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不好看,像我們東北扭大秧歌的。」
聽到助理這句評價,陳志朋從鏡子前走遠了一點照照全身。他本來覺得這件唐裝顏色豐富,很有記憶點,被助理這麼一說,有些洩氣。
陳志朋走進臥室換了一件皮衣出來,他在鏡子前照了又照,心裡更毛了,再換回唐裝試試吧。
正在猶豫,經紀人走進來,看到重新被穿上的唐裝,第一句就是,「很好看!」
陳志朋心情瞬間好起來,懂他的人可算來了。
陳志朋近期參加了熱門節目《追光吧!哥哥》
從2018年開始,陳志朋在熱搜上的出現,在新聞裡的出現,總和衣服相關。超高鞋跟、破洞絲襪、透視裝……一次比一次出位的造型,讓人每次看到他都要問:陳志明怎麼了?
剛進《追光吧!哥哥》,艾福傑尼和陳志朋閒聊,說其實之前兩人在同一場活動遇到過,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從後面超車過來的陳志朋穿著太出挑鮮豔,水藍色的皮草外套和淡金色的頭髮衝進視線,反倒是臉因為皮膚黝黑有些失焦。現場的抓拍鏡頭裡,艾福傑尼一副驚恐的模樣,也代表了每一個看到照片的網絡ID背後的真實表情。
沒有人知道陳志朋為什麼突然變成這樣,嚴謹些的媒體用詞謹慎,說陳志朋造型出位,標題黨肆無忌憚,「曾經的小帥虎發生了什麼?」「陳志朋是不是瘋了?」一類的標題充滿網絡。
「你當時是不是也覺得我瘋了?」陳志朋身子前傾,想聽到記者回答。
陳志朋接受澎湃新聞採訪
1
不同於拉寬人的鏡頭裡略有些胖的樣子,眼前的陳志朋身材勻稱,臉上一直帶著笑,耐心配合調試鏡頭。
近期他再次光臨熱搜,不是因為奇裝異服,而是因為參加了節目《追光吧!哥哥》。他表演了31年前的出道曲《青蘋果樂園》,被鄭爽笑著吐槽「好怕他過來逮我」。而在造型方面,從節目裡第一次出現到現在,陳志朋並沒有出位,選的出場西裝是正式低調的黑色款,第一次舞臺也只用了帶鉚釘的黑色皮衣。
點擊播放 GIF 6.2M
陳志朋在《追光吧!哥哥》中的初舞臺表演《青蘋果樂園》
《青蘋果樂園》收錄於與憂歡派對的合輯《新年快樂》(1989年)中,是小虎隊出道的第一首單曲,右二是陳志朋
「那時(2018年)因為出了專輯叫《千面》,在做宣傳期,所以大家會看得到很多不同造型的陳志朋,再加上那個時候又參加了時裝周,有很多能夠展現我時尚概念的東西。做專輯的宣傳,是很ok的,年輕人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有太多的束縛。」看到記者對「是不是瘋了」這個問題略有為難的表情,陳志朋重新坐直身體,主動化解尷尬氣氛,解釋為什麼當時會那樣做。
陳志朋參加2018鳳凰網時尚之選頒獎盛典。視覺中國 圖
如果了解陳志朋在17歲出道至今的人生,可能會認為,那一段時間的「瘋魔」有些像發洩釋放,或者是心理上一種對存在感極度渴望的結果。
「我覺得你們都把我複雜化。」陳志朋比劃了一下,「有一次我穿了一個這麼高的鞋子(20cm高跟鞋走秀),你應該記得那個新聞,我要的效果是我必須得全場最亮眼。」他強調,2018年的每一次出現都是很認真去想過效果的。
陳志朋指向記者身上的衣服,「你身上這種棕色系放在我身上就不好看,因為我的皮膚不白。」他說,「我其實知道自己的優缺點,知道怎麼揚長避短。」他舉例今天的上衣是深底色,上面有白色點綴,能在不顯黑的前提下又有些不一樣,「你看,兩個色一襯,馬上不同了。」
