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效仿美國開發專用近距攻擊機,雷射炮或成首選武器

2020-12-27 戰史

參考消息7月30日報導稱,俄軍正在開發一款類似於美國AC-130炮艇機的大型專用攻擊機。據稱俄軍以安-12型運輸機為藍本,計劃為其安裝57毫米速射炮,發展一款類似於美國AC-130型飛機的大型專用攻擊機。在今年俄羅斯舉辦的"軍隊-2019"防務展上,有俄方消息人士透露稱:"目前俄空軍正在試驗性研發一種類似美軍AC-130的炮艇機,改裝平臺為安-12運輸機,配備有2門57毫米機載火炮。"

Air Gunship,俗稱"炮艇機"。目前特指美軍裝備的AC-130系列飛機。AC-130型飛機是美國根據越戰的實際需求開發的一款特種攻擊機,由於使用環境非常特殊,因此目前僅有美軍裝備,且只有AC-130J和AC-130W兩款。俄軍計劃用於改裝炮艇機的安-12中型戰術運輸機的大小尺寸以及飛行性能都和美軍C-130運輸機相似,因此用安-12改裝炮艇機是風險最小的方案。

炮艇機並非是將火炮搬上運輸機那般簡單。由於美軍目前的AC-130型炮艇機裝備有最大為105毫米口徑的M102重型榴彈炮,該炮也是目前現役口徑最大的機載火炮。由於該炮後坐力強勁,因此實際上AC-130J全面加強了飛機的結構強度,除外型還是C-130的外型以外,內部結構幾乎可以算是重新設計了一遍。AC-130J型飛機除裝備1門105毫米的M102重炮外,還裝備有1門40毫米博福斯機關炮、2門20毫米的"火神"M61型六管加特林炮以及若干7.62毫米重機槍。

不過有趣的是,AC-130的全部火炮都裝在飛機左側,也就是說,AC-130型飛機只能對飛機左側的目標發動攻擊。之所以採用這種設計,是因為美軍在反覆的實戰檢驗和AC-130原型機測試中,將武器集中於機身一側,對目標實施"燈塔"盤旋以攻擊目標,這樣有利於提升打擊精度和火力密集度,所以,美軍的AC-130系列飛機一直採用此設計,將火力集中於機身左側。

俄軍計劃改裝的炮艇機,主要武備為2門57毫米速射炮,和偏愛大口徑火炮的美軍不同,俄軍認為射速高的57炮裝備炮艇機會具備更多的優勢。當然除去57炮以外,其他小口徑火炮和機槍自然也不會少,只不過目前俄版"炮艇機斯基"透露的信息不多,具體的武器配置還要看日後原型機亮相的情況。

除了如今常規火炮以外,雷射武器,也是未來炮艇機的一個備用選項。之所以研發炮艇機,一個核心的原因,就是在掌握絕對制空權的條件下,中型運輸機滯空時間長,彈藥攜帶量大,可以更長時間伴隨地面部隊作戰,並提供猛烈的火力支援。不僅如此,目前雷射武器也成為炮艇機所考慮安裝的武器之一。

雖然人類早在1960年就發明了雷射,但是早期雷射武器能耗大、體積笨重,例如美軍開發的ABL機載雷射武器,以波音747-200型飛機作為平臺,其攜帶的能源也只夠機頭的雷射武器開火5次,完全不具備實戰意義。如今人類的新式小型雷射武器,體積已經縮小到和一門速射炮差不多,功率也縮減到20~40千瓦,美軍最新研製的"HELIOS"(又名太陽神)雷射炮,功率只有37千瓦,有效射程10公裡,專門用於摧毀來襲的反艦飛彈。這種小型雷射武器如果裝備在炮艇機上,其威力將遠大於20~40毫米的小口徑速射炮,而且設計精度遠不是傳統火炮所能比擬。

除此以外,最重要的一點是:雷射炮不需要儲備彈藥,只要能源有保證,就能無限制開火,而且不會受炮膛過熱的影響,雷射炮射擊的次數和頻率都是傳統火炮無法比擬的。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37千瓦的功率對於無論是AC-130還是安-12這樣的中型運輸機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單憑其自身的螺旋槳發動機,也足以帶動雷射炮"無限射擊"。

在冷戰之後的各次局部戰爭不難看出,大國之間直接對抗已經基本上不復存在,但是大國軍隊對抗飄忽不定的反政府武裝已經成為如今的主流作戰樣式,在這種治安戰中,儘管類似於蘇-24、F-15E這類的多用途戰鬥機速度更快,反應更敏捷,但是這些飛機的載彈量根本無法和炮艇機相比,滯空時間則更短,而且這種先進戰鬥機的使用成本高昂,絕不是普通運輸機所能比。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炮艇機2.0"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焦點

