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華清為中小學生提供課外教育輔導的K12教育培訓機構鏖戰正酣。
學而思培優在廣州44個學習中心規模最大的教學點剛剛誕生——廣州昌崗地鐵站附近的匯普家居建材中心的2~5層被拿下,並改造成教學樓。
學而思培優所屬的母公司好未來,其財務長羅戎在2018財年第一季度報告中透露,從2017財年Q4開始,為了充分應對暑假的招生潮,好未來已經在著手擴大教室的容量和增加老師的招聘。
近年來,好未來憑藉學而思培優等面對K12領域的業務搶佔一線城市的K12教育培訓市場,在實現註冊學生人數年複合增長率達60%以上、財年淨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50%以上後,股價也一路攀升。
7月29日,好未來市值首次超過新東方,成為中國市值第一的教育培訓機構。
份額之爭
對於廣州本土發展起來的K12教育機構來說,學而思培優是外來者,但拓展相當迅速。根據好未來發布的2017財年數據,截止至2017年2月28日,好未來在廣州擁有44個學習中心,41個服務中心。而廣州本土發展起來的教育培訓機構,被業內稱為「廣州雙雄」之一的卓越教育,官網上顯示其在廣州的教學點是79個。「雙雄」之二的明師教育,官網上顯示在廣州的教學點是25個。
廣州K12教育業內人士對本報稱,好未來近年在廣州發展迅速,「我們估計它甚至搶走了地方教育龍頭的市場份額」。
好未來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學習中心更多。好未來的2017財年顯示,好未來在北京擁有141個學習中心,在上海和南京各擁有49個學習中心,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學習中心數量達到261個,佔總學習中心數量的51%以上。好未來2018財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短短的3個月內,好未來新增60個學習中心。而這60個學習中心,部分建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學習中心的密度進一步提升。
相對於2017財年增加144個學習中心,2016財年增加74個學習中心的速度,好未來在2018第一個財季內增加60個學習中心,「加速度」無疑還在提高。第一季度
寒暑假期間,K12教育培訓機構的招生競爭常常陷入白熱化狀態,學而思培優如同往年一樣在北京等城市進行暑假促銷,據華南地區學而思培優的媒體主管張素素介紹,華南地區的學而思培優課程可以通過領取代金券的方式享受優惠。
在競爭暑期生源的方面,好未來,以及經常跟它相提並論的新東方,都曾經下過更重的血本。2015年,新東方推出一款針對初一學生的低價數學培訓課程(9天課程只需50元)後,而好未來則針對初一新生推出「1元/科」的暑假班。
廣證恒生研究報告稱:「在參培率接近飽和的一線城市,低價促銷活動導致資金雄厚、教學實力過硬的大機構獲取了更大的市場份額,而中小培訓機構愈加艱難,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小班模式
好未來的業務除了學而思培優外,還有摩比、愛智康(一對一輔導)、學而思網校、勵步英語(少兒英語)、樂外教(中小學在線口語)等板塊,其中,學而思培優、摩比和勵步英語提供小班教學。
在K12教學領域,一般有大班模式(40名學生以上),小班模式(10~40名學生)以及「一對一」模式(1個老師面對面輔導5個及以下學生的形式)。從單價、場地利用率,以及師生之間互動的效果來看,小班模式有效平衡收入和教學效果,有效提升教育機構的利潤,是目前教育機構普遍採用的最佳的教學模式。
以小班培優教學著稱的學而思,已成為好未來業務中當之無愧的吸金石。2018財年第一個季度,小班教學的營收佔總營收的81%,其中,學而思的小班教學佔到總營收的71%。隨著好未來旗下其他業務的發展,這一比例已經有所下降,2017財年第一季度時,學而思的小班教學營收佔總營收的73%。
2018財年第一季度,好未來又新進了5個新城市,目前學習中心的布局已經達到35個城市。好未來2016財年報告稱,54.4%的淨收入來自北上廣深和南京這五個城市的學而思培優小班教學,2017財年報告中,這個數字有所下降,但仍然達到45.7%。好未來預估這五個城市將繼續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多次在發布的財年報告中,好未來稱,線下的學習中心和服務中心進駐城市是吸引生源的重要渠道。由於學而思培優的吸金能力強,好未來在分配學習中心時,適當給學而思培優小班課以傾斜。2017財年報告稱,在當時的507個學習中心中,339個提供學而思培優的小班教學。此外,107個學習中心提供愛智康的小班教學,53個提供勵步英語的小班教學和8個提供摩比的小班教學。
學而思培優華南地區的媒介主管張素素認為,學而思培優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人才和教研體系。其介紹:學而思培優的老師都來自985、211重點院校,長期以來老師的錄取率維持在4%左右。「教研也是反覆打磨。」張素素稱:「學而思非常重視教研,目前產品、技術、研發人員將近2000人,其中來自BAT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人才1500多人。」
學而思培優一直是好未來強有力的品牌。不同於一些培訓機構「補差」的概念,培優更容易吸引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培訓機構也因此能形成「學生成績好」-「吸引更多成績優秀的學生」的良性循環。廣州一個K12教育培訓機構的從業老師說:「他家(學而思培優)主打難題、競賽題,學霸們過去了,學習成績沒那麼好的也就跟著過去了,從眾心理吧。」
張素素也表示,學而思「主要是做好品質,靠用戶的口碑相傳推薦。」
市值反超新東方
在線下的學習中心和服務中心增多的同時,好未來的註冊學生人數也在快速增長。2017財年報告顯示,2015財年好未來的註冊學生接近150萬,2017財年多於390萬,年複合增長率為62.3%。
得益於註冊學生人數的增長,好未來的營收也節節攀升。根據年報,好未來2015財年淨收入4.43億美元,2016財年淨收入6.199億美元,2017財年達到10.43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5%。最新發布的2018財年第一季度顯示,好未來的淨收入達3.219億美元,同比增長65%,經營淨利潤同比增長63.9%。
連續、明顯的營收增幅讓好未來在紐交所上身價翻倍。據統計,好未來的ADS在2015財年期間最高價為37.31美元,2016財年的最高價為52.51美元,2017財年的最高為87.98美元。而2013財年時,其股價最高只是12美元的水平。
好未來的市值水漲船高。2017年7月29日,好未來以127.4億美元的市值首次超過新東方。好未來於2010年赴紐交所上市,而早在2006年時,以留學培訓起家的新東方已經掛牌紐交所,一直以來,中國的教育培訓機構的頭把交椅,都屬於新東方。回顧歷史,新東方用10年時間讓股價漲了9倍,而好未來用7年的時間,讓市值膨脹了9倍。
其實,在淨收入、淨利潤和註冊學生人數的數值上,好未來還是比不上新東方。雙方2017財年的報告比較(註:新東方2017財年統計的時間是2016.6.1~2017.5.31,好未來2017財年統計的時間是2016.3.1~2017.2.28),新東方的營收比好未來多7億多美元,淨利潤是好未來的兩倍多,註冊學生人數是好未來的1.2倍。
好未來和新東方長期以來站穩國內教育培訓機構的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