宣傳期裡,首要任務是被「看」到,「就是先要被聚光燈注意到,不然你覺得藝人要幹嘛?」但上《追光吧!哥哥》不是為了宣傳自己,陳志朋說是來放鬆的,「我就要回到最輕鬆的自己,最陽光的自己。」
2
1971年,臺灣省臺中市一個生意頗好的美容美髮廳,迎來了老么陳志朋。打他有記憶以來,就是在店裡的一面面鏡子和客人間穿梭,看著媽媽和姐姐給客人做髮型,化妝,有時還要跟新娘妝。
「什麼叫流行?當時我們家就叫流行。」在陳志朋記憶中,童年那個鎮子裡,他們家就是流行集中地,是流行製造者,這給兒時的他植入一個觀念,「根深蒂固有設計師的自豪自傲,我媽是那麼好的髮型師,我應該是有遺傳到。」
到了自己能動手摺騰的年紀,陳志朋沒放過哥哥姐姐。姐姐幫他縫一些時髦衣服,他學著雜誌裡明星擺pose,哥哥幫他拍照。後來改變命運,寄到電視臺的簡歷裡,照片就是哥哥幫忙拍的。
「很多人覺得我是不是瘋了,但你要是去追尋我的成長歷史,你就知道為什麼我會對自己那麼自信的原因,這是父母親給予我的。」陳志朋並不在意他人評價的底氣在於此。
但陳志朋的童年生活依然不能和現在做明星夢的孩子相比。小時候喜歡吃刨冰,磨蹭到家長關店清點完當日營業額,媽媽才帶著他去買刨冰,他不獨享,要了四五份,除了自己吃,剩下的帶給哥哥姐姐。
陳志朋至今都對過生日這事非常「敷衍」,只是跟家人吃個飯。朋友開玩笑,要給他辦五十大壽,他回絕「我不是特別愛熱鬧的人,也不要去弄party」。
因為小時候有一年生日,陳志朋想吃蛋糕,但全家人都在店裡忙,到中午的時候陳志朋就在媽媽耳邊磨,今天是生日,想吃蛋糕。媽媽有些不耐煩,「你沒看到我們正在工作嗎?」他被這句話傷到,跑上樓哭。年紀太小,哭著哭著就睡著了,等醒過來,已經過了零點。「生日那天也就過了。反過來思考,不就這麼簡單嗎?睡過了也就沒了。」
3
「做自己」,陳志朋在這次採訪中反覆提及。
「我覺得現在很多人都不太敢去做自己,就老覺得被束縛著。可能要為了五鬥米折腰,為了工作煩惱,我會不會去做文案,會不會去做這個圖片或者PPT。他們包裹著自己,忘了去找到自己的樂趣,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我覺得或許更年輕的00後,他們就會覺得陳志朋還是挺做自己的。」
點擊播放 GIF 1.4M
陳志朋在《追光吧!哥哥》初舞臺表演
「唱歌、跳舞、演戲,都是我的興趣。我不會覺得說有多大的壓力,無形間的壓力是有的,但是我釋懷了以後,一秒就能調整過來。 」他心態平和,不避諱外界對他的評價。「如果說有人不認可我,只是可能不認識我,不懂我。如果你懂我之後,就會覺得我其實過得很自由。」
但在娛樂圈,哪有那麼容易「做自己」。陳志朋的「釋懷」「過得自由」是經過漫長洗禮的。
在2004年出版的自傳《有志者,朋》中,陳志朋這樣寫到:
「打從有小虎隊那一天起,我就與阿奇、小乖赤裸裸地攤開被比較著。在媒體前面,在歌迷之前,在公司裡,以及認識小虎隊所有人面前,毫不留餘地殘酷的被比較著。拿來和別人或是別的團體組合比較著,三個人比較著。孰紅孰不紅、誰比誰受歡迎、誰比誰優秀、誰比誰受媒體喜歡欣賞、誰比誰帥、誰又比誰活躍……從那一天起,我們三個人註定被大家無情拿出來比較討論以及分析。
我沒有吳奇隆帥氣的後空翻,贏得少女們沸騰的尖叫,我沒有蘇有朋的好學歷好典範,家長少女都傾心的文藝少年……大家可曾見到陳志朋很認真,很認真地在舞臺上,在這裡工作裡嗎?
