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李懷磊
12月18日,陽穀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在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召開,會上向媒體介紹了陽穀縣文旅融合發展和群眾文化活動情況。陽穀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郭素彥,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訾士勇,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志鴻,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保章,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美華,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等七家媒體記者參加會議。
發布會由陽穀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郭素彥主持,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訾士勇介紹了陽穀縣文旅融合發展和群眾文化活動情況。著重介紹了體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群眾文化生活、資源開發建設、文化遺產保護、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文旅市場管理、文旅品牌等八個方面。
訾士勇介紹,文旅融合以來,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圍繞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以統籌城鄉文旅資源、均衡公共文化服務為核心,把保障公民基本文旅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到改善民生的高度,各項工作取得順利發展。
訾士勇重點介紹了文旅惠民工程。一是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旅融合以來,投資300餘萬元,完善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設施設備,及時為農家書屋補充更新圖書。二是推進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了全縣旅遊標示系統,開通了陽穀旅遊公交線路,對外開放了陽穀縣旅遊集散中心。三是認真實施「戲曲進鄉村」活動。連續兩年送戲下鄉1200餘場,確保實現「每年每村一場戲」。開展「文化惠民走基層,卡拉OK大家唱」活動,舉辦了攝影展、書畫展、消夏晚會、文藝展演、藝術活動周活動。文化館、圖書館實施免費對外開放,圖書館年接待40000餘人次,文化館定期開展館內館外培訓,年培訓1000餘人次。
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訾士勇介紹,陽穀共有國家、省、市、縣級文保單位68處,開展了坡裡教堂和七級運河古街保護修繕工程。完成了沙河崖紅色記憶展示設計布展與圖文設計製作項目;編制了《大運河陽穀段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項目策劃》;確定並公布了陽穀縣第七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陽穀縣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建立了由38位專家組成的論證小組信息庫;開展了國家級非遺項目——木版年畫進鄉鎮、進社區、進企業、進景區等系列宣傳活動。
訾士勇還介紹了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情況。經陽穀縣委、縣政府同意,陽穀成立了山東景陽岡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景陽岡酒廠被評為山東省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山東金蔡倫紙業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圍繞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積極申報大運河文化公園精華點段項目。依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工程,申報景陽岡景區改造提升等5個重點項目。落實專項資金5000萬用於山東省景陽岡英雄文化觀光園建設。開展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
訾士勇最後介紹了文旅市場管理和文旅市場拓展方面的情況。在文旅市場管理方面,一是認真開展文化旅遊市場集中排查行動與專項行動。二是做好安全生產檢查,真正將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協調公安局、市場監督局、行政審批服務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單位完成對出版印刷、打字複印等市場的監督檢查。四是嚴格執行上級宣傳紀律,加強對廣播電視行業管理。在文旅市場拓展方面,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旅交會、文博會等大型活動。不斷加強市縣間跨區域聯合、捆綁營銷。藉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線上線下聯動宣傳推廣,全面擦亮「打虎故地 英雄陽穀」品牌形象。
發布會上,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志鴻、徐保章、陳美華三位同志回答了與會媒體記者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