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繼紅
德國是世界上福利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育兒、教育、養老、醫療、失業……德國的福利制度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近些年來,德國福利制度也出現一些問題,給經濟造成的負擔日漸凸顯。
德國針對有孩家庭的福利一直比較多,最近幾年為了進一步鼓勵生育和幫助貧困家庭,政府又出臺了不少新的福利措施。所有福利加下來,在德國養孩子非但不花錢,還能掙錢。
在德國,孩子自出生日起到父母找到工作前,每月政府都會給父母發放兒童金(Kindergeld),孩子越多,領得越多,而且兒童金的數額逐年上漲。自2018年起,一個家庭前兩個孩子的兒童金每月為194歐元,第三個孩子每月200歐元,第四個孩子每月225歐元。據統計,2017年德國僅兒童金一項就支付360億歐元。此外,德國家庭還能獲得父母補貼和產婦補貼,父母還可以享受稅收優惠。中低收入家庭還能申領兒童補貼。
德國最新通過的家庭法案規定,自2019年7月1日起,兒童補貼的數額將從原來的每月170歐元上升至185歐元,可以一直領到孩子25歲。而且,申領兒童補貼的孩子還能享受150歐元的開學補貼,以及免費午餐和免費校車等。部分孩子,政府還會支付課外輔導的費用。
此外,德國最新一屆政府還推出一項短期福利政策「住房兒童金」,即父母如果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買房或者建房,就可以用家裡孩子的名義申領「住房兒童金」。每個孩子可以申領到總額12000歐元的補助金。但這項政策對申領父母的收入有較為嚴格的限制。
德國實施公立免學費教育體制,除了個別聯邦州外,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基本全免學費,大學只是象徵性地收取少額學費。
相對而言,德國的老年人似乎有點受冷落。養老金缺口和人口結構老齡化,都讓德國退休人員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
日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加劇了養老金缺口。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德國65歲以上老人數量為1770萬,佔其總人口的比例約為21%。有機構預計,到2040年,德國領取養老金與繳納養老金的人數比將從當前的約50%增至70%。養老金缺口拉大讓德國老年貧困問題越來越嚴重。
德國聯邦勞工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德國48%的退休者每月養老金不足800歐元。養老問題,不僅困擾退休者,也成為很多在職者的煩惱。
一份最新調查顯示,德國受訪的在職者中80%擔憂自己退休後生活水平將下降。為了解決養老金缺口和老年貧困問題,德國政府一直在嘗試改革。如養老金繳納方式改革、推遲退休年齡改革等。據德國最新規定,到2029年退休年齡將全面從如今的65歲推延到67歲。
德國政府長期維持零赤字的財政政策,政府一方面不舉債,一方面又要維持高福利支出,只能依靠增加稅收。根據經合組織最新的一份報告,在經合組織36個成員中,德國個人支付的稅收負擔佔毛收入的平均比例高達49.5%,僅次於比利時(52.7%)。遠遠高於經合組織其他成員36.1%的平均水平。49.5%的稅負,意味著每個德國人幾乎一半的收入都用於繳納稅收和各種社會保障支出。就算是德國社會特殊「照顧」的有孩家庭,如果父母雙方只有一人工作的話,稅收負擔為34.4%,依然高於其他國家26.6%的平均水平。
高稅負不僅加重個人負擔,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成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多次警告稱,德國的高稅負制約經濟活力,敦促德國政府積極推動結構性改革。(喬繼紅)
[ 責編:秦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