行業空前重視「內功修煉」:
轟動全網的營銷玩法少了,門店的日常引流、轉化、復購玩法越來越豐富;
一杯爆品一統江湖的機會少了,小料迭代、茶底創新、乳品升級越來越多;
拼單店盈利、拼小程序、拼會員玩法、拼人才,運營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
喜小茶、幸運咖展露頭角,茶飲多品牌戰略的探索越來越多。
快速融到錢、短時間開出100家店的故事不再吸引人,「慢慢來、走踏實」,是現在很多品牌的發展思路。
03
新茶飲,距離IPO還有多遠?
蜜雪冰城融資的「烏龍」,能快速引發關注,也是因為外界對茶飲在資本上的猜想不斷——
巨額融資估值、上市,一直是令人興奮的話題。尤其對這幾年快速發展的茶飲行業,外界太期待「冠軍」的誕生了。
而融資、上市的前提,是穩定的盈利能力、長期的成長價值、以及財稅管理規範化等等。
可以看到,茶飲品牌這幾年,一直在做各方面的精益管理。
比如財稅規範方面,在喜茶、奈雪消費,都能開發票;蜜雪冰城等等加盟品牌原料採購,都要求「開票準確」。財稅、帳目的管理,不再是茶飲IPO的阻礙。
發展速度回歸理性、經營日常更加規範的茶飲業,融資已經不算是「新聞」。
第一股何時誕生、規模多大,是外界對新茶飲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