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 以文化人 著力培育時代新人

2020-09-04 江漢大學


江漢大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學校堅持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性、創新性、國際性人才,努力建設在國內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

近年來,學校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地方,打造特色,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守正創新,為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思想道德建設走深走實

學校統籌規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把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納入事業發展規劃,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國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風化人,融入師生文明行為,形成良好教風、學風、校風。


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卓有成效,學校獲批湖北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地,榮獲教育部全國首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特等獎、人民網「新時代網紅思政課」。思政課開展「誦讀新思想奮進新時代」「我和我的祖國」「弘揚中國精神」「戰疫青年說」誦讀、演講、合唱、書畫展等,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大力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化環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學校是湖北省理論熱點面對面示範點建設學校,與武漢市東西湖柏泉街等共建理論宣講平臺,打造新時代理論宣講與文明實踐中心。「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成效顯著,「學習強國」線上學習與教職工學習、思政課教學結合,效果良好。形成了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課,領導幹部上講臺列入教育教學計劃的長效機制。


加強學風建設和科學道德教育,廉政文化和廉潔文化深受歡迎,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文明處室等創建活動形成長效機制。組織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博士服務團連續4次被評為省博士服務工作先進單位。擦亮志願服務品牌,建立以全國道德模範命名的「孫茂芳網絡志願服務隊」「楊小玲志願服務隊」,線上線下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蓬勃開展。承擔疫情防控、防汛、軍運會、大型文體活動等志願服務,贏得好評。在舉世矚目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中,學校派出4321名志願者,是志願服務人員最多、服務類別最多、訓練周期最長的高校。


落實主體責任,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全員協同參與的責任體系,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獲批省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省級法治建設示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五個思政」案例在全國十五省會城市高校和全省高校教職工思政會上交流。學生胡俊傑榮獲2018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校友夏思思烈士被追授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衛生健康系統疫情防控先進個人」;國際學生抗疫歌曲獲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一等獎;師生創作多部抗疫作品被「學習強國」平臺刊發,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義大利籍外教薩拉4次婉拒撤僑,撰寫抗疫日記《早安武漢》在海外出版,將自己的真實生活分享到國際社交網,被譽為「意中友好大使」。


孔子銅像揭幕


領導班子建設堅強有力

校領導班子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護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貫徹落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長期的政治任務,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師生頭腦。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推進依法辦學。切實履職盡責,近6年,學校在武漢市績效管理綜合考評中,5次被評為立功單位,1次被評為優秀。校黨委切實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和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得到有力發揮。貫徹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意見,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廣大黨員和師生滿意度高。


注重頂層設計,健全決策機制,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制度有效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落實到位,黨員黨性教育、優良傳統作風教育成效明顯,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效發揮。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形成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持續鞏固拓展,「三嚴三實」要求有效落實。落實《江漢大學章程》,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黨員廉政建設責任制,學校合併組建以來,校領導班子勤政廉潔,確保了江漢大學事業發展道路和辦學方向正確。


軍運會志願者唐甜為中國隊舉牌


師德師風建設成效顯著

學校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將師德師風建設要求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師德師風教育常抓不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教師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健全師德師風考核機制,引導教師做「四有」好老師。每年開展新教師入職宣誓儀式、師德師風專題培訓,開展本科教學校長獎、「感動江大人物」評選、「三育人」評選表彰活動,宣傳身邊先進典型。師德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多名教師獲評全國優秀教師、省荊楚園丁獎、湖北名師、省師德先進個人、荊楚好老師。


在疫情防控中,學校承擔武漢急救中心120熱線遠程接入點全部工作,教職工主動下沉社區,參與流行病學調查,在公寓改造的臨時醫院值守。學校附屬醫院(市六醫院)先後收治新冠肺炎確診及疑似住院病人1300餘人,發熱門診累計接診1.3萬人次。朱國超被評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劉建華被評為「武漢楷模」、全國抗疫先進個人。2020年防汛工作中,我校百餘名教師組成5支搶險突擊隊,在長江大堤值守1個月。


傳統文化瑰寶「甲骨文」專題課程


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鮮明


開展「雙一流」建設優秀文化傳承與創新工程。「感動江大人物」「榜樣的力量」「延安精神進校園」獲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共築精神家園」系列活動、「中華誦」系列活動、「江漢之春」校園文化節、「清源之秋」讀書節、「鑄魂育人」廉政楹聯大賽等特色文化品牌不斷鞏固。學校是全國詩教先進單位,被教育部授予全國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原創話劇《新青年下鄉》獲教育部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戲劇類一等獎及優秀創作獎。涅槃文學社被評為全國百佳社團。2018年,在瑞典博倫厄市設立全球首個友城孔子學院——武漢-博倫厄友城孔子學院。學校承擔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湖北漢語方言調查·武漢」項目通過驗收,成果進入「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