或許,在那個時候已經悄悄的播下憂鬱的種子……」
在當時的亞洲第一天團小虎隊裡,陳志朋難以做自己或表達自己。有一次採訪安排在工作很繁忙很累的間隙,有媒體問每天這麼多歌迷跟著,你覺得怎麼樣?因為真的很累,陳志朋隨口回了一句,「歌迷好煩。」這句話被剪進新聞中。
這樣的話放在今天也會被冠以「偶像失格」。
「完蛋了。我就完蛋了。不認識的人覺得我們花那麼多錢喜歡你,為什麼你說我們很煩。就一次,就重傷到我了,我就發現自己不應該說太多話,後面就變成不可以去說話。 」這件事於他而言,是記憶至今的傷害,「我現在大了,如果說錯話自己可以圓回來,可當時17歲的我沒有能力圓回來了,我被公司罵得跟狗一樣,很難看。」從這時開始,「不能說太多話」一直記在他腦子裡,他感嘆,「這個傷是一輩子的。」
陳志朋(左)在《還珠格格》裡飾演福爾泰
當兵回來後,小虎隊解散,他和蘇有朋演了眾所周知的《還珠格格》,這部劇結束後又接了幾部戲,雖跟著前輩學了不少,但個人事業始終未能有大起色。陳志朋認為自己不會向公司表達想要什麼,出了專輯也反響平平,於是萌生出退出娛樂圈的想法。
他開了天珠店,當老闆。「那時覺得我的人生就是這樣了,每天只要有客人進來買天珠,今天就賺到了,如果沒有客人進來,就要在門口等客人進來。」對他而言,這足以稱為他的人生低潮了。
重新續上演藝事業後,陳志朋逐漸放開自己。他坦然提到自己快50歲。「做最自然的自己為什麼要怕?」不過他不太笑,「笑太大皺紋都出來了怎麼辦,還好我不太笑。」
【對話】
我覺得我還是很年輕
澎湃新聞:為什麼要來《追光吧!哥哥》這個節目?
陳志朋:雖然是唱跳歌手出道,但是很多人很久都沒看到我唱跳了,所以我覺得就有這樣的一個節目,讓大家回味一下,看我那麼早出道的唱跳歌手現在有沒有在進步。
澎湃新聞:你是很想要獲得年輕世代,比如說00後的喜歡?
陳志朋:我覺得要一定要,我覺得我還是很年輕,心態還是很young的。Y O U N G,young!
澎湃新聞:相比較喜歡你已久的粉絲來說,他們心裡你是這個樣子的,00後可能對你就有別的期待,你會想說嘗試獲得新朋友的喜歡,還是讓老粉懷舊一下?
陳志朋:喜歡我的朋友雖然會有時間段分開,但其實我現在不會把它分開,我會去繼續保持我自己本身的性格,喜歡做什麼,勇於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比較勵志一點,比較正面一點的,比較開心的。因為我覺得如果我是為了這個節目,去改變自己再去幹嘛,有點假。本性還是要存在的,我本善良,雖然我沒那麼善良,開玩笑。
我覺得心態很重要。應該讓所有人發現,做自己很重要。
現在包含60後70後的同學們,可能跟我同齡的或者小我10歲20歲的,他們就處在可能成家立業的階段了,但是工作壓力太多,包裹著自己,忘了去找到自己的樂趣,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當時是幸福的,可以從事我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唱歌、跳舞、演戲,都是我的興趣。我不會覺得說有多大的壓力,無形間的壓力是有的,但是我釋懷了以後,一秒就能調整過來。
煩惱是因為沒有把它當做興趣,比如說現在採訪你們覺得很煩,是因為覺得有壓力。
點擊播放 GIF 4.6M
陳志朋在《追光吧!哥哥》初舞臺表演時的一個wink(眨眼)上了熱搜
澎湃新聞:我沒有煩啊,反而覺得很開心。
陳志朋:但看得出你是有壓力的,因為你沒有把它當興趣,所以你沒有敞開來。
澎湃新聞:工作都是有壓力的,也有勝負心。那你來這個節目會有勝負心嗎?
