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在即,我們還可以抓緊時間搶救一下,不說別的,聯考寫作,我們還是可以補補的。
一篇好文章講究的是文章的格調,格調的高低決定了文章的高低,但格調是需要靈感的,靈感的創造是需要時間的,但考場上是不會給你那麼多時間思考的。考場的作文與我們平常的寫文章是有區別的,考場的作文是寫給評卷的老師看的,平常寫文章是給懂你的人看的。一個目的是為了得高分,一個目的是為了欣賞抒情。
多愁善感的人適合寫記敘文,思維縝密的人適合寫議論文,如果題幹上沒註明文體,那就儘量寫記敘文(更容易感動人),能感動人的作文自然是好作文。
注意:現在社會上流行一種寫法:叫「抒情性議論文」。這種寫法,既不像記敘文那樣鋪陳展開,也不像議論文那樣嚴肅刻板,而是介於二者之間,字裡行間飽含著感情,這樣的作文自然能打動閱卷老師。
一、感動第一讀者意識
記敘文、議論文都要有感情蘊涵其中。想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所以不要編造;儘量寫自己,突出個性,如可寫自己的善良,或寫自己的愛心等。因為在老師心目中,首先你是個好人,你才有可能寫出好文章。
記敘文,要讓別人感受人生的美好;寫議論文,要讓別人感受真理的力量,所謂「讓別人感受人生的美好」,就是要寫人性的真和善,真的、善的就是美的;所謂「要讓別人感受真理的力量」,就要主持正義、大公無私、是非分明、有血性。
二、多種能力意識
寫作不僅僅是文字表達問題,寫作領域有個理論叫「雙重轉化論」:寫作有三個環節物、意、文--即從物「眼中之竹」到意「胸中之竹」;從意「胸中之竹」到文「筆下之竹」,即感受→分析→判斷→概括→表達(最後一個環節),要想提高寫作水平,必須在這樣幾個環節上同時下功夫。
三、整體意識
要求我們建立整體意識和完美意識,閱卷老師也是以這種標準來判我們作文的:有一點缺點就丟分。雖然沒有滿分作文,但儘量少丟分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方方面面(比如段落千萬別一/兩段、書寫/標點!?;等)都要小心,別寫2、300字。
四、「一邊倒」意識
反對就談反對的理由,支持就說支持的根據。反對就反對到底(闡述反對的理由),支持就支持到底(闡述支持的理由),千萬不要說又對又不對(先雖然,後但是)。
無論反對還是支持,本著「持之有據,自圓其說」八個字,寫作文跟在單位發言不一樣,不求面面俱到。如果一篇文章中,既說支持的理由,又談反對的理由,無形中就形成多中心(作文之大忌)。
五、心態意識
寫作文時,心態要平和,切忌偏激衝動,善良、好奇、單純,多寫正面的,多寫善心、童心、愛心,社會腐敗現象可以寫,但要注意適度(點到即止),更讓人看到光明,千萬不要利用考試發牢騷(不少考生的教訓),智商+情商+心態+文學感覺=一篇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