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點行的都知道,電子鼓是電子產品,跟原聲鼓發聲原理差別很大。一臺電鼓好不好,取決於三個方面:觸發器(鼓盤)、音源(音色)、支架。
今天咱就來談談觸發器。
為什麼鼓盤很重要,原因就在於觸感、體驗感、打擊感。為啥覺得真鼓打起來感覺很棒?因為真鼓(鼓面)的回彈力很OK,與鼓手能夠形成共鳴,用多大的力氣就會能來多大的聲響。
而電鼓就不同,電鼓鼓盤是觸發器,只要打擊就會有聲音傳出來,至於聲音大小要看技術的傳感和力度分層。
說回鼓盤,目前市面上電鼓的鼓盤大體兩種,網面和矽膠。
簡單分為四類:好的網皮鼓盤,差的網皮鼓盤,好的橡膠鼓盤,差的橡膠鼓盤。
如果我要買一臺電鼓,鼓盤方面怎麼選?
網皮鼓盤,是為了模擬真鼓的。在用慣了電鼓後,好的橡膠鼓盤,打擊感覺也並不一定差於網皮。但是,如果你經常要在電鼓和真鼓之間切換,那麼網皮的觸感對你來說可能更友好。
什麼是好的網皮,某蘭的網皮自然是好的網皮。另外,除了這個知名大牌,還可以從網面的調節度、網面的目數來評測是否是好網面。
像座頭鯨電鼓的鼓盤,superlink螺旋封網,獲得國家專利的網面,目數密集,鼓盤鬆緊度可調節,一鍵螺旋調節,再也不用六顆螺絲擰半天。這樣的網面,自然也是好網面,不止是好,還給鼓手帶來很多便利。
差的網面,打起來主要問題是彈性較真鼓差太遠,很多滾奏技巧在上面不是味,因為很多都要利用自然反彈的力來連續操作。很多廉價雜牌電鼓的網面,大家可得當心,看看就算了。
再來說一說橡膠鼓盤。
差的橡膠鼓盤的基本問題都是硬邦邦,敲上去像敲木切菜板,毫無體驗感。實際上,國內大多數電子鼓橡膠鼓盤,都硬邦邦的,選擇要慎重。
橡膠鼓盤太硬,一個原因可能是材料不夠好,還有個原因可能是太薄,打起來不爽,鼓棒敲下去的那一下,如果沒有微微陷下去一點,很難跟手腕獲得一種順暢的緩衝以及連續擊打,如果硬邦邦的,手腕可能會措不及防要用力去壓制反彈,無法借力完成手腕狀態的切換,體驗感真的超級差……
好的橡膠鼓盤,某蘭不必說,自然不錯的。
鼓盤的重要性,就在於能夠幫你形成一種連續的擊打,大家當鼓手的,時間久了都會追求這個,買個啞鼓一樣要追求彈性,彈性絕對不是硬邦邦的硬反彈,那是沒有彈性,彈性就是適當的軟硬度,適當的下陷程度,至於什麼是適當?這就要打幾下,看看手感!
聽鯨歌一句勸,如果你經常要在電鼓和真鼓之間切換,那麼就考慮網面吧!網面鬆緊可調節,擊打體驗也可調節,可控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