  • 將農用飛機改造成攻擊機?美國FBI調查黑水公司創始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兩位知情人士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對美國私人軍事公司——黑水公司創始人埃裡克·普林斯(Erik Prince)展開調查,原因是他涉嫌密謀在亞塞拜然和非洲將農藥噴灑機變成供僱傭軍使用的攻擊機。
  • 俄羅斯最詭異的武器:沒有殺傷力 但能讓敵人產生幻覺
    但在諸如人群控制、救災搶險、難民控制等非戰爭行動中,各國軍隊裝備的為大規模武裝對抗所開發的各類致命性武器無疑效果有限,甚至很可能因過度使用武力而起到反效果。因此,從上世紀90年代之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逐步開始開發各類非致命武器系統。近年來,俄羅斯也在其新型護衛艦上裝備的"菲林"非致命光學幹涉系統,然而美國媒體卻嘲諷該系統 "技術落後且無用"。
  • A-10攻擊機延遲退役:世界現役最強攻擊機,威力是強5的數倍
    A-10攻擊機是世界現役最強的攻擊機,其作戰能力是強5攻擊機的數倍。據美國官方給出的數據,a-10共計最大可以攜帶7.3噸各式彈藥,在執行戰場遮斷和前線近距火力支援時堪稱是步兵和坦克的剋星。海灣戰爭時期,美軍頻繁出動a-10攻擊機對伊拉克的地面部隊進行打擊,對於失去制空權的伊拉克軍隊來說,居高臨下,以飛彈,炸彈,火箭彈和炮彈為火力的a-10攻擊機極具殺傷性。就連裝甲厚重的t-72主戰坦克,車頂也無法扛住30毫米穿甲彈的打擊。戰爭結束後,a-10攻擊機又奔波世界各地,即使是遊擊的武裝組織,也無法確保自己的安全。
  • 解碼巴西「超級巨嘴鳥」螺旋槳攻擊機
    作為一款螺旋槳飛機,這款攻擊機每小時的航程為500多千米,速度適中。單機售價為1000多萬美元,與動輒三四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的噴氣式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相比,算得上是經濟實惠。而且,它可以連續作戰飛行6個小時以上,每小時飛行的成本只有500多美元。而A-10「疣豬」攻擊機每小時飛行的作戰成本,按美國2010財年的標準來計算,約為5000美元。
  • 最具性價比武器:淺談中美俄雷射武器發展,21世紀誰將引領未來?
    俄羅斯雷射武器俄羅斯雷射武器是從當年蘇聯研究項目上的延伸,擁有著深厚的功底。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俄軍的「佩雷斯韋特」雷射複合武器。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佩雷斯韋特」系統基於功率約為10千瓦的模塊包裝,並能形成50至100千瓦的雷射束。此前美軍宣稱俄羅斯的雷射武器威脅到美國的衛星,很可能指的就是「佩雷斯韋特」雷射武器,這款雷射武器被認為具有反衛星能力。
  • 俄羅斯的蘇-25「蛙足」和美國的A-10「疣豬」哪個更強悍?
    世界上目前仍然在服役的攻擊機並不多,其中最先進的就要屬俄羅斯的蘇-25「蛙足」攻擊機和美國的A-10「疣豬」攻擊機,但是這兩者各具特色,都是符合本國國情和實際需求的好飛機,很難分出一個勝負來,不過就先進性來看的話,還是A-10要強一些,但是話說回來,俄羅斯有蘇-34戰術轟炸機在手,也不會研發類似於A-10這樣的攻擊機。
  • 貴州飛起新戰機,中國第一款外貿專用攻擊機,終極魔改殲7!
    或許很多朋友都覺得奇怪,FTC-2000G,這個編號充滿了奇異的色彩,最大特色是字母不是一般多,一般戰鬥機開頭是F,英文戰鬥機fighter開頭字母,美國F15,F16,F22,教練機開頭是T,Trainer的縮寫字母,T4,T7,T45等等,C就是中國China的縮寫,G則是改進的漢語拼音,這個編號的含義就是FTC-2000G,戰鬥教練中國-2000年後開發的新飛機改型
  • DNF:男大槍100級武器分析,雷射炮適合常駐,三覺炮切裝提升大
    鱻魚曾經做過絕殺:無人生還(三覺炮)與乾坤極電炮(雷射炮)的對比,但是當時並沒有涉及三覺版本,所以得到的結論可能不準確。現在男大槍正式進行了三次覺醒,於是重新測試一下這兩把武器之間的差距。切武器提升從數據顯示,這兩把武器幾乎沒有什麼差距。那麼如果將三覺炮作為換裝武器可以提升多少?大幽魂9+2:換裝以後6537億,比雷射炮高出6.4%。
  • 俄羅斯為何研發速度達5馬赫的米格41?
    二代戰鬥機出現過很多經典的高空高速機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如米格25、殲8以及美國空軍的F105戰鬥機等。這種戰鬥機的普遍特點是飛行速度快,最高速度均在2馬赫以上,飛行高度也普遍超過20000米,其中米格25是最為優秀的二代高空高速戰鬥機,米格25的最快飛行速度可達3.2馬赫,並在實戰中利用速度優勢成功擺脫過「響尾蛇」空空飛彈的追擊,一時名聲大噪!
  • 那些被時代所淘汰的致命武器
