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雜誌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為什麼相愛變得越來越難」,引發大家的熱烈討論。文章寫出了現代人的困擾,為什麼在人與人更加輕易跨越空間距離交往的時代,相愛反而成為天方夜譚。學者梁永安認為,愛情是複雜的,從微小的日常到宏觀的生活,從價值觀到社會環境、經濟發展都有關。
愛情一直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話題之一,幾乎每個人一生都在享受愛、追求愛。而在現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似乎愛也變得特別快。在我們討論為什麼相愛變得越來越難之前,似乎應該先確認我們是否已經正確理解了愛是什麼。相愛變得困難,是否是因為我們對愛的理解從一開始就出錯了呢?一味地悲觀認為愛的本質只是一個個不連續的瞬間,或是將愛理想化,奉為永恆,都是不理智的。
「墜入愛河」是我們經常聽到、用到的一個表達。它描述的是人們與另一個人生理上和情感上的吸引和聯結。那感覺是真實、有趣,令人興奮的,它通常是堅實的友誼和愛的聯結的基礎。但不幸的是,這種狀態常常被誤認為是真正的愛,儘管實際上它只是一種被吸引時的正常情感。「墜入愛河」的感覺是真實的。我們知道,身體和大腦通過荷爾蒙改變人的精神狀態,最終影響情緒、欲望和為人處世的方式。最後,生理上、情感上、認知上,我們會走向那些吸引我們的人。
01
起起伏伏的吸引力
從字面上看,當我們說「墜落」時,那通常是不可控地發生的,與選擇無關(通常來說人們不會故意選擇墜落)。墜落是只需要幾秒鐘就能發生的事情。如果以「墜落」的感覺來衡量愛情,是不切實際的。然而,愛情有時感覺就像「自由落體」。
在浪漫關係的初期,釋放的荷爾蒙讓人感到情緒高漲,且這樣的情緒變得越來越強烈。但這樣的情緒隨時間的推移會冷卻下來,甚至最終我們會不再感到吸引力,與那些曾一同「墜入愛河」的人分別。正是因為如此,「墜入愛河」這個表達讓許多人對自己的浪漫關係產生了懷疑。作為一個努力展示人們進入愛和依戀的狀態的詞語,它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吸引力的消失可能是當我們看到伴侶的真實部分衝擊了理想的想法,他們就「褪色」了。人們之間的吸引力起伏不定。這是自然和正常的,實際上這甚至是真正的親密關係中必要的方面。但人們往往更喜歡、最執著於最初「墜入愛河」時的感覺。
02
拋開被神化的愛
「墜落」讓彼此間的吸引看起來很是冒險,好像我們無法控制或沒有選擇,好像我們無法控制自己會愛上誰。堅信感情是如此盲目,有時我們會因此而墮落。我們想要生活中的一切都與這段感情產生關聯,想要無時無刻都在一起——我們陷入了愛和掙扎。
當看浪漫喜劇或者聽到別人談論愛情時,人們往往堅信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命中注定」(像是「靈魂伴侶」)。這讓人固執地認為,好的感情就應該永遠持續下去,如果沒有,那就是因為不是對的人。人們誤認為陷入愛情應該總是那麼容易。
但實際上,「墜入愛河」只是一種形容,試圖描述一種自然的人類體驗,一種雖然有時短暫,但是寶貴的依戀。那是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過程。當「墜入愛河」被用來描述一個人與某人的關係越來越緊密的過程時,它是有益的。這個過程是雙方感受到彼此間的愛在成長,越來越多地為對方著想。愛不是不可控地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我們擁有選擇的權力。
03
投入與共同冒險
我們通過建立並創造愛。真正的愛需要脆弱、堅韌、謙卑、犧牲、自知和自信,尤其是在困難的時候。如果我們停止投入,共同的感情就會分崩離析。投入可以使愛變得美麗,因為它成為了你創造出的唯一,你與這份感情有更深的關聯。然而"墜入愛河"在代表對伴侶深深的依附的同時,仍有可能指向分離。
愛需要目標和冒險。多問具有建設性的問題,更深層次地了解對方,更多地展現真實的自我,優先安排在一起的時間,展示你脆弱的部分,給彼此預留合適的個人空間,並尊重雙方設定的邊界……這些有助於共同建設愛,讓愛成長。
愛是複雜感情有時是困難的,我們都需要幫助。愛是艱苦的工作,是為了愛人而放下一部分自我,選擇共同堅持、度過艱難的時光。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不必知道如何修復一切。有時,困難來源於是外部因素,那我們可以藉助各種各樣的工具、手段;困難也同樣可能來自內部,這時需要雙方一起解決。而正是我們共同努力度過這些困難,才使得"真正的"愛產生,也才使得最初"墜入愛河"的悸動成為甜蜜的回憶——那團將我們第一次聯結在一起的「火」。
雖然「墜入愛河」這個詞一部分誤導了人們,讓人迷失在什麼是真實當中,也未展現出語言背後想表達的承諾、努力;但它讓我們享受當下,感受衝動。最後,讓我們記住「墜入愛河」只是一種感覺,就像所有的感覺一樣,它會起起伏伏,這與實際的人或關係無關。還要記住,我們永遠可以選擇去愛誰,以及如何去愛。