舉全校之力圓滿完成軍運會排球賽事工作,賽事組織工作和熱情周到服務給參賽各國代表隊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兩次到訪的國際軍體聯主席皮奇裡洛盛讚。江大女足是全國最早也是唯一一支以高校為主體的女足俱樂部,也是全國第一支打入頂級職業超級聯賽的學生軍,王霜榮獲「亞洲足球小姐」稱號。2019年,女足獲足協杯季軍,6名隊員入選國家隊參加世界盃,7人入選國家隊備戰東京奧運會,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季來校調研並高度肯定女足模式。校龍舟隊屢創佳績,2019年在國際劃聯首屆龍舟世界盃比賽上奪得4金4銀、第三次蟬聯烏幹達龍舟賽冠軍,為促進中烏兩國民間交往和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學子孫飛翔獲2016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團體和男單冠軍,2019年獲世界羽聯超級賽冠軍。

「走進中國戲曲,感受多彩中國」網絡公選課見面課


校園環境建設生態和諧

學校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大力實施綠化、美化、亮化、生態化、園林化工程,每年舉辦生態校園文化節,校園建築、道路、景觀等實現了使用、審美、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學校是無煙校園,食堂是「湖北省放心食堂」。生態文明、綠色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餐桌行動」「節約糧食」蔚然成風。


促進校園和諧,持續深化平安校園建設,打造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特色的平安校園品牌。法治建設深入人心,獲省平安校園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省級法治建設示範校,2016和2018年連續兩屆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學憲法講憲法」總決賽,分別榮獲三等獎和一等獎。創新校園環境治理新手段,與地方公安機關合作,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建成全國首個24小時無人值守的「AI警局」,成為服務師生的新窗口、平安校園建設的新平臺。打造「書香校園」,與武漢新華書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清源書店,獲「年度校園書店」稱號。


彩鳳餃子節

陣地建設管理規範高效

建設有效發揮精神文明作用的傳播陣地。「江漢大講壇」集學術、文化、理論宣講為一體,成為系列宣傳文化陣地;「新媒體課堂」利用微博、微信等創新載體,成為師生喜聞樂見的宣講課堂;「新青年講壇」分校、院、班多個層次,面向全校師生開展宣講;道德講堂形式多樣,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與重要思想走基層、課堂和師生,受到師生歡迎。《江漢學術》榮獲「全國高校社科精品期刊」「現當代詩學研究」欄目獲教育部名欄建設優秀獎,圖書館被評為武漢市十大閱讀基地。學校管理運營的湯湖美術館教育項目入選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公共教育項目。


加強輿論引導,通過「微宣傳」平臺弘揚主旋律,「微宣傳構築高校思政工作新高地」獲省高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創新獎,新媒體作品獲評全國高校媒體融合類優秀案例。講好江大故事,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謳歌新時代,文明理念已根植於全校師生心中,為事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大學生插花花藝大賽


新時代催生新使命,新徵程召喚新作為。文明建設,永遠在路上,江漢大學將以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為契機,牢牢抓住精神文明創建這條主線,鼓更大幹勁,爭取更大作為。學校以入選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新起點,加快建設與武漢城市地位相匹配、在國內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湖北省、武漢市精神文明建設事業再作新貢獻。