    那些被時代所淘汰的致命武器在人類武器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致命有危險的武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武器的革新,這些武器都被時間所淘汰。你知道都有哪些嗎?英國劍魚式攻擊機1933年設計開發的戰鬥機英國劍魚式攻擊機是上個世紀30年代費爾利航空公司設計的。
  • 蘇聯伊爾102攻擊機,全身大量武器,詮釋暴力美學
    IL40的改進方案IL42方案,在競爭中蘇霍伊設計局的T8方案獲得競標並最終發展出了SU25攻擊機,而伊留申設計局的方案則在落選之後發展出了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伊爾102攻擊機。伊爾102攻擊機在武器配備方面,機身腹部中心線上安裝有一門30mm GSh-30-2雙管機炮,在機尾炮塔上有一門23mm GSh-23L機炮,機炮由炮手遠程遙控發射,其中機腹的30mm機炮可以實現以每分鐘約2400發的速度發射貧鈾穿甲彈進行對地攻擊。
  • 美艦載雷射炮測試成功,中國為何遲遲不見?
    (美軍"波特蘭"號船塢登陸艦測試150千瓦大功率雷射器)前不久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船塢登陸艦"波特蘭"號上測試了新式的艦載固態雷射武器,也就是俗稱的"雷射炮"。美國海軍表示,測試中"波特蘭"號上的雷射炮成功摧毀1架作為靶標的無人機。根據美國軍方透露的消息稱,"波特蘭"號上裝備的新式固態雷射武器的功率為150千瓦。
  • 微型無人攻擊機引發戰場新變化 將成未來新標配
    微型無人攻擊機引發戰場新變化在不久前結束的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上,以製造AK系列自動步槍聞名的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公布了一款已通過測試並即將投入使用的微型無人攻擊機,引起廣泛關注。微型無人攻擊機公開亮相,預示著無人機發展的一大重要趨勢,研製和擁有大量微型無人攻擊機將成為一種潮流。隨著大量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微型無人攻擊機的各項性能指標將會持續提升,未來如果得到大規模應用,或將引發信息化戰場的革命性變化。微型無人攻擊機可能成為未來單兵裝備的新標配。
  • 率先打響第一槍,新型雷射炮首戰告捷,專家:必將又一次領先全球
    先前美國同其他國家籤訂了中導條約等各種限制武器條約,但是在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已經先後退出的中島條約等條約。關於削減核武器條約,美國目前也還沒有跟俄羅斯談攏,即使在俄羅斯做出讓步情況下,美國仍然不打算輕易續約。
  • 科普:美軍最新軍事技術和武器
    來源:人工智慧學家 最近一兩年,美國爆出多款先進武器,比如雷射武器,美國海軍現在至少在搞5種雷射武器,應該很快就能實戰部署——或已經開始。不僅如此,美國還在搞空基雷射武器,也應該在稍後實戰部署。
  • 美國成功測試雷射炮,俄媒稱相關技術「竊自」蘇聯,專家:美國對實際...
    美國成功測試雷射炮,俄媒稱相關技術「竊自」蘇聯,專家:美國對實際效果誇的過分了
  • 俄媒稱美雷射武器技術或「竊自」蘇聯:俄更先進
    俄羅斯《獨立報》7月19日發表題為《俄在雷射武器試驗上已經超過美國》的報導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近發布了一段視頻,內容據說是全球首次「使用雷射武器」打擊空中和海上目標。美軍在波斯灣水域進行了此次試驗,藉助安裝在「龐塞」號兩棲運輸艦上的雷射武器擊落了一架無人機。
  • 美軍向菲律賓贈送螺旋槳攻擊機
    【文/觀察者網 堵開源】美國《防務新聞》網站7月25日報導,美國空軍正開始拆卸多架庫存的OV-10「野馬」輕型螺旋槳攻擊機,準備將其運往菲律賓。菲律賓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在使用OV-10輕型攻擊機的國家。美國提供的OV-10是此前曾在中東地區執行打擊恐怖分子任務的,安裝有較為先進航電系統並配備制導武器的型號。
  • 加納購買巴西「超級巨嘴鳥」攻擊機和中國直9直升機 K-8落選
    但這次採購的「主菜」卻是巴西的「超級巨嘴鳥」螺旋槳輕型攻擊機,這有些讓人意外。因為加納空軍目前僅有的空中作戰力量是6架中國教-8教練/攻擊機。國際媒體一般推測加納或許將增購中國教-8飛機。 這不是教-8飛機第一次在與巴西「超級巨嘴鳥」攻擊機的競爭中「落敗」。2012年,巴拉圭空軍也曾在這兩種機型中進行過競標,當時入選的也是「超級巨嘴鳥」。
  • 鏡子反射雷射炮?理論有可能,但達成條件絕非印專家想的那麼簡單
    但一向「無所不能」的印度就將一項類似電影誇張的情節提到現實中來,那就是用鏡子來反射大功率雷射炮,不得不說腦洞強大,鏡子反射能光源是我們都知道的,但反射雷射炮這種殺傷型武器可能嗎?高能雷射炮是一種高聚焦的強雷射束,由於沒有實際質量,它不能產生動能傷害,它的傷害是照射在目標表面產生的巨大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