陳志朋:我是平常心,不太在意輸贏,一定要做到自己的本分,其他的先不要去考慮。大家都會想說你來了要跟這些小哥哥們去battle,但是我覺得這樣不好,要戰勝的是自己。
20個小哥哥們,他們的特性都不一樣,怎麼較勁?要成團的話,團魂比較重要,如果是battle,大家都不公平。如果存在一個PK,你輸了或者贏了,心態是會有一秒不舒服的。但那一秒拿掉之後,人是會反觀,我當個觀眾看他們的表演,我就知道我的錯在哪裡。這是很重要的心態,其實一秒過後也就沒有那麼特別在意。
你想啊,1個營區,21個人住在裡面,首先崩潰的是誰?節目組。我們其實都很團結,但是如果哪一天我真的比他們稍稍弱了一點,我是開心的,因為可以退後看別人成功的地方,我自己哪裡沒做好。
澎湃新聞:有沒有關注現在的選偶像的節目?
陳志朋:我幾乎沒有看過。而且其他人有拍真人秀的經驗,我幾乎是沒有參加過,可能是礙於之前沒有想好,也不太敢接真人秀,不喜歡太多暴露自己在大家的視野之下。剛來的時候,我都把艾福傑尼當成工作人員,很抱歉,事後大家鬨堂一笑,我自己覺得很尷尬,就好像我沒有慧眼,也沒做功課……
陳志朋錯把艾福傑尼當成工作人員很快就成了熱搜
澎湃新聞:第一次參加這種節目,曝光自己的生活會有不適應,或者什麼讓你感覺很新鮮的?
陳志朋:不適應是有的,我們的房間廁所是有攝像機的,到底我們上廁所還是不上廁所,那我們所有人都便秘了,而且一個房間是三個人,大家都得估計時間誰去上廁所。其實一開始我們進去的時候我是先看到樓層有公共廁所,還蠻幹淨的,我想說可能大家共用,心涼了一半,進去一看很好,房間也有廁所哎,再看到攝像頭,心全盤涼掉,那到底上還是不上?
他們說你用布蓋起來,可是上著上著,布不小心掉了怎麼辦?這也是我們要去克服的,有時候我褲子一脫剛要上廁所,才想起來有攝像機……不過來了就得適應。
澎湃新聞:你知不知道有個詞叫考古?意思是年輕觀眾看到你某一個採訪或者節目、活動,覺得挺喜歡的,想知道你的過去是怎樣的,可能你們存在時代差距。你希望他們更接受現在的你,還是他們去考古過去的你,你都能接受和面對?
陳志朋:都接受,在過去我有犯錯的時候,也有輝煌的時候,他們可以從以前看到現在的我,可能會更喜歡,因為我一直在改變自己,一直在做自己。我覺得能夠吸引他們的,就是態度,做自己。
澎湃新聞:你不怕老嗎?
陳志朋:其實我覺得外形是其次,疫情期間不是大家都養肥麼,這一次來我就發現我瘦了,小哥哥們都很認真控制自己,所以我也要控制了。不過有一點我沒搞懂,我不吃肉,肉從哪裡長出來的?我只吃生菜,海鮮,澱粉我極少吃,偶爾偷吃一碗飯,都要醋泡飯,我昨天晚上吃晚餐,經紀人說哥你能吃嗎?意思能不吃就不吃。但是我比上一回來的時候確實瘦了,期待自己結束的時候有標緻的身材。
陳志朋在《追光吧!哥哥》節目裡談及自己的身材
我一直覺得自己心裏面就像住了一個小孩,其實說白了大家都知道我們年紀,雖然節目組說你們就比不過49和45的老哥哥們,我聽到這「老哥哥」三個字我還是有點汗顏,哥哥還分老小,怎麼說這麼狠的詞,其實我的心態就是完全可以打打鬧鬧的人。
澎湃新聞:別人提起年紀你會有避諱嗎?
陳志朋:我不是已經先說自己快50歲了嗎?每年過生日也不會覺得難過,為什麼要說老一歲了,說長大了就好了。
謝謝自己,能夠堅持一路走過來
澎湃新聞:藝人最關鍵的是讓別人看到自己這個觀點是從很年輕的時候就有的嗎?
陳志朋:從我還沒有進入這個行業就有了。小時候我是我們鄉鎮裡面的頭號人物,是與生俱來的,不是後天再上學才有的。
我覺得我可能比別的藝人更幸福的原因就是說,我做歌手的時間到了,我就好好做歌手,我去做演員的時候,就先把歌手放一邊去,我比別人輕鬆。我現在另外一個新身份,就是主播。我每一個路都去嘗試,可以去做,都是嘗試可以去做。
澎湃新聞:你不是特別在乎嘗試的後果。
陳志朋:為什麼這樣說?我不是一次性做完一次銷售就不做了,我是長期要把自己訓練成另外一個領域的自己,我是有人生規劃的。
澎湃新聞:那為什麼會對主播這個領域有興趣?
陳志朋:因為我覺得我以前年輕化太少了,無聊,我現在很快樂,我去做直播,我能夠去釋放自己想說的話。因為太多人不太認識我,不太懂我,他們都覺得陳志朋應該不會說話。
澎湃新聞:現在再要去回顧自己的人生,對你來說最艱難和彆扭的時光是什麼時候?
陳志朋:人生都有高低潮,我覺得應該人人都會去說高潮精彩的部分,但是如果再讓我回顧,我會想再去回味一下低潮的自己,那個時候我不是特別舒服的自己,每天喝酒,那是不健康的。我如果再回去,我會讓自己再去學習,而不是去喝酒。哪怕說去很多國家去學語言,也不要用酒來消解不快樂的事。
甚至我轉行過,後來因緣際會又續上這條路,我就覺得這就是人生,有起有落,要很認真地去珍惜每一步。
在電影《誤殺》裡,陳志朋飾演5號嫌疑人
澎湃新聞:後來續上之後再讓你堅持下去的原因是什麼?
陳志朋:可能是覺得別的工作真的不適合我。其實賣天珠那段時間也蠻好玩的,但是因為我最終的目的,人生的最高點也就是喜歡表演了,所以我再回來做自己,就是要找到自己最快樂的工作。表演是我一輩子都喜歡的東西,人的每個階段也要學習人生表演,有時候我都會懷疑自己可能人際關係沒有做好,一直在調整自己。以前可能我看到媒體轉頭就走了,後來我會跟媒體打招呼,下飛機有人機場拍,我看到一些報導,有的藝人要閃躲,可是我沒有,我喜歡跟他們說話。
澎湃新聞:你補上了年輕的時候少說的很多話。
陳志朋:我覺得我現在很快樂,我喜歡跟他們交流,有時候我也拿瓶水給他們,或者是口袋剛好有糖給他們吃。
澎湃新聞:在表演的道路上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
陳志朋:自己。只有自己最難認識自己,我認識自己花了快50年了。我覺得還要再更多認識自己。當然有很多的貴人,這些貴人不能一一去說,但是最終我還是比較謝謝自己,能夠堅持一路走過來。
澎湃新聞:在藝人或者新的職業上,你還有功利心嗎?你會更享受我很開心但或許孤獨,還是更享受主流俗氣帶來高朋滿座?
陳志朋:我貪心一點,都想要。但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我覺得先做快樂的自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