江大新媒體工作室

信息來源: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趙蔚 王豐昌

審核:江小薇

小薇投稿郵箱:jiangdaguanwei@163.com

相關焦點

  • 【校園文化】姜山鎮繞嶺小學: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著力培育時代新人
    【校園文化】姜山鎮繞嶺小學: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著力培育時代新人 2021-01-15 2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立德樹人 培養時代新人
    」的重要論斷,為我們在新時代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時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時代新人是教育的應有之義。教育是一項古老的事業,既產生了孔子、蘇格拉底等著名教育家,也提出了觀點各異的教育思想。但「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卻是一致的。新時代的教育擔負著「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重大職責。
  • 「五育並舉」創品牌 立德樹人育新人
    近年來,山東省壽光市羊口中心小學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堅持「五育」並舉的辦學思路,著力解決素質教育如何實現創新發展的實際問題。在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鍊、增強美育薰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創新發展,構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新時代唯美少年的教育和育人新體系,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是壽光市羊口中心小學的首要任務和永恆主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學校積極探索多種渠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五育」並舉中健康成長。
  • 弘揚踐行黃大年精神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原標題:弘揚踐行黃大年精神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黃大年同志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傑出榜樣,是新時代愛國報國的先進典範。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強調:「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先進事跡感人肺腑。」
  • 時代新人培育的內在要求與實現路徑
    [摘  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新時代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根本指南,也對時代新人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高校要重視道德建設對時代新人的塑造作用,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提升學生道德素養,深化道德養成,積極營造有利於思想道德建設的良好環境。
  • 立德樹人,新時代大學校園文化的神聖使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文化的繁榮興盛是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更高層次的追求。文化作為人類文明思想的火炬、人們的精神家園,是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大學校園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緊扣時代脈搏、契合立德樹人時代內涵,通過提「神」、鑄「魂」、升「溫」,承擔著立德樹人的神聖使命。
  • 澤州一中:立德樹人初心不忘,守正創新共育新人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培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內容立德樹人初心不忘守正創新共育新人,厚植立德樹人文化基因,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全員精細化管理為總抓手,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以落實《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準則,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堅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挖掘學生自身德育教育潛力,建立起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網路,狠抓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
  • 立德樹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根本任務
    原標題:立德樹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這高度肯定了思政課在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方針中的至關重要地位。
  • 吉首大學文學院關工委:踐行初心使命 培育時代新人
    紅網時刻湘西12月18日訊(通訊員 段武城)2020年以來,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學院關工委),在學校(學院)黨委堅強領導下,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關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中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創新服務形式、優化隊伍建設,著力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 新時代教育如何立德樹人
    【摘要】新時代我國將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切實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就要找準立德樹人的基點,興師德、育師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引導青年學生加強自我修養。
  •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定文化自信 落實立德樹人
    二要著力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三全育人」要求在人員上全參與,做到人人育人;在時間上全連續,做到時時育人;在空間上全覆蓋,做到處處育人。全員育人,要求學校教職工都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強化育人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擔當,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自覺在各自本職工作中對學生實施直接或間接的教育引導。
  • 釐清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德」的含義
    學術界對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和實施方法有過很多討論,對立德樹人之「德」的含義,大都是從道德品質層面進行界定,認為主要是指道德。釐清「立德樹人」基本內涵特別是「德」的含義,不僅是值得探索的理論與學術問題,更是關係到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實踐問題。理解立德樹人的「德」,要立足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
  • 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立德樹人」這一命題深刻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本質規律與價值目標,鮮明反映了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事業的時代要求與歷史定位,是辦好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建成中國世界一流大學的思想綱領與行動指南。
  • 立德樹人塑造擔當大任時代新人 築夢領航培育民族復興棟梁英才
    必須堅持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始終,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之中,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校史館,景俊海詳細了解學校發展歷程。他說,70年來,東北師大附中校友人才輩出、教育成果豐碩,為國家發展和家鄉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
  • 立德樹人為中國教育鑄魂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強調受教育者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並越來越突出強調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靈魂,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核心精髓。
  • 合肥市蜀山區——立德樹人,聚焦新時代學校育人導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作為全省義務教育高地,合肥市蜀山區正圍繞新時代教育發展,開創一條探索全面育人的全新路徑。
  • 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是立德樹人的首要任務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其內涵就是要解決「培養什麼樣的人」的根本問題。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高校既有特殊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又是高校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因此,高校要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德樹人」的首要任務,有效引導青年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 釐清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德」的含義-光明日報-光明網
    學術界對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和實施方法有過很多討論,對立德樹人之「德」的含義,大都是從道德品質層面進行界定,認為主要是指道德。釐清「立德樹人」基本內涵特別是「德」的含義,不僅是值得探索的理論與學術問題,更是關係到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實踐問題。理解立德樹人的「德」,要立足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
  • 【教師節】立德樹人 努力培養公安工作的時代新人
    2020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是尊師重教的重要節日在公安學院裡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戰時為警 訓時為師同時他們肩負教學育警的職責他們用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戰技能為新時代培養過硬的忠誠衛士、時代新人看!
  • 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院校人才培養中心環節
    新中國成立後,無論是建國初期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教育方針,還是改革開放後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再到新時代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無不是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彰顯。軍隊院校教育是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領域,堅持立德樹人,不僅是應有之